围猎充电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市物语”(ID:autostinger),作者:肖莹,36氪经授权发布。
战火重燃
“从2016年到现在,充电体验几乎没有任何优化。”
和瑞众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天浩观察到,四年来,电动车用户和充电桩双边的数量都在规模化增长,但是充电体验差的问题一直没被解决,车主还在抱怨找桩难、充电慢、占位严重……
充电体验差的根源指向充电桩不足。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充电桩累计近150万台。相对应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车桩比例约为3.3:1,与理想状态的车桩1:1相差甚远。同时,在保有充电桩中,公共充电桩不足一半,车主青睐的快充桩不足1/5。
充电桩不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一重障碍,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隐性阻力。
限制充电桩规模化发展有三重门槛:资金、土地、电力。如今来看,多数玩家已在2020年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两家头部企业,分别在2020年3月、2020年9月,完成13.5亿元、8.55亿元的融资。这是两家企业各自拿到的首轮融资。
“国字号”玩家也不甘示弱。国家电网发布2020年规划,计划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台;南方电网计划在未来4年投资251亿元建充电设施。
“车企队”开始重回充电桩市场。特斯拉和蔚来明确要自建基础设施,2020年的动作来看,两家态度更加坚定了。特斯拉计划在国内投资4200万元,形成年产1万台充电桩的产能。蔚来汽车公布新建桩战略,计划拿出1亿元,补贴合作方,部署3万台充电桩。
一家造车新势力充电桩市场BD向车市物语谈到,这家车企2019年已经放弃自建充电桩业务,今年又重新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他解释称,“主要是因为有钱了,同时,看到特斯拉自建充电桩对销量的拉动,投资人也对我们提出要求。”
充电桩在今年被纳入新基建,借力政策东风,像和瑞众联一样,新入局的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多。
显而易见,随着车企返场、新玩家涌入、老玩家加码,充电桩市场已经剑拔弩张。资金困境化解后,下一阶段,资源争夺将成为各方势力竞争的焦点。
资源争夺
充电桩建设离不开停车场,后者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市场。早期跑马圈地,头部运营商们已经占据部分建桩资源,但场地合同期通常为5年,一些较早建设的场地,已经接近合同期。这意味着,充电桩场地资源可能面临重新分配。
张天浩认为,由于建桩资源的分散性,即使国家电网、中国普天这样的国字号玩家,除了自有土地,出门找外部单位合作,仍然要逐一谈判。
对于建桩资源的争夺,大小玩家机会平等。
上述车企充电桩市场BD谈到,车企将成为充电运营商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他表示,商圈停车场一直是车企最理想的建桩场地。因此,这部分资源,车企不惜抬高场地租用价格,也要争夺到,“现在不占上,以后想占都没有。”
除了车企以外,充电运营商的另一大竞争对手,就是以小桔充电为代表的流量型平台。
依靠滴滴,小桔充电有着特有优势。通过服务滴滴平台电动车,小桔充电形成了充电热力地图,可以在建桩前帮助场地方评估经营价值。
同时,滴滴平台内网约车有着高频的充电需求,也能为场地方提供流量保障。有了滴滴网约车流量的加持,充电运营几乎是稳赚的生意,这对场地方无疑具备吸引力。
目前现状是,优质的资源越来越难找到,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一些企业开始采取“人海战术”:规模化聘用一批市场BD,把每个人手里的资源榨干后淘汰,再用空出的职位招聘一批新人,如此循环往复……
建桩资源的有限性,是所有行业玩家都面临的问题,解题思路无非两种,一是精耕细作将更多的可用资源挖掘出来,二是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
星星充电战略市场中心总经理向冀认为,归根结底,充电桩运营是一件市场化的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问题。
小桔充电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基于有限的场地资源,做好充电效率的优化,才是产业各方要思考的问题。
理论如此,但就目前来看,围绕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显然还不够理想。
痛点难解
“在北京通州万达,油车占位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还有一些电动车,明明充满电还占着车位,”一位威马电动车主有些气愤的谈到。
找桩难、油车占位,核心区域充电桩不够用等问题,听起来老生常谈,却一直没能根本解决。
为方便车主找桩,几乎每家充电运营商都搭建了运营平台,并以App或小程序为入口,直接服务电动车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主找桩的困难,但众多充电桩App同时涌入市场,也给用户带来了选择难题。
回应用户痛点,各个平台都在呼吁打造“全国一张网”,但在实际操作上,各平台之间依然互不信任。防止被“偷走”流量,一些充电运营商已经开始拒绝和聚合类平台合作。
就在今年,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四大充电桩平台联合声明,称正在打通从场站查询、导航、充电到支付环节的全面互联互通,可覆盖全国70%的充电桩。
但知情人士透露,各运营商之间打通,主要还是基于充电桩资源对等城市,对于资源不对等城市,优势方往往拒绝互联互通。
针对车辆占位问题,一些运营商也在思考破解思路。特来电采取的方案是,在一些城市试行安装地锁,用户扫描二维码才能进入充电,在防止燃油车占位的同时,对完成充电的车辆采取计时收费,督促其尽快离开。
地锁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特来电内部人士透露。他表示,地锁有时候会失效,出现地锁下落不及时,以及车还没走就升起的问题,“对外场站基本上见不到好的地锁,都被车压坏了。”
一些优化用户体验的创新模式也在探索。借鉴蔚来的服务模式,和瑞众联推出了移动充电车服务,已与一些车企达成合作,并获得原厂售后授权。爱驰汽车、大众零部件集团也在研究可移动的储能充电桩。
目前来看,充电市场为数不多的创新,也都还处于验证阶段。
结语
特来电、星星充电上市在即,为了冲刺业绩,无疑会继续加大投资布局;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已经尝到自建充电网络带来的好处,继续投入也是必然;创业公司看重市场机会,也在跟随风口,不断涌入。资源有限,时不待人。
2021年,充电桩市场会迎来新一轮抢滩战吗?
相关推荐
围猎充电桩
万亿充电桩难掘金
追风,等死,求政策:谁给充电桩民企充电?
充电桩,又一个不赚钱的朝阳行业?
充电桩成“摆设”?不能充电、运营单位不知去向,车主充电难,企业盈利也难
万亿充电桩市场,想赚点钱为何这么难?
建在加油站内的充电桩:是谁坐不住了?
特来电于德翔:充电窗口期2021年关闭,简单弄一个充电桩是死路一条
“国字头”互联互通平台推出,充电桩困局能否得解?
新能源车变“电动爹”,背后是充电桩之殇
网址: 围猎充电桩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545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0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07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77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1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17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5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