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互联网大厂最想收编的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ID:biz-leaders),作者 彭梁洁,36氪经授权发布。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脉脉的。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以求职招聘起家,却靠匿名爆料成为互联网行业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互联网人的树洞”,又是大厂PR们的噩梦。
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人事变动、业务调整、八卦丑闻都始于脉脉,且最后都被证明是真实的:阿里收购饿了么、陆奇离职百度,ofo贪腐事件……求职、找人脉的低频需求黏不住用户,八卦爆料却可以。脉脉创始人最初对匿名区的设想只是帮助职场人士宣泄压力,却最终靠这门生意打败竞争对手,拿到融资,挤进独角兽的行列。
领英的中国本土化版本赤兔于2019年关闭时,其创始人还不忘给脉脉扣上“不讲武德”的帽子:脉脉就是披着领英外衣的Secret。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脉脉成立以来,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公司以侵害名誉权等为由的起诉,包括百度、苏宁、饿了么、车好多、B站、boss直聘等,且多以脉脉败诉告终。而且在不只一场败诉的官司中,脉脉不得不按照法院要求提供了爆料人信息。
但这些都没有阻止它成长的脚步。2015年,脉脉的用户数还是500万,到去年年中,已经拥有1.1.亿用户——1.1亿用户都在脉脉求职?别逗了,至少我是把它当“互联网大厂八卦新闻客户端”来使用的。
还有一组更具价值的增长数据。2017年,创始人林凡说:已经有50%的BAT员工注册使用脉脉;不久前,林凡在一次讲话中刷新了这个数据:现在所有的头部互联网公司,有80%的员工都活跃在脉脉。
2018年,脉脉被网信办约谈,因“存在用户匿名发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的问题”,匿名板块因此关闭了一段时间。一家共享单车公司的公关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直言,“我们挺开心的。” [1] 这恐怕所有互联网公司PR们不敢说出口的心声。
不久后,脉脉下线“匿名”板块,以“职言”形式重出江湖,用户发言可以在三种“身份”之间自由选择:第一种,显示真实姓名;第二种,只显示所在公司;第三种,只显示自己的职位。
在职言板块,第二种选择是最常见的。互联网大厂员工们的ID就像一块镶了金边的招牌。
每家内容生产社区都有自己的标签。B站是二次元的天下,精英文化弥漫在早期的知乎,老铁们在快手集结,豆瓣是文艺青年聚集地,微博已经被娱乐明星包围。脉脉的文化是程序员文化和互联网大厂文化。
在这里,互联网大厂们都拥有自己的专属昵称。有些是根据logo图案联想而来的,腾讯=鹅厂这种已经出圈的自不必说,华为叫菊厂,百度叫熊厂;有些取自江湖轶事,例如京东叫兄弟厂——都是东哥的兄弟,小米叫猴厂——小米当年因饥饿营销被吐槽“把用户当猴耍”,头条是宇宙厂,这些也都能找到源头。
还有一些是资深脉脉er们才懂的,由平台用户的爆料锻造而成,从此流传下来。
例如海康威视叫“体面厂”——有员工发现入职培训的PPT里有句话,“在海康威视工作,不一定能富裕,但会体面”;虎牙叫“抬厂”,得自员工爆料,因与领导发生口角,被保安抬出了楼梯间;爱奇艺是wifi厂,因为员工打卡必须用内网;B站叫电厂,因为up主们缺乏变现渠道,只能“为爱发电”……当然,这些称呼也在与时俱进,随时更新。
大厂员工们的行为艺术常常出现在职言板块。他们用回答接龙的方式,教你高效识别“阿里味儿”,体会“字节范儿”。
在绝大多数公司里,员工之间讨论薪酬被列为禁忌。但在脉脉上,你可以很快了解各大互联网公司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甚至有好事者将信息汇集起来,做成表格,供人们传阅参考。
“黑箱子”就这样被打开了。
如果你想知道某公司某个具体的业务部门如何,可以尝试这样的提问方式:XX公司,base某城市,package XX万合理吗?大概率能得到答案。在职员工说的话,一般都比HR确实可信。
当然,薪酬透明的一个副作用是,让我等吃瓜群众自惭形秽,毕竟在脉脉上,“年薪25万以下都不好意思说话”。
当所有App都开始炫富的今天,大厂员工们炫富的方式也是极具互联网从业者气质的。相比知乎“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博士学位、年入百万。”,脉脉上的大厂员工们常常面临选择的苦恼:大厂的50万和不知名小公司的100万,我该要哪个?
在脉脉上,薪酬是可以自由讨论的,老板是可以吐槽的,爆料是被鼓励的——当然前提是,你说的最好是真的。
林凡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每次开会,广告部、招聘部负责人和职言的负责人都要打架。广告部门认为,“因为你们这个负面,我们广告主都不投预算了!”招聘的业务负责人也会抱怨,“那边公司HR在招人,但是这边还有这么多负面,他们怎么招?”林凡说自己的原则只有一条:“只要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就不删。” [1]
脉脉对爆料设置的“底线”是:“男女关系”,人身攻击,这是审核最严格的的领域,也是无秘被永久关闭的前车之鉴。
值得玩味的是,脉脉在内容的生产上极度依赖互联网大厂,一方面又在“立场问题”上与互联网大厂划清界限。
当各大内容平台早已被CVC攻陷——微博有阿里爸爸,知乎拿了百度的钱,B站和快手属于腾讯系,但脉脉脉迄今经过4轮融资,股东方不见互联网大厂的影子:
2013年10月,A轮,晨兴资本,融资500万美元;
2014年8月,B轮,IDG、晨兴资本,融资2000万美元;
2017年,C轮,DCM、晨兴、IDG,融资7500万美元;
2018年,D轮,DTS、IDG、晨兴、DCM,融资2亿美元,估值达到10亿美元。
林凡说过,自己拒绝了不少投资人,大佬们不可能没来敲过他的门。但与多数互联网公司不同,脉脉于2016年即宣布实现盈亏平衡。这家公司不太缺钱,对拿谁的钱也颇为谨慎,毕竟“拿人家手软”。
因为职言板块的极大争议性,最近两年脉脉调整了对外口径。
2018年约谈之前,林凡从不掩饰匿名(职言)对脉脉的贡献。他曾骄傲地说,脉脉已成为各种职场独家消息的第一发源地;还曾官方盖章,“那些围观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言,基本都是真的。”
约谈之后,林凡开始扭转人们关于“脉脉就是八卦爆料”的印象。他的话术转变为,职言板块的活跃度对整个脉脉的贡献只有10%,还有,“从未投入超过5个人去做”,这块业务是自己生长起来的。
早在2017年C轮融资时,林凡就按捺不住提前透露了脉脉将于2019年上市的消息,当时预想的估值是100亿美元.没想到次年脉脉被约谈,上市计划搁浅。
脉脉的收入构成中,广告(包括招聘)还是占了大头的80%,会员服务只有20%,上升空间很大。这两年,林凡开始为脉脉寻找新故事,例如做内容社区,推出“职播”栏目,因为调研发现职场人士最大的需求是职业学习。这是要走罗振宇知识付费,向职场人贩卖焦虑那条路?
这么看来,脉脉与其学习罗振宇,不如跟李诞的笑果文化抢生意。这两年,笑果文化为滴滴和京东量身定制了两场公司版“吐槽大会”(京东叫“夸夸大会”),传播效果都不错。
而脉脉坐拥各行各业体量如此庞大的素材库,这是天然优势,再从笑果文化挖几个资深编剧,把吐槽的定制生意做大做强,或者学习B站,办一届公司线上吐槽春晚。反正现在的年轻人,也没几个看央视春晚了。
参考资料:
1.《脉脉靠什么撑到现在?》 来源:中国企业家
*题图为视频截图
相关推荐
脉脉,互联网大厂最想收编的公司
争议脉脉:在互联网公司“内幕中心”发帖还安全吗?
给互联网大厂投一圈简历,只有搜狐发来面试邀约
你最想让哪个项目成为交易所IEO的对象?
互联网大厂的「关键先生」
被互联网大厂空运到印度的年轻人
我在互联网大厂实习
脉脉CEO林凡:大家不再热议AI,说明它已成为基础设施发挥作用
潮科技 2020 有奖问答 ⑭ | 最想拥有的智能家庭产品是什么样的?
互联网大厂孤独的年轻人:100个人加你,却还是找不到对象
网址: 脉脉,互联网大厂最想收编的公司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719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6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9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12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62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9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40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06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1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53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