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位CEO:2021年,我所见最重要的事
出品|虎嗅编辑部和妙投APP
配图|虎嗅设计部
支持|虎嗅内容团队
是时候跟2020年道别。然而放不下的,是依然巨大的挑战。
正如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给虎嗅的回复中所说,“魔幻现实的2020要结束了,展望2021,相信每个人、每家企业仍然面临相同的命题:世界充满意外,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如何让自己拥有穿越周期的力量?”
将近年末,我们给各行各业数十位CEO和虎嗅作者抛出一个简单却颇费思量的问题——2021年,您所在领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或变化?
以下是最终收回来的、我们认为值得发布的40份回答(35位CEO+5位虎嗅作者,排序不分先后),主要聚焦在技术与消费这两大方向上,亦涉宏观。妙投与虎嗅都认为,投资者对这三大行业(纬度)的理解与洞察能力,将决定其未来十年的投资成绩单。
这份答卷不可能涵盖所有行业;没有拼上的拼图,也许正期待你的思考与填空。
投资愉快。新年愉快。
科技:创新,洗牌,转型
陆奇,奇绩论坛创始人
我们认为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将对人类历史进程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是加速主流趋势,比如:
• 数字化社会基础:如在线化的远程工作等;
• 生命科学新前沿:如高效检测、治疗、育苗平台等;
• 可持续的新能源:如存储、再生、产业化碳中和等;
• 全球的重心转移:全球局势尤其是中国的技术驱动创新等。
以上趋势将形成一个“中国+技术”的创新格局,而2021年将是疫情恢复常态后这一格局建立基础并进一步夯实的重要阶段。
奇绩创坛关注的是早期创业,2021年我们非常重要的事是去发掘更多有技术原创潜能的创业者,并对他们提供更有效地支持;同时我们将通过合作和长期努力去帮助推动一个更加繁荣的创业生态,其中包括更有远见、更加耐心的资本等,让创业者们能够把握好“中国+技术“的历史性机会。
沈抖,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
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智能化,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智能终端会远远超越智能手机的范围,包括智能音箱、各种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等等,终端数量将呈现指数级上升;
其次,应用和服务的形态会发生相应变化,人们将会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和机器、工具进行交互;
第三,更多传统服务行业将会继续加速线上化并诞生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健康、教育等等。所以,所见即所得的场景化服务将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便捷。
徐立,商汤科技CEO
飞速提升的算力与神经网络规模标志着,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正走在一个难以置信的黄金窗口期。然而想要真正深入行业,除了解决头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在长尾场景上实现价值闭环。
只有持续专注于人工智能底层能力的构建,以系统化、工业化的方式去生成针对场景的创新应用,让算法生产的效率快速提升,才能打破技术落地的边界,规模化地去解决不同行业伙伴面临的智能化升级难题。
周曦,云从科技CEO
2021,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事:
第一,人工智能单点技术的红利期已过,2021年将是AI行业一次大洗牌的开始,没有找到价值闭环技术路径的企业,80%会倒在这波浪潮中;
第二,2021年,我们依然要做好和疫情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人工智能将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中发挥日益凸显的核心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
第三,2021年,社会大众将空前关注科技伦理,如何让AI技术合法合规普适普惠,将是每个AI企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AI企业绝不能忘记初心,要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让人的潜能得到提升、成为更好的人,牺牲人的利益去换取技术变现就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2021年值得关注的趋势或变化:
第一,2021年,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会变本加厉,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不能再飘在天上,没有根就容易被抓住命脉,我们必须要让技术落地,形成自己的价值闭环,迎接AI第二浪的技术趋势;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内循环成为国家战略,各个领域顶级专家资源的稀缺问题会成为焦点和阻力,人工智能必须去提升劳动者能效、提升专家能力半径,让每个行业都有更多的“钟南山”;
第三,AI在2021年依然面临着行业泡沫、技术落地等质疑,但随着技术第二浪的到来,随着AI工程学的完善和技术价值闭环的形成,AI行业一个爆发式的拐点很快会到来。
戴文渊,第四范式CEO
2021年,疫情等不确定性将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AI的机会在于如何作为核心驱动力真正把价值落在实处。
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中,AI的价值本质是通过机器从数据中发现海量规律,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优决策,提升企业运转的效率。以前AI项目是否能成功落地,业界集中强调科学家的角色作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还有一个角色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称之为“首席AI官(CAIO)”,核心工作是梳理AI与公司转型战略,业务发展的逻辑,通过实现“业务与AI”的深度结合,来引领企业完成AI战略转型。
另一方面,AI人才的高技能门槛和低开发效率,让人工智能的发展受限。AutoML技术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覆盖建模全流程,减少人在数据准备、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等环节重复性工作,释放AI人才被浪费的宝贵时间。
李笛,小冰公司CEO
疫情期间,许多机会窗口被意外轻易地打开,而这原本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转型过程。
具体到我所从事的人工智能领域,由于疫情加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并将这种习惯固定了下来,加之中国的用户规模,增长点将有望迅速从to B转移到to C。人工智能to C的时代将从此开启。
熊飞,经纬中国合伙人
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服务领域也在飞速发展着。无论是远程办公、数据库还是供应链管理,数字化的大趋势越来越清晰。从国际上看,今年企业服务有几个大事件,例如Zoom在二级市场的迅猛增长、Snowflake的盛大IPO以及Salesforce收购Slack。这些上市公司市值的快速增长也传导到一级市场,造成企业服务投资的火爆。从长期看,企业服务将是整个科技板块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越来越多中国独创的场景和实践,使得中国的企业服务公司开始在很多领域引领全球的创新。全球化将是很多企业服务公司未来的核心战略。
高红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2020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看到了一个最大的确定性——数字化。它呈现出三方面趋势:
1. 更多数字化生活模式被激活;
2. 数字原生品牌崛起。众多新锐品牌在2020年大放异彩,数字化供给完美邂逅数字化需求;
3. 新基建成为IT向DT转型的分水岭,新增长将由数字化全面定义。未来新技术底座是智能技术的融合、叠加和迭代。
在中国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2021年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将持续加速。
符绩勋,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近一两年的趋势,我的观察有四点:
第一,品牌消费。消费形态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和国潮的崛起,中华文化自我认同的崛起。
第二,中国近一两年因为地缘政治变化所推进和倡导的国产替代。这一趋势带动了全面的市场替代性机会:一是宏观带来的进口替代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的科技正走向一个智能终端时代,也就是无人化时代。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其意义在于中国从经济大国正走向“科技强国”。
第三,进入AI赋能时代。AI+产业,AI+医疗,AI+教育,AI+制药等等。原来的AI是后发优势,现在的AI变成了先发优势,先发优势在于要用AI来制药、赋能医疗、赋能教育等。
第四,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初级的云时代。现在进入到从0到1往10成长的阶段,但还没到100。这当中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企业互联网和SaaS服务崛起。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云市场、中国的开源市场会更加强大。
毛丞宇,云启创始合伙人
在新基建和和双循环的国策推动下,技术提升和产业互联网升级大潮将席卷而来。人们习惯于高估眼前的影响而低估长期的变化,10年后回头看,今年可能只是前浪们的第一波爆发,我们相信一批全球顶级的中国技术与产业互联网企业正在出发上路。
乱翻书,虎嗅作者
在全球化衰落、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时,字节跳动作为中国科技公司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在这个大背景下去攻占各国市场。TikTok在每个国家都面临不同的困难,因为信息流可以影响社会情绪。但这背后藏着的主题是,中国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全球化视角,以及以英语世界为代表的西方怎么看中国。
字节跳动如何在中国和各国政府之间辗转求存,中国政府和网民如何重新看待字节跳动,这都是没有先例的事。
字节跳动正在变成大时代的一个切片。
消费:竞争,重构,韧性
柳青,滴滴出行总裁
滴滴对“周期”的概念有深刻体感。2018年两起安全事件,滴滴从云端跌到谷底,经历了两年潜心补课,修炼内功;2020年疫情来临,滴滴订单再次归零,到国庆前才再次达到新的峰值。对于如何打造一个能够穿越周期的组织,我自己总结成四个字——“认韧真真”。
第一是提升认知。企业对周期性的认知、对所处行业的认知、对用户的认知,都要建立在尊重周期、尊重规律、尊重用户的前提下。滴滴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会服务企业,技术其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强大的线下团队来布置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要加强韧性。2020年初滴滴组建医护保障车队的时候,近16万司机加入。过去一年有1360万司机在滴滴上获得收入,这是我们底层的信心来源,也让我们相信出行在未来有巨大社会价值。
第三是真实和真诚。真实是不忽悠自己,真诚是不忽悠别人。
下一个十年已经开启,我们仍然会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继续努力,穿越下一个周期。
李开逐,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
从共享两轮出行来说,加强车辆合理投放和停放治理、更好地协同城市管理是发展重点。类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两轮电动车智能化、锂电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换电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加速。
最近的“强化反垄断”等政策信号,表明国家治理更注重社会的平衡发展,企业在业务发展中应同时注重社会价值。
胡显河,悟空租车CEO
2021年,租车领域最重要的事是,租车聚合平台的崛起与竞争加剧。
过去6年,从私家车共享租车到分时共享租车,这个行业吸引了上百亿的投资,业务模式虽然都未成功,但很好地培育了市场。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球头部重资产租车公司遭受重创,如赫兹破产重组,聚焦中国市场的平台型聚合租车公司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2021年,国内出行需求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租车行业会在快速发展中进化:一方面,传统重资产、重运营的租车公司,会通过加大投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聚合租车平台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后,会被证明是最适合当前中国市场环境的业务模式,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除独立的第三方聚合平台、OTA、电商平台和之前做海外租车的,都将转向这一模式,而聚合平台的快速崛起,也会使得行业竞争加剧。
宋中杰,嘀嗒出行CEO
2021年,出行平台的发展应与国家顶层设计和监管相向而行。
从当前的大环境看,2021年的移动出行领域会迎来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会迎来四轮出行领域数字经济的新机遇。
因此,对企业而言,既要依法合规经营,兼顾监管与发展、创新与安全,严守合规底线,筑牢根基,也要把握新机遇,加大对四轮出行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赋能产品和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季琦,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酒店业品牌连锁化加速是大势所趋。疫情对于酒店行业而言是一场压力测试。
疫情之下,单体酒店破产比例极高,国际品牌处境尴尬,全服务酒店更是陷入被动…… 未来,本土品牌在连锁化、高端市场延伸等方面将迎来机遇。后疫情时代,我国酒店行业正出现单体到连锁、全服务到精选、星级到品牌、本土品牌崛起以及从地产配套转变成投资工具等五大趋势,同时也迎来投资、品牌、内循环、流动性、城市化发展、下沉市场、人口和增长等八大红利。
黄锦峰,逸仙电商创始人兼CEO
我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新冠疫情的影响。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消费需求、场景及习惯的变化,大量新消费业态应运而生,明年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我们始终相信,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幻,从用户需求出发、聚集于用户价值创造,这样的企业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林盛,钟薛高CEO
这一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观察就是,消费品领域迎来了创造力时代,新品牌层出不穷,不再只是拼价格,而是拼审美、拼价值。
冯卫东,天图资本CEO
2021年,互联网巨头将会继续进行无边界的扩张,用流量和资本优势继续强化其商业基础设施地位。这对于处在巨头必经之路上的创业者是巨大的威胁,但也蕴含着更多创业者可以善加利用的商业红利。创业者要更加关注差异化的创新和聚焦,利用巨头的设施和巨头间的竞争,建立互补型、非对称的竞争优势,实现超常规成长。
孙为民,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
2021年,下沉市场不会老。在城乡发展逐渐均衡的大前提下,拥有10亿人口之巨的下沉市场,仍旧有十足的开拓潜力,有较大的结构性优化空间,必将成为双循环之内循环的强劲引擎。
零售企业通过下沉市场进行有效获客和渗透的同时,要持续深耕本地生活,不断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唐炜,开山酒业CEO
我所在的酒行业,是个万亿行业。但这个行业在2020年疫情的冲击下,加速展现了非常强烈的两极分化效应,并且存量市场进入了一个由酱香大品牌引领的短则3年、长则5年的最后一轮洗牌期。
而对于创新企业来说,在2021年可以安心走新路了。因为存量市场的老路基本都被堵死,要求创新企业旗帜鲜明地找到新客群、新渠道模式和新传播模式,并推出有针对性的新产品。这其中的两大机会来源于低端渠道型白酒的升级需求,和中高端新锐品牌的持续心智占领,这两块都会是大机会。而女性低度酒会是一个有机会的品类,但是天花板会显著的低,品牌的忠诚度和持续壁垒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尹军琪,伍强科技董事长
从物流行业看,新冠疫情从一定程度加快了智能物流时代到来的步伐,以电商为依托的智能化、无人化物流技术将有一轮重大机会,AI对行业技术的颠覆将给每个企业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
肖文杰,乐信集团CEO
我主要关注新消费领域,在这个领域,2021年我觉得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会零售品市场后,叠加14亿人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因素,将会产生多大增长势能;
二是疫情之后,消费者与服务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多次重构,这种重构还会催生出哪些新的消费业态。
赵国庆,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
2020年是数字化加速升级的一年。今年年初,疫情为全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成为能力的“试金石”。成功经受住疫情考验的公司,在压力下化危为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着监管层政策利好不断加码,为消费金融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具有明显“数字化”基因的消费金融公司,成为科技创新、科技融合的践行者。小额分散、线上化服务、大数据风控模式等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消费金融公司竞争力的重要维度。在持牌合规发展的基础上,把科技能力、业务闭环能力植入,将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邢云飞,悦团CEO
2020年是不一样的一年,零售圈也迎来了小怪兽——社区团购。争议、破坏、危机、希望、责任,大概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板块像社区团购这样,如此被头部互联网企业激进追逐,如此被讨论争议。
相信2021年围绕社区零售的发展会更激烈但更有序,社区家庭消费分层会更明显,用户垂直需求供给方式会更多元。社区生鲜、社区便利、社区团购、前置仓、商超到家、物业服务,会构筑融合一个新零售业态。
潘滢,探探联合创始人
首先,随着“单身社会”的崛起、人口流动的加剧及女性地位的提升,互联网撬动了“她社交”市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线上表达自己,女性的网络社交影响力不断增强。
其次,技术的发展将交互场景极大丰富,用户不再只是通过文字、图片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多种社交场景有望在社交平台实现,让线上社交更丰富、更立体;同时,多元化的互动方式让用户身临其境,将增强线上交流的广度、深度与强度。
未来,社交软件在大数据智能算法的加持下,以趣缘圈子作为抓手,培育群体间的社交信任和维系情感互动,将为延展到线下社交提供便利。
雪梨,宸帆创始人兼董事长
前几年是图文,今年火的是直播,明年可能是VR,在加速度变化的内容形态下,我们需要充分洞察到用户在内容场景下消费习惯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内容形态,保持行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底层逻辑下,红人所占据的流量和话语权在逐渐超越传统媒体。红人既能输出优质内容,又能直接链接产品和用户,红人在用影响力逐渐缩短消费决策链条,并推动渠道逻辑从“人找货”向“货找人”转变。当红人的影响力随着时间不断增强,对消费产业的重构能力将会不断扩大。
周枫,网易有道CEO
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已经进入充分的竞争阶段,挖战壕,修栈道, 经历过残酷环境历练的公司和组织将借势成长。
2021年,第一要务是给行业创新者们多些耐心。在教育和学习场景之下,拥有丰富的内容和产品形态,健康增长之下的每一种形态都蕴含了深入创新的机会。商业模式之下各项指标是死的,产品是灵活多变的,这里面充满无限生机。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产品会继续加速迭代,但产品的本质没有变,依然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 将内容装入技术盒子共同化合而成的产物。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兼CEO
我始终相信平台的力量,具有多元价值的服务式办公正在形成城市第三产业新的价值链条。
字母榜,虎嗅作者
主要关注三条赛道:内容生态、电商和新能源车。2020年初,我就预测短视频公司会和电商平台擦枪走火,其后果然如此。2021年,内容公司和电商平台会进一步“磨”与“合”,冲突与融合都会达到新高度,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的电商业务可能会更加闭环,而市场上任何值得购买的内容公司都会成为电商的并购目标,小红书、B站等规模尚小的明星公司目前尚能平衡巨头,但明年恐怕会面临更大的选边压力。
另外,在技术发展尚未出现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中国互联网竞争已经内卷化,新能源车作为为数不多的增量市场,必然会吸引巨头入场。个人不负责任地预测,至少有两家巨头会宣布造车,其中之一是百度。
宏观:反垄断,疫情反弹,全球经济
左晖,贝壳找房董事长
1. 对于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应该是各个行业生态的新常态。各个平台也要重新思考和定义,自身的存在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乃至对这个世界的意义;
2. 疫情的长期影响会继续深化,尤其是对产业互联网,对于垂直产业来说,疫情加速了人、物、业务流程中最难的、人的线上化进程。
梁建章,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人口规模效应在新经济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2021年,蕴含着巨大市场规模以及人才储备的国家,如中国和美国,其创新技术企业及其能力,将在本国国内巨大的市场上进行验证、发展和壮大。也得益于巨大的本地化壁垒,外国企业、尤其是那些缺乏人口规模效应的小国企业难以轻易进来分一杯羹。
所以,处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储备,将让我们在经济和科技上继续保持大国优势。
我们也要看到,人口因素对本土的重要性在凸显。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人口规模效应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让企业拥有大量用户参与创造,为本土企业孕育发展的土壤,让中国的经济创新活力长久不衰。
陈绍鹏,佳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2021,我认为中国和全球商业环境最重要的事是,全球新冠疫情反弹和疫苗上市进度及各国接种进程。全球因新冠疫情产生的经济负增长态势是否能尽快遏制并尽早开始复苏,将极大地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企业和组织的命运、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021年以下趋势变化值得高度关注:
1. 美国升级对华遏制战略,疫情按下跨境流动暂停键长时间不能重启,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泛滥,使得全球化发生较大的曲折,导致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的较大变迁;
2. 疫情进一步加速线上生活方式和线上经济的渗透,政府和企业深度数字化将会极大加速,人们生活将全方位线上化,全球网民和网络经济将实现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3. 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因为疫情控制有效、疫苗研发进展快、经济复苏快、对全球展现出疫情防控大国担当、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将极大地提高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对中国吸引、积聚全球资源和需求发展经济是极大利好。
陈向东,跟谁学创始人、CEO
2021年我会更加关注疫情之后的世界经济环境,更加关注新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关注新的消费趋势。
某种意义上说,2020年对于在线教育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年份,不仅仅是因为疫情对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的资本都进入到教育领域。2021年,在线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科技对于教育的重塑会再进一步,但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公司会回归教育本身、回归教育本质。
尹烨,华大基因CEO
新冠疫情,让全人类史无前例的开始重视生命科学、公共卫生事业和生物技术产业,重视健康,生命世纪大潮奔涌而至。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重视公众生命健康所发出的时代最强音,也代表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宏大愿景的提出必将加速催生技术革新,进而转化为成本红利,并加速精准医学惠及全民。我们必将看到新时代的大医精诚,科技发展终将造福全人类。
宋为群,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
全球化时代,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但也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展望2021,合作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题中之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等创新技术与健康领域加速融合,我们期待医疗解决方案进一步向更智能、更互联、更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梁怡,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
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处于供给释放与国产崛起的大周期,但即使身处大周期,执行中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随着集中采购、医保谈判、商保发力、医药电商与互联网医院等新零售业态的崛起,需求侧改革的挑战也越来越明朗。
行业不缺资源,但真正的创新仍然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市场不缺机遇,但与旺盛需求相比,通过专注执行提供有效供给,始终是创新型组织的头号课题。创新为帆,专注为桨,将是2021年我们驶过不确定性的圭臬。
智本社,虎嗅作者
所谓“熟悉让人产生好感”,尽管新冠疫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国际资本在经历惊魂后快速建立了某些稳定的预期,美股、比特币等资产价格大涨。
2021年,如果新冠疫苗能够在全球大范围有效接种,那么世界将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全球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市场通胀预期增加,这时美联储的政策很关键。美联储已放宽对通胀的容忍,可能会推迟并采取温和紧缩政策。美联储的政策对美股及全球资产价格可能带来冲击,需要关注人民币和新兴国家的汇率下跌风险,以及债务风险。
远川研究所,虎嗅作者
中美货币政策的变化、疫情与疫苗的发展、世界极化的趋势、美国禁令的缓解与否、科技反垄断的进展、社区团购的发展、芯片自主化突破程度、中国新品牌的崛起、精神消费领域的兴旺、医保批量采购政策的执行等。而2021年值得关注的趋势,则是疫情之后,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产业格局的重塑。
阑夕,虎嗅作者
网络上年轻的舆论凭空构建出了新型的“敌我”关系,而与之相符的公共沟通严重缺位,我很想知道这个风向会怎样Burning下去。
相关推荐
40位CEO:2021年,我所见最重要的事
把握方向,是CEO最重要的职责,也是最难的事
蚂蚁CEO:上市后最重要的事是投技术 公司基因非金融
李志刚:把握方向,是CEO最重要的职责,也是最难的事
2021年,我又可以了
樊纲:全球化不会终结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2021年to B企业最应该做的事,向to C学习
朱立南:面对危机,CEO最重要的责任是建立信心和方向感
对话360政企安全集团CEO李强:帮助公司搭建更好的To B体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2021年,人工不智能
网址: 40位CEO:2021年,我所见最重要的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727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5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7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8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7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4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1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