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AI+医疗影像” 行业转折之年,从落地难走向新希望
文章:邱露(qiulu@36kr.com)
编辑:石亚琼(syq@36kr.com)
**
2020年,是AI影像行业的转折之年。
从2015年起,大批工程师开始涌入医疗影像行业,AI医疗影像在短短几年时间飞速发展,全世界掀起了“AI+医疗”的热潮。
医学影像是医生进行疾病评估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影像能够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但是在临床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受到影像设备成像原理和技术限制,或者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导致图片质量降低,给医生阅片带来困难,造成误诊、漏诊。
人工阅片往往只能够实现定性分析,许多微小的定量变化无法通过肉眼判断。
人工阅片会花费医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诊断;同时,医生水平和主观性会极大影响结果。
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则能够有效解决部分问题,例如PET/CT低剂量重建,减少运动伪影带来的影响,同时保持高图像质量;辅助诊断早期癌症,实现快速高效的大规模筛查。从技术层面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给传统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流程带来巨大的变革;从市场层面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则为现有的流程带来改进与效率提升,催生巨大增量市场,形成颠覆性变革。
在AI医疗影像行业早期发展时,由于医疗数据的贫瘠,工程师们普遍选择了操作性更强的肺结节领域。在发展初期,开源、低门槛框架、算法间差异化有限都使得大量玩家涌入,而服务商普遍处于规模化数据获取阶段,造成同质化竞争严重、商业化程度低。
随后的几年,得利于数字化影像和采集设备的发展,标准化的医疗数据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主要壁垒不在于数据获取,研究者们则逐渐将重心转移向实现算法与平台的创新。数字眼、数字心、数字肝、数字脑等等人工智能板块被逐渐搭建,却陷入了人工智能医疗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商业化落地迟滞的困境。
2019年年末,人工智能产品已经从肺结节向外延伸,囊括了心脏、脑部、内分泌、病理、超声等众多方向,实现了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预测。然而从落地医院的情况上看,严格意义上的AI项目寥寥无几,云PACS销售则占据了营收近亿级别人工智能企业的大部分营收。
除此之外,AI医疗影像行业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审批。纵观2019年,在政策上给予AI支持的文件屈指可数;而截止2019年年底,相关产品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数量仍然是零,相关审核标准尚未正式确认。其中,影像重建、影像增强的相关产品,其不涉及辅助诊断,仅需II类证便可实现销售。据动脉网统计,在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中通过FDA审批的近40款AI产品中,有一半为非辅助诊断类。商业化受挫、审批困难,因此很多企业将重心由销售转向研发,也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这一切在2020年出现了转变。疫情推动着医院与各企业进行主动智慧化重建。随着国家开始逐步发放各类医疗影像AI软件三类证,进一步出台鼓励AI+医疗发展的政策,各细分领域的盈利模式逐渐明晰,市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据艾瑞推测,2020-2022年的CAGR将达到51.9%,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系统梳理了2020年行业内部分公司的新进展,希望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立体的AI医疗影像行业全景。
2020年度回顾
NMPA根据风险程度,对于医疗器械(包括医用软件)有着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其中,三类证医疗器械证的管理教为严格,含金量也更高。在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规定:若诊断软件通过算法,提供诊断建议,仅有辅助诊断功能,不直接给出诊断结论,则申报二类医疗器械;如果对病变部位进行自动识别,并提供明确诊断提示,则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人工智能三类器械过审的通过,对于医疗AI行业来说是一件里程碑的事件。在2020年共有9项AI医学影像产品通过NMPA批准,AI医疗影像行业跑通了困扰其多年的审评审批阶段,从“应用落地”步入“商业化”。
2020“AI+医疗” NMPA获批产品
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2020年1-12月,国内医健AI领域共发生了65起融资事件,其中医学影像约占总融资数的1/3。从融资轮次看,部分企业开始步入发展成熟阶段,产品技术得到市场认可、商业模式趋于成熟的企业也更易得到资本的青睐。各企业也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创新厚植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的步伐。
2020年以来部分“AI+医疗影像” 行业相关公司融资情况
(1)互联网大公司
知名互联网公司是这一赛道的重要参与者。几乎有云计算、AI能力的知名的互联网大公司均有涉足。
1.阿里巴巴:
阿里健康在3月13日宣布,已在国内数十家基层医院接入了CT影像AI辅助筛查技术,有效帮助这些医护人员抗疫。这一技术可以在短短十几秒内准确地对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读,分析结果准确率可以达到96%。阿里健康还新增了 “感兴趣区域检测”和 “相似CT图像检索功能”两项功能,能快速从患者数百张的CT片中找到ROI,提升医生的阅片效率。
2020年8月5日,阿里健康宣布与配售代理旗环球金融与瑞士信贷就配售事项订立配售协议,拟按每股配售价20.05港元配售合共498,753,118股新股份。预计配售事项筹集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100亿港元。截至8月5日收盘,阿里健康报21.25港元,跌2.52%,成交额为24.51亿港元 。
2.百度:
在2月28日,百度飞桨向外界宣布,正式上线连心医疗团队基于百度飞桨平台开发的“基于CT影像的肺炎筛查与病情预评估AI系统”,已首先在湖南郴州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投入使用。该系统基于连心医疗在医学影像领域积累的核心AI技术,结合了飞桨开源框架和视觉领域技术领先的PaddleSeg开发套件,可实现快速检测识别肺炎病灶,为病情诊断提供病灶的数量、体积、肺部占比等定量评估信息;同时辅以双肺密度分布的直方图和病灶勾画叠加显示等可视化手段,为临床医生筛选和诊断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
3.华为:
在二月初,华为云与华中科技大学、蓝网科技等通力协作,研发并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服务。该“AI+CT”医学影像分析服务主要依托于华为云医疗智能体-医学影像分析平台开发构建。该平台基于华为云AI昇腾集群服务、ModelArts一站式AI开发与管理平台,能提供一站式医学影像数据治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可视化渲染等能力,为研究机构提供海量AI算力、平台以及算法的强有力支持。
4.腾讯:
2月21日,腾讯官方宣布,搭载最新“腾讯觅影”AI的应急专用CT装备已经奔赴湖北,将先后部署到武汉协和西院、武汉日海方舱医院、洪湖市人民医院。 “腾讯觅影”AI辅助诊断新冠肺炎,最快能够在2秒内完成AI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为了快速支援投用, “腾讯觅影”采用了可移动的应急专用CT装备,独立于医院或放射科之外,避免受检者交叉感染。同时,“腾讯觅影”对新冠肺炎的影像识别模型进行了针对性优化,通过精确分割实现病灶定量分析,帮助医生评判患者肺炎的严重程度及其发展过程。
在10月20日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腾讯觅影发布了全新的影像云产品。并且现场展示了包括基层AI导辅诊系统、肿瘤助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以及智慧医保等腾讯医疗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2)国际公司
1.GE医疗:
2020年7月10日,GE医疗亮相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从智能设备、智能运营和智能临床三个方面展示了基于Edison数字医疗智能平台的数字化创新成果。早在2019年,GE医疗在国内就已正式推出Edison Intelligence Platform (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与国内本土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开发基于Edison平台的数字医疗应用。
在2020年12月,GE医疗在中国发布了首款人工智能乳腺机新品Seno Crystal Nova AI。Nova AI集成了创新的乳腺影像采集处理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使用创新的非晶硅碘化铯平板探测器实现低辐射剂量下的高质量图像采集,极大提升早期钙化病灶的检出率,满足大流量连续曝光需求。同时,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进一步提高癌症筛查效率。它也是业界首款囊括图像采集、处理和诊断分析的一体化设计的AI乳腺机产品。
2.飞利浦:
飞利浦推出的星云人工智能平台(ISAI)能够将AI算法无缝集成于临床科室。飞利浦将不同的AI算法部署于ISAI之上,然后将其集成于RIS、PACS系统之中,各个科室可直接向ISAI传输影像文件,ISAI将自动对影像进行识别,并配置相应的AI算法。ISAI并不仅限于为影像科提供管理服务,借助于飞利浦顶尖的CT、超声、MR等硬件能力,该平台打破了影像采集、重建、传输、分析、报告之间的界限,将各环节用智能化的方式连为一体,将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无感融入到全流程中构成闭环。
3.西门子:
AI-Rad Companion是西门子医疗在2019年向市场推出的一系列全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最初的重点是胸部CT成像。在2020年,西门子针对其他身体部位开发了各种形式的新产品,这也使得AI-Rad Companion成为人工智能医学成像中最全面的产品之一,它能够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算法提供成像数据集的自动后处理,有助于减轻重复性任务的负担,并可在解读医学图像时提高诊断精度。该系统于11月获得了沙特食品药品管理局(SFDA)的批准,这证实了其高临床质量和安全性。
4. Clarius:
Clarius Mobile Health公司于9月发布了Clarius L20 HD掌上超声,这是全球首款超高频掌上超声产品,已获批FDA,并已经取得CE认证。Clarius L20 HD掌上超声的APP适用于iOS和Android两种系统,通过APP为浅表应用提供超高清医学影像,可用于微血管成像和神经外科手术。Clarius L20 HD包括了各种临床设置,比如MSK(肌肉骨骼)、风湿病、足部疾病、整形外科、显微外科(microsurgery)、小儿麻醉和导管置管(line placement)。Clarius L20 HD配备了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检查应用实时调整成像参数。
5. Gauss Surgical:
总部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高斯(Gauss)于10月31日筹集了1000万美元的额外资金,此次融资使C轮融资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继续推进其COVID-19家用快速抗原检测和计算机视觉应用程序。高斯预计将很快宣布临床试验结果,该技术已被用于推动对COVID-19的大规模研究。
6. Owkin:
Owkin于5月9日获得了 2500 万美元的战略融资。Owkin着重于利用机器学习为患者开发更好的药物,最终目标是改善预后效果,即提高根据经验来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 Owkin Studio 能够收集生物医学图像、基因组学研究和临床数据,医学工作者可以通过 Owkin Studio访问匿名数据集和模型,从而了解药物疗效因患者而异的原因,完善药物开发过程,确定更适合患者的药物以改善治疗效果
(3)创业公司
1.科亚医疗:
科亚医疗在2020年1月15日率先拿到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NMPA认证,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落地的里程碑事件。除此之外,科亚医疗也是国内首个拥有中国NMPA、欧盟CE、美国FDA 三重认证AI医疗器械企业,并在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十余个国家落地应用。
随后在2020年2月,科亚医疗获得亿元级战略投资,领投方为昆仑万维集团、IDG资本,跟投方为上海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等。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研发的CT-FFR产品“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商品名为“深脉分数”。该产品是一种AI医疗影像技术,向医生提供冠脉血管的功能信息,帮助医生精准诊断,以在无创检测的状态下判断是否需要做冠心病手术。
2.上海深至信息科技:
上海深至信息科技于3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舜懿资本独家投资。据悉,本轮融资后深至科技将持续深耕AI超声应用,加速关键技术创新,扩大基层市场AI辅助超声诊断病种,推进AI三类证审批。深至科技专注于超声诊断智能化和超声AI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超过十余类、30多个病种的算法模型影像数据库,成功搭建超声影像云中心。AI超声辅助诊断病种目前已涵盖甲状腺、乳腺、肝脏、颈动脉斑块、盆底、骨科、神经科等二十余病种。
3.医准智能:
医准智能在3月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美投资”管理的万孚生物产业基金领投,小苗朗程、老股东汉能创投和青松基金跟投,天超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产品研发,扩大公司现有AI产品线,实现AI检测系统从单器官到单部位病种的覆盖。具体而言,医准智能将基于CT、MR、乳腺钼靶机、普通X光机、超声等多种影像设备,打造特定病种的人工智能产品。
4.视见科技:
AI医疗影像平台视见科技在2020年4月完成新一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跨国产业集团领投,由此前的投资机构联想创投、招商局创投继续注资。视见科技主围绕病理、放射领域,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开发高质量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和大规模影像分析平台,提高临床诊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5.一影医疗:
专注于医疗三维成像设备的一影医疗于8月1日获得了3500万元的A轮融资。
在2020年第二季度,一影医疗推出了首款上市产品3D C-arm,瞄准骨科微创手术市场。据悉,一影医疗的机器人影像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手臂,实现灵活的设备使用方式,突破了传统“人适应设备”的使用模式,实现智能化的“设备适应人”。相比同类企业采用工业机械臂直接整合到医疗影像设备中,一影医疗选择了自主研发用于医疗影像设备使用的机器人手臂,以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更优的功能实现和更安全的产品使用。该产品将传统的二维DR设备升级为三维成像功能,从传统DR升级到了机器人DR,即实现了智能化3D成像功能。
6.DeepCare:
DeepCare于8月初正式推出口腔影像AI分析系统的全新功能模块:治疗方案设计。该模块打通了口腔诊断与治疗环节数据,帮助诊所高效设计治疗方案,标准化诊疗流程,提升治疗项目成交率。在内部测试期间,新功能以显著的效率提升、直观的信息展示和便捷的操作体验获得了诊所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目前该模块已正式上线,向所有用户开放。
此外,据DeepCare CEO丁鹏博士介绍,团队基于全球领先算法研发出了“AI牙医”,通过2D的X-ray images放射影像,能够自动诊断患者可能存在口腔问题,并自动为患者生成口腔健康报告。此外,DeepCare与全球口腔巨头士卓曼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后者已具备从种植外科、修复治疗、口腔正畸、数字化产业到生物科学的完整产业布局,在中国有完整强大的销售渠道体系,可帮助DeepCare覆盖最大范围的市场,快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7.安德医智:
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于6月斩获的国内首张AI“影像辅助诊断”NMPA三类证后,紧接着在8月份,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中标国家工信部唯一国家级医疗人工智能公共平台项目——“面向医疗健康行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公共服务平台"。安德医智将在该国家级项目中完成的任务包括:基于多模态生物医学数据,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深度学习框架和新一代神经网络算法,牵头平台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牵头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研发,参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国家/行业标准(草案)制定工作,参与建立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品的临床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8.数坤科技:
医疗人工智能公司数坤科技在2020年8月完成2亿元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中科创达、朗玛峰创投、浦发硅谷银行联合投资。数坤本轮融资将用于在AI医疗影像市场的全面覆盖和更多医疗AI产品的推出。在12月,数坤科技再获5.9亿元融资,2020年以来累计融资金额达近10亿元。
数坤科技从“数字心”突破,已构建包括“数字脑”、“数字胸”、“数字腹”等在内的“数字人体”智慧影像智能平台,实现了影像诊断路径的全流程智能化。2020年7月,数坤科技发布“数字脑”产品家族,聚焦1300万卒中患者,产品在全国100多家卒中中心上线验证试用,显示出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11月,数坤科技心脏AI获批NMPA三类证,成为心脏狭窄AI领域的首证,也是数坤“数字心”产品家族中的第一张三类证。“数字心”产品家族其下的8款产品已经覆盖筛查、诊断、术前评估和随访的全疾病周期,已在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商业化落地使用。
9.医智影科技:
成立于2019年7月的人工智能肿瘤治疗服务商“医智影科技”宣布于9月30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乐普医疗、贵阳创投、熔拓资本联合投资。医智影科技聚焦肿瘤治疗中最核心的临床靶区勾画,已自主研发了包括乳腺癌,直肠癌,宫颈癌,食管癌等癌种的临床靶区(CTV)勾画,以及全身近百个危及器官勾画产品RT-Mind;同时已有肺、心脏、骨科、前列腺、肝脏等多部位多病种的手术规划导航产品矩阵,应用于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
10.汇医慧影: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企业汇医慧影在11月完成数亿元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首钢基金、国药控股旗下基金国药君柏、坤健信泰共同注资,鼎晖投资、达泰资本、蓝驰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1.深透医疗:
医学影像软件公司深透医疗在11月宣布获得122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领投方为本草资本,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基金Fusion Fund、Data Collective、Delta Capital(达泰资本)、Tsingyuan Ventures(清源资本)、BV百度风投等跟投。深透医疗着重于医学成像质量增强及提升效能,具备业界首个通过美国FDA批准和欧洲CE认证的AI医疗图像增强软件解决方案。其产品SubtlemR™和SubtlePET™均已获FDA认证和CE认证,可提升医疗机构的常规及加速医学影像检测的图像质量。
12.推想科技:
推想科技于11月24日宣布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ZPF中关村并购母基金、同威创投、联新资本、中关村科学城。推想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创新高科技企业,是全球唯一获批拥有欧盟CE认证、日本PMDA医疗器械认证、美国FDA认证和中国NMPA首张肺部AI三类证的四大市场准入的AI医疗公司。推想科技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包括AI部署管理平台、AI大数据挖掘科研平台及AI临床应用平台在内的医疗AI全流程平台,打造医疗质控、健康管理以及科研创新等医疗AI产品,切实为政府、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提供先进性、智慧化的服务,实现“AI改善生命健康”。
13.深睿医疗:
继获批中国创新AI产品NMPA三类证后,深睿医疗于12月15日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关村龙门投资领投,上海联新资本等机构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本轮继续跟投加码。这是该公司成立四年来的第五轮融资。深睿医疗通过AI技术及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为各类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基于AI和互联网医疗的解决方案,业务包括:AI智慧服务、多模态AI专病数据平台和多模态智慧科研。
14.赛诺威盛科技:
12月31日,赛诺威盛宣布已获得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由扬州龙投厚德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深创投联合领投。本次融得资金将用于加大CT影像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的攻关,进一步加快5G+机器人导航产品在各级医疗机构的落地部署;推进医学影像从诊断向治疗的多学科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影像在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建设中的应用。赛诺威盛科提供包括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sROBOT机器人CT导航系统,sAI智能影像解决方案等产品与服务。
相关推荐
2020:“AI+医疗影像” 行业转折之年,从落地难走向新希望
后疫情时代|AI+医疗健康产业走向何方?世界级峰会给你答案
融资难、赚钱难,医疗影像AI难觅新故事?
2020年度盘点:超80亿资金注入,医疗AI走出“V”字曲线
九成医疗AI都在做影像,很多熬不过今年
关于“AI+医疗”,英伟达这样看
合作头部客户京东方,「图麟科技」将落地AI+工业玻璃瑕疵检测项目 | 新基建创业2020
从实验室走向落地诊断,「依未科技」发力AI眼底检查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确认参加“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确认参加“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
网址: 2020:“AI+医疗影像” 行业转折之年,从落地难走向新希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737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4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9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0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3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9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1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2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