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学习“微信之父”张小龙,张小龙又在学习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作者:刘素宏,责编:刘素宏,36氪经授权发布。
微信第十年,一组数据足以让人震撼。
我分享一组数据吧,到今天,每天——
• 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
• 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 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从2014年开始的微信公开课,在“龙粉”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大家依然最期待“微信之夜”张小龙的登场,微信十年、微信公开课7年,张小龙偶尔缺席、偶尔迟到,但微信从未离开过全民生活。
粉丝们学习张小龙,张小龙在学习谁?
最好的答案就在张小龙历年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以及朋友圈中。
2015年:关于“用户价值”
我有⼀天分享过亚⻢逊CEO的⼀个⽂章,他的⽂章标题叫做《善良⽐聪明更重要》。我相信在座的⼈都是很聪明的⼈,因为⼤家会想到很多很多的⽅法去欺骗⽤户,欺骗⽤户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只需要聪明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因为欺骗⽤户虽然很容易获得流量,可以获得⽤户的点击,但是最终会把⽤户给赶跑了。
所以这篇⽂章写得⾮常好,善良⽐聪明更重要,怎么样对⽤户是好的——这个比聪明会更重要⼀些。
亚马逊CEO贝佐斯的原话是,天赋和选择不同。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亚马逊的想法时,贝佐斯正在纽约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老板和周围的同事都是了不起的聪明人。他把想辞职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妻子麦肯齐(MacKenzie),妻子鼓励他追随内心。
正如贝佐斯的发问,你们要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呢?你们会为自己的天赋感到骄傲,还是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最重大的抉择,可能不是遵循天赋的惯性,而是基于善良的改变世界的雄心。
2017年:关于小程序与“触手可及”
小程序的特性:⽆须安装、触⼿可及、⽤完即⾛、⽆须卸载。
触⼿可及。这个词让我想到很早以前看过⼀本书是微软的⽐尔·盖茨写了⼀本书,叫《信息唾⼿可得》……每当我想到他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特别⾃豪,因为我们在很多年后⽤另外⼀种⽅式实现了信息唾⼿可得……当我们拿着智能⼿机接触周边的时候,可以通过⼿机直接获得周边的信息,我们获得的⽅式可能没有未来的眼镜时代那么智能,但是可以通过⼿机对于周边⼀些基本的传感器,⽐如说它的扫描能⼒去和周边产⽣互动。
比如控制一盏灯,只需要⽤智能⼿机对着它扫⼀下,然后应⽤程序就启动起来了,在⼿机⾥可能直接使⽤它。在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场景⾥,⽤户可以在⼀些不同的内容前⾯扫⼀下⼆维码,就可以获知当前物体的背后信息,这些都是触⼿可及。
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早期时有两本书,《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未来时速》(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Succeeding in the Digital Economy),从对信息唾手可得的描述上,小龙指的更像是《未来时速》这本书,书中比尔·盖茨提出了数字神经系统(a digital nervous system)的概念,同时对未来商业世界给出了物联网等多个预言,如今看已经实现。而比尔·盖茨的了不起之处在于,早于1999年,他就有了数字经济、物联网这样的构想。
这本书更像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一本科幻书,一位在微信工作的程序员曾说,“你文笔好,为什么不写小说呢,如果我会写,我一定写科幻”。了不起的产品和大的思想家,都在过去就已经写好了一串通往未来的密码,静待后人破译。
2019年:“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有5亿⼈吐槽,有1亿⼈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看不懂我们的⼀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段王阳明的《⼼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个维度,我不想做过多解释,有⼀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有⾃⼰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都有⾃⼰的理解会更好⼀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个⼈站在地球前⾯,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问我,‘为什么是⼀个⼈站在地球前⾯’,更早的版本是⼀个⼈站在⽉球前⾯,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都有⾃⼰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做什么?过了⼀年你的想法会变⼀点,再过⼀年⼜会变⼀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户⾃⼰,10亿⽤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的启动⻚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张小龙讲这段话的背景是,微信诞生的第八个年头,彼时微信的⽇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个特别⼤的⾥程碑,也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款有10亿DAU(日活跃用户数)的应用。微信7.0大改版,启动页面是碧空下的格桑花,蓝色和粉色形成视觉冲撞。此灵感来自于,微信张小龙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张小龙其实是从哲学层面在去思考微信的生态,他的思想也有中西融合之处。他虽然多次致敬苹果之父乔布斯,同时也从东方哲学中吸取养分。王阳明心学,相对于当时主流的程朱理学,是一种当时中国人新的思维角度、新的范式,高扬了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心的力量。
解释每种哲学都离不开当下社会生活的语境。消费争议盛行的年代,再看王阳明心学,会发现他其实已经为“心为物役”开好了解药。王阳明的精神气质中流露出超然,心境类似《礼记·中庸》中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不过,微信的商业化也在兴起,如何不破坏这种朴素的东方哲学,也是留给张小龙的一道考题。
当然,还有张小龙多次用行动致敬的一位伟大的产品经理——乔布斯。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发布小程序,同时他还发了一条朋友圈,标记了日期“2007.1.9”,很符合他自己对朋友圈更多用图说话的使用期待,附带六张苹果一代产品发布现场的照片。致敬之心溢于言表。
曾经,乔布斯在把苹果店当成教堂来修建。两个人崇尚的“简单”也有相通之处。
最后回归到现实中,微信十年之际,张小龙也拿出了回应一切的勇气,包括一个萦绕用户已久的问题,“微信会读取聊天记录吗”?
这个问题,张小龙曾经在2018年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中回应过,“我们觉得从技术的⻆度,⼤家可能会有很多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聊天记录云端的同步,换⼀个⼿机,所有的聊天都还在那⾥。我要感谢当时的Tony(腾讯创始⼈之⼀张志东),他说从安全性的⻆度来看,所有的聊天记录都没有保存其实是最好的,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坚持我们的系统设计是不保留⽤户的聊天记录的。当然很多⽤户会挑战我们,说我们居然连这样⼀个云端同步的能⼒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只有苦笑,因为我们相信从对⽤户隐私保护的⻆度来说,系统⾥⾯没有⽤户的聊天记录其实是最安全的。”
早在2014年,张志东已经退休,但张小龙依然不忘感谢他关于不读取用户聊天记录的决定。而且张小龙要进一步践行当时的这一原则,他在2021年的公开课上透露,团队正在研发输入法,因为“我们会经常收到投诉,说刚刚在微信里聊到什么,就在其他app里看到这个东西的广告,是不是微信在出卖我的聊天记录给广告主。其实并不会。我们从来不会去分析用户的聊天记录,即便因此损失了很多广告收入”,他赞成团队的提议,至少自己做输入法安全性方面会更好。
十年,张小龙博采众长,从苹果之父乔布斯、微软创办者比尔·盖茨、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到东方哲学家王阳明,向前辈看齐的张小龙也深谙刚柔并济的智慧。
相关推荐
你在学习“微信之父”张小龙,张小龙又在学习谁?
微信诞生十年:张小龙深刻改变了中国
奔跑的微信,失控的张小龙
微信流量生意困局,与张小龙的「十字路口」
焦点分析 | 微信九年,张小龙的进取和放弃
张小龙在下一盘大棋
三大运营商借5G消息围攻微信,就问张小龙怕不怕
微信下一个十年靠什么?张小龙回应一切
张小龙在下一盘大棋,下一步抖音?
张小龙与扎克伯格的沉思
网址: 你在学习“微信之父”张小龙,张小龙又在学习谁?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744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5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7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8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7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4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1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