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几十万的硅谷人,失去了外卖奶茶自由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Lianzi,编辑:Vicky Xiao,36氪经授权发布。
点了一堆菜放进外卖App里,临结账,看了眼价钱,又暗搓搓地删掉了一道菜。
在硅谷生活工作的张珊珊最近总是有这种行为。她告诉硅星人,自己和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一年过去,什么都变贵了。虽然工资并没有减少,其他七七八八的收入还增加了一些,但就是觉得自己莫名地在变“穷”——原来随心所欲的消费,现在反而还得算着点了。
她一直觉得这是个自己的幻觉,直到看到了一则被大家传来传去的朋友圈:湾区10米家底,仍然外卖不自由。米在这儿不是长度单位,而是硅谷华人戏称的Million百万的缩写叫法。这则朋友圈的起因是一位新近上市公司的早期员工,一边晒出了自己的10米家底,一边抱怨外卖太贵点不起。
突然间,张珊珊就和有10米资产的富豪有了同款“烦恼”:疫情这一年,财富上升的速度好像永远赶不上菜价、房价,甚至是奶茶外卖价格往上跑的速度。
消失的外卖自由
10米家底外卖不自由的那条朋友圈虽然有调侃的成分在,但在硅谷,年收入几十万美金,甚至上百万美金的家庭也绝不在少数,更不要说在过去一年的上市热潮中,不少人身价暴涨,或者在股市里赚的盆满钵满。一小部分人甚至还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过去一年,各种原因下飞升的物价,也很难让人不觉得自己“躺穷”——躺着躺着就变穷了,再没有过去拿起App下单奶茶的随心所欲,或者下馆子进超市不看价格的洒脱。
张珊珊给硅星人算了一笔“渐渐失去奶茶外卖自由”的账。印象里的加州的奶茶从多年前的2、3刀,到疫情前的4、5刀,再到现在随便硅谷随便一个华人外卖网站上的税后7刀,再加上运费、平台服务费、小费等等“疫情后时代的苛捐杂税”和点三杯才能满足15刀起送的条件,想在家不去排队传染凑热闹,喝上口奶茶就要27、28美金。
而且这种绝不仅仅是发生在奶茶身上的事儿。
当硅星人随便聊起一家在硅谷有名的海鲜店里的龙虾卷,都会有朋友评论这个套餐三年前19.9,现在25美金。
还有朋友告诉硅星人,“从某华人外卖平台买了一份某抹茶甜点店的蛋糕。疫情前还只要几美金,现在连带运费送算来,接近20美金。”
如果回头仔细看外卖奶茶或者蛋糕的订单,会发现里面有运费之外还有平台费。如果再仔细一点,还能发现菜价比店内价格要高上30%。
实际上,除了中餐馆,美国主流外卖平台Doordash、Ubereats也都有类似的“隐性涨价”做法,在Reddit等论坛上被大量网友吐槽。
“我在Doordash上看到Subway,却发现它们的价格比餐厅里贵很多。”
“疫情以后,选择点外卖,一些餐厅单菜价比过去去餐厅贵上30%。要是点个一人份,算上一切费用,大概是翻倍。”张珊珊表示虽然如此,她还是希望能够给送餐员一些小费,至少只有这部分费用写明是给送货员的。
张珊珊周围不少同事和朋友看到总价近乎翻倍的账单,都会索性关掉外卖App,选择开车自取。一些商家甚至好心叮嘱客人在多个平台比价后再找个加价少的下单。
但是谁剥夺了硅谷人民的外卖自由呢?这些在硅谷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的家庭却又说不清楚。
就连网购的菜都会比超市贵很多。王博每周选择在网上下单购买自己做饭的原材料,但他发现无论华人网站还是主流网站,哪怕是Costco,都能发现比店内价格贵。
也并不是坚持去线下店,就体会不到这种“通胀”。哪怕去店里买,也会发现一趟超市走出来,总花销比疫情前多了不少。从鸡蛋到牛奶,统统都在涨价。
王博有朋友去超市,因为分不清楚各种有机、散养的区别,就总是买最贵的鸡蛋,但是眼看着最贵的鸡蛋从5美金涨到了7美金,他也开始默默地降了等级,“AAA就行,太贵的还是算了。”
涨价,不是幻觉
美国食品行业机构FMI和Cal Poly大学在去年10月发布了一篇研究论文来支持很多像王博一样的普通人的猜想。
在新冠疫情期间,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速度不断加快,这让美国大多数人的日常花销增加。根据FMI的研究,食品开销涨幅超过了其他领域支出的涨幅。
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整体食物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在2020年9月相较一年前上涨了3.9%,其中在家做饭成本上涨了4.1%, 外食成本上涨3.8%。
研究分析指出导致日常食物价格飙升的原因主要是上升的食物加工成本和超市运营成本。
由于疫情原因,工厂必须加大各种安全投入,甚至减少同一空间工作的工人,导致食物生产和加工成本大幅上涨,最终也会体现在菜价上。
此外,超市的成本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幅上涨——例如他们需要雇佣更多的员工去消毒产品以及帮顾客提供洗手液,以及帮这些工作人员支付更加高昂的加班工资。当这些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就能体会到价格大幅上涨。
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普通人都感受到了这种“通胀”。
美国消费研究机构Lending Tree针对1052位美国居民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平均每人在生活用品上的消费从每周163美金上升到190美金,上涨近17%。
同时,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孩子们不去上学后,家庭生活开销大幅度上涨。
所有受访者中,有63%的人表示疫情后开始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超市代买服务,而这也使得他们购买生活用品的成本上涨。
一位在波士顿的居民曾在Reddit上晒出账单,显示Instacart的价格哪怕刨除明码收费的运费和小费、平台费,单是产品价格也要比店内贵上30-40%。
涨价,是全面铺开的
实际上,吃再多恐怕也很难把一个人变穷。很多大头开销——例如房产的价格更能取决于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低。
2020年,美国经济出现各种疲软态势,但房价却波动了一阵后,仍然坚挺。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搬离硅谷等美国大城市,导致租金一路下跌,但房市里的房价却意外处于高位。
以地处南边的Santa Clara County来看,根据Compass 给出的数据,2019年,疫情到来前,房价中位数才近126万美金,而2020年房屋价格中位数涨到了138万美金,同时,房屋在市场上的天数从2019年的32天缩短到平均25天。
这个数据甚至和2018年美国房价大涨时期持平。2018年,房价中位数为133万美金。从房屋出售数据上来看,并看不到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这里工作的普通家庭来说,房价却让人们的生活感觉更加紧缩——同样的钱,不能买同样的房子。
一些人尝试用疫情期间木材价格上涨来合理化房价的上涨。由于疫情的原因,民用住宅使用的圆木料价格飙升,导致建造成本价在2020年上涨了6.2%,平均到每一套独栋房产上,成本上涨17000美金。
但同时,多份研究指出,成本上涨不足以解释房价的攀升,更不能解释通胀。在他们看来,市场上过多容易的钱才是通胀的元凶。
容易的钱才是元凶
为什么疫情可以在家远程办公后,人们都从大城市回流到小城市,但大城市房价却依然上涨呢?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Ruchir Sharma,同时也是摩根大通银行的全球投资战略分析师在《纽约时报》刊发专栏文章,尖锐地抛出上面这个问题,并直指美国正在经历通货膨胀。
他表示,这种高价房市是基于容易的钱来的,而不是人们的需求。简单来说,人们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投资——就像是投资在股市、基金里一样的投资行为。所以就像股市一样,房市价格也相应提高。
其实不只是房市,这其实是一个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在他看来,什么都在涨,股市、基金甚至是物价。这些上涨和疫情关系不大,反而和美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断增发的美金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容易的钱”太多了。
首先,是美联储不断下调利率刺激市场,同时大量发行美金,使其流入金融市场。美联储在今天1月再次强调保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保持过去一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到0.25%,超额准备金率维持在0.1%。
而这早已不是央行第一次放水。从去年三月开始,美国央行已经连续多次调低利率,使得借贷变成了“免费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美国GDP萎缩3.5%,为2009年第一次出现下降。一些经济学报道评论这种现象为金融市场正在和经济逐渐脱节——经济萎缩、失业率史高,但金融市场却呈现一片繁荣。
除了不断印钱外,2020年的疫情虽然使得不少美国人失业,但美国政府为人民提供的高额失业金和纾困金却使得更多资金流入市场,进了普通人的口袋,从而转进了股市等流动市场。2020年,美国政府通过the Cares Act一共支出7830亿美金在纾困金上。
当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宽松,他们纷纷把钱投入到市场中,导致全球股市在2020年11月出现了上个世界80年代后的单月最大涨幅。
Ruchir管这种现象称为Boom in the Gloom (悲观繁荣)。当央行把钱大量注入资本市场,将30年贷款利率下调到3以下,刺激人们进入房市,进行借贷,给人以经济繁荣假象。他同时表示,疫情后的股票、债券和房屋估值都已经上升到只有2000年和2008年左右出现过的水平。
这将带来一种风险——泡沫破裂。当这种假性繁荣破裂,会对中产阶 级产生坏账,甚至导致经济衰退。
他同时反对了央行的”没有通胀”的论调。他和大量的经济学家指出,央行所谓的没有通胀是基于有偏颇的计算得出的结论。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央行官方指数使用了包含租金和房价的“租金当量”,并不能充分反应资产价格。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虽然房价飙升,但租金在过去几年上涨速度微乎其微,用这个数据来算作住房支出从而证明没有通胀是非常不合理的。
截至目前,经济学家仍然在针对是否通货膨胀争吵不休。你怎么看呢?过去一年对于你来说,是躺赢还是躺穷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和硅星人分享。
相关推荐
年入几十万的硅谷人,失去了外卖奶茶自由
字节跳动数千万投资火锅超市,加盟商称投资几十万半年已回本
假装昏迷能洗白征信?“征信修复”生意兴起,全国发展几十万下线
B站影视UP主的喜与忧:播放量几十万,广告开价500块
那些“月入十万”的自媒体人,你们还好吗?
写给那些想回又不敢回国的硅谷人
喂胖了你和周杰伦的奶茶,拿了 VC 40 亿
我在国外做奢侈品代购:从月入几十万,到卖面膜螺狮粉
小城消费虚假繁荣?是真车厘子自由还是假候鸟式消费
9.9元/杯、小料随便加,海底捞卖DIY奶茶,会流行起来吗?
网址: 年入几十万的硅谷人,失去了外卖奶茶自由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821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5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7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8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7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4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1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