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几点冷思考

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几点冷思考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2月20日 12:16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文化商业”(ID:Ent-Biz),作者:Q团 ,36氪经授权发布。

很难想象,史上最强春节档诞于时机与空间都相对隔绝的2021年春天。

时机上,经历2020春节档归零,全年电影票房只有200亿的艰难爬坡;空间上,美国作为全世界几十年来的电影大国和第一大票仓,去年损失了80%全球票房且今年仍处在严格的社交限制之下,大量商业大片延期上映或转战流媒体,大型连锁影院“排队”破产。

中国电影仅用七天,七部影片,78.22亿,1.6亿观影人次的成绩,证明了自己强大的向上生命力。(数据来源:灯塔研究院)

中国影视行业经历寒冬、新冠后不仅触底反弹,还一飞冲天。不论秉承什么样的价值观,身在如此旺盛滋长的土地,都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不过,数据虽让人亢奋,但必须保持谨慎乐观。平静下来后,注入史册的2021春节档还应该留下一些“冷反思”。比如到底什么影片适合春节档,票价上涨是好事还是坏事,电影时长对观影体验和排片的影响,短视频对营销方式的革新对电影票房及受众有多大影响等。

1、强类型影片要谨慎选择“春节档”

赚得赚死,赔的赔死,怎么看,春节档都是中国电影赌注最大的一场赌局。

从《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熊出没·狂野大陆》《新神榜:哪吒重生》这7部电影的起步与结局可以大致得

出结论:“春节档”无疑是一年票仓之最,但并非是强类型片实现野心的首选档期。

能兼顾大众化情感需求、观影门槛低,且元素大杂烩的作品更容易彰显档期优势,比如《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

而在成本投入更高的奇幻影片《刺杀小说家》《侍神令》,显然是此次档期的“牺牲者”,这两部电影在视觉特效和演员上确实真金白银。据传《刺杀小说家》光制片成本就达到7亿,也就是说票房至少要到20亿才能勉强回本,然而春节档结束才拿到了5.4亿,预测最终票房在10亿左右。这样的成绩说“血亏”一点也不夸张。不过《刺杀小说家》在豆瓣上评分7.0,不输好莱坞的特效水平得到众多专业影迷和媒体的称赞,其制作上显示出中国电影强大的工业水准,甚至不输2019年的《流浪地球》。

无独有偶,周迅陈坤的《侍神令》也有着同样的问题,虽然是典型的大明星大制作大IP的强类型电影,但是也面临与《刺杀小说家》一样的问题,就是故事内容上难以在春节档与观众共情,营销也只能炒炒明星,而很难通过电影主题和内容将过节在家的观众吸引去电影院。

《人潮汹涌》虽不是特效大片,翻拍自韩国电影《盗钥匙的方法》,通过身份互换的设定,讲述中年危机、身份探索等主题。从主题就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是一部影迷电影,放在除春节档以外的任何一个档期,都有可能成为像《误杀》一样的翻拍黑马,但偏偏不适合春节档。

《你好,李焕英》虽在豆瓣上拿到了8分,但很大一部分出于观众的感情分和对贾玲真诚做电影的宽容;《唐人街探案3》背负了太重的商业期待,所以口水剧情重过推理,保证了票房却伤了推理粉的心,被报复性打低分也差不多可以这样解释。这两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共性就是,用喜剧元素尽可能兼顾大众口味,通过降低艺术性而达到了口水效果。

在宣发投入上,据圈内人士爆料,春节档除了两部动画电影之外,其他五部宣发费用都在亿级以上,但是这么多的宣发费用只养出了前两部,剩下三部均成了炮灰。所以,虽然今年春节档成绩诱人,但背后的风险也很吓人,明年选择春节档这个档期的电影可能会更加慎重。

2、重新认识“合家欢”

合家欢的意思就是老少咸宜。通过今年春节档各个影片天差地别的命运,也可以大致将“合家欢”理解成口水。像《人潮汹涌》这样探讨人性和孤独的主题注定只是小部分人的共情,即使在情节上多了很多黑色幽默梗,也很难成为一部几十亿体量的大众片。

感情越直接,主题越简单,越有可能拿到高票房。这样想想,春节档需要的合家欢爆款就是几年前咪蒙的10万+文章,他们活在当下,挠准一个大众情绪点,就算挖到金矿,看过即忘也没关系。

合家欢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从众”。要知道春节档里面的观众,有很大比例人群一年就这个时候才去次电影院,他们是大多数,也是最容易被营销打动的一群人,赢得这群人就赢得了天下。当这群人开始谈论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相关信息多数会变成病毒,反向影响着专业影迷或深度影迷的选择甚至评价。道理很简单,当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谈论一部影片,作为资深影迷的你能忍住不看么?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个娱乐博主发了一个帖子,称贾玲导演处女作用了7天,票房超过冯小刚至今所有作品之和,问冯导惭愧不惭愧,这个帖子被浏览上百万次,不少评论极尽嘲讽第五代导演。先不说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冯小刚可是“合家欢”商业片开山鼻祖之一,没有第五代老导演们对中国商业类型片的探索,对贺岁档、春节档的积累,不可能有今天的陈思诚和贾玲。客观来说,陈思诚和贾玲只是生对了时代,他们幸运之余有些努力和才华罢了。

3、偶像经济与电影产业,终于分开了

中国电影商业的成熟从“观众成熟”开始,而观众成熟则从不为流量明星冲动消费开始。

大众娱乐接棒春节档的是《创造营2021》和《青春有你3》开播,很难将这两件事关联起来吧?其实是有着联系的。

春节档的7部影片,均没有邀请所谓流量明星出演,也没有人重点吐槽演技问题,这要感谢之前扑街的众多《上海堡垒》们。这个史无前例的春节档,告诉大家,不管是《你好,李焕英》还是《唐人街探案3》,不管是40亿还是50亿,好档期和好运气可遇不可求,但好故事、好题材、专业演员的专业表演是必须达到的硬性条件。

2021年春节档这样的进步,一方面得益于影视创作的良性回归,资本的清醒;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偶像产业的突飞猛进。偶像迭代太快,偶像经济收割的渠道太多,投资人再也不会押注一个偶像在一部大电影上,因为很可能他红的时间还没有电影制作周期长。粉丝也不必为了追星买电影票,因为他们有太多可以应援偶像的更直接路径,比如刷分送偶像出道,直播打赏,众筹办生日会,买偶像直播带货商品……买电影票显然已经不是最直接最有限的选择了。

偶像经济与电影能够分开进行,是娱乐业的巨大进步。另外,不得不说这中间的逻辑是,偶像产业在成熟,电影观众也在成熟,才倒逼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和资本的冷静,而不是相反。

4、票价有弹性,长期来看是好事

从经济学和商业角度来看,票价上涨绝对是进步的体现。今年春节档被吐槽最多的无疑是票价高这件事了。老百姓有怨言可以理解,毕竟前几年商业公司之间为了竞争大搞票补,烧钱“骗”小镇青年及小镇青年的老小进影院。如今,看电影成为春节重要仪式之后,说涨就涨,怎么看怎么不地道。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为48.9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2元,2018年这一数据则为39.7元。其中北京成票房涨幅最大城市,达到35.9%,部分影院黄金票价超过三位数;南京、天津、上海和乌鲁木齐紧随其后,五座城市涨幅均超过20%。平均票价及观影人次的增加,对高票房有一定拉升作用,初七开始,各城市票价都有所下降。

客观的说,价格随需求波动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弹性越大说明市场越有活力。翻过票补、流量明星、影视寒冬等几座大山,中国电影市场终于走向了成熟。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可以根据市场供求调整票价,通过终端售票而不是各种投机和资本运作,让亏损的电影院、售票平台、影视公司和营销方等都能逐渐实现营收正循环。让电影的生意走向规矩和规律,才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正途。

同时也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电影院都有涨价的底气,除了一二线城市的大影院在春节档能实现观影人次和收入的突破,很多小影院票价不涨反跌。电影院之间的竞争也就此拉开,地段好服务好设施好的电影院有更多的定价权,相反,不满足条件的中小影院可能就此淘汰。再加上流媒体的迅速壮大,PVOD电影越来越多,影院高端化将是未来电影产业可能趋势之一。

影院高端化意味着平均票价一定会继续上涨,春节档只是开始。

相关推荐

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几点冷思考
谁是“史上最强春节档”背后的最大赢家?
春节档牛年大急
最热春节档的3把「虚火」
焦点分析 | 《囧妈》遇“囧”,最强春节档“囧上加囧”
春节档和情人节档没了,今年票房或少近百亿
疯狂春节档
焦虑春节档
互联网杀出春节档
2020年7部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

网址: 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几点冷思考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8751.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