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多家AI企业招股书后,窥见云知声上市终止的秘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来咖智库”(ID:laikazk),作者:追辛,36氪经授权发布。
AI企业上市,有人欢喜有人愁。
2月19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云知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云知声也成为今年首个上市被否的AI企业。对于终止的原因,官方未予说明,但云知声对外表示,停止审核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的考虑,希望抓紧时间把业务做好。
今年,也被业内称为是AI企业上市的大年。除了此前已经上市的虹软科技、石头科技、寒武纪以及九号公司外,据来咖智库初步统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除了云知声外,还有海天瑞声、依图科技、云天励飞、云从科技等多家AI企业,都相继披露招股书冲刺科创板。目前海天瑞声已进入提交注册阶段,依图科技则已对外披露了第一轮问询回复,云天励飞和云从科技也均已进入问询状态。而港股上市未果的旷视科技,以及格灵深瞳、推想科技,则都在去年开始进入上市辅导阶段,估计今年会陆续递交招股书。
在翻阅了各家招股书以及问询回复文件后,来咖智库发现近期这批AI上市企业的特点,从基本面来看,大多净利连连亏损,但是毛利率都还不错,甚至最高的超过70%,与此同时,研发投入大和客户集中度高也是各家两个明显的“一致问题”。
从监管层来看,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以及持续经营的能力是最为关注的地方,借此我们也能管窥云知声上市终止的秘密,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的借鉴,合法合规以及客观、准确的描述自身业务状况,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01 AI企业基本面:净利年年负、研发投入大、客户高集中
根据上述各家新披露的招股书,我们大概能够管窥国内AI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现状。如果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大多呈现出营收虽然保持增长,但净利润也是年年亏损,尽管毛利率普遍高于30%,但是研发费用高,很多甚至把当期的营收全部投入到研发中。而在销售方面,则表现为客户集中度高,有的前五大客户的营收集中度超过了70%,甚至随着企业自身业务的调整,每年的客户类型都不一样,波动比较大。
在净利润表现方面,这些待上市的AI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并且都表示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比如,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的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2.14亿元、-2.92亿元、-1.12亿元,也就说公司3年半来亏损近8亿元,但营收才5.62亿元。云从科技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则分别约为-1.06亿元、-1.81亿元、-17.08亿元以及-2.86亿元。
而已经进行首轮问询回复的依图科技,各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以及-12.99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72亿元。而云天励飞的净利亏损还在持续扩大,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463.65万元、-1.95亿元、-5亿元以及-8.57亿元。
而在毛利率方面,AI企业整体上都处于上升趋势,但是每年的波动幅度却比较大。比如报告期各期,云知声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41%、24.97%、26.28%和31.66%,虽然在稳定的上升,但具体到各业务分部和产品品类,受市场竞争、产品迭代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水平仍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而云从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依图科技则分别实现毛利率57.39%、54.55%、63.89%及70.99%,其毛利率可说是各家最高的。但也有例外的,比如云天励飞毛利率各期分别为42.39%、56.34%、43.71%及40.46%,表现为先升后降,甚至还低于几年前的数据。
对AI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商业化的落地能力,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经营能力,而这直接反映在客户结构表现方面。从各家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来看,在营收来源上表现为客户集中度高的情况,甚至有的还存在单一依赖的现象,这就可能会因为关键客户自身财务状况的恶化,进而对AI企业的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各家都面临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压力。比如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53.23%,而且客户类型与往年有较大的差别,云知声还提到,在酒店和住宅领域提供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目前该类业务主要面向世贸集团及关联方开展,若公司与世贸集团合作终止,或者在世贸集团外的类似业务拓展不畅,则相关收入增长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依图科技也同样如此,2020年1-6月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62.02%。而云天励飞则更加明显,2017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云天励飞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2.00%、78.43%、52.11%和71.44%,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呈现波动趋势。而相对较低的云从科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77%、62.26%、51.83%和31.23%,客户集中度在下降。
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来看,各家AI企业在研发投入上都保持着高强度,这也是为什么要急于上市融资的重要原因。报告期内,云知声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7.4%;云天励飞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也占到营业收入的94.11%。而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则都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的100%。云从科技也坦言,由于公司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期,研发费用将会持续增加,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存在无法盈利的风险。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尚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报告期内,受市场竞争和自身经营策略调整双重影响,公司业务方向、收入结构、毛利率、客户构成等波动较大,业务探索仍在持续进行。对于这些冲击科创板的AI企业来说,IPO能够给它们带来新的融资渠道,在做好公司治理和改善资本结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02 上市非坦途,AI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成关键
对AI企业来说,上市并非一番坦途,这从2019年折戟港股的旷视科技,以及刚刚被终止的云知声就可看出。而从此前已上市的企业以及现阶段接受问询的情况来看,除了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等基本情况外,监管层会更加关注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以及持续经营的能力,这表现在对于发行人业务构成及变化、与同行相比的竞争、销售及获取客户的方式,以及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都需要提供客观、准确的描述和依据,以防出现违法违规甚至隐瞒的行为,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比如对于AI企业阐述的营收和业务内容,监管层会关注营收大幅变化的原因,业务具体的细分以及收入确认政策,是否形成较为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等,同时考虑到AI行业的科技属性及专有名词,需要用通俗的语言或者行业惯例来描述企业服务、产品以及盈利模式。
在此次依图科技的问询函中,要求发行人以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其业务实质、产品与业务的对应关系、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结合业务演变情况披露其报告期内业务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进一步分析说明是否存在对某细分业务的重大依赖,报告期内的细分收入结构是否存在重大波动;避免简单使用智能公共服务、智能商业的表述披露业务构成及收入来源。
而在此前海天瑞声的问询函中,也要求发行人披露和说明:训练数据定制服务中各应用领域中采集加工和纯加工服务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毛利率情况;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分类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属于行业通用用语;不同服务形式和应用领域的定制服务从合同签署至最终验收交付的实际的购产销过程以及采用目前经营模式的原因。
如果对比云知声的招股书,我们也能窥见其可能会接受问询的地方。在营收上,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总营收分别为6114.07万、1.97亿、2.19亿和8468.93万,需要说明其营收大幅下滑的原因;目前云知声已形成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三条产品线,其中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分为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智能语音工具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包括酒店、社区和医院场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包括基础能力输出和企业服务。如果按照问询的要求,这需要云知声详细列出这些细分收入的构成,以及说明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和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两大收入来源在主营收中大幅变动的原因。
对于AI企业在核心技术的阐述上,监管层会特别关注发行人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包括优劣势和差异化,以及对自身技术地位的描述是否准确、客观。在依图科技的问询函中,就要求发行人结合自身技术水平、业务特点、应用领域及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等,披露其“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依据及其充分性;“世界领先”“业内领先”等表述的依据及其充分性。
此前寒武纪、海天瑞声的问询函中,也都可见类似对比的问题,比如需要补充披露发行人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匹配情况;各项核心技术先进性的衡量标准、行业水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成熟稳定”的依据及表述是否客观准确;是行业通用技术还是发行人特有技术,如属特有技术,与行业通用技术的异同等等。
我们同样以云知声的招股书为例,其提到在智能语音技术方面,现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形成了一套成熟、经验证的核心技术体系,在行业内取得先发优势和领导地位。如果按照问询要求,云知声就需要说明“领导地位”的依据以及表述是否客观。
还有在销售及获取客户的方式等方面,监管层会重点关注销售模式、构成以及变化情况,尤其是经销商是否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存在关联关系。同时考察主要客户的获取方式及合规性,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情形,是否存在应当履行招投标而未履行的情况,对于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以及合作历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否与行业惯例相符、是否存在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不利因素。而这些对销售以及客户所关注的要点,在云知声的招股书中却并未多见。
除了上述与企业日常业务相关的问题,来咖智库还注意到,监管层对于每家拟上市的AI企业,会更为看重其就市场地位、与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这包括企业规模、研发实力、产业化程度、场景落地能力、技术成熟度、生态竞争能力等各个方面,而这类问题的关注点,在寒武纪、海天瑞声以及依图科技的问询函中,都进行了重点体现。比如依图科技的问询函中,就多次提到发行人选择可比上市公司的依据,选取的比较对象是否全面、合理;结合主要产品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等情况,客观、准确、量化分析说明发行人的市场地位;发行人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产品结构、盈利模式、应用场景、企业规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的对比情况,并分析发行人是否形成了较为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而反观云知声的招股书,其提到全球智能语音行业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境内外互联网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百度、小米等;第二类为智能语音技术公司,除本公司外,另包括Nuance、Cerence、科大讯飞、思必驰、出门问问等。但对于这些竞争对手,云知声并没有列出其与对手的区别,如果监管问询,都需要进一步予以说明甚至列表进行详细呈现。
云知声还提到其2019年10月公司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是当年入选该奖项的唯一一家人工智能语音公司。但来咖智库通过查阅公开信息,发现被云知声列为竞品之一的思必驰,早在2018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大讯飞更是多次获得此类奖项。
对于公司的市场地位,云知声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作为率先进入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语音公司之一,获得了行业内众多客户的高度认可,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在智慧生活的子领域-白电市场,根据灼识咨询研究数据,公司通过与格力等白电巨头合作,市场占有率高达70%;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语音病历录入系统优势地位显著,市场占有率高达70%,病历质控系统逐渐发力,目前市场占有率约30%。
而云知声这些“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医疗市场占有率70%“等的表述和数据,因为没有确切的来源,甚至遭到同行和媒体的质疑。比如去年12月,科大讯飞就称云知声在医疗市场占有率70%的表述,严重与事实不符,科大讯飞还从覆盖医院数量的维度、收入维度、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举例。科大讯飞表示,其在医疗领域的智能语音应用,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营收规模上,均远超云知声。但后续云知声方面并未对此做出回应。
另外,云知声的招股书中还披露,发行人控股股东存在1起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及处罚事项。根据2020年6月5日滨海法院向发行人实际控制人黄伟、控股股东云思尚义、原控股股东云思尚德发出的《应诉通知书》等,原告杨雪请求滨海法院认定2016年云思尚德将其持有的云知声有限37.26%的股权以6.226万元的价格转让与云思尚义的《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无效,云思尚义、黄伟应将上述股权返还云思尚德。
结语
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各个政策的落地以及企业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熟,AI企业上市目前确实已经迎来了大好时机。但在这个冲刺上市的当下,未来企业的分化也将更加明显。成功上市的企业,因为资金的注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长期亏损和难以盈利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而没有搭上顺风车的企业,其接下来的经营或许也会更加艰难。
相关推荐
扒了多家AI企业招股书后,窥见云知声上市终止的秘密
终止但不放弃IPO,3年半亏损近8亿的云知声上市有多难?
昨晚,又一家独角兽终止IPO
云知声中断IPO之后,我们更担心国内智能语音赛道的未来
遭科大讯飞“打假” ,云知声还能顺利IPO吗?
昨夜,又一家独角兽中止IPO
三年半亏损7.9亿元,亏损持续扩大,AI独角兽云知声如何撑起12亿美元估值?
AI语音独角兽云知声冲击科创板,造芯力、市场刨食力受关注
AI公司上市的底牌:扎堆造芯,几多胜算几多风险?
流血上市:AI独角兽的自救
网址: 扒了多家AI企业招股书后,窥见云知声上市终止的秘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913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