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不该“All In”这件事情上,雷军和张一鸣有各自不同的节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商业派”(ID:BizNews2020),作者:谢思宇,编辑:周周,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在该不该“All In”这件事情上,雷军和张一鸣谁对?》
关于All in这件事情,雷军和张一鸣谁对谁错?雷军和张一鸣的观点差异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
3月30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新品发布会上谈小米造车。情到深处,这位51岁的互联网老将哽咽了。他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将亲自带队做汽车业务,“愿意押上我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
巧合的是,在雷军表示全力以赴,All in汽车业务的同一天,在小米公司正南不到10公里的地方,有人对于all in进行了批驳。
在字节跳动九周年年会上,38岁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表主题为“平常心”的演讲,提到了不应轻易加杠杆的问题,“很多公司,包括创业公司,会说咱们是不是就抓住这个机会、赌一把,All In。我自己觉得,随便说 All In 的公司有很大问题。”
他认为All in 意味着透露和赌博,“我不想了,就这样赌一把。”
时代在剧烈变动,很多事情发生了颠倒。正如对于未来,功成名就的互联网元老的雷军选择了放手一搏,而作为风头正劲的新秀张一鸣却谨慎应对,似乎是两人互相拿错了剧本。
然而事实不太可能是这样,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对于未来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复权衡。如果把他们的观点简单抽象,就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可能与事实缪之千里。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01 雷军的最后一战
多年以来,雷军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谨慎、保守。
“他谨慎有余,喜欢平衡,有退路就很难下定决心。”一篇关于雷军的报道曾这样描述他的性格,“创新像把火,之前的雷军多数时候离火焰还有几分距离就停下脚步,那是他留给自己的安全界限。”
199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之后,雷军加入了金山公司,在那里一呆就15年,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之后不久,他选择离开了金山。
在金山的15年,雷军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从1992年到1995年,雷军牵头成立北京金山开发WPS的前身“盘古”,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金山对于其开天辟地的希望。
然而由于受到微软的冲击,金山拿出所有家底前后几乎投入了2000多万的“盘古”最终一败涂地,上市六个月“盘古”仅仅卖出2000套。在这场惨败让雷军深受冲击。“我每天都睡不好觉“,雷军曾回忆,”怕因为这次失败,我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因为这次失败,雷军曾短暂从金山出走,但很快又回来。
互联网大佬中,雷军成名最早,经验最丰富,雷军担任金山软件总经理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十大杰出青年的时候,现在的BAT都还没有诞生。
雷军不是没有看到互联网的机会,但是他却没有跳出来,错过了互联网发展最黄金的阶段。1998年,周鸿祎带着5名员工创办了3721公司,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也相继成立。
雷军也不是没有争取过金山的转型,但是面对曾经有知遇之恩的求伯君,却没有坚持到底,“当你发现大哥不对,你不敢说,很纠结。”雷军说,他的性格是非要到山穷水尽才肯舍弃,他觉得自己也大可逆天,破斧成舟,但是却不愿意因此“失去人和”。
所以有金山的员工评价雷军,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生存,善于合作,善于发现和创造,但不善于抢夺和征服,内心瞻前顾后,太过谨慎——外界有人评论他做不了CEO,只能做董事长。
这种谨慎的性格横贯了雷军的创业生涯。
2007年开始,雷军开始做投资,他说自己的投资哲学是“只投熟人或者是熟人的熟人,只做两层关系。”
雷军非常谨慎,他“研究十个领域,最后选一个最有把握的开始做”,或许是曾经的失败加剧了他的谨慎。《财经》的一篇报道说,雷军曾投资过一个45岁的创业者,当时就认为他只有1%的成功率,但是如果成功,足以改变这个社会。于是,他决定去赌博——这个项目后来失败了。
被媒体评价为的雷军,2010年看好互联网手机的爆发之势,成立小米公司。
由于他一贯的谨慎,小米创业初期很低调,开始以第三方名义开发MIUI系统,在招聘时面试者都不知道雷军是真正的老板。
2011年在小米第一部手机上市前一个月,小米给雷军召集了很少一部分记者见面,他正式对外承认MIUI是小米做的,面对现场的记者,雷军说,“我有点害怕失败。”
小米成立以后最早以性价比打开市场,一直高速发展到2014年,但是随后的几年来,小米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国内的厂商都纷纷跟随苹果的步伐走高端路线的时候,性价比成为小米的枷锁。
2018年开始,每一年小米都号称要冲高端,要涨价,要甩掉性价比的标签,但相比对手大踏步的前进步伐谨慎,每一次都似乎差那么一点点,不敢将价格定的太高。2019年初,小米试探性地将小米9的价格提高到3000元以上,雷军还有点底气不足,“研发成本很高,希望大家理解。”
“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2020年11月18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雷军说。
但是在造车这件事情上,雷军似乎却一反常态,还没有开始做就高调宣布“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我做好了再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全新的征程。”
这个高调完全不符合雷军的风格,然而,小米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智能手机行业的天花板已经垂下来了。
小米集团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1522亿元,同比增长24.6%,全球年出货量1.46亿台。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小米吃掉了华为留下来的市场空当。
但是这种空当还能吃多久呢?根据Canalys的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20年全年出货量同比下跌11%至3.3亿台。2020年全球全年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12.94亿台,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6.7%。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接近饱和已经非常明显,小米需要寻求下一个新市场,智能汽车作为“四个轮子”的手机无疑顺理成章。
但是无论是对于小米还是雷军,造车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小米创立时雷军还只有40岁,而智能汽车至少还需要投资10年,届时雷军已经超过60岁了,在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中,这是一个该将权力交给下一代的年龄了。
对于小米来说,10年100亿美元也将堪称不折不扣的豪赌,可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小米2020财年现金余额1080亿元,但这些钱包含了小米2021年所有的开支,而真正可以衡量小米财力的是其净利润。
财报显示,2020年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30亿元,意味着未来十年,小米每一年都要把2020一半的利润来投资汽车。
在烧钱如流水的造车行业,这笔钱不算少,但也不算多。作为后来者,小米最大的优势或许就是雷军和小米的品牌效应,所以雷军必须要站出来。
02 张一鸣的中场战事
2021年,小米成立十一年,字节跳动则刚好九年。
虽然两个公司年龄相差不多,但各自所处的行业却情况迥异。
小米公司所处的智能手机行业增速见顶,而张一鸣刚刚行至中场,字节跳动却依然在高速飞奔,还看不到天花板的影子。
所以当雷军破釜沉舟为小米的发展奋力一搏的时候,张一鸣面对字节跳动这只火箭最大的担心也许是害怕公司在膨胀中迷失。
对于字节跳动的员工们来说,来自资本市场消息不断刺激他们的兴奋神经。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在商讨将其短视频应用程序抖音在纽约或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字节跳动也宣布聘请小米前高管周受资担任新设立的首席财务官一职,被认为是字节跳动在为IPO做准备。
在私募市场上,字节跳动的股票价值在迅速的飙升,2020年初,字节跳动向员工授予公司股票时,其估值还仅有1000亿美元,而最近两周已经从2500亿美元膨胀到接近4000亿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一鸣自然希望员工们保持“平常心”。
“现在公司业务增长确实非常快,但我们不能沉醉于过去的成果”,在年会上张一鸣说世界在动态加速地变化,外界非常喧哗,但应该“Stay Calm, Be Patient”。
其中他提到了一个关键就是不要轻易的All in,在有资源之后,也不应轻易加杠杆在错误的方向大投入。
这个观点事实上非常符合张一鸣的性格,也符合字节跳动过去的发展经验。
过去的历史证明了,软件行业和手机、汽车这样的硬件行业有很大的区别。软件行业风口变化剧烈,趋势发展非常快,风口几个月就可能过去。因此对于软件行业来说ALL in 有很大的风险。
快速试错,依靠快速迭代和将算法分发发挥到极致的打法,是张一鸣过去成功的法宝,不管是今日头条、内涵段子、抖音等现象级App都是沿着这一路径打造,因此在外界字节跳动被称之为“APP工厂”。
字节跳动什么业务该做什么业务不该做,张一鸣几乎从不设边界。
国海证券曾在报告《字节跳动的边界》中为其划定六大边界——广告营销、直播电商、教育、文娱(游戏、影视、阅读、MCN机构)、智慧大屏、企业服务。
然而,事实证明,字节跳动的边界远不止这些。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近十年字节跳动公开投资数据报告》显示,字节跳动的疆域横跨10多个领域.
仅仅在2020年字节跳动的投资已经达到32起,2021年已有16起。从口腔护理到火锅连锁店再到跨境电商、服装供应链,字节跳动的涉足的领域横跨互联网和实业。
字节跳动蜻蜓点水般的投资风格背后,意味着张一鸣并不满足于现状正在寻找各种可能性。
03 按照自己的节奏进攻
张一鸣和雷军并非没有交集。
张一鸣和雷军都曾跨越自己的疆域,进入对方的地盘,但事实证明都自己的努力没有对对方造成威胁,成为有竞争力的对手。
2018年,字节跳动曾经涉足手机领域,收购锤子科技,继续开发两代坚果手机、TNT显示器。但是销售很不乐观。据报道,曾经被寄予期望的坚果手机R2在京东和淘宝上的销量加起来不到10万部,而且大幅降价也依旧乏人问津。
2021年初,字节跳动的手机硬件业务被暂停,不再研发坚果手机、TNT 显示器等,硬件团队将聚焦教育。
而小米也很早注意到了今日头条,媒体人潘乱曾在一篇文章披露,2014年张一鸣曾经找过小米希望得到融资。但是由于“雷军要价太狠”,想让头条出让20%的股份,以及还要接受小米日活用户的一半收入都要归小米。张一鸣觉得这样做相当于给小米打工,就没答应。
不过小米没有投资今日头条,却投资了今日头条的竞品一点资讯并持股30%,2015年2月,一点资讯和小米达成了战略合作,小米手机与平板电脑上将全面预装一点资讯客户端。
为了帮助一点资讯发展,雷军还请到了原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加盟一点资讯担任总裁。
然而几年之后,一点资讯却消失在字节跳动的后视镜中,2019年到2020年一点资讯的估值从14亿美元下降至9.3亿美元,而字节跳动的估值早已经跨过千亿美元。
这也证明了“隔行如隔山”并非虚言,张一鸣和雷军的所言所为都更加符合自己行业的规律,但并不能通用。
因此两个人对于All in的不同理解和态度非常正常,符合自身的认知。
但是如果刨除两个人的经验、行业等背景差异,将两个人的逻辑和思考全部省去,简单粗暴的提炼成一个All in的概念,得出两个人“观点冲突”的结论,显然太过于荒谬了。
正如张一鸣在演进提到的,“知识有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是非结构化的知识,过度地使用概念其实是无助于理解。”
按照的自己的节奏去进攻,才是最重要。
相关推荐
在该不该“All In”这件事情上,雷军和张一鸣有各自不同的节奏
马云、刘强东、雷军、张一鸣背后的犹太男人
张一鸣的立场
张一鸣的三次危机
美国制裁下 张一鸣和任正非“文风”有何不同
算法大师张一鸣
张一鸣会造车吗?
张一鸣的抗争
张一鸣:正在制定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 但还不能透露细节
互联网在宿华和张一鸣这里拐了个弯
网址: 在该不该“All In”这件事情上,雷军和张一鸣有各自不同的节奏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124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