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6人 | 不会再有国民车夏利了,但它的工厂将开始生产对标Model Y的电动车
4月29日,“一汽夏利”发公告称,将与新造车企业“博郡”组建合资公司。一汽夏利将把土地、工厂、生产资质以及一部分债务打包,以“资产负债包”的形式入股,博郡出现金,在合资公司中绝对控股。
去年底,一汽夏利清空其持有“一汽丰田”的股权,现在又把生产资质、工厂、设备从上市公司剥除,彻底沦为“壳资源”。至此,一汽集团距离整体上市、解决关联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更近一步。而2014年成立的博郡汽车,也通过合资的形式间接取得了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
一年多前,董明珠抄底夏利、银隆借壳上市的故事衍变成了一出乌龙,随着格力及董明珠先后否认此交易,一汽夏利在长达2个月的停牌之后最终流拍。但一汽混改和整体上市势在必行,处理夏利成了一块心病。
董明珠与一汽夏利密切接触的同期,发改委暂停了对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审批,新造车企业或寻求代工,或通过各种方式曲线获得生产资质。博郡创始人黄希鸣就是这个时候找到了一汽。
黄希鸣2016年创立博郡汽车。在此之前,他曾经在美国通用、福特任职十余年,负责整车性能开发。2008年,黄希鸣回国创立了汽车工程技术公司“上海思致”,为福特、通用、上汽、一汽、吉利、北汽、比亚迪等厂商,提供底盘开发、性能提升、结构设计优化和轻量化技术等。国内车企在汽车底盘技术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黄希鸣做了200多部车,将近300个项目。2014年,新造车的浪潮兴起,黄希鸣也开始在上海思致体系内研发整车项目,两年后正式创立了博郡。
与一汽合作之前,黄希鸣曾经尝试向发改委申请自己的资质。2017年,博郡整车制造基地落地南京浦口开发区。同期,他在南京试制车间里生产了几十台续航500多公里的A级车,交给发改委做测试。当时所有的检测都一次通过了,黄希鸣告诉36氪,但申请的过程中,发改委的审批中止了。博郡和威马、小鹏、蔚来一样,都没走通自己拿牌这条路。
随后,黄希鸣找到了从前的老客户一汽。最开始双方考虑由一汽旗下吉林汽车为博郡代工——一汽夏利当时还陷在“被董明珠抄底”的泥潭中。后来这件事过去之后,一汽建议黄希鸣,“也去考察一下夏利”。
位于天津的一汽夏利工厂,曾经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但黄希鸣去考察的时候,曾经连续18年蝉联销量冠军的国民车夏利已经停产。2017年,一汽夏利资产总额49亿,负债48亿,资产负债率高达98.2%,靠向母公司出售其持有的一汽丰田的股份,才勉强维持经营。
但黄希鸣考察工厂后发现,一汽夏利投入了很多资源对工厂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能够满足博郡第一款车的生产要求。天津也比吉林更加靠近供应商体系,节约物流成本。他没有像董明珠一样考虑收购上市公司,而是提议把工厂和资质拿出来与博郡组建合资公司:这样一来,博郡支付的所有资金都能留在合资公司的体系内,而并非花钱购买了一张资质。
黄希鸣也不惦记一汽夏利的壳资源。新造车企业投入期很难有盈利,更无力负担上市公司的全部债务。未来如果考虑上市,科创板前景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一汽夏利把子公司“一汽华利”以1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家在南京建厂的新造车企业“拜腾”。一汽华利持有6字头的小客车生产资质,也能生产新能源车。除了1块钱的噱头,拜腾接手之后还需偿还华利8.5亿元的债务——这才是一汽华利的真实作价。
目前一汽夏利工厂的生产线改造,已经于近期开始,目标10月投产。博郡第一款量产车——纯电动SUV博郡iV6将在这里生产。这款NEDC续航里程600公里的SUV定价25-35万区间(补贴前),对标特斯拉Model Y,预计明年一季度交付。
蔚来、威马、小鹏的第一款量产车已经跑在了路上,与同行相比,黄希鸣的博郡似乎“慢了半拍”。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也对博郡的融资造成了一些压力。过去4年,博郡主要拿了政府基金和一些产业资本,而市场中的大部分钱,都被其他动作更快的新造车企业拿走了。
好在博郡自认用钱效率比较高。黄希鸣表示,他开发了3个平台,第一款量产车即将投产,总共只花了十几亿,即便新建工厂也只需要三四十亿。造车要200亿?他认为那是跑在前面的竞争对手趟的雷。
黄希鸣认为,整车生产制造有其客观规律,不能为了向投资人交卷缩短工期。“再早了我也做不出来,也做不好,推一个烂产品到市场上,死得会很快。”
创立博郡之前,黄希鸣的上海思致曾经给当时与特斯拉齐名的美国新造车企业菲斯克(Fisker)做底盘调教,后来这家硅谷明星创业公司,因制冷剂泄露引发自燃风险、冷风扇故障等等问题多次召回车辆,黄希鸣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公司“总想走捷径”。
车身工程技术方面把握的不好,在和投资人对赌的压力下,急于把产品推向市场,最后台风导致几百台车被毁的黑天鹅事件,也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在黄希鸣看来,汽车是个长周期的产业,考验工程技术、成本效率、质量控制......各项因素累加成最后产品的竞争力。先来后到并不决定成败,好车会一直卖下去,而产品不够好,就算早早地推向市场也会被后来者淘汰。
“当人家产品进来的时候,你还能不能竞争,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打不过他,快一两年有什么用?你不能说,企业只做两年就不做了吧?”黄希鸣说。
博郡创始人、董事长黄希鸣
以下是36氪专访博郡董事长黄希鸣的内容整理:
企业不能只做两年就不做了
36氪:你们2014年就创立了,刚刚发布量产车,同行第二款车已经上市了。你们慢在了什么地方?
黄希鸣:我们没有求快。他们说唯快不破,我们走产品质量至上的道路。造车有规律,没有3、4年做不好一辆车。产品没做好之前,不能拿出来。
36氪:动作慢了,会错失什么吗?
黄希鸣:市场在那里,即使10年之后我也可能冒出来。它不是被周期干扰的,是你产品的竞争力。2017年我们做的时候,电池1800,现在1000多,电机系统比现在贵两倍多。(按照这个定价)你做出来也没有人买。
36氪:有人说,传统厂商大规模转身之前,是初创企业的窗口期?
黄希鸣:如果你打不过他,快一两年有什么用处?人家好的产品上去,马上给你淘汰。当人家产品进来的时候,你还能不能竞争,这是最关键的。你不能说,卖1万台以后就不卖了,企业只做两年就不做了吧?无论好的产品什么时候打到市场上面,只要它打到市场上面,你还要竞争的。
36氪:你们的车明年一季度上市,那时候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卖了?
黄希鸣:正好是这个时候,我们早就想到了。就竞争嘛,任何时候都有竞争对手。再早了我也做不出来,也做不好,推一个烂产品到市场上,死得会很快。
36氪:博郡第一款量产车iV6对标Model Y,是怎么考虑的?
黄希鸣:我们在三电效率上把他们当标杆。Model Y会是竞争对手,我们有信心,性价比不比他们差。
36氪: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对中国汽车行业会是什么影响?
黄希鸣:有竞争才有进步。市场是残酷的,丛林法则是存在的。技术方案,产品竞争力,成本的控制,每个方面都做得很好,才可能不被淘汰。大家开着,觉得你产品好,就认可了,为什么淘汰你?
36氪:最近新的政策,补贴退坡、对新能源号牌的限制宽松了,对行业是什么影响?
黄希鸣:国家(推广新能源)的决心蛮大的。补贴去掉是好事,但你不能限制发展,在社会政策上面,让大家能买新能源汽车这是好事。
36氪:新能源车市场受到政策影响还是蛮大的?
黄希鸣:以后慢慢就影响不大了。当你做到跟传统车性价比能打的时候,政策影响就不大了。老百姓都是讲究实惠的。
博郡iV6
造车只需要十几亿
36氪:走得慢,会不会影响对资本的争夺,钱都被人拿光了?
黄希鸣:我们2015年、2017年、2018年融资的时候,比2019年要困难。你花大量时间做平台三电、轻量化开发,不是短期见效的东西。壳子没扣上之前,大家看不懂的。越往后我们融资能力越强。
资本也会回归理性。投资界毕竟很多没做过汽车产业,对汽车产业很多逻辑不清楚,我们认为要花3年时间,投资人认为一两年就能做出来,违背逻辑的事情太多。
36氪:你们融资都拿的什么钱?
黄希鸣:2014年我公司就在做新能源汽车,把所有钱都投进去了。2016年底之前都是我自己钱。(后来)拿的基本是产业化的,最早是政府基金。
36氪:你们同行说造车需要200亿,您说只需要十几亿,是怎么计算的?
黄希鸣:如果不算工厂,一辆车单纯地研发,十几亿很正常。一般工厂投下去三四十亿。我现在十几亿,三个平台弄出来了。第一个车型还有几个亿就能投产了,总共这个车就花了十几亿。
36氪:你们怎么跟供应商谈价格?
黄希鸣:我们给供应商开发费。这个好处是,零部件不能跟我乱要价了,必须要做到最优的价格。
36氪:产品设计阶段,你们怎么控制成本,怎么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黄希鸣:我们更多是从客户角度,很多刻意没做。比如百公里加速,要那么大的电机,加上去重量增加很多,成本增加很多,我觉得客户不需要为这个买单。
比如隐形把手,大家都在做。我们为什么没做?挪威的经销商特意告诉我们不能做,因为很多用户抱怨,冬天下冰雨,门打不开,弹不出来。你花那么多钱,造成很多问题,没有必要。
36氪:智能网联你们跟BAT聊过,最终没有选择他们的方案是因为什么?
黄希鸣:它一些功能跟我们的需求有一些差异。BAT还是有一些阵营,我们希望大家不要分阵营,是一体的。
博郡iV7
没花一分钱买资质
36氪:博郡和一汽夏利的合作是什么形式?
黄希鸣:我们跟一汽夏利组建合资公司。一汽夏利把生产资质、土地、厂房、设备,加上一部分负债,组成一个资产负债包。以资产负债包作为资本金,我们以现金的方式,形成一个合资公司,我们绝对控制。
36氪: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
黄希鸣:所有钱都留在合资公司里面,用于合资公司的运营和发展。目前新进企业支付大量费用买资质,我们没有支付任何资质的费用。
36氪:之前传董明珠抄底一汽夏利,你们为什么不选择收购上市公司?
黄希鸣:我们科创板上市的前景很好的,没必要买A股的壳资源。新能源汽车,前一两年要做到盈利有蛮大压力,收购一个壳资源,短期内也没法做到保证利润。
36氪:为什么选择一汽夏利?
黄希鸣:我们谈了很多家,一汽效率高,大家谈的蛮快。我们考察了夏利,设备更新改造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不少。我们觉得,生产能得到很大品质的保障。
36氪:夏利还会恢复生产吗?
黄希鸣:一汽夏利上市公司还在那,但整车业务剥离到博郡夏利合资公司了,本身不再生产车了。我们进去之后,大部分产品会停掉。工厂腾出来生产博郡的汽车。
36氪:你们为什么同时还在南京自建工厂?
黄希鸣:我们iV7很多钢铝混合的工艺,目前天津工厂没法生产,需要新建工厂。天津把产能做满了就可以(起用)南京工厂。
36氪:上海临港还有个工厂?
黄希鸣:上海是一个自贸区,以后出口可以的,明年我就会送几辆车到欧洲区。
(我是36氪记者王海璐,关注汽车出行,微信whl6942d,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_title)
相关推荐
汽车36人 | 不会再有国民车夏利了,但它的工厂将开始生产对标Model Y的电动车
外媒:特斯拉Model Y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
特斯拉欧洲工厂最早2020年1月份开工建设,优先生产Model Y
特斯拉将在电池厂生产大卡车,德国厂将周产1万辆Model Y
特斯拉Model Y:磨刀霍霍向“韭菜”
Model Y生产还没着落,特斯拉就急着裁员降成本
特斯拉 Model Y 的续航猜想
新款Model Y准备投产,特斯拉加紧加州工厂改造
最前线丨特斯拉全球扩产进行时:将在美国开建两家工厂,生产皮卡和Model Y
新汽车观察丨特斯拉发布Model Y,车主却说:还是Model 3香
网址: 汽车36人 | 不会再有国民车夏利了,但它的工厂将开始生产对标Model Y的电动车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13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5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0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49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9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