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掉线”背后:1/3的设备不合格
这几日卡车司机金德强因“北斗掉线”罚款2000元而服毒自杀的事情,令人唏嘘不已。他今年51岁,兢兢业业开了10年货车,每天能挣200-400元,支撑着六口之家,包括70多岁的母亲,3个孩子和种庄稼的妻子。人到中年,他也患上了高发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金德强选择放弃生命是“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北斗掉线、2000元罚金”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服毒自杀前,金德强在车友群里留下一封遗书。面对死亡,他在遗书中没流露出太多恐慌,反而透着一股冷静。让人不得不反复揣摩那句“我用我的死来唤醒领导对这个事情的重视”,有点像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中的大卫·戈尔。他们的境遇和诉求大不相同,却都选择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吸引部分人的短暂注意。
金德强有没有用生命换来“领导对这件事的重视”?我们不得而知,甚至这件事带来的改变可能很微小,但至少将两个影响着3000万货运司机群体乃至更多普罗大众的问题带到了我们眼前:一是北斗卫星定位仪产品的缺陷,二是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的疏忽。
1/3的设备不合格
我们通常理解的北斗,也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金德强卡车上安装的“北斗设备”不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耗时26年、投入超过120亿美元、先后发射59颗卫星才搭建完成的基础设施,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数据传输两大功能。
卡车上的“北斗设备”其实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服务做成的产品,也是行车记录仪的一种。这种设备主要由主机、卫星天线、移动通信天线、显示屏等部件组成,如今也有一些高端设备加入了打印机、摄像头等组建,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
很多提供北斗行车记录仪的供应商大多是贴牌生产,没有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只要产品符合交通部、公安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就行。江林曾销售过北斗行车记录仪,他见证了该市场因政策推动而一夜之间从无到有的过程——北斗车载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公司为了加快进度,卷入低价竞争,设备价格一年间几次降价,从原来的2000元掉到几百元,缩水超半。”
早在2012年,交通运输部门就出台相关规定,12吨以上的车辆必须安装北斗行车记录仪。除了大货车,其他所有“两客一危”,即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的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品的专用车辆也都必须安装北斗行车记录仪。
而根据政策强制性安装的车辆种类还在进一步扩展,例如警车、校车、公务车等。去年6月,交通运输部透露,全国超过66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等都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因政策推动而形成的北斗行车记录仪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陷入低价竞争的陷阱中,供应商和服务商利润率不断被压缩,也就没有资源和动力投入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去年12月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一组关于北斗导航车载终端的抽查数据,抽样合格率仅为70.4%,即市面上3台北斗导航设备几乎就有1台不合格。在抽查中,不合格样品主要在定位功能、盲区补报功能、休眠功能、CAN总线数据上传、路线偏离提醒等有缺陷。
一位从业者告诉虎嗅:“从最原始的黑盒子,到带摄像头、显示屏的设备,做北斗定位设备的厂商太多了。其实涉及到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有在高精度行业,定位技术才算有技术含量,低精度的定位器都很便宜,另外有摄像头的设备,技术含量主要在视频监控和算法上。”
因技术门槛低,进入北斗行车记录仪市场的玩家众多、鱼龙混杂,大部分供应商只是依靠渠道和销售优势勉强度日。一位在广西做北斗车载设备运营的人员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在广西运管部门备案可以开展业务的企业级卫星定位平台约30-40家,价格战打得飞起。我所在的公司,目前靠着服务质量,收着卑微的服务费,处于讨饭的边缘。”
从交通监管层面来看,政策强制规定运营车辆安装北斗设备,主要是为了控制司机的驾驶时间,防止疲劳驾驶,比如大货车司机必须开车4小时就休息至少20分钟。因此,北斗设备不仅能有效减少重大交通事故发生、辅助相关部门进行交通运输监控和调度。
从产业层面来看,因为政策的强制规定,带动了一个细分产业的快速兴起。如果按照660万的运营车辆数据来估算,按基本价格800元/台计算(含1年服务费),市场规模就有近50亿元。实际上,运营商还会每月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再加上每年新增车辆预计100万辆,那么就创造了一个近百亿元的新增市场。
可随着这个细分市场逐渐饱和,增长放缓后,以往遗留的问题逐渐开始显现。很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恶果,都由最终的消费者,也就是司机群体含泪买单。金德强的事件,或许就是司机群体长期处在“产品服务体验差、收费不标准”环境中的一次大爆发。
收费标准太宽泛
全国针对“北斗设备”虽然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在实际执行时,仍有不少出入。有媒体报道,一些货车厂家会在车辆出厂时,都预装好“北斗设备”,可某些地区的司机要想拿到牌照,则需要把“原装的行车记录仪拆了,换成相关部门指定的产品”。
不同地区的司机车上的“北斗设备”的安装节点、产品选取、付费标准等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在价格上,设备本身的成本并不高,但定价能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每月收取的服务费也不同。
根据卡友地带收集的网友信息可以看出一二,比如青岛的张大哥,安装北斗设备时交了3200元,每年还需另交服务费300元;湖北的刘大哥因自己是公司法人,每年每辆车的北斗设备服务费只需300块,正常情况下要交600-800元。还有来自德州的卡友李大哥,北斗设备服务费从每年的3000多元,直线下降到如今的450元。
长期跑货物运输的王金伍曾经参观过深圳一家生产导航记录仪的厂家,发现成本也不过几百元,可是在市场上,2G网络的北斗行车记录仪价格在200-400元左右,而4G网络设备,增加了人脸识别监控功能,能卖到5000元左右。
为质量层、定价层次不齐的产品买单还不算什么,司机们最头疼的还是罚款标准太过于宽泛。一般的监管单位都会按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来检查车上的“北斗设备”,但是《管理办法》中只有针对两种情况的罚款金额规定。
一种是,当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出现故障不能保持在线的运输车辆从事经营活动,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800元罚款。
另外一种情形是,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伪造、篡改、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的,有以上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 2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罚款。
对卡车司机群体来说,生活压力日益增加,这些罚款就像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让自己面临崩溃。从1998年到2018年,卡车司机的生存境遇如果坐过山车,在2007年前后,他们的收入并不低,每月收入高达上万元,可是10年后,他们的收入在缩水、工作量在翻倍。
从一些数据中可以窥见卡车司机的工作压力。根据交通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载货汽车数量同比下降19.8%,不过其吨位却增长了5.5%。也就是说货车正在“大车化”,每辆车要负责更多的运载任务。全国大约有3000万卡车司机,他们每年承担了全年公路货运总量的78.22%,死亡率却是正常人的5倍,仅次于矿工。
在金德强的事件中,目前还没有针对收费标准是否合规,以及北斗设备质量问题的具体调查结果,但虎嗅结合多方媒体和专家的分析来看,“北斗掉线”可能有四种原因——
首先产品制造商生产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故障;其次是产品的运营方的网络平台不够稳定,比如出现宕机、数据丢失等情况;然后是网络运营商的问题,设备的通信信号传输不稳定也容易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最后是人为原因,比如司机使用产品不当导致电线接口脱落,有时司机想包点私活,也会简单粗暴地关闭设备。
最后不管金德强事件的最终结果如果,目前有一点可以确定,对金德强的家庭来说,不太可能有精神和物质上的补偿。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告诉虎嗅:“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从法律角度来看,金德强的自杀行为与执法部门的罚款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这只能算是一起巨大的社会悲剧,无法直接归责于其他方。就算最后查出金德强的设备掉线是因为产品质量缺陷,那也只能申请撤销2000元的罚款,然后设备供应商按照产品合约进行赔偿或维修,设备购买合同违约与金德强死亡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金德强事件发酵至今,所涉及的范畴早已超出对他的同情惋惜和法律追责,牵扯到更多群体之间的利益,包括大货车司机、相关执法工作人员、北斗设备供应商等组成的北斗设备产业,甚至也关乎我们每个人有可能面临的处境——到受到极端的不公时,到底该如何寻找出路?这个答案需要漫长的探索和等待,但至少提出质疑和问题本身,已是一种进步。
相关推荐
“北斗掉线”背后:1/3的设备不合格
货车司机被罚后服毒自杀,所谓的“北斗掉线”是指什么?
知料 | 除了抓扇贝,你还应该知道北斗的这些事
乘风破浪的北斗导航,如今走到了关键的一步
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给北斗产业带来什么?
十问北斗
如何用北斗卫星找到“獐子岛”的扇贝?
北斗卫星“天空之城”是如何建成的?
北斗导航系统即将完全建成,我们的生活会因此改变么?
历时26年!北斗“收网”,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
网址: “北斗掉线”背后:1/3的设备不合格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153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6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70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21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78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80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5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8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7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3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