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体变成塑料回收站,这项新技术有意义吗?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减用、重用、再利用”运动,其核心是把回收塑料的责任推给消费者。现在一款以人体为实验对象的生物回收机把这一概念发挥到极致,其独特的思路竟然在科学上是可行的。如果把地球上70亿人口变成塑料回收设施,想想还是很让人动心。本文译自Fast Company,作者Mark Wilson,原文标题:This machine injects plastic into your skin to fight waste。
图片来源:Fast Company
人类越来越像是塑料做的。废弃水瓶所含的物质磨成微粒,最后变得无处不在。据估计,仅海洋就含有1.5亿吨塑料。然后我们每年要吃掉5万片塑料,这些塑料寄居在肝脏、肾脏和肺部。光是想想就让人作呕,但是我们仍不了解长期的健康后果。
可是,如果人体真的能够回收塑料、然后分解,无需用垃圾填埋场或海洋处理塑料呢?
这是来自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马修·哈克尼斯(Matthew Harkness)博士提出的一个问题。基于从GitHub上下载的3D打印纹身机开源蓝图,他设计了一款生物回收机(Biorecycling Machine)。同时加入一些独特的墨水:一种盐和细塑料的混合物。这里的前提是,在完成塑料墨水纹身后,身体就变成了循环回收机,在6个月的时间,塑料会被分解成身体产生的无害副产品(特别是乳酸、二氧化碳和水)。
明白了吗?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某种生物塑料,而这种塑料通常认为对人体是安全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比如填满海洋的塑料袋,就不太适用了。
这个项目值得深思,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价值观,而不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产品。哈克尼斯在电子邮件中解释说,他的目的是“审问······70年代发起的‘减用、重用、再利用’运动(3R,Reduce, Reuse, Recycle’ campaign)。运动的核心是将回收塑料的责任推给消费者,而在生物回收机项目中,这个概念发挥到了极致。”
直到今天,消费者承受的不公平压力仍在不断增加。各式各样的塑料产品都贴上了可回收的标签,但当你真正想要回收利用时,却可能发现最终还是扔进了垃圾填埋场。因为当地的回收中心通常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经济诱因去回收所有“可回收”的东西。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哈克尼斯说:“生物回收机······让观众们开始思考一个虚构的故事,在故事中,人们上演《黑镜》剧情,回收体内的塑料。”
话虽如此,很明显,哈克尼斯认为把地球上70亿人口变成回收设施的想法,多多少少是有点吸引力的。尽管物流不可行,但科学上是可行的。他的项目特别关注聚乳酸(PLA)生物塑料。聚乳酸是一种常见的3D打印材料,由玉米淀粉等材料制成,通常认为对人体是安全的。哈克尼斯指出,聚乳酸有很多的医疗用途,比如用于医疗植入,它会在体内自然分解。(因为人体可以分解聚乳酸塑料,它在某些医疗场合是有益的,但并不意味着对健康没有影响。2019年的研究发现,聚乳酸对小鼠的有机组织有毒。)
到目前为止,哈克尼斯只用生物回收机做过一个特制的纹身,而且也不是聚乳酸纹身。这是因为他不确定获取的塑料是否含有未披露的化学污染物。但如果该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哈克尼斯建议采用替代人类实验对象的方案:每年农民都给无数的猪、牛和山羊纹身。
译者:小川
相关推荐
把人体变成塑料回收站,这项新技术有意义吗?
不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年底禁用 准备好和塑料说“再见”吗?
我们每天都在吃“微塑料”?
24小时立等可住,用水盖出来的房子你敢住吗?
无需电池和芯片,这些塑料瓶子也能联网?
这项新技术出现后,AirPods成废铁了…...
有了这项新技术,彩色版 Kindle 可能明年就来了
一次性泡沫塑料咖啡杯的生存之战
微塑料已经入侵世界之巅?
假期推荐 | 未来哪些新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网址: 把人体变成塑料回收站,这项新技术有意义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228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8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3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2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9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85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