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00块的手机都是智商税?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36氪经授权发布。
编辑丨一位天明
随着消费能力提升,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从十年前的两千余元连翻五倍,来到万元出头。就连iPhone系列中的「走量款」——iPhone 12 64GB,官方售价也来到了6299元起步,但与此同时,2020年深圳工资中位数却只有5199元。
这种与消费能力脱节的智能手机定价让不少用户选择退而求其次,放弃旗舰手机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手机型号。但并不是所有消费群体在选择手机时都能做到这么理性,在手机消费市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收入与购买力完全不挂钩,个体之间的购买能力也千差万别——没错,就是学生群体。
学生用五千元手机,合适吗?
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我们时不时都能看到类似「学生党该不该用XXX手机?」这样的「凡学」提问。而在下方的回复中,我们也不难在认真的推荐与讨论中看到有人感叹「学生不食肉糜」「我大学时生活费只有XXX」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想当年」无用回答。
先不说学生用5000元钱的手机合不合适这个问题,不同人、不同时代的消费能力有差异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以前手机流量五块还要「5元30兆」呢,用「想当年」来讨论无限流量时代的行为本身就是倚老卖老,没有参考意义。
那么学生用5000元手机合适吗?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家庭的购买能力有所差异,尽管手机已经是现代生活中的「刚需」,如果购买5000元手机的行为会对家庭带来压力,不要说学生用5000元的手机了,全家老小共用5000元的手机在我看来都是不合适的。手机而已,扫码等待时间快那么3秒钟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道理对家境优渥的朋友来说同样适用。如果买一台5000元手机对家庭不构成任何影响,那「省那么3000块钱真的有必要吗?」,孩子喜欢买就是了。
是的,学生之间肯定会有相互攀比现象,但攀比现象在手机进入校园之前就已经出现:文具、服饰、家里的车甚至是假期的娱乐活动统统都可以成为攀比内容。挤两小时地铁送小孩上学的家长认为开十万元国产车送小孩的家长不合适,这种无稽之谈合理吗?
但话又说回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手机性能并没有刚性需求。除了攀比这个勉强靠边的原因外,为什么学生会萌生出「买5000元手机」这个想法呢?这就牵涉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购买现象了:学生用的手机、由家长选购。
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
考虑到实际情况,大多数家长会在初中、高中阶段为孩子购置第一款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衣食住行中的每个环节都让手机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必备品,也让学生在购买手机前就对手机有所接触、甚至是有所依赖。当然了,现代家长喜欢用手机「打发孩子」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
就像城市小孩会认为「水从水龙头来」一样,在接触手机时,学生并未对手机背后的价格、以及价格背后的劳动有任何概念。这种「无限资金」的背景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就认为「手机应该性能强劲」。在真正购买手机时,因最终付费的是家长,学生在挑选「理想手机」时自然也会去除价格限制,直奔旗舰手机。
但因最终负责选购的是家长自己,而不是学生(终端用户),因此家长在挑选时也不会考虑到(终端用户)学生的手机需求,只会凭空比照着自己想象中的需求选购手机。不同角色对用户需求的不同理解最终会在手机到手时发生碰撞,也将引发学生手机的不满。
因自己对手机的需求和想法不被家长认可与接受,需要认同感的学生自然会把自己对手机的不满发到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上。这也是我们会在知乎等平台看到「学生党该不该用XXX手机?」这种提问以及针锋相对的回答、评论的根本原因。购买手机的决策者和使用手机的用户对手机使用需求有相反的认知,因此他们需要在网上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
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
没错,我们之所以无法对「学生该用多少钱手机」产生统一意见,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与家长在购买手机时对需求就没有一样的认知。家长认为学生手机「能用微信、支付宝」就行,但手机是学生唯一的智能设备,通讯、生活与娱乐的需求都需要这一台设备满足。家长认为手机能在餐厅扫码点餐就行,而学生却希望在等菜时打上两把王者。
与其责怪学生不懂事,「花钱如流水」,到不如反省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习惯了「机不离手」的生活?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将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更让我们习惯了「处处有手机」的日子。排队时要掏手机刷短视频,等菜时要用手机打游戏,手机已经「悄无声息」地成为我们生活中顺理成章的一部分,也让我们不知不觉间有了「手机瘾」。
这种「顺理成章」让家长漠视了学生对手机的需求,也让「学生用旗舰机」这种因人而异的平常事变得「惊世骇俗」,更是掩盖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与其大惊小怪,到不如想办法降低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只要手机不再是我们打发时间的工具,用五百元还是五万元的手机,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关推荐
超过5000块的手机都是智商税?
又得给苹果交“智商税”,全怪1.6亿人在用的神器没了
云手机算不上智商税,但也不必把它想得太美
智能可穿戴的时尚单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AI算命背后:谁的智商税又在被收割
“量子力学”骗局背后:总有人排队交智商税
口服玻尿酸,收割“智商税”?
住机器人酒店是交智商税吗?机器人的烂摊子还要人来收
炒线上办公,用2003年的概念,收2020年的智商税
上海AI分类垃圾桶登上热搜,逼我缴智商税的时刻还是来了
网址: 超过5000块的手机都是智商税?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230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8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47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21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1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58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5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21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08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