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机疑似引发耳部炎症,入耳式耳机真的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TSkn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出门,戴上耳机;通勤,戴上耳机;上班,也能戴上耳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经常使用的耳机有可能带来健康上的问题呢?
至少就小雷个人的使用经历来说,在长时间使用入耳式耳机后,耳朵确实会出现发痒等问题,以前一直以为是个人身体问题没有怎么在意,直到小雷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话题:戴耳机疑似会引发耳部炎症。
???
好家伙,原来罪魁祸首居然是入耳式耳机?相信不少看到这则消息,而且十分喜欢用入耳式耳机听音乐的朋友估计心里也是发毛,自己天天戴着耳机Happy,不会哪天也进医院吧?
那么问题来了,使用入耳式耳机到底安不安全?入耳式耳机会引发耳部炎症又是不是危言耸听呢?
入耳式耳机的前世今生
虽然目前很少有人考究入耳式耳机最早是由哪个品牌发明的,但是随着Walkman等随身听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也开始流行起来。最初的入耳式耳机主打中高端市场,所以更常见的其实是平塞式耳机,同时在平塞式耳机中也是涌现出了不少的经典之作。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入耳式耳机的成本与平塞式耳机逐渐持平,而凭借佩戴牢靠、隔音更强的优点,入耳式耳机很快就取代了平塞式成为了主流,直到今日,入耳式耳机已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耳机类型。
不得不说,作为耳机的主流造型,入耳式耳机有着不少的优点,首先是隔音出色,凭借着入耳式的结构配合硅胶、海绵等耳机套可以有效地隔绝噪音,是除了主动降噪耳机外最有效的降噪方式,效果远超平塞式耳机和半入耳式耳机。
其次,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固性也十分出色,即使是不怎么考虑人体力学的普通造型,凭借耳机套的摩擦力也能够在一般的活动中保证耳机不会掉出,而平塞式耳机和半入耳式耳机都需要在设计上下不少功夫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最后,在音质方面,入耳式耳机也是有着不少优势的,较大的耳机腔体和入耳式的管道结构,都给了设计师更多的发挥空间,能够通过腔体反射和管道约束来强化声音的集中性,带给使用者更具冲击力的声音。
而且,在TWS耳机(真无线耳机)流行后,考虑到这种耳机对佩戴稳固性的要求厂商大多都采用了最省事的入耳式设计,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在有线还是无线的耳机产品中,入耳式往往都是最常见的类型。
入耳式耳机真的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吗?
说了入耳式耳机的这么多优点,那么缺点是什么呢?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缺点的,入耳式耳机自然也是如此,而且真要算的话缺点还不少。
一个是佩戴上的适应性较差,因为耳机的构造会深入到耳道中,所以在造型上往往会根据主流的人体耳蜗构造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左右耳在耳蜗的构造上都可能会有所区别,所以偶尔就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情,比如左耳戴得稳,右耳戴不稳等,虽然几率很小,但是在普适性上入耳式耳机确实不能和半入耳式、平塞式耳机相比。
另一个则是我们常说的健康问题,入耳式耳机的构造决定了用户在佩戴它的时候耳道会变成一个接近完全封闭的状态,耳道会变为一个封闭性的气密腔。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且没有摘下过耳机,那么就会让耳道中的温度和湿润度上升(冷知识:耳朵也是会流汗的),同时受到异物压迫的耳道也会分泌出比平时更多的油脂分泌物。
有了温度、湿度和油脂(营养物质),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会长出蘑菇。
(鉴于图片过于恶心,小雷这里就不放图了)
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从医学的角度上称之为:霉菌性耳道炎和真菌性耳道炎,如果使用者的耳机存放位置和生活环境脏乱,那么耳机套所黏附的细菌和空气中漂浮的细菌就有可能在你的耳道中扎根,从而引起炎症的发生。
此外,入耳式耳机的硅胶耳机套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溶剂,而在使用过程残留的有机溶剂释出接触到耳道的皮肤,就有可能造成过敏等现象。虽然正规厂商都会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但是仍然有人会对这些无毒有机溶剂过敏。
而且一些劣质产品的生产商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有机溶剂可能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更有可能造成过敏等问题。所以,在购买耳机的时候最好优先选择合规的品牌厂商生产的产品,诸如9.9包邮的小工坊产品还是避开为好。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很少发生,但是后果更加严重的问题——鼓膜穿孔,入耳式耳机在佩戴牢靠后会形成气密的闭合腔。所以当你在塞入和取出耳机时耳道内外的气压差别都会让鼓膜承受一次冲击,而冲击的强度往往取决于产品设计时的密封性。
换言之如果耳机的密封性太好,气压带来的强力冲击是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的,直接结果就是听力丧失等严重问题。
所以,入耳式耳机如果使用不当或是使用时不注重耳道及耳机的清洁,确实是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而并非单纯的危言耸听。不过,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危害”却是真正的谣言,那就是长时间使用入耳式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这个谣言其实应该改为“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
在WHO的研究中,长时间且大音量使用耳机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听力,不过“元凶”是音量而非耳机构造,甚至入耳式耳机所带来的听力影响概率还更低。因为入耳式耳机在使用时有着比半入耳和平塞式耳机更强的隔音能力,所以在同等音量下入耳式耳机的声音会听起来更加的清晰,而隔音差的耳机则需要通过加大音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在地铁上戴耳机听音乐,一般的入耳式耳机只需要将音量调到5就能听清楚,而半入耳式往往需要将音量提高到7甚至8才能听清,不要以为被噪音所掩盖的声音会就此消失,反而是一起被你的鼓膜所接收,带来更严重的损伤。
所以,如果真要在三种耳机中选一种,入耳式反而是最值得推荐的,因为只要有规律地更换和清洁耳机套,那么引发炎症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下降,而听力损伤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且结果往往是永久性的,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恢复。
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耳朵?
首先自然是减少使用耳机的次数和时间,特别是入耳式耳机,使用时不宜长时间佩戴,最好每隔1小时就摘下耳机,让耳道内的空气进行流通,保持耳道环境的干燥。同时定期清洁耳道和耳机并更换硅胶套,因为硅胶套在使用时会吸附耳道内的油脂分泌物,长时间使用后的硅胶耳机套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最好能够定期进行更换或者清洗。
然后就是听音乐时一定不能把音量调得太高,最好限制在系统音量的一半或是以下,否则就有可能超出安全阈值,带来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如果你听歌时习惯大音量或者需要大音量才能听清楚,那么小雷的建议就是更换隔音更好或者带有降噪功能的耳机,让耳机在低音量下也能带来不错的听感。
此外,小雷也建议日常听歌需要开到三分之二音量或以上的读者朋友进行一次听力自测或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听力损伤,最好停止或减少耳机的使用,同时听从医嘱进行治疗,毕竟如果不加以重视,那么往后可能就要和另一种耳机——助听器为伴了(有意思的是不少耳机厂商同时也是著名的助听器生产厂商)。
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如果想要降低中耳炎发生的概率但是又不想经常清理耳机,同时还不想大音量听歌,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使用头戴式耳机或者外放(公共场所请勿外放),不过,不管使用的是哪种听音设备,音量都是需要注意的重点。
结语
所以,小雷认为将耳道发炎等问题单纯地归咎于耳机本身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正规厂商的耳机从设计到制造,基本上都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规范和流程,理论上来说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也可能存在因为使用了某种新的工艺,导致耳机外壳中含有某种微量元素,导致用户过敏。
至少从目前为止WHO报告的相关案例来看,大多数由耳机引发的疾病其实都源于用户的不规范使用。小雷并非在为三星洗地,而是如果不能规范地使用耳机,那么不管换成哪个厂家的产品,都有可能带来健康上的问题,就像在这次三星耳机出现问题后,诸如华为、小米等厂商的产品用户都纷纷表示遇到过相同的问题。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耳机厂商显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没有在醒目位置提前告知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所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且也往往没有给出如何正确使用耳机的范例与引导。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作为数码爱好者,小雷都希望日后的耳机厂商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行动起来,避免类似的事情继续发生。
相关推荐
戴耳机疑似引发耳部炎症,入耳式耳机真的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吗?
地铁里戴耳机听歌过夜致聋?耳机错误用法你中了几个
苹果1999元的新耳机来了:网友忙着卖旧耳机筹钱,这家中国公司却忙着数钱
戴森想要做耳机,里面放个空气净化器
最前线 | 疫情期间健康类家电走俏,戴森正研发可净化空气的耳机
苹果头戴式耳机:AirPods的一次破局?
苹果头戴式耳机:AirPods 的一次重新破局
十年,苹果是如何改变耳机行业规则的?
取消耳机孔的 4 年后,苹果居然把耳机卖到了四千块
取消耳机孔的4年后,苹果居然把耳机卖到了四千块
网址: 戴耳机疑似引发耳部炎症,入耳式耳机真的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300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5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6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90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5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7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82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