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战争:我为什么缅怀袁隆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作者:衣公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14年7月,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一位准备回国的中国女性被FBI逮捕了。她的罪名是偷窃,而偷的东西,竟然是——种子。
起诉书显示,他们从泥土里刨出刚播种的种子,用微波炉爆米花包装盒和赛百味(Subway)的餐巾纸包裹,藏在行李中,从芝加哥托运到北京。
更让人震惊的在于,这位女子名叫莫云,是中国农化领域龙头、上市公司大北农创始人兼董事长的老婆。虽然莫云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是她的弟弟莫海龙,却因为种子被判刑,结结实实在美国坐了36个月的牢。
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上市公司的老板娘亲自去美国偷种子,这难免让人吃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种子就那么羸弱吗?
一
原来,中国是农业大国,却大而不强。
举个例子,大豆原产于中国,80年代,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大豆在自由竞争中完败美国大豆,从此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一年比一年高,极速反转,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200亿公斤,但是进口量是这个的五倍,1亿吨。
由于大豆是食用油、饲料的主要原料。因此,中国的食用油、饲料、养猪成本严重受控于ABCD四大跨国粮商(ADM、Bunge邦吉、Cargill嘉吉、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不过,别急着批评。不只是中国,整个亚洲的农业都不行。日本、韩国,绝对的工业强国了吧,既可以生产最顶尖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在半导体行业呼风唤雨。但是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农业公司。
世界前十的农化公司,全在美国和欧洲。
这是有什么魔咒吗?
背后的秘密在于,农业“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翻一翻世界地理地图。东南亚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少,而且支离破碎。家家户户只有一亩三分地,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再反观美国和欧洲,大片的平原,地广人稀。看过美剧《黄石》吗?一个农场主坐拥数千公顷延绵不绝的土地,为此配置了专业的播种机、收割机,用喷气飞机撒农药,开直升机视察。
这样地广人稀的大平原大农场,在亚洲无比稀缺,在欧美却比比皆是。
经济学里的“规模经济”真是个好东西,一台大机器的确很贵,但当土地足够广,产出的粮食足够多,平均到每一粒粮食的生产成本,反而比人工播种低很多很多。因此,市场上的售价反而更有竞争力。
欧美大农场主赚了钱,又得以继续投入购买更先进更高效的机器。这个良性循环,贯穿整个工业化时代,渐渐地,亚洲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被甩得越来越远。
总结来说,农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强的领域。强者恒强,弱者永远没有机会。
二
“科研投入不足”,这话我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几乎可以用来评论中国的每个产业。但是农业不一样。
需要为中国农业说两句公道话。
没错,全中国前50的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全加起来,还比不上行业老大美国孟山都(Monsanto)的七分之一。但是,要知道,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全中国4000多家本土种子公司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及一家孟山都。
简单点说,不是不投入,是真的没钱。
到了这里,很多人有疑问。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简直无所不能,能不能国家出手,把小农经济的土地买过来,整合出“大片连贯、适合机械大生产”的土地?答案依旧是,不行。
表面来看,反正年轻人也不爱在农村待,宁可去北上广送外卖。可是,根据就业数据,进城务工者如果不能定居,一般在45岁左右结束农民工生涯。45岁回归农村,很难再就业,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是这个群体最后的归宿。因此,不是产业政策不作为,而是为了社会稳定,这些零碎的土地必须留着。
另外,和别的产业比,农业还有一个特点:模式太简单太成熟。
对后发国家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相比之下,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非常长,技术方向足够多,小公司可以去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十年磨一剑,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比如福耀玻璃专注做汽车玻璃,蓝思科技盯住手机玻璃。再比如蔚来小米美的,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可以去赌电动汽车的风口,因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会颠覆旧行业,加一点运气,后来者能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农业?很抱歉,真不行。模式简单固定——育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专业地说,叫做“育繁推一体化”,简单地说,是全产业链布局,大公司全做,每样都做的比你好。大公司越赚钱越研发,越研发越赚钱;小公司小作坊一点机会也没有。
在这个简单成熟的模式中,重中之重在于种子。
一起来学习一下孟山都的操作。首先,研发一款发芽率高、高产、抗虫害的种子。定价不要太高,要让务实的农民看了就想买。
农民慕种子而来,孟山都的表演却刚刚开始:种子是我研发的,独特的,为了发挥最大的功效收获最大的产出,记得搭配我的化肥,我的农药,我的除草剂,最好直接用我设计的全套解决方案。
要不然不兼容,影响产出。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能怎么样?买了种子的农民只能继续乖乖掏钱。
大量化肥、农药公司,都因为孟山都抓住了种子这个“核武器”,无可奈何地被踢出局。
这就是,得种子者得天下。
甚至,现在孟山都已经不怎么生产种子,手里有专利,看着别人生产,每年2/3的收入来自知识产权许可。
这不就是芯片行业的高通吗?没错,种子,就是农业里的“芯片”。
三
规模越大,强者恒强,是农业巨头的福音,也是农业巨头的诅咒。
摆在巨头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要么把自己无止尽地搞大,要么温水煮青蛙等着被淘汰。
孟山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兼并史。从默默无闻的制糖小厂起家,赚钱,并购,再赚钱,再并购,最终成了商业巨无霸,绝对的农业一哥。
全球农化江湖,历史上有三次兼并潮。
第一次,是纵向并购,20世纪末。典型的,就是原本做农药的孟山都,收购种子公司,进军种业。
第二次,是横向并购,2003年前后。举个例子,生产玉米种子的大企业,并购生产蔬菜种子的小企业,大包大揽打通品类。
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交出了昂贵的学费——因为大豆贸易,和华尔街、美国农业巨头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pk。结果,学生一败涂地,中国大豆企业成批倒闭或被外资收购。这是中国农业血的教训。
大战过后,世界形成六大农化巨头——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拜耳、陶氏、巴斯夫。2013年,六大农化巨头占领了世界农药市场的75%,种子市场的60%。农化巨头跺一跺脚,全世界人民的饭碗都要抖上一抖。
时间到了2015年。农产品价格低迷多年后,农业大国巴西爆发经济危机,全球几乎每个区域的农化市场都出现显著下滑。
每当行业低谷,都会发生这样一幕:一方面,上演极度血腥的价格战,一方面,巨头们纷纷坐上谈判桌,“你看看,这样下去大家都不好,开个价格吧”。
几位大佬在房间里谈的事,事关全世界七十亿人的嘴巴和肚子。可是,纵向的产业链和横向的品类,都已经重组完了,农业巨头已经并无可并,等待彼此的只能是一场人类商业史上最庞大、最复杂、最纵横捭阖的跨国超级并购。
四
行业老大孟山都率先发难。
2015年5月、6月和8月连发三次收购要约,示爱行业老二先正达(Syngenta)。
先正达出身欧洲瑞士,自认贵族血统。欧洲人给美国人的标签是没文化、暴发户、土。
先正达,看不惯孟山都趾高气昂的暴发户气质,一想到,头顶的百年招牌,如果砸在自己手里,愧对先人。虽然现在自己财务上遇到困难,但是死要面子,端起茶杯,开门送客。
孟山都才不懂伤心,从来就是渣男,先撒网再捕鱼,转身就找来行业老四拜耳(Bayer)亲热。正当耳鬓厮磨的前戏,房间里的手机突然全部开始剧烈震动——美国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合并了。
孟山都脸色瞬间不好了。自己的一生,就是“买买买”的一生。“规模就是力量”,这个行业信条,孟山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现在,行业老三杜邦和行业老五陶氏,突然合并。这场涉及1300亿美元的超级大合并,直接的结果就是:孟山都行业绝对老大的位置,没了。
孟山都还没想好对策。这边拜耳合上手机,表情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好吧,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拜耳,之前对孟山是左一口“大哥”右一口“大哥”,现在突然改口叫起“小孟”。
单论农化板块拜耳的确是弟弟,但是背后的拜耳集团,横跨医药、化工、材料是人类工业文明里响当当的一哥,论财富论名气论排场全部力压孟山都。现在,不是拜耳农化在和你攀交情,而是拜耳集团在正式对你问询。
拜耳当场反客为主,对着“收购狂魔”孟山都,连续报价三次,最终以660亿美元代价吞并孟山都。
五
陶氏杜邦大合并。拜耳反吞孟山都。
先正达瘫办公椅上,端着空空如也的威士忌杯,盯着电视新闻画面,表情异常复杂。过了许久,转动椅子,朝向沙发。
原来房间里,还坐着几位中国人。中国人看看电视,再转过来看看先正达,眉毛一扬,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错,家里每天有13亿张等着吃饭的嘴巴,中国怎么可能只当一个看客。其实,孟山都被开门送客的同一时间,央企中国化工,就来了。
问题来了,先正达连孟山都看不上,又怎么会把在世界农化舞台没有一点存在感的中国公司放在眼里。
不过,中国人做足了功课。同样是连续三次提价,附带给出了三个针对性极强的条件:全现金收购(解先正达现金流上的燃眉之急)、保留管理层(给足欧洲人面子)、纯财务投资(我不控制你)。
先正达当然心动了。
消息一公布。全球网友泪崩,因为手机流量已经不够用了。
但是,先正达点头不是收购的终点,恰恰相反,只是这场世纪收购的起点。
首先,先正达是美国农化的重要供应商。因此,根据美国法律,尽管先正达是欧洲企业,但卖给中国人需要美国政府首肯。仅这一点,非常不乐观,因为前不久,中海油尝试收购美国石油生产商优尼科(Unocal),刚被美国否决。
其次,先正达开发过DDT、百草枯等极具争议性的高危农药,在转基因方面也是一马当先。这些“黑历史”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杯弓蛇影,谈虎色变。请愿书一封封地往北京递,网络大V自动站队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对于在农化前沿完全空白的中国,能不能拿下先正达,战略意义有多巨大,无需多言。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1月末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每年中国由谁参会,会传递完全不一样的信号。在宣布并购先正达之后,紧接着的2017年1月那一届达沃斯,中国的参会规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达沃斯在瑞士,先正达总部也在瑞士。先正达董事长德马拉当然来了。在中方领导会见瑞士经济界代表时,亲切交流,热情合影。记者自然问起了这场并购,德马拉微笑坦然,回答,“很有信心”。
现在,让我问问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次?
收购先正达最终用去将近500亿美元。如果给中国企业外海并购列一个榜单,这个价格不仅排第一,而且比第二名的两倍还多。
这就是种子的魔力。
六
世纪大交易之后,世界种业形成了两超四强的格局。
“两超”是拜耳孟山都,以及杜邦和陶氏整合而来的科迪华。仅仅这两家公司就支配了全球商业化种子的50%。
种子很小很小,但是背后都是大资本、大巨头、大浪潮。
不过,翻一翻世界前十,竟然有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隆平高科。
杂交水稻最大特点——产量高。
管饱就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杂交水稻、化肥,三大法宝,帮助中国在80年代迅速消灭饥饿。杂交水稻继续转战东南亚、非洲,围剿饥饿。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千里迢迢赶到湖南长沙,送给袁隆平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用这样高规格的方式,感谢中国的技术援助。
农业有天然的矛盾——好吃和产量,此消彼长。今天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了,尤其在吃这件事上,家常的米饭更多是东北五常、泰国香米、日本秋田小町。尽管大多数人不再吃杂交米。但是,作为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中国有杂交水稻能随时管饱”是最稳当的压舱石。有这个底气在,中国就可以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不会吃大亏。
袁隆平经常强调,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国家的功劳。哪怕名利双收之后,土地也是他生活的重心,看外形,完全就是一位老农民。晚年,他还带着团队继续拓展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优势,大概有这样几个方向:去新疆沙漠盐碱地种水稻,冲击亩产1200公斤的记录,把玉米碳4基因转到水稻碳3基因(可以提高光合效率20%~30%),以及改良口味。
提炼一下中国种业。
杂交水稻种子,遥遥领先,既在世界种子市场保持竞争力,又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往下数,中国三大主粮,种子可以自给自足。意思是说,如果有一天像芯片一样被“掐脖子”,买不到外国种子了,可以完全用自己的。粮食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但是和世界顶级种子比,技术劣势明显。比如,种粮比,也就是种子的重量除以产出粮食的重量,我国玉米是1:8~15,美国是1:20~30。
再往下,其他农作物的种子,全面不行,依赖进口。国联证券《农业芯片》的报告提到,甜菜类国外品种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比达90%;胡萝卜,国外占50%;番茄、萝卜、白菜、马铃薯、黄瓜、辣椒、菠菜等国外品种占比在10%-40%之间。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些百分比的意义。中国农业有个问题——商品化率低,国际上是70%,发达国家90%,而我国不到50%——也就是说,出于各种原因,大量农民在使用落后的自留种,而没有采购质量更好的、经过专业科学培育的种子。
说的更简单点,你饭桌上大量的蔬菜瓜果,得益于进口国外种子。
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农业。今年依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在于,打赢种子翻身仗。
这翻身仗不容易,要么是500亿美元创纪录的超级大并购,要么是国士袁隆平可遇不可求。
七
中国种子羸弱的原因是多元的,除了开头说的,地理条件差,农业缺乏规模经济。
还包括,种子培育长期依赖公共科研部门。不可否认的是,在应用科技上,商业化、市场、经济激励,是已经反复检验过的最好的手段。
再比如,老生常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维权难,取证难。当小偷和抄袭者能轻松赚到钱,谁还会好好搞研究。中国种业公开的秘密:育种不如买种,买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
无可争议的是,种子虽小,却正好以小见大,上至基础科学,下至商业生态。
有趣的是,同样是粮食。袁老一生奉献给土地,只为一粒种子,令我们含泪相别。科技巨头社区团购,互联网卖菜,引来了人人喊打。
其实,整合供应链,最终也会造福农民,造福餐桌,说句公道话,社区团购也有好的一面。但是,今天的中国如果要再上一层楼,答案在哪里?往往是一些“小的地方”。
常开玩笑,大的东西,中国都能造,比如大桥、高铁、互联网。但小的东西,中国就不擅长,比如芯片、基因,还有,种子。
世间事,无非如此。君为之易,吾为之难。
我想,这就是无数人缅怀袁隆平的原因。
相关推荐
种子战争:我为什么缅怀袁隆平
袁隆平去世,留下两个梦一个心愿
当代神农袁隆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望
我的导师袁隆平:他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人
袁隆平,回归泥土
5月14日,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再创佳绩
抖音现袁隆平账号本人却不知情?抖音回应:相关团队已提供认证资料
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陶哲轩发文缅怀数学家约翰·康威:他将游戏变成了研究
网址: 种子战争:我为什么缅怀袁隆平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380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