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一年大卖150亿元,神秘“四大家族”令腾讯高瓴垂涎欲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ID:iebrun),作者:廖紫琳,36氪经授权发布。
学校附近的文具店都在卖美瞳,TA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口红,你有理由拒绝吗
“为了避免坐牢,有人连续生了6个孩子。”——这是流传在美瞳创业圈里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们每年在微信朋友圈卖出大几千万的美瞳。早年间,因为生意红火,而又缺少合规资质,美瞳行业既是金矿也是深渊——根据有关规定,自2012年起美瞳被纳为三类医疗器械,需取得许可证方可从事销售活动——靠人际关系拉动销售,一部分美瞳经营者,只能出此“下策”。
实际上,在美瞳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里,社交和私域流量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有行业内人士预估,每年大约超过150亿元的美瞳是通过朋友圈卖出去的,这大概是天猫美瞳年销售额(2021年预计达60亿元)的两倍。
如今,这些拓荒者,有人扶摇直上,有人潦草收场。其所耕耘下来的,是美瞳的“零度用户”渗透率从2015年的5%已迅速增长至今天的30%以上,人均年消费额也从500元增长到5000元。
“现有市场总规模约为200亿元。”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仍能再翻1.5倍。
几经市场洗涤,日趋规范化的渠道里,美瞳赛道聚集4类玩家:
一类是大药房,例如阿里健康、仁和药房等;
一类是眼镜品牌,比如强生安视优、海昌、博士伦、宝岛眼镜、LOHO等;
一类是新锐美瞳品牌,如MOODY、4inlook、可糖、可啦啦等;
还有一类是完美日记等新锐美妆品牌。
所有人都在虎视眈眈。这个目前正规渠道销售规模不足100亿元的赛道,为何成为传统和新锐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美瞳产品于2004年就已出现,为何近两年才火爆起来?众多创业品牌中,谁会成为美瞳赛道的新增长黑马?
带着这些问题,亿邦动力试图从若干美瞳行业一线人士口中找到真相。
美瞳快消化、线上化,未来规模可达500亿元
最开始,学校附近的文具店都在卖美瞳。在许多创业者的印象中,美瞳行业混乱奔跑了近10年,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美瞳应该如何监管。
美瞳最早是强生于2004年申请的专用注册商标,旨在帮助受伤人群遮盖眼睛瑕疵;强生之后,海昌、博士伦等公司相继推出相应产品,现美瞳已成为彩色隐形眼镜品类的统称。
直至2012年,国家将美瞳列入第三类医疗器械(心脏起搏器属于这一类),并要求美瞳相关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当时,合规渠道仅剩下部分线下大药房,货架上摆放的美瞳产品花样老气、时尚属性极低。“这些产品可能10年都没有做更新迭代,已经偏离年轻女性的审美。”有业内人士指出。
改变发生在2015年以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天猫品牌旗舰店等线上渠道,陆续获得线上销售美瞳的许可证——MOODY、4inlook、可糖、KILALA等新锐美瞳品牌密集出现,并受到资本和消费市场追捧。
MOODY成立于2019年12月,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额达3.8亿元,投资机构包含中信产业基金、GGV纪源资本、高瓴创投、经纬中国等头部基金;
2020年,KILALA连续5年销售收入翻倍增长,2020年增长400%,总销售额达4亿元;一年融资两轮,峰瑞资本连续两轮跟投;
2020年,可糖产品上线不到1年时,品牌年销售额已破亿,复购率达40%;至今已获投3轮,天使轮融资来自于红杉资本中国和真格基金;
创立时间更早的美目美佳(4inlook所属公司)2020年全渠道年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线下门店超过320家,复购率达57%以上......
众多美瞳创业者和投资人达成的共识是,美瞳就像彩妆的一部分,与眼影、假睫毛没有区别。从线上消费数据上来看,32.9%的消费者即使没有近视,也会购买美瞳来为自己的颜值加分。
从过去单纯以粉底液、BB霜为主,到近几年隔离、散粉、高光、腮红、美瞳等细分品类崛起,彩妆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需求细分化过程。
如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所说,一方面,美瞳正在从医疗用品变成消费品,并进一步变成快消品;另一方面,与光学隐形眼镜相比,美瞳SKU更丰富,天然更适合线上场景,这两大趋势给新品牌带来了机会。
与美瞳创业者交谈,他们总会将中国市场与欧美、日韩市场作对比,以数据证明美瞳国内市场未来巨大的可发展性。例如,隐形眼镜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约为10%,而在美国市场上,该项数据为40%、日本为20%。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理智且谨慎地增长,复购比拓新更重要
与美瞳创业者交谈,亿邦动力发现了他们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和行事风格:
一是,渠道及营销布局理智且谨慎。
在决定是否开拓线下渠道时,大多数美瞳创业者就意识到,美瞳有不同款式、使用期限、近视度数,SKU非常多,库存管理会存在较大难度。
“只有线上店铺做集中处理时,美瞳的度数、款式等销售情况是可以(基于历史销售订单和全网销售情况)预测的。”大多数创业者的打算是,暂时不开设线下门店,未来线下渠道也会更倾向于体验店的模式。
即使开设线下渠道的美瞳品牌们,也早早地组建起“数据分析小组”,在大量门店消费者行为数据预估不同门店的未来销售数据。“以前是门店要多少货,我们就给配多少,现在是我们主动告诉他们‘你应该拿多少货、拿哪些款式’。”其中一位品牌商称。
此外,当我询问不同品牌的内容营销布局时,他们给我的答案往往是,“和大多数新消费品牌一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我们都做,但只是常规动作”。
拿直播来说,不少创始人认为,直播本质上是聚划算的视频化表现,低价仍占主流。因而在他们的销售渠道占比中,直播贡献的收入仅仅是一小部分。
“这带来的品牌增长是虚拟的,有这个月没下个月,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并不深刻,可能就是图便宜。而且当商品“直播坑位”越来越多后,消费者决策门槛变高,意味着直播效率在降低。”其中一位创始人说。
这意味着,面对新流量的狂热时,他们内心是极为理智,甚至是精明的。
二是,避开了很多新消费品牌“冒进”的坑,不少美瞳创业者们非常看重复购数据,而非一味拓新。行业平均复购率约为25%,而他们往往能做到更高。
大概估算下来,每位美瞳资深用户年均消费4000元上下,但美瞳新客往往仅愿意支付三五百元,“服务美瞳深度用户,由差异化的卖点获取他们”似乎是更有利可图的“捷径”。
在产品设计上,他们惯用的模式是,收集上万份用户瞳色样本,与专业的实验室合作设计美瞳的花色和款式,再拿到供应链生产能力较为成熟的地区,做批量化生产。
在产品材料创新上,虽然美瞳产品基础材质并没有较大突破,仍以水凝胶为主,但已有新锐品牌尝试与实验室合作,测试硅水凝胶的产品,这类产品透氧量比现有产品高10倍;为了让早晨干涩的双眼更舒适,还有新品牌尝试在美瞳里加入玻尿酸成分。
当然,对任何一个新品牌来说,拓新都是必须的。
亿邦注意到,在新用户偏多的内容流量平台上,有些新品牌们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做市场教育的工作,给消费者科普“美瞳是什么?什么样的美瞳是好美瞳?”
举例来说,美瞳产品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大部分用户认为,美瞳含水量越高越好。而事实是,含水量高的美瞳为了保持自身水分,会吸走眼睛本身的水分,消费者就会出现佩戴不舒适的情况。
美瞳是门暴利生意吗?
“美瞳是门暴利生意吗?”我向多位美瞳行业圈内人士发问。
较为中肯的一个答案是,大部分美瞳产品毛利达70%以上,2015年以前,其他成本可以控制在10%以内;2015年以后,毛利虽未改变,但研发设计、营销、售后、物流成本接连上涨,品牌商需要额外承担约30%上下的支出。
“算不上暴利,比不上美妆护肤行业。”好几位创始人最后总结道。
亿邦动力发现,近两年新生的大部分新锐美瞳品牌并没有自己的工厂,它们的日抛产品代工厂往往位于中国台湾,半年抛、年抛产品代工厂往往在韩国。
虽然,目前中国内地有8家美瞳工厂,分散在吉林、河北、甘肃、苏州、福建、深圳等地,但据业内人口述,它们制造美瞳工艺水平略低,主要为微商及四五线城市大药房供货。
造成这种差异格局的原因是,美瞳模具需要专门的机器雕刻,而这种机器主要是美国的军工设备,并没有向中国大陆开放出口。
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新锐美瞳品牌找到合拍的代工厂,是有挑战的。
以中国台湾地区8家代工厂为例,它们80%的订单来自于日本品牌订购,工厂生产出的美瞳花色、款式、产能基本是与日本品牌需求适配的。当新锐美瞳品牌对这些代工厂提出新的产品想法,尤其是与日本消费者偏好不一致的提议时,常常会遭到拒绝。
一方面是,这些工厂过去的生意非常简单,与日系品牌已经合作8-10年,利润十分稳定,工厂的供应链自然更配合日本品牌需求。即使在事实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日本审美需求的确不一样。
例如,多年前内地女性妆容非常贴近日系风格,强调自然、不张扬,美瞳以棕色系、黑色系为主,而近年来,销售排名靠前的彩妆品牌风格逐渐偏向欧美风,颜色更加大胆和个性,蓝色系等略微夸张的美瞳也会成为爆款。
另一方面,作为新品牌,初期订单量小,工厂往往不重视。一般情况下,美瞳工厂起订量一般是3万到5万盒,即30万片到50万片。对初创品牌商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提前准备400-500万元现金去采购产品,压力显而易见。
还有一个背景是,新品牌们所要求的产品研发、生产节奏极快,这对工厂来说挑战极大。工厂的老客户们——日系品牌半年上新一次,而新锐品牌们大部分要求每月上新,最长也是3个月上新一次。
谈及美瞳行业未来格局,不少创业者的共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不在于生产能力建设,而在于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既是因为,过去中国内地缺少优质供应链,而未来3-5年内,具备标准化生产能力的工厂会在内地陆续投产,更是因为,大多数美瞳创业者的共同愿景是“不愿意再去做一个美瞳业的富士康,更愿意像苹果一样做洞察和研究”。
相关推荐
朋友圈一年大卖150亿元,神秘“四大家族”令腾讯高瓴垂涎欲滴
高瓴神话的另一面
高瓴交出“半条命”
完美日记投资笔记:高瓴如何做 VC?
腾讯变革150天全记录
高瓴百亿重仓的“卖铲子”行业,干的是医药界富士康的生意?
高瓴火速出手:23亿元,再融资新规首例诞生
跟着高瓴去炒股,不愁没有钞票数
又一经典案例载入PE史册:高瓴资本417亿元正式入主格力,交易细节曝光
高瓴创投独立募资超100亿,一年出手超200起
网址: 朋友圈一年大卖150亿元,神秘“四大家族”令腾讯高瓴垂涎欲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524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0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07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77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1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17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5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