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不是万能的:在算法时代,看见人的力量
或许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很多领域都会逐渐被算法和人工智能替代,但算法终究不能替代人的作用。人,能够创造意义,能够解释意义。技术只能改变一些事情。而人所特有的素养和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由人构成的环境和文化。通过数据,只能得到抽象的正确,通过人的能力才能得到真实的意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管理评论(ID:tbr2013),作者:刘书博(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编辑:刘永选,本文刊登于《清华管理评论》2021年4月刊,题图来自:《黑客帝国》
一、算法不是万能的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心神不宁的人们想摆脱现实的不确定性,于是向科学的力量求助,并认为AI、大数据分析、算法新技术一定能够更好地解释一切复杂和快速变革的全局。很多人对于技术的倚重不仅来自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而且更加来自“技术崇拜”——用近乎虔诚的态度对待技术。甚至有一种激进的思维希望用算法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且认为科学知识优于其他类型知识。
此思维代表的是“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scientism)——对算法技术的痴迷。持有此意识形态的人认为,算法是智慧与经验的替代品。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在医疗、教育、政府,还是在我们个人生活领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都可以给出最优答案。
但是,算法并非全知全能,如果太过信赖技术,人的判断力还会被削弱。就像是我们专心盯着GPS,听从它发出的每一条指令,反而失去了对头上闪耀的星星的感知力。对于组织的决策者来说,只有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依然无法胸有成竹;只有抽象的数据,而没有对现实的感知,就难以从数据中获得还原真实全貌的能力。数据没有了具体的语境背景和色彩,所呈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抽象表征,而不是世界本身。如果管理者、决策者总是被一层层抽取到的数据所包围,他们的想象力和直觉就会枯竭。就像是只吃各种维生素和工业提纯后的营养液,导致味觉退化。人的独特能力是不能够被机器和技术替代的。
算法技术本身不能给出有关真实性的全部答案。因为大数据背后的假设关注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大数据可以提供信息,但是无法给出解释;大数据可以构建事物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却不能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说:“大数据并没有解决困扰了统计学家和科学家几百年的问题——关于洞察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推断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找出如何干预或优化一个系统的方式。”
谷歌的“流感趋势检索”案例呈现出了以上问题。2008年,谷歌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用搜索词条预测疾病大规模暴发的想法。经过筛选与流感相关的检索,并对这些检索进行追踪,研究人员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可以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更早预测出流感的暴发。他们所采用的技术被命名为“临近预报”(now-casting)。这似乎是一次算法技术上的成功——谷歌的检索可以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早两周预测出流感暴发。然而之后不久,谷歌的流感趋势预测就不灵验了——它并没有预测出2009年的H1N1流感大暴发,而且高估了2012~2013年的流感疫情。问题在于,谷歌的算法对于任何与流感季节相关的检索都会产生反应,但这些检索的背后不一定与真正的流感暴发有关。比如,像“高中篮球”和“鸡汤”这样的检索都会引发谷歌算法的流感警报。这是因为大数据并不关注解释,而只是反映经验主义者的思维。
大数据想要从等式中去除偏见,充分采用演绎思维,摒弃归纳的探究方式。它的逻辑是,在数据充分的情况下,数字就可以指向结论,根本不需要理论。但是,就如同谷歌流感趋势的例子所展示的,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探讨数据的相关性,并确定因果关系。大数据无法摆脱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依赖,因为数据的意义仍然来自人对数据的解读。
如果像谷歌这样处理数据的话,大数据永远不能做到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类似的,我们经常用所谓的“技术”手段来了解真实情况,但是却如隔靴搔痒。比如,公司管理者想要通过客户的“痛点”或“未被满足的需求”来帮助客户、消费者或员工。这些说法背后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拿着技术工具的放大镜俯视别人,将他人的经历抽象化、将人流动的想法和细微的个性差异解剖、放大分析,本质上是一种简化。
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但是来自科学技术的信息却导致我们对其他形式的信息与求知方式置若罔闻。而往往是那些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信息的人最终胜出。如果一个人只是相信科学知识和技术,那ta就会都被限制在了自己构建的“技术牢笼”:有的人被困在桌上堆满了数字表格的会议室里,还有的人被困在充斥着空洞的缩略语的战略会议中。无论是被困于哪种“技术牢笼”,ta都难以在复杂的环境下领会真正真实的生活。
比如,在一家制药公司,ERP系统可以告诉管理者有多少销售人员完成了季度目标,但是不能让管理者明白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一位成功的销售人员;在一家时装公司,最新的市场细分模型能展示出不同的奢侈品消费者是怎样消费的,但是不能揭示出他们在消费时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和心情;一家销售养老保险的公司要理解变老的感受,才能够走进老年人消费者的心里,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而一个人变老的感受,是算法量化模型可以描述清楚的吗?
二、人的独特认知能力
所以,要寻找因果关系和现象形成的过程机制,依然需要人的投入、思考和归纳。只有人们自己可以从对具体经验和复杂现实的体察中总结提炼出捕捉整体真实性的理论框架。要把握这个VUCA时代的机会,企业高管不能迷信技术算法,更要随时掌握政治、科技、文化社会领域的新知识,并且理解不同方面信息是如何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的。
比如,食品生产业务不仅是由定制市场进入战略、资本投入、产品市场定位构成。做好这个生意,还需要管理者理解人与食物的关系:如何消费和分享食物、美食聚餐对于人们的文化意义等。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不仅是不同周期的计划目标和财务报表,也是与文化、人、情感相关。要真正了解生活在社会和组织环境中的人,学习者需要平视人,做人所做,见人所见,才能思人所想,获得同样的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此外,要了解一种文化和人行为的社会背景,你还要去了解这样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习俗,从而获得人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与经历的影响。
所有这些,都不是技术崇拜者和唯科学主义者迷信的统计学“大数据”和算法能够领悟的,而是需要真实场景的“厚数据”(thickdata)。
对于“厚数据”的关注,体现在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资方法论中。因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世界范围的战争,看到了人类的不理智,索罗斯对历史的非线性发展异常敏感。他意识到,宏大的政治事件,往往是由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物事件引发的。理性的货币政策与条约的表象之下,是人们的愤怒、受伤的自我和地盘之争。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所具有的人文思维文化要求投资人必须探寻数据背后的文化。索罗斯的投资伙伴罗伯特·约翰逊所遵循的独特流程是:“多数时候,数据并不是数字,它们无法在表格中量化。数据是经历,是报纸上的文章,是人们的反应,是对话,是描述性数据。”
索罗斯和同事们的决策过程并不是在办公室中反复摆弄各种模型分析数据,而是来到真实的“田野”进行调研,是从与真实的不同的人进行的互动中获得了真实的感受,而不是通过机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大数据分析去感知市场动向。
投资和商业决策都需要数据来支持,但如果只是把数据理解为单纯的数字,你可能就会错过更本质的信息。像索罗斯这些投资者的天赋,就是能够在如海洋般浩瀚的数据、印象、事实、经验、观点和观测中找出规律,并把这些规律整合成一种洞察力。这需要与相关数据进行直接、几乎是感官上的接触,需要对什么与什么相匹配,什么源于什么,什么导致什么有一种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类似的,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发现,就如同索罗斯这样的大金融家能够同时整合多种复杂要素一样,伟大的政治领袖也具有一套可以被称为“完全平凡、经验主义和准美学式”的个人技能。这些技能的特点,是以经验、对他人的理解和对环境的敏感为基础的现实参与。“整合那些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稍纵即逝的,像一只只蝴蝶一样难以捕捉、分类的信息”。
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是算法和人工智能不能够替代人类的原因,因为人类有洞见。温斯顿·丘吉尔说:“真正的才华,体现在人们对未知、危险和矛盾的信息的判断之中。”
所以,那些认为只要数据够多,算法够先进,就可以无所不能的判断是站不住脚的。这和“唯科学论”和“拜科学教”的迷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惰性和对未知领域的恐惧。
三、结语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总结了社会“现代性”的三个特征:量化可计算的(calculative)、程序化(procedure)、反思性(reflexivity)。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发现自己被束缚在“理性的牢笼(IronCage)”中,就像是如今被束缚在各种“技术牢笼”中一样,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总是关注现代性的前两个特征,却总是忘记了反思——对整体的反思能力。人们对世界全局的整体性把握,正是人所特有的能力,这是算法无法替代的。算法也因此不能主宰人类社会。
现实中,当人们视算法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法超过其他一切时,我们就难以看到人类智慧所表现出的机敏与精细。当人们将技术凌驾于人类之上时,就不再把数据与其他资源整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因为它源自整体的思维,而不是优化的方式。
在商业竞争的快速变化环境中,管理决策者需要跳出“技术崇拜”和“唯科学主义”的限制,需要灵活自如地综合运用所有四种知识: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共享知识、感官知识。有点类似管理学者明茨伯格提出的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门手艺,这四种知识没有孰优孰劣。
客观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例如“2+2=4”、“这块砖重3磅”、“水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但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真正的视角,这就是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将其描述为“无源之见”的原因。客观知识可以被反复检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细胞、原子和小行星都可以用客观知识进行观察、测量,因为其结果是可复制的、普遍成立的,并与现实观测相一致。
主观知识:即个人的观点与感受。主观知识反映的是我们内在的世界。人们会把自己确信无疑的事情看作是知识。当我们说“我脖子疼”或“我饿了”时,大家就会尊重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判断。当某个人正经历某种感官体验时,这种感受就是他的最真实的知识。
共享知识:与客观知识不同,这种知识是无法像原子和距离那样被测量的。同时,与主观知识不同,这类知识具有公共性和文化性。换言之,第三种知识是共享的人类经历。
感官知识:这种知识让我们利用一种关于世界的浅层次意识来决定如何行动。经验丰富的消防员通过“第六感”感受火焰的移动;专业救护人员在没有看到心脏骤停迹象前,已经伸手去拿除颤器。这些都是“技艺”层面的感官知识在发挥作用。
同时掌握四种知识,而不是仅仅盯着技术算法等客观知识,可以帮助人从特定的情境中抽取更多的关键信息,回归世界的真实。所以,我们既需要顶尖的电脑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来推动算法进步,也需要才华横溢的诗人、艺术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来帮助我们获得整体洞见和灵感。我们需要综合方方面面的精彩见解,而不是试图作为单个的个体或文化达到最优状态。演算法可以提供最优路径,但是只有人——艺术家、思考者、数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具有洞察力和同理心的人,才能构建和解释意义、定义人类社会的目的。
算法时代,人的力量就体现于此,让我们看到它,使用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管理评论(ID:tbr2013),作者:刘书博
相关推荐
算法不是万能的:在算法时代,看见人的力量
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
对话张瑞敏:算法在这个时代被滥用了
AI图像识别:人类看的是形状,算法看的是纹理
处处都是算法的时代,人类还有自由意志吗?
推荐算法的“前世今生”
算法时代,为什么创作者无安全感
隐藏在外卖、信息流、电商里的算法,到底有没有价值观?
算法横行的时代,信息更需要人来把关
用算法可以买房,找女朋友,还能找幼儿园
网址: 算法不是万能的:在算法时代,看见人的力量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588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8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47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21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1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58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5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21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08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