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迪士尼?先忘掉绿幕,看一看他们的虚拟制作新技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大娱乐家,36氪经授权发布。
尽管Disney+已经推出了三部漫威宇宙剧集,但对于这一志在追赶Netflix的超级流媒体平台来说,其到目前为止带来的最重要原创内容无疑还是星战剧集《曼达洛人》,两季内容为Disney+带来了大量订阅用户,并且成功留住了这些人,而尤达宝宝这一角色的出现也让迪士尼又多了一条大热衍生品商品线。
可以说从漫威跨界到星战的制片人乔恩·费儒,以衍生剧出发,让星战IP重新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特别是相对于不断丧失人气的星战电影来说,《曼达洛人》无疑也对很多非星战粉丝更加友好。
《曼达洛人(第二季)》剧照
当然除了为剧情设定基调之外,乔恩·费儒作为制片人的另一大贡献或许更不为人所知,作为迪士尼两部特效大片《奇幻森林》与《狮子王》的导演,他始终保持着探索新技术的热情,而来到迪士尼大笔投注的《曼达洛人》,一项名为Stagecraft的全新虚拟制作技术的使用,也再次让好莱坞的工业流程进入到了又一次革新当中。
同时这一整套解决方案的实现也再次证明,迪士尼不仅擅长做内容,更是一家精于做硬件与玩技术的公司。
靠LED墙代替绿幕,特效制作进入新纪元
电影发展到现在,在制作层面基本上已经越发向科技行业靠拢了,尤其是在那些需要海量特效的视效大片,占据整个制作周期最长时间的往往都是后期特效部分。
如果稍微看过像《复仇者联盟》或是《流浪地球》这些作品的幕后特辑,不难看到大量的绿幕拍摄场景,而正是这些场景最终转化成为宏大的宇宙空间或是刺激的战斗场面。
事实上绿幕拍摄也不单单是这些超级大片的专属,不少国产奇幻剧也没少用这项技术,甚至还做出了不少“创新”操作。或许还有人记得钟汉良和Angelababy主演的古装剧《孤芳不自赏》,主演二人只拍近景和特写,大量镜头都是在摄影棚内用绿幕单独拍摄,然后抠出再和别的演员合成的,堪称是那几年影视资本大跃进的一大发明创造。
当然,利用绿幕技术进行角色扣像来补拍也并不罕见,不过一般多用在无法复原场景的补拍或是应急性演员替换上,扎导新作《活死人军团》里那位女直升机驾驶员所有戏份其实就是全程绿幕拍摄,再用后期补进全片的,因为原先的演员因为行为不当被Netflix开除了。
《活死人军团》通过绿幕实现角色完整补拍
绿幕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好莱坞大片的标配,毕竟有太多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需要依靠后期制作来呈现。
但这一技术也同时带了各种问题,高昂的制作成本和繁复的制作过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演员表演与摄影调度的伤害,毕竟使用绿幕就意味着演员大多数时候都需要靠脑补场景来表演,尤其是对部分演技本就不佳的演员来说,绿幕表演更是放大了其表演的弱点。摄影师也需要让自己去迁就绿幕,毕竟一切都要为昂贵的后期特效服务。
因此筹备《曼达洛人》的拍摄时,制片人乔恩・费儒就想要将他之前在《奇幻森林》与《狮子王》使用的部分技术整合到一起,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制作范式。最终他和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工业光魔一拍即合,合作研发出名为StageCraft的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创作人可在前期在VR中对拍摄场景进行设计,而在拍摄期间,事先设计和制作好的虚拟景观则会在一个270°的环形LED屏幕上进行显示,这一装置被称为Volume,开拍后演员与摄影师都身在其中,而镜头记录下来的便几乎已经是“成片效果”。
使用了StageCraft与Volume之后,被近乎真实场景包裹的演员在表演时显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导演与摄影师也能更直接地进行构图,做到“所见即所得”。
《曼达洛人》第一季在Volume中的实拍效果
这其实并不是工业光魔第一次用 LED 屏幕协助拍摄。此前,在拍摄《侠盗一号》时,工业光魔就曾用 LED 屏幕作为互动光源,模拟需渲染背景会产生的灯光,但当时屏幕上的内容则质量还没足以成为直接背景。
从更加具体的细节来看,如今这块被称为“Volume”的超大屏幕高约6米,周长将近约54 米,由1326个独立LED屏幕组成,同时还包含了一块高分辨率LED显示器的“屋顶”。
Stagecraft和相比过去那些小型LED背景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其显示的图像是由强大的GPU以逼真的3D方式现场生成的,而且该3D场景直接受到摄像机的移动和设置的影响。如果摄像机向右移动,图像就会改变,就像真实场景一样。
在第一季通过这一系统成功拍摄之后,工业光魔也在继续改进其技术,在第二季拍摄时推出了StageCraft 2.0,这次它不仅改了StageCraft的大小,还对它的形状进行了各种新实验。
Richard Bluff是《曼达洛人》视觉特效总监,同时也是工业光魔视觉效果主管,他在星战的官方博客里说道“在第一季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讨论的话题都是这个LED墙应该有多大。现在到了第二季,我们不再畏首畏尾,准备大干一场了。”
《曼达洛人》制片人乔恩·费儒与视觉特效总监Richard Bluff
第一季中,摄影机在Volume里捕捉3D实时背景。不过,工业光魔在第二季扩大了摄影机追踪范围,不仅在Volume里放置追踪设备,还在Volume外做了更多文章。
如果观众仔细留意,会发现《曼达洛人》里有不少拍摄主角默默行走的长镜头。
在第一季里,人物走过的路其实都在Volume的包围圈里,但第二季,整个行走路径直接延伸到Volume的LED墙之外,一直深入到非摄影部门所在的位置,使得其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广泛。
“这个系统的奇妙之处在于,现在剧组每个人都在同一个频道上了,”执导过几集《曼达洛人》部分剧集的导演罗德里格斯在工业光魔近乎是悬技的展示视频中说道。“它激发了演员,它激发了电影制作人现在能实时看到他们正在拍摄的东西。这就像你终于在灯光下作画了”。
省钱还省时间,追求自制的爱优腾芒不考虑下?
作为替Disney+打响头炮的重量级作品,迪士尼为《曼达洛人》提供的制作成本几乎也已经触及了当下剧集的天花板,每集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一季八集下来已经整体制作成本几乎肯定会破亿,但即便是这种最顶级的制作水准,制片人依然需要考虑如何最大化去利用这些制作经费,而整套StageCraft系统也的确帮助剧组压缩了部分外景的拍摄时间和经费。
一方面剧组不用在大规模的实地勘景,即便是需要某些特定场景也只用拍摄下来转化为素材即可,另一方面则是时间,对于自然景色来说,每个时间段光线都在发生变化,这也让部分镜头的反复拍摄因为需要等待天色变化而导致时间花费过长。
Richard Bluff在接受《美国摄影师》采访时就提到,一般来说,他们可能一天会换两次场景。
《曼达洛人》第一季在Volume中的实拍效果
更重要的是,LED屏幕上显示的场景是可控的,这也意味着,那些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很短时间并且需要耐心等到的“完美时刻”,可以被电脑虚拟制作后随时调用。
“我们可以将原本日落前那两分钟“冷藏”起来,将这完美状态沿用 10 小时。”负责《曼达洛人》部分摄影的Barry Idoine说道。
当然这一整套被称为“虚拟制片”的系统,不仅仅只是单纯有强大的硬件支撑,在软件方面更是进一步模糊了影视制作与游戏开发的界限,因为StageCraft系统之所以能够在Volume上做出实时变化的逼真效果,得益于其和Epic Games的密切合作,并使用了后者的招牌技术——虚幻引擎4。
工业光魔和剧组的美术组、道具组密切合作,把这些部门做设计的原料、制作的东西和涂画好的道具都扫描好,导入虚幻引擎4给各个组做VR勘景等前期预览工作。最终确定好的内容可以导入Unreal、Houdini、3DS Max等其他DCC应用中,在拍摄当天再把它导入Helios实时渲染器中,画面就会精准地出现在LED墙上。
可以说虚拟制作完全改变影视制作流程,大量后期工作成为了前期准备的一部分,而现场拍摄则让导演和摄影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通过StageCraft系统,现场拍摄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Epic Games的首席技术官Kim Liberi也表示:“追求视觉效果已经把制作电影的乐趣逐渐消失”,他在进入游戏领域之前曾在卢卡斯影业和工业光魔工作多年。“当你面对一片绿幕,以及演员身上穿戴着像乒乓球或网球装备的表现时,对于演员和导演来说,这都成为一种了相当令人生畏的经历。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能够做的是把控制权还给电影制作人。”
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过去全球取景拍摄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也让虚拟制作技术迅速迭代,并被视作一种“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解决方案。
英国Garden Studios的虚拟制作主管Mark Pilborough-Skinner在接受Sky News的采访时就提到:“大约一年前,虚拟制作或多或少都只是理论上的前沿技术,实际使用它的作品并不多,但现在不仅是顶级制作,甚至中小规模的制作都开始在使用它。”
对于爱奇艺、腾讯视频这些如今大力发展原创自制内容的国内流媒体平台,发展和采用虚拟制作技术完全能够更好的为其自制目标服务。
先抛开无法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的质量不谈,即便是在每年的内容产量上,国内流媒体距离国际平台依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一技术能够明显缩短拍摄周期,并且更多前置化的特效投入,也会让后期拍摄拥有更大的容错率。
就目前来看,部分国内影视公司已经开始注意到这项技术,并开始尝试投入。今年上影节的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上,横店影视城影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雷光就表示,横店已经拥有LED棚等拍摄技术,并在3月做了一次LED虚拟拍摄的推广周活动。
不用纠结灯光和后期制作,摄影师获得了更多发挥空间
志在成为“半个迪士尼”的融创文化集团总裁孙喆一也表示,目前融创文化正在从好莱坞引进这项技术,今年就会开始尝试相关的拍摄方式。融创文化旗下的视效制作公司Base FX,早前也作为特效制作方之一参与了《曼达洛人》的后期制作,拥有一定的参与虚拟制作的经验。
而腾讯作为Epic Games的大股东,想要获得虚幻引擎相关的技术支持甚至是独家的开发团队显然也并非难事。
应该说迪士尼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技术开发与整合能力,而这其实就是国内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一直心心念念的影视工业化,因此与其将钱和时间花在“元宇宙”这样尚且虚无缥缈的概念上,不如认真研究下虚拟制作的技术环节,争取尽快把每年发布的华丽片单快速转化为现实,才有机会真正实现更多远大理想。
相关推荐
想学迪士尼?先忘掉绿幕,看一看他们的虚拟制作新技术
手机也能视频抠图,“绿幕侠”如何让人原地“环游世界”?
开发“虚幻视觉”技术,「天图万境」要打造影片实时生成系统
成人线上兴趣班的商机背后:想学“茶艺”的他们,难逃陷阱
成为迪士尼太远,中国Netflix们想先成为B站
机器也有烦恼,需要“做梦”来忘掉
焦点分析 | 《绿皮书》拿下奥斯卡,阿里影业拿下《绿皮书》
迪士尼的机器人开发之路
为《三体》制作动画的公司,和他们经历的中国动画创业史
2019,投资人忘掉“暴富神话”
网址: 想学迪士尼?先忘掉绿幕,看一看他们的虚拟制作新技术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628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