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
本文摘自《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21年6月),原章节标题为“更平衡的生活”,作者:大卫·爱登堡,译者:林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实现可持续性革命,推动重新野化世界,采取稳定人口的举措—这些将重建我们这个物种与周围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这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在生机勃勃的可持续的未来,我们的饮食基本上将以植物为基础,包括各种替代肉食的健康食品。我们将用清洁能源来满足所有需求。银行和养老基金的投资将只会流向可持续的企业。
选择要孩子的人很可能不会生很多孩子。我们在选择木制品、食材、鱼和肉的时候会根据每样东西附加的详细信息思考后再做决定。我们产生的废料将少之又少。我们的活动仍会排放少量的碳,但它会在货物价格中自动得到抵消,由此得来的款项会用于在世界各地资助重新野化项目。
图书同名纪录片“A Life on Our Planet”剧照
在我们设想的这个未来,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将会比今天更容易做到。工商界领袖和政治领导人必须确保,生产的产品和建设的社会要有助于减轻对环境的冲击。以废物处理为例,我还记得今天的一次性社会出现以前的情形。那时东西坏了后都是修好再用,基本没有塑料制品,食物非常宝贵。只是到了最近,人们才养成了把什么都丢掉的习惯,尽管在我们有限的星球上,根本没有丢“掉”的地方。
废物除了无用之外,积聚起来还常常有害。生命世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聪明的解决之道还是采用大自然的办法。大自然中,一个进程的废物到下一个进程就成了食物。一切物质都循环使用,使用者包括多个不同的物种,而且几乎一切物质最终都可以生物降解。
研究循环经济可行性的人们,包括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人员,正在寻找办法,使我们的社会遵循自然世界的逻辑,达到自然世界的效率。建立循环思维的关键是摒弃现行的拿取—制造—使用—丢弃的生产模式,将原材料视为必须循环使用的养分,正如大自然中的养分循环一样。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基本上会参与两种循环。食物、木头、用天然纤维制作的衣服等任何自然降解的物质属于生物循环。塑料、合成材料、金属等无法生物降解的物质则属于技术循环。两个循环中的原材料,如碳纤维或钛,都应该重新使用。关键是要设计出巧妙的回收方式。
生物循环中,食品废物是关键的组成部分。我们已经看到,目前的食品生产导致砍伐森林、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在食品运输过程中使用化石燃料。食品并不便宜,世界上很多人吃不起健康的食物。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生产的食品 1/3 都损失浪费掉了。
比较贫穷的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食品浪费发生在食品到达商店之前,是由于收获过程中的损失、损害和储存不当造成的。比较富裕的国家食品浪费主要发生在收获之后。有的食品因为卖相不够完美而被丢弃,有的因为订货超额而被扔掉,还有很多食品根本没有吃就直接进了垃圾箱。
在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中,基础设施和储存设施会得到改进。业者也许会把废弃的食品拿去喂牲畜,或送去昆虫农场用来养殖苍蝇当鱼食或用以制造动物饲料。干果壳之类纤维较多的废物可以和木材产业丢弃的碎木片一起用作生物能源燃料。这样就可以捕集逃逸的碳,将其储存起来发热发电。甚至可以在无氧环境中把废物烧制成生物炭,类似木炭的东西,可以用作建材,可以当低碳燃料,也可以放在土壤里增加肥力并把碳锁在地下深处。
技术循环的效能大多来自对产品设计的协调。使用塑料、合成材料和金属来制造产品的公司可以把产品做得坚固耐用,而不是用几年就坏。制造的零件应该易于拆除、分解、重塑、更新。制造业要远比现在更加标准化,零部件可以由多家制造商生产,并能够任意交换使用。
所有生产线都要制订计划,确保采购所有生产要素时明智合理,货到后使用得当。有些人相信,循环的办法可以推动客户和公司之间发展新的关系,客户可以像今天租手机一样,只从制造商那里租用洗衣机和电视机,但对修理和回收的重视要大大加强。
这两个循环中,任何无法循环使用,或本质上危害环境的材料或化学品都将逐渐被剔除出经济活动。其中主要的一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电冰箱和空调机都在使用的人造氢氟烃(HFC)。如果这种化学品到产品寿命结束后被释放,会给大气层增加相当于 1 000 亿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2016 年达成的一项国际协定已经为把氢氟烃安全地转变为不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化学品铺平了道路。
循环经济的雄心是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没有海里漂浮的塑料,没有工厂烟囱排出的毒烟,没有燃烧的橡胶轮胎,没有泄漏的石油。这样的世界甚至可能会扭转今天的浪费。
图书同名纪录片“A Life on Our Planet”剧照
今天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成为露天矿区,公司支付高额费用来挖掘循环经济需要的营养成分。海洋中回旋的塑料微粒可以收回,积聚起来建造海上农场。通过改变使用资源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类能够消灭浪费,模仿大自然的方式实现循环。
我们生活的地方又如何呢?预计到 2050 年,世界人口的68% 将生活在城市里。环境学家曾视城市为我们星球的祸害,那里交通拥挤不堪,汽车耗能严重,污染令人窒息,城市居民对物质的无尽需求在全球环境中留下了肮脏的足迹。可是现在他们开始明白,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所以城市环境具有实现可持续性的巨大潜力。
城市规划者正在学习如何使城市成为有利于步行和骑车的地方;可以建造高效低碳的公共交通。像哥本哈根这样的城市正在城中各区安装中央供暖系统,利用地热资源或本市的废物产生的热能供暖;可以要求市中心价格昂贵的高楼达到隔热和能效的高标准。这一切意味着此时城市居民的碳排放量常常大幅低于住在农村的人。
世界上各大城市有很强的动力更进一步。市长们明白,他们是在全球市场上与全世界的城市竞争最出色的人才。把人才吸引到自己城市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城市建设得绿色宜人。城市绿植不仅提供了休闲空间,还能给城市降温,净化空气,使居民心旷神怡。于是,各个城市通过扩大公园、建设林荫大道、鼓励绿化楼顶和种植爬墙藤蔓来张开臂膀欢迎大自然。
巴黎正在利用楼顶和墙面增加 100 公顷的绿色空间。中国的几个城市正在城中的河边建立湿地来吸收季节性的洪水,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自然空间。伦敦宣布要把自己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城市,计划把城里一半以上的地方变为自然空间,使伦敦人的生活更绿色、更健康、更贴近大自然。
城市国家新加坡锐意变身为花园中的城市。它要求所有的新建筑物在地面之上栽种植物,数量要等同于其本身建筑过程中损失的地面植物。结果,城市里有几十幢大楼经过专门设计,外部从上到下覆满绿植。这些楼宇中有一所医院,该医院报告说,由于这些绿色植物,病人的痊愈率得到了提高。
新加坡用绿色走廊将它所有的公园连在一起,把海岸边 100 公顷的黄金地块变成了一座水库和花园,里面有一片高达 50 米的人造超级树,这些人造树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收集雨水用来灌溉花园,还有过滤空气的功能。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仿生学研究所的共同创办人,生物学家雅尼娜·拜纽什(Janine Benyus)为了激发城市规划的绿色新思路,向所有城市发出了一个挑战。她提出,既然城市占据了曾经是自然栖息地的地方,那么它至少要和原来那片自然栖息地提供等量的环境服务,包括收集太阳能、增加土壤肥力、清洁空气、生产干净的水、捕集碳和容纳生物多样性。
建筑师们踊跃接招。今天在建的最具可持续性的楼宇能够生产可再生能源,除了自用之外还有盈余。这样的楼宇还能净化周围的空气,处理自己的废水,用下水道污物制造土壤,并成为众多动物和植物的永久栖息地。未来的城市很有可能不光索取,还能回馈。
这基本上就是平衡的要义。如果全体人类索取了大自然的资源后至少能够回馈等量的资源,此外再归还过去的一部分欠账,我们就都能过上更加平衡的生活。此刻,世界各地都有这种新思维的例证。
如果每个国家都像新西兰那样为自己确定利润、人民和星球几方面的目标,像日本那样使人民过上好生活,像摩洛哥那样拥抱可再生能源革命,像帕劳那样管理自己的水域,像荷兰的有些人那样采用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像印度人民那样很少吃肉,像哥斯达黎加那样鼓励大自然回归,并像新加坡那样将大自然与城市融为一体,那么全人类就能够实现与大自然的平衡。
但是,这需要每一个国家都做出努力,碳足迹最大的国家需要做出最大的改变。若是只有一些国家努力转变,别的国家却依然故我,此事就无法成功。
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阻力。在思考可持续性时,很容易只看所失而忽视所得。其实,一个可持续的世界好处多多。
我们失去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转用可再生能源,得到的是清洁的空气和水,人人都享受得到的廉价电力,以及更加安静、安全的城市。
我们失去在某些水域捕鱼的权利,得到的是健康的海洋,它能帮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最终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野生海产。
我们失去饮食中大量的肉,得到的是强健的身体和更便宜的农产品。
我们失去土地,使之回归自然,得到的是为维护生命而重新与自然世界建立联系的机会;这个自然世界既包括遥远的天涯海角,也包括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
我们失去对大自然的统治,得到的是世世代代在大自然当中的持久稳定。
赢取这样的未来已经是万事俱备。我们有计划,也知道该怎么做。通往可持续性的道路就摆在面前。这条路能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获得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让我们的政治家和企业领导人知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对未来的憧憬不单单是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是,它是我们想要的。
本文摘自《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作者:大卫·爱登堡,译者:林华
相关推荐
循环经济: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
观察+ | 卖掉拍拍的京东,讲的是整合资源布局循环经济的故事
循环经济雏形和垂类机会分析——《2019年循环电商产业白皮书》延展
变革劳动力市场的5种新经济模式: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
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
经济内循环,30多年前日本走过,效果如何?
月球上的“交通”污染
内循环之「新周末经济」:预期内的复苏与预期外的数据
疫情隔离期间天变蓝了,为何臭氧污染反而严重了?
36氪领读 | 那些掌握时代的人,看见的“一个世界”
网址: 循环经济: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657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