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电来电专利案:别让专利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唯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作者 李禾子。36氪经授权转载。
街电,这家共享充电宝行业带着明星光环的公司,最近被专利官司缠上了。
4月25日,针对“街电”与“来电”关于侵犯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二次审理。这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首例公开审理的专利侵权案件。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中,来电公司就曾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街电以及将场地租给街电的永旺梦乐城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
随后法院判定街电与永旺梦乐城败诉。街电因不服一审判决,于是有了25日的二审。
街电公司认为,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在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错误,因此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其上诉理由如下:
本案存在重复诉讼、重复判赔问题;
一审判决未对全部被诉产品进行调查,举证责任分配错误;
被诉产品并未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不侵权;
一审判决高额损害赔偿明显错误。
经过半天的公开庭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将对本案择期做出判决。
人们对于街电的印象,更多来自它背后的公司聚美优品。2017年8月,聚美优品以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对街电的全资收购,聚美的这一举动在当年支持者有之,认为这是聚美在垂直电商突围之路上进行的有益的多元化尝试,当然,也受到过一些质疑。
图源网络
近两年过去,街电发展得如何了呢?
4月30日,聚美优品发布2018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聚美集团旗下新业务实现营收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9%,营收占比已达22%。这一年,聚美重点新业务街电累计用户已突破1亿,最高日订单突破180万/天,覆盖城市达300多座。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并已开始规模化盈利并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一面是官司和质疑,一面又是持续增长的业绩,街电的发展之路,在共享充电宝这一新兴行业里很具代表意义。
就像任何其他新兴市场所展现出来的规律那样,共享充电宝行业在经历2017年底及2018年的倒闭潮和洗牌期后,行业的马太效应正逐渐显现。对于企业来说,证明自己的规模化盈利能力也成为了这一阶段至关重要的事情。
竞争激烈的共享充电宝行业
根据公开报道,已经有不止一名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将是关键的一年,行业或将在今年迎来一轮并购潮。
我们先来大致梳理一下这个行业在国内的发展:
2016年,共享充电宝开始兴起,公开数据显示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
2017年,受共享单车示范效应的影响,共享充电宝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竞相追逐的风口;共有28家企业获得融资,多集中于天使轮及以前;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行业迎来洗牌,多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宣布停运或业务调整,融资速度放缓,街电、来电、小电、怪兽等几家头部公司显现。
街电和来电的一系列专利官司就发生在2017-2018年的洗牌期。
对共享充电宝抱持希望态度的人普遍认为,这一装置损耗率低、单个成本投入低、回本周期快、赚钱快,且消费者有借充电宝的刚需。此外5G时代的来临也将给共享充电宝的发展带来契机。
英诺天使创投投资总监施卓杰曾做过的一项数据研究显示,从成本回收周期来看,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均排名前三,且达到一定的使用次数后,共享充电宝的回本周期甚至快于共享单车。理论上证明了共享充电宝商业模式的可行。
从实际情况来看,包括上述街电在内的几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已经对外宣布,在部分城市实现了盈利或实现盈亏平衡。
此前,有街电高管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行业几个头部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这些都表明,共享充电宝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生意。
除了共享充电宝本身的创收潜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其广泛的使用场景(如商场、酒店、餐厅、理发店、夜店KTV、咖啡店、健身房、电影院、图书馆等等),的确也能够解决诸如出门忘带充电宝数据线、充电宝使包包太重以及坐飞机不安全等等痛点。
图源网络
根据艾媒咨询去年3月发布的《2017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报告》,到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元,这一数字在2017年仅为0.9亿元。
有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一直在疯狂扩张。
疯狂扩张的一个表现就是,每家公司都在拼命努力抢夺线下场景的点位。对于共享充电宝公司来说,增加一个点位就意味着增加一分客流,加之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摆放的点位也很有限,因此点位的争夺就成为所有工作中相当关键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BD会是共享充电宝公司的关键工种)。
据报道,在拓展点位的过程中,甚至还出现了直接搬走对手设备、抠走电池等等的恶性行为。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近期诸如街电、来电的专利官司明显增多的原因。因为一旦获得了某项专利的所有权,就意味着拥有了法律上的证明,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和商家谈换下对手的设备,换上自家的。
别滥用“专利”
本质上说,专利也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专利战已经成为继价格战、营销战、技术战后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之一。
专利之争也绝不仅仅存在于共享充电宝行业。通讯行业有苹果和高通,互联网行业有搜狗和百度,服装行业有GUCCI和forever21……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某种程度上,专利战也是最有效的竞争方式之一。不同于价格战的粗放,专利战一旦获胜,就能够为企业铸造起自己有力的竞争壁垒。
在共享充电宝行业,据媒体报道,行业较早的入局者来电申请的专利数量亦不在少数,且与多家共享充电宝公司都打过专利官司。
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来电公司可查法律诉讼相关信息达97频次,其中已有判决书的共计65个,与专利权相关的判决书共有59个,涉及企业包含小电科技、怪兽充电、云充吧等多个企业(尚不包含已立案未审的案件)。
新浪科技曾在报道中统计过,从2016年7月到2017年年初,来电共发起或参与了40多件诉讼,金额高达7000万。延续到现在,这场拉锯战着实漫长,当中所耗费的精力和资源也可想而知,来电甚至被指滥诉。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一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际并不仅仅由专利决定。拥有的专利数量很重要,其质量同样不容忽视,何况许多专利也存在不稳定性。
比如在街电与来电诉讼所涉及的7项争议专利中,来电5项诉讼被判无效或撤诉,1项直接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剩余1项非核心的“吸纳式”专利因等同于VCD吸纳光盘、ATM机插卡的功能,专利基础也不稳定,在无效诉讼程序中极有可能将被认定无效。
图源网络
同样,企业在专利维权的过程中,也应该避免沦为“专利流氓”,保持适度理性。当然,对于街电等企业来说,也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角度重视专利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服务用户,让共享回归根本
不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应该看到,企业在想办法如何压制竞争者的同时,更重要的依然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从用户对当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反馈来看,行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充电慢、充电宝电量不足手机无法充分充电、无适配机型、卡槽损坏、归还之后仍在计费、附近找不到归还点、客服电话无人接听等等。
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如何探寻共享充电宝的更多业态、将服务价值最大化同样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共享充电宝行业本质上依然是服务业的一种。
在这方面,街电是如何做的呢?
街电去年曾入驻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桂林机场、珠海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等充电宝高频使用地,后又进入了北京站、北京西站、天津站等全国25个火车站。今年年初,街电设备全面覆盖了京广铁路沿线,为乘客提供充电服务。
其他使用场景方面,去年11月,街电入驻了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旗下的2700家门店;一个月后,又出现在成都地铁和成都连锁商超等多个场景。
今年4月,街电进而响应“走出去”国家战略,宣布了出海韩国的计划,与韩国本土知名科技公司Design Co., Ltd合作推出KOKIRI BOX品牌共享充电宝产品。这款产品目前已在首尔等重点城市铺设,官方称未来两年内将完成30000台产品铺设。
街电高管曾公开表示,街电对海外国家的入驻非常审慎,也很理性,“首先,在入驻国家方面,海外调研团队只有确认当地具备足够市场拓展条件及需求才会行动;其次,我们对合作伙伴实力审核也相当严格。”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街电寻求长远发展的决心。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除了上述需要企业内部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行业的外部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解决。
上文已经提到,共享充电宝公司会为了占据竞争优势抢占线下点位。这也导致了部分商家会随之哄抬机器的入驻费,据称,有的商家还会把想要合作的共享充电宝公司叫到一起,看谁出的价格高,点位就给谁。
据了解,行业中入驻费最高的已经达到了夸张的8位数,在一线城市,也有一些入场费达到了5、6位数,其余则是选择与商家进行分成或者免费入驻。
入驻费的虚高也是过度竞争的结果。那些即便是获得了入驻资格公司,高昂的入场代价也让财务方面显得吃力。
不过,上面这些可能都还不是最重要的,在市场竞争中人们经常会忘记什么才是共享经济的本质。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共同提出,在他们于1978年发表在《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的论文中,共享经济被解释为:将自己的闲置资源分享给有需求的人,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产生额外的附加值。
可见,共享经济最初的关注点在于物品的“存量”而非“增量”。然而当前国内的许多共享经济创业项目却是和这一点背道而驰的。以共享单车为例,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制造出大量的单车投放到市场中去,虽然的确满足了许多用户的出行需求,但大街上也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共享单车“尸体”。
所以还是回到共享充电宝行业,这门生意到底应该怎么做?恐怕这不是一场专利官司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企业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更需要真正理解人的需求是什么。
相关推荐
街电来电专利案:别让专利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唯一
从专利战到涨价,共享充电宝们的自我救赎
共享充电宝“终局之战”
共享充电宝的“无限战争”
共享充电宝“三电一兽”不惧美团
来电街电小电怪兽,这三电一兽如何把充电宝练成了吞金兽?
洗牌、增长背后的隐忧:共享充电宝下一步往哪儿走?
共享充电宝再迎巨头,血海厮杀谁主沉浮?
共享充电宝盈利一年多,仍在生存线挣扎?
风口遗猪,共享充电宝还是门持久的好生意吗?
网址: 街电来电专利案:别让专利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唯一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75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5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0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49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9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