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和他们的“杂货铺”
进入8月以来,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随处可见,小米、华为、OPPO、三星等知名品牌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好这盘重要的“拿手菜”,同时,和手机这道“主菜”一起上桌的还有若干被称为“周边”的配菜。
手机周边为何能成为各大厂商的“团宠”,这里面又有何玄机?
"周边"走到台前
说到做手机周边的先行者,不得不提的是小米公司。2012年,小米手机凭借1999元高性价机一炮而红之时,就推出过不少周边产品,比如手机壳、手机膜、挂件等,这些具有小米特色的周边产品一度让“米粉”狂热。此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小米公司的“周边”产品也从纯周边,变成与手机相连的真正智能产品。如小米手环、无线快充、智能音响等,今年的发布会还推出了小米平板电脑。
2017年,小米的米家生态链发展快速,销售额突破200亿元。2020年,小米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规模为67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6%。截至目前,小米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另一家专注手机周边的手机厂商非华为莫属。不过与小米不同,华为的周边走的是“高端路线”,价格自然不会便宜。比如,今年的华为P50发布会上,除了手机,引起市场关注的还有搭载鸿蒙的智能音箱Sound X ,售价为2199元;华为智能屏 V75 Super,搭载的是华为自研的鸿鹄 SuperMiniLED 背光;还有V98智慧屏、学习智慧屏等。
除了华为和小米,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纷纷效仿。
2019年,手机周边产品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OPPO、Vivo、魅族等纷纷上线充电宝、耳机、路由器等手机周边产品,曾经吐槽小米“杂货铺”的友商们,自己也变成了“杂货铺”,甚至周边产品还成为手机厂商的“救命稻草”。
近两年,尽管在不停地发布新机,魅族的销量仍每况愈下,不仅国产品牌前五已没有魅族的影子,在各类排行榜上还被列到了“其他”的行列。但不耽误魅族发力手机周边。
并且,相比其他友商,魅族的周边更丰富,涉及的品类也更广。今年魅族除了上线了POP 2s无线TWS耳机、降噪耳机等电子产品,还有T恤、相机包、双肩包等周边产品,衣服、包包也不算贵,普遍在199-399之间。
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厂商朝周边要利润
这其实与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不无关系。
当前,手机进入存量市场已成为业界共识。IDC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全球手机市场总额已连续三年下滑,整体出货规模在14亿部上下徘徊。
尤其是在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手机出货量下滑近20%。2021年,5G愈加普遍时,手机市场本应该有所增长,但却事与愿违。今年上半年,5G手机出货量确有增加,同比增长13%,但无法扭转手机整体出货量的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2566.4万部,同比下降10.4%,其中,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为2459.4万部,同比下降10%,占同期手机总体出货量的95.7%。
当手机增长乏力,手机周边产品自然是不二选择,不少厂商也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周边做得最好的莫过于苹果手机。近年来,华为从苹果手中夺得不少高端市场后,苹果手机因“没有过多创新,不提供耳机、充电器”等,引来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但意外的是,在此期间,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却意外赢得消费者追捧。自2016年苹果推出AirPods 以来,销量不断上涨。AirPods售价基本在1200-1300元,虽然价格较高,但颇受消费者青睐。2020年,据苹果供应链信息称,AirPods的供应量已经达到8000-9000万件。
由于AirPods异常火爆,山寨AirPods层出不穷,仅在2020年一年山寨AirPods的供货量就高达6亿件。AirPods大销还带动产业链业绩,A股以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为代表的苹果产业链企业,凭借AirPods获得新的增长点。
此外,手机周边产品的利润率很是可观,能够为增速放缓的手机业务添砖加瓦。2018年,在坚果Pro2S的发布会上,罗永浩曾说,坚果Pro2S的透明硅胶皮套虽然卖29元,但实际成本还不到10元,所以一个手机硅胶皮套的净利润就翻了近两倍。
手机壳的利润如此之高,自然引来不少“追随者”。
比如,小米MIX2S的硅胶保护壳售价为59元;
华为Mate20 Pro硅胶保护壳的售价为159元;
iPhoneXS官方保护壳为329元。
此外,还有钢化膜。
小米8钢化膜29元;
华为Mate20X的钢化膜98元;
苹果的钢化膜最便宜的148元,最贵的348元。
对此,一位制造商向壹DU财经表示,“像手机壳、钢化膜等产品产品,各个品牌基本都采用代工的形式,产品的质量相差并不多,价格差距如此大的主要原因还在品牌效应。”但现实情况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付费。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常购买的品牌支付平均2.5%的溢价。在发达国家,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的溢价可达20%甚至更高。
结尾
主业的天花板肉眼可见,厂商只好在周边产品上做文章,低端的周边产品并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更别提研发了,加上品牌的号召力,不少厂商也就顺水推舟,手机周边越做越多。”上述人士提到,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可穿戴产品的门槛高,并非人人都可以分到红利。”在他看来,技术和研发将是大头。
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黄汪曾在2020年表示,华米科技在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12亿,平均每年4.1亿元,2019年更是高达5.38亿元,相当于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及IoT智能硬件公司的2倍,甚至是3倍。
如此看来,想做周边的厂商不少,但真正想吃到肉还需修炼内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作者:倩倩,编辑:清风,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手机厂商和他们的“杂货铺”
华强北商家跨界自救,手机、电玩、消毒液的“杂货铺”朋友圈亮了
无印良品:杂货铺的造车逻辑
帮助小型杂货铺打通线上渠道,美国初创公司Mercato获2600万美元A轮融资
CES上TWS耳机大爆发:手机厂商和耳机厂商正戴着镣铐斗舞
手机厂商突围求生
手机厂商IoT之战
手机厂商难越寒冬
手机厂商的2020自救之路:发掘5G和高端,拓展周边品类
手机厂商没有梦想
网址: 手机厂商和他们的“杂货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854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5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7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8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7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4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1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