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要选择共富?
1000亿背后,或许蕴藏着腾讯找到的答案。
8月18日,腾讯再投500亿,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投入到中国社会的基础民生领域。看似巧合,实则水到渠成。
四个月前,腾讯即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首期500亿资金投向基础科学、碳中和等前沿领域。
两个500亿,一者着眼未来,一者立足当下。
它作答的题面是,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力量,变大之后的腾讯将走向何方?
这个答案的起源,要回溯到十年前。那一年,腾讯提出了延绵至今的“开放战略”。
01 倒逼出的“开放”
2010年的11月,注定是令腾讯刻骨铭心的月份。
在这个月里,“3Q大战”到达战事顶点,二选一、泪洒发布会、周鸿祎发公开信……技术战、舆论战、心理战,战战相扣,步步惊心。
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通报,同时批评了腾讯和360两家公司,PC时代最后也是最残酷的一战“3Q大战”宣告结束。而就在同一天,张小龙带领着六七个人的小团队,在广州一个小角落开始研发一款名叫“微信”的软件。
中国互联网史上,迄今为止最闪耀的产品从此开启征程。
新旧时代,在喧嚣和寂寞中,悄然切换。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3Q大战”自外,“微信”由内,一齐改变了腾讯,它开始脱胎换骨。
经“3Q大战”一役,腾讯惊觉,这并非只是因恶性劫持而引发的一起竞争,环顾四下,自己此前想进入一切领域,掌控一切资源的做事逻辑遭到声讨抵制,已然成为了行业“公敌”。
十场“诊断腾讯”的专家讨论会听下来,腾讯管理层在痛苦反思中破茧蜕变。
2010年11月11日,是腾讯12周年司庆日,此时3Q大战正酣。在内部愤懑与悲壮的氛围里,马化腾向全员发送了一封题做《打开未来之门》的邮件,提出了腾讯新理念的雏形。
马化腾说,“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我们将会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半年酝酿,2011年6月15日,腾讯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对外公布“开放战略”,提出要在腾讯之外“再造一个腾讯”。
腾讯开始把能力向外输出:共富,共创,距今整十年。
02 与中国互联网共富
十年之间,每当腾讯财报发布,据此计算腾讯员工年薪,已成为一些媒体“例行”的报道热点。今天,这个最新数字攀升到94万元。尽管这一计算方式并不科学,但腾讯对员工的慷慨和高福利,“股王”的核心标的地位,已是业内共识。
腾讯不仅让9万多名员工和广大投资者获得了高回报,这种“共富”还延伸到开放平台的伙伴身上。
2010年12月,“3Q大战”平息不久,马化腾在公开演讲中提了一个愿景。他说,腾讯“希望让天下没有埋没的才能。”腾讯希望可以通过开放平台,“让每个企业,甚至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价值贡献者,并且从中获益”。
腾讯的“共富”由此开始。
2016年9月,在腾讯开放战略实施五年多之后,腾讯开放平台累计分给创业者的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如果统计排行榜最靠前的个人,到2015年,在腾讯开放平台上已经诞生了50位亿万富翁,成长出20家上市企业。
今天,腾讯通过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的微信生态,带动就业机会达到近3000万个。一大批创作者和创业者,在微信生态里获得了成功。
通过腾讯开放战略“共富”起来的,还有腾讯投资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员工们。
截至2020年1月,腾讯总计投资企业超过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逾160家成为市值或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一大批创业者在腾讯的帮助下,实现了个人价值,富裕起来。而这些创业者创立的公司,又直接带动了数百万员工从事互联网行业。
这是腾讯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共富”。
03 “共创”连接器
不止“共富”,还要“共创”。
在腾讯开放战略的演进中,腾讯重新定位为互联网产业中的“连接器”: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能力的提供者,与行业中优秀的公司连接起来,帮助这些公司一起推出创新产品,一起成功。
当好“连接器”,源于腾讯的反思,更是腾讯变大之后,对产业产生的敬畏感。
2015年,马化腾面向合作伙伴发出一封公开信,信中诚恳地说到,腾讯认识到企业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行业都有很深的专业性,只有开放协作,才能创造出共赢的未来。
在“共创”思路下,许多新兴公司推出了创新产品,外卖、共享出行、社交电商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位置。
十年前,BAT曾被视为中国互联网不可逾越的大山,甚至一度有“BAT之下,寸草不生”的段子。而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丰富,一大批新兴公司冒头长大。
包括腾讯在内,没有一家公司被认为可以长期独占鳌头,没有哪家公司被视为不可挑战,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良性竞争氛围开始形成。
这些逐步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投资和帮助更多中小创业者。“共富、共创”的“先富带后富、先进带后进”模式,呈阶梯状不断延伸,催生着繁盛的中国互联网生态。
2011年之后,开放战略使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共同富裕”的引领者,腾讯也由此成为互联网行业中令人尊敬的一家公司。
如果说“3Q大战”从外部倒逼出腾讯的“开放”战略,走向中国互联网的“共富、共创”之路。在“3Q大战”结束之时开始研发的微信,则从内部彻底改造了腾讯。
04 产品里的“中国”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上线,一战成名,此后多年仍是行业所津津乐道的现象级产品。
这个后来被从各种角度解读的产品,却往往被人忽视其中饱含的浓浓乡土气息——红包,这是根植于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的文化仪式。
在腾讯发展史上,上一个与“微信红包”可堪一比的是“QQ秀”——卡通、新潮。面孔是中式的,服饰、气质却偏西式和现代。
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品。以2011年为分界点,QQ和微信作为腾讯两个时代的看家产品,形塑了腾讯不同的企业文化。
微信诞生之前,中国处在PC时代。互联网源自西方,PC使用的高门槛又决定了用户主体是中国相对年轻的用户,他们更乐于接受西方舶来的文化。以QQ为核心产品的腾讯,因服务这些用户,也充满了新锐气息。
“3Q大战”之前,腾讯意欲独霸一方的做法,很难说没受彼时内外文化的影响,包括腾讯内部沿用至今的员工英文花名,都透着那一年代的印记。
今天,在中国有超过十亿用户每天都在使用微信,文化的底色就是生活,微信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文化土壤融为一体。与其说微信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不如说中国文化在悄悄改变着微信。
微信为外界所称道的是“克制”,而另一种更贴切的说法,是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而行。微信里那些看起来平常如水的功能,和中国人线下“熟人社会”的生活习惯,丝丝相扣。
从QQ到微信,腾讯的企业文化也因此而改变。中国文化在改变微信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腾讯。
与之伴随的,是腾讯在活化传统文化方面的文化自觉,这让它屡有先锋之作:《王者荣耀》的英雄多取材自中国历史,打造“云游敦煌、数字故宫”等数字化文博窗口,让传统文化IP走入游戏、漫画、电影……
腾讯近年来倡导“新文创”,力图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透出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雄心。
中国传统文化改变了腾讯的产品,也悄然改变了腾讯的价值观和商业之道。
05 从商之道
2019年,腾讯将“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作为新的使命和愿景。
它带有古典中文的色彩:两两对仗、朗朗上口。而更让人联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带有中国文化底层印记的使命和愿景。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按照现代化公司运作的同时,遵从中国的传统商业文明,“共富、共创”已嵌入基因当中,成为腾讯新的“商业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鄙视为富不仁,恃强凌弱。腾讯提出开放战略,甘作行业助手和帮手,和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投资促创新,腾讯不谋求控股,不谋求控制合作伙伴,平均占股低于20%。关键时刻帮忙不添乱。相比之下,美国如Google、Facebook等则多数采取收购手段,将小公司的能力化为己用。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回馈社会、敬老扶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截至2020年底,筹集捐款总额115.8亿元,腾讯累计捐款64亿元。
在内部运行管理中,也仍然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印记。比如被外界所熟知的“赛马机制”,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胜负已定,点到即止”,而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现在,“共富、共创”思路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所认可。让先进公司投资自己、赋能自己,已经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的一个优选项。
腾讯在帮助创业公司“共富、共创”的同时,也获得了商业上的丰厚回报。在腾讯投资的800多家公司里,有15家公司创造了超过10亿美金的回报,利人也利已。
马化腾曾总结说,这种“去中心化”的开放战略,让“一棵大树”变成了“一片森林”,现在看来这也是腾讯能长那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06 “半条命”的危与机
腾讯的“共富、共创”之路,并不平坦。
2018年2月,腾讯上线一款阅读软件“立知”,随即被发现和一家合作伙伴开发的产品类似。很快,“立知”下线,马化腾亲自问责。在这样一个细分领域里,腾讯都要痛下决心。坚持让利于人,坚持克制冲动。
但过度开放,也给腾讯带来危机。
“立知下线”三个月后,《腾讯没有梦想》一文刷屏,文章直指“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与之伴随的事实是,把更多机会交给合作伙伴后,在信息流、短视频等多个新赛道里,腾讯屡次失利。
对于腾讯的开放战略,有一个“两条半命”的通俗说法:通信社交和数字文化是腾讯的两个命根子,腾讯自己来做,其它广阔领域作为“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通过开放战略,腾讯把太多业务都作为“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限制了练兵机会,核心战场打起仗来,能力匮乏问题就暴露出来。
和合作伙伴“共富”的“半条命”还在,而核心战场的“两条命”却遭遇了危机。
“共富、共创”的前提,首先是自己要有能力、有资源去帮助别人。面对“开放战略”带来的能力危机,腾讯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进一步“开放”来解题。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腾讯把大部分面向消费互联网的业务整合成为“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注重技术能力提升,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重构内容力。
同时,腾讯新组建了面向产业互联网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这是腾讯新的判断:行业趋势在发生变化,消费互联网正在向产业互联网转移。
腾讯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能力系统性输出,做中国传统行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面对传统行业,腾讯的定位不是颠覆,而是依旧当好助手,一起“共富、共创”。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说:互联网行业“颠覆了很多行业,让很多人没饭吃了”,这既不对,也不是腾讯真正的机会。腾讯的机会恰恰在颠覆的反面——“把技术分享出来,让所有伙伴参与”。
从互联网到传统行业,腾讯的开放战略并没有止步,其“共富、共创”的思路正在加速。
07 中国社会的命运共同体
距9.30变革之后不到三年,2021年4月,腾讯迎来了第四次战略升级,提出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腾讯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展到整个社会。
大背景是,随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以腾讯、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企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大公司与中国社会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
此前的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公司从根本上,是凭借中国的人口红利,以及社会提供的基础设施获益,得以迅速成长,而现在它们已经与中国社会融为一体。腾讯的用户覆盖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腾讯的部分产品,比如微信支付,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类似于“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利益共同体进化到命运共同体,腾讯必须成为“中国社会的服务者”,才能再次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大公司也到了要向社会回馈的新阶段。
互联网公司身上积聚了巨大的数字能量,未来会走向何方,向善还是向恶?自己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结构当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如何作为才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而非反之?这些问题既新又迫切。
2019年底,腾讯提出新的使命和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这是腾讯的一种主动表态:坚定走向善之路,坚定为社会服务。
在此基础上,2021年4月,腾讯提出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则是将这种表态落到实处: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
首批500亿资金准备投入的领域,看似与腾讯不相关,但却与腾讯扎根的中国社会密切相关。腾讯选择主动成为“社会的服务者”。
而8月18日,腾讯又将这一战略推向更深,新的500亿“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将关注当下的民生,在低收入增收、帮助医疗救助完善、促进乡村经济增效、资助普惠教育共享等领域持续投入,带后富、帮后富。
未来与当下,相互呼应。两个计划共同构成了腾讯“科技如何为社会服务”的完整方案。
腾讯的“共富、共创”,延续了十年,也是一个正在进行当中的命题。
在过去短短二十多年里,腾讯和其他头部互联网公司一样,成长为一种几乎服务全民的新型科技公司。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控制自身无限扩张的欲望,帮扶他者共同进步,并不是容易的选择。
过去十年,通过开放战略,腾讯承担起行业“先富和先进”者的责任,帮助中国互联网、传统行业一同进步。
而今天,腾讯则在“变大”之后,意图探索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独特发展路径:既然能量从社会中来,也必将到社会中去;将能量释放到社会中,带动社会一起成长,以社会的成功再次促进腾讯的成功。
这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独特商业之道。也是一家根植于中国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浸染的商业公司,所做出的自然选择。
再次回到2010年11月11日,腾讯12周年司庆日。在那天,马化腾发送了的全员邮件中,他写道,“当我们回头看这些日日夜夜,也许记住的是劳累、是委屈、是无奈、是深入骨髓的乏力感。但是我想说,再过12年,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
十年一瞬,时光已然给出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傅斯特,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腾讯为什么要选择共富?
以腾讯为例,聊聊上市公司为何要发期权?
腾讯造富榜背后:他已陆续“阔绰”掉上百亿
iPad和MacBook屏幕要换成Mini LED,苹果为什么会选择它?
富途美股上市,李华: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蚂蚁上市,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配置?
富途:一只悄悄长成的10倍股
上市大年,富途的10倍增长与一百个IPO
“阿里巴巴普惠体”定制字体面世 阿里为什么要“造字”?
隐形巨头|揭秘富途:一家 200 亿美金互联网券商的崛起
网址: 腾讯为什么要选择共富?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909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