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商超“反攻”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骤然迎来“退潮期”,而预料中那些被抢了生意的线下商超们,早已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这两年,生鲜电商一一高举着巨额补贴入场,见此危机的线下商超却没有坐以待毙,乘着线上小程序的一股东风,它们充分实践了什么叫“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只需开发一个小程序,就能为用户提供起送门槛更低、运费更少、配送时间更短的线上服务。
等到生鲜电商一个个困于盈利难题,纷纷削减补贴并遭到用户嫌弃时,线下商超已因此段经历,找到了一条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道路。此消彼长之下,消费者内心的天平,也开始重新偏向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线下商超......
以小程序触网,线下商超的强势“反攻”
社区团购最火爆的那段时间,于琳出于尝鲜曾体验过几次。但很快,她就被其品控、配送、售后等方面频出的问题劝退了,“我当时觉得,这么糟糕的线上买菜服务,可能只有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内,或者平台有更多折扣的基础上,才能持续下去。”
直到小区门口那家小超市开发了一个线上购物小程序,被店主极力推荐该服务的于琳,对“线上买菜”的看法才有所动摇,“就我自己来说,线上买菜小程序更实用一点。”
说起社区商超配套小程序的优点,于琳直言,其一是其低至0元的配送门槛和仅1元的配送费,再加上客单价满28元就能免运费的服务;其二是配送时间基本都在半个小时之内,哪怕店主正忙碌也能保证商品一小时内就能送到家;其三是社区商超完善的存储设施,足够保障商品的品质;当然还有社区商超得天独厚的占地位置,即使售后出了问题也能最快得到解决。
与线下商超配套的买菜小程序
“你说,如果不想自己亲自去店里买,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线上服务?”摆出事实后,以这样一句话反问锌刻度的于琳,没有回避商超小程序对比生鲜平台的薄弱点,“对,现在小程序内商品品类比较少,但它卖的都是日常所需,其实也够用了,普通人家也没谁会天天吃和牛、顿顿煮海鲜的,大不了周六周末去超市采购一波,平时保证能买到当天下锅的菜就行了。”
正如于琳所说,眼下小程序已经成为商超实现“线上购物”的主要方式。锌刻度以于琳住家的位置搜索,在五公里内至少有7家商超可以为她提供线上服务。而当锌刻度又以其他任意实际地址搜索,大都也能在五公里内搜索到四至七家商超小程序。
五公里范围内能搜索到四至七家商超小程序
锌刻度还看到,与于琳家小区门口同等距离的另一家商超,还打出“免运费”的招牌,起送价也设置得更低,“只要是常用的东西,这家没有还可以去另一家看看,就跟我们在线下东家买一点西家买一点没什么不同。”
“之前社区团购的阵势那么大,大家都有点担心生意,小程序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开始流行的。”一位社区商超店主告诉锌刻度,能与生鲜电商提供一样“线上买菜”服务的小程序,是他花几千块钱本钱找人做出来的,“功能肯定没有大平台齐全,我们只要有个简单的选购下单付款功能就能用了,配送都是自己来,反正离得近也不怎么费事。”
该店主表示,他们这类靠小程序触网的社区商超,通常将送货距离锁定在周边5公里左右,与平时来店内消费的用户活动范围重合,“其实也多亏了团购买菜,现在大家都知道是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不需要专门为它(小程序)打广告,只要在店里放上二维码,等大家来店里采购的时候,顺便推荐他们使用就可以了。”
实际上,社区商超的线上服务一般是作为线下消费行为的补充,“在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状态之后,相比到店消费的人,线上单量更少一些。”但店主坦诚,有了线上这个新渠道,为店里吸引了一些喜爱网购的新客户,自家客单量整体是有所上升的。
从固守实体店“等客上门”到开发小程序“抓住流量”,可以说小程序不仅帮社区商超度过了竞争危机,还让其在互联网时代顺利打开了线上新市场,并借此形成了一种“线上订单、线下完成消费”的新零售模式。
对此,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以小程序为基础完成商品数据打通,就打造了一个全流程的零售O2O闭环,“小程序零售模式,不仅帮助商家更快实现门店、消费者、营销和电商的打通,同时还能提升商业效率和顾客体验。”
争夺同城市场,生鲜电商到底输在哪?
看到上述社区商超的成功探索过后,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在同城生鲜市场上,为什么价格、品类都不占优势的线下商超,反而坚守下来了?或者说,那些曾让社区商超如临大敌,并促成他们开始谋求新生路的生鲜电商,怎么就失败了?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先不谈生鲜电商是如何用钞票撬开市场缺口、大打价格战吸引消费者下单的,回到生鲜电商刚开始布局同城业务时,对想要快速打通“吸引用户—线上下单—即时付费—同城配送—完成售后—产生复购”这个销售闭环的它们来说,普遍困于同城配送。
要知道,由于生鲜产品的鲜活性、难存储、易腐坏等固有属性,生鲜产品物流就必然不同于一般物品的运输流通。
市场普遍认为,生鲜商品在物流配送中有以下要求:其一是减少流通环节让商品以最快时间进入市场;其二是在流通过程中充分保障品质的稳定;其三是尽量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
生鲜电商与社区超市、生鲜零售门店等线下商超所争夺的客群,有着分布不均匀、需求多样化且不稳定的特点。
那么,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让用户拿到最新鲜的商品,就考验着生鲜电商的运力。而针对不集中且需求量小的C端消费者,生鲜电商的配送成本相较于线下商超必然高企,如何降本增效则成为平台能否盈利(活下去)的关键。
从生鲜电商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自建仓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老牌生鲜平台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它们通过在线下大量布局前置仓,以专业的生鲜配送系统实现了分拣和配送功能。
但同样以前置仓模式推出了盒马小站,并确认该尝试失败过后,盒马CEO侯毅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理论上前置仓这个模式是做不成的。从生意模式本身来讲,前置仓是个伪命题,不可能盈利的。”
对前置仓模式是否是个伪命题的争论,在市场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曾作出分析,“很多前置仓模式的平台供应链容易出现问题,这一模式对资金要求极高。”
在一路烧钱建仓直到跑马上市之后,每日优鲜上市即破发、叮咚买菜融资减七成远不及预期的结局,似乎印证了业内人士的判断,“前置仓投入越多,亏损也就越大。”
二是不自建仓配,集中大量客户订单之后,让遍布于各大社区的线下门店进行集中配送,以集中配送分摊单个配送带来的成本压力。
这个逻辑,在生鲜电商纷纷以社区团购模式下场后,得到了充分实践。如橙心优选、兴盛优选、十荟团等平台,均以社区小卖店这类在线下非常贴近用户的消费场景,作为平台配送链的终点站。
如无意外,社区团购或许会是最能做到降本增效的流通方式。但“线上买菜”的好生意,吸引了太多资本雄厚的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
据相关媒体报道,到2021年年初,社区团购在全国形成了5+5的结构,即京东、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等5家巨头,以及兴盛优选、十荟团、食享会、同程生活、美家优选等5家创业公司。
在因生鲜电商涌入而兴盛起来社区团购细分赛道,原有的创业公司与新入场的互联网巨头,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争夺团长和用户,以期扩大线下市场,以至运营成本一路走高,无序竞争之下,反而让生鲜电商失去了找到降本增效有效方式的初衷。
加之整合第三方资源进行配送过后,生鲜电商难以对商品品质和服务品质进行管控,最终造成用户好感败坏,更甚者直接导致用户流失,前期投入的大量补贴也付诸东流。
对生鲜平台本身而言,在开发同城市场的过程中,遇到难解问题的几率太大:找不到清晰的商业模式、投入大且暂时没有盈利希望......如此糟糕的使用体验,又何谈留客并引导用户进行复购?一波抢购热潮过后,人流自然也就散去了。
更关键的是,对于生鲜电商瞄准的消费客群,其千方百计开拓的同城业务并非无可取代,抛开逐渐减少的现金补贴和并不常用到的更多商品品类,它们不会比融入日常生活多年的线下商超更具吸引力。
日常果蔬不挣钱,不如去卖中高端农产品
数据更加直观。根据云菜园的调查,生鲜电商的市场占比确实不足一提:
截至目前,传统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线下配送,仍是国内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场所,牢牢占据着中国家庭所需新鲜农产品的一半以上;购买生鲜产品的第二大渠道是传统超市,占到了总数的 36.4%;最后一个主要渠道,才是由互联网技术和资本投资驱动的创新生鲜销售,五年的发展在疫情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也仅占总分销量的2.5%。
堪称惨烈的数据对比之下,与其说是消费者过于挑剔、太难讨好,倒不如说是这些生鲜电商,没有把好用户的“脉”。
在《生鲜电商大逃杀:一场注定亏损的尝试?》一文中,锌刻度提到,在农产品购入成本方面,生鲜电商与社区商超、卖菜小摊贩等竞争者相比,其实没有明显优势。
排除大宗购入农产品可能会降低一定的采购成本,从农产品的运输损耗、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和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这三个侧重点出发考虑,生鲜电商对比竞争者们需要额外支出的成本更多。
首先,运输低损耗建立在拥有一个完善冷链运输体系的基础之上,后入场的生鲜电商里几乎没有几家具备这样的实力,且冷链运输会带来高成本;其次,如上文所述,生鲜电商还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仓配方式,以实现在物流运输上的降本增效;最后,生鲜电商为了快速打开市场、抢夺客源,大打价格战就必然要投入更多营销成本。
以上带来的结果就是,生鲜电商试图以更高成本的商品,去争夺原属于社区商超、卖菜小摊贩、综合超市等的线下市场......而现实却告诉它们,着眼于日常生鲜果蔬等农产品,或许是个不智之举。
由于国内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再受到土壤条件、各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种植工艺水平、物流等基础设施等不同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偶尔会收到某些地区的白菜、菠萝、柑橘等农产品,滞销或价格波动过大的消息。
但需要留意,不管通过哪种消费渠道,优质的农副产品从来不会为了销量发愁。比如宁夏滩羊、草边黄牛等高品质生鲜产品,可谓一物难求。
虽然随着生鲜电商的不断渗透、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用户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便利化、品质化和高性价比等特点,但他们希望能够接触更多地区、更多品类的农货。
根据艾媒咨询的一项行业数据分析显示,现阶段受访网民对能消费农货的丰富度颇为不满,分别有59.7%及42.4%的受访用户认为只能消费较少地区和品类的农货。
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在生鲜电商的推动下,更多农货能够直接触达消费者,但品质消费趋势下消费者对于农货丰富度需求较大,“未来仍要加强发挥电商平台对农货零售的支持作用,结合创新业务形态和物流体系扩大农货流通半径,从供给和需求两端进行优化。”
这里的丰富度,绝对不是指如生鲜电商当下在做的这般,单纯将日常的生鲜农产品集中放在网上售卖,而是那些较为独特、日常难买到的农货商品。
某高端品牌农产品(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绝对且长期价格优势的话,倒不如去做中高端农产品市场。”有从业者告诉锌刻度,相比果蔬等日常所需,中高端农产品的定价空间更大,留给商家的盈利空间也更大,还能与现有农产品商家形成差异化竞争,反而会对上那部分需求高端产品消费者的胃口,“走亲访友的时候,如果能带点不常见的高端农货,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不过,高端农产品品牌的建立难度,不会比赢得“菜篮子”争夺战更容易。说白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只有当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对得起你的价格”,那平台才算真正拥有了留住用户的实力。
而现在的生鲜电商,只能展望这个触不可及的目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锌刻度,作者:孟会缘,编辑:许伟,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线下商超“反攻”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是一门“好生意”吗?
电商改造生鲜的第二个阶段
2020:生鲜电商的终结
生鲜电商决战2021
生鲜赛道加速跑,我国生鲜电商赛道今年融资总额超百亿
生鲜电商,终有一战
上市,能成为生鲜电商的“免死金牌”吗?
上市之后,生鲜电商仍要狂奔
风起云涌的印度生鲜杂货电商市场
网址: 线下商超“反攻”生鲜电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914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