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硅谷来了!走,到大湾区创业
(原标题:中国硅谷来了!走,到大湾区创业)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于惠如 李华清 张锐 冼嘉琪?
过去的这几天,南海边再度沸腾了起来。
2月18日晚上7点,在外地出差的徐志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打开手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如热风扑面。
当晚,徐志根着重研读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里面关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两部分内容,这是因为其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医疗、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的产业体系都跟他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徐志根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在粤港澳大湾区里,同样怀揣梦想的又何止徐志根一人,还有湾区内无数像徐志根这样的创业者们以及那些在科创链条上为创业者、为新科技提供“庇护”的载体平台,也包括渴望拥有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者们。
随着《纲要》的发布,南海边这个新划的“大圈”变得更加清晰、立体起来。大湾区被赋予了五个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其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尤受关注。
“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蓝图已绘,梦想已来。中国硅谷,会迅速崛起吗?
走!到大湾区创业
2017年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彼时,徐志根了解到的都是一些零碎的信息。一年前,在跟数位参与大湾区相关规划讨论的人士接触过以后,他所在的企业着手在深圳成立新的研究院与生产基地。2018年6月22日,深圳市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配天最早的机器人业务是在安徽,可以说深圳配天的成立就是应大湾区而生。去年我们已经跟南山区政府洽谈过了,厂房建设等规划计划在今年实施。”徐志根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机器人行业属科技密集型产业,研发、制造都要与世界技术接轨。徐志根深知这一点,并做好了布局。“未来,我们会把业务重点放在大湾区。在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设立办事处或者分公司。研发方面,我们将在深圳设立深圳研究院,在珠海设立与焊接相关的应用技术中心。”
与深圳一水之隔的香港,也有着许多像徐志根一样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股“东风”摩拳擦掌的创业者们,其中有些人的创业嗅觉更加敏锐,尚海龙就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的短短四年里,尚海龙所在的商汤科技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科技独角兽之一。商汤科技起源于香港中文大学,创始人汤晓鸥及团队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视觉研究。回忆起商汤早期创业的艰难,现在已是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的尚海龙五味杂陈。创业之初,商汤早期团队主要集中在香港公司,只有四位同事,而在深圳,三位深圳公司的初创员工就坚守在深圳美年广场一间四十平米的屋子里,不过大家斗志昂扬,梦想着用AI改变世界。四年过去,如今的深圳商汤历经四次搬迁后,来到了位于深圳湾的科技生态园,拥有了占地8525平米的办公区,香港公司的办公室空间也扩大到了2000多平米,深港两地员工人数过千。
商汤发展的速度很快,尚海龙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正是依靠粤港澳大湾区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和硬件优势,商汤才能够快速完成算法与产品的结合落地,让AI创以智用。深圳商汤可以说借助了广东良好的产业配套,早期的自动驾驶、智能硬件、手机和IVA产品线的很多产品都在深圳商汤诞生。
同样正在“追梦”的还有龙沛智。作为一名在香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的金融工作者,龙沛智一直希望能改革传统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然而香港的科技互联网氛围远远不及金融浓厚。如何把金融和科技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做到这个事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金融人才,但在创新科技、软件开发方面却缺乏人才,而深圳则弥补了这一短板。
2013年龙沛智在香港创立了金融科技集团WeLab,一年后进入中国深圳。WeLab第一批技术的同事全部都来自于深圳的初创或大型科技公司的科技人才,在香港推出第一个产品的时候用了六个月,第二次在内地推出才用了三个月,龙沛智觉得这就是内地人才和市场的优势。“主要是人口红利,在香港只可以做七百万人口的市场,在深圳可以辐射全国十三亿多人的市场,这个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龙沛智说,在他看来,此次规划大力提倡创新科技发展,可帮助创科行业汇聚人才,WeLab目前有百分之九十的员工在大湾区内,在专才培养上可望进一步受惠,同时规划也为创科企业缔造了更佳的营商及发展环境,会进一步促进香港金融科技发展。
科创已成湾区建设主轴
在创业浪潮中,涌现了一批科技创业者的庇护“小伞”,有人称它们为孵化器,也有人称它们为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它们与创业者并肩前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中同样被定义——孕育创新企业的载体。
作为港澳地区首例“国家级众创空间”,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嗅觉是灵敏的。“创孵中心未来将争取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众创空间合作,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尤其是惠及在湾区城市创业的澳门青年。”2月21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董事长崔世平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
而在此之前,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已经开始与海内外的创投基金、高等院校、创业孵化器等一起筹备有助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合作项目。2017年开始,中心在广东省内建成了中山、东莞“内地互动区”,联动粤澳两地资源,这是中心为了澳门青创者与大湾区互融发展的重要一步。中心认可的会员项目可获推介进驻到大湾区内的珠海、横琴、南沙、深圳等多个孵化中心。“目前进驻中心的会员中,约五成为科创类型企业,配合《纲要》将大湾区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对澳门的创业人士既是机遇,更是动力。”崔世平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科创将成为推动湾区建设的主轴,澳门特区政府在2019年度的施政报告也首次提出为科创企业提供分阶段税务减免和优惠额度,青年在澳门从事科研创新发展的未来可期。
孵化器也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深圳这个南方的创新城市中。TCL创客空间,自2014年在深圳成立以来,已经孵化了300多支创业团队,其中大部分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创业团队。TCL创客空间总经理邹宇对自己团队孵化的F5未来商店团队印象深刻,“是一个很好的从早期的孵化到加速再加上投融资的案例。”邹宇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道。F5未来商店的经营主体是一家佛山企业,2014年项目立项,2016年获得TCL千万级别的投资,2017年获得创新工场投资,目前门店布局广深。邹宇回忆,TCL创客空间向它开放了TCL集团(3.190,?0.02,?0.63%)机械生产方面的渠道,也让它入驻TCL旗下的地产园区,帮助它开拓早期的市场。
还有一种孵化叫做孵化技术并最大化地将科技成果转化,进而赋能企业和社会。距离TCL创客空间13公里的地方,竖立着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平安金融中心,它的主人中国平安(67.020,?1.63,?2.49%)近十年投入了500多亿元用于研发布局创新科技,已经不断对外“接单”,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医疗、政务、交通等各个领域。
平安智慧城作为中国平安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已与深圳和珠海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数字经贸平台”常被提及,它通过智能认识、云科技等技术,收集深圳市经信委内外各个业务部门经济运行相关指标数据,归集了超过4318个指标、300多万条数据,实现委办局内外部数据共享和可视化展示,打破委内信息“孤岛”的格局。此外,平安也联系香港、广州、东莞、佛山等湾区内城市,在跨境贸易、智慧环保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2018年,平安金融壹账通在香港金管局发起的招标中,力压对手获得标书,成为香港贸易融资平台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为该平台的生产部署提供支持。
“《纲要》不仅于平安,于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都是机遇。对于激发平安智慧城市未来综合发展潜力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认为,规划《纲要》的出台更坚定了平安持续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大湾区建设的决心。”中国平安在回复经济观察报记者时表示。
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契机很重要,可以说对2019年,我们充满信心,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刘湘云称。事实上,他道出了不少粤港澳湾区研究者的心声,《纲要》里提到的“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都惠及他们。作为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的院长,刘湘云平时在学校负责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2018年12月底,他多了一个身份——担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
刘湘云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上述研究院已经开始运作,不过他还在跟港澳地区的高校洽谈,希望能协同共建研究院。“人才培养模式上,内地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跟港澳学生互通有无。”刘湘云透露,他正在广州申请一个项目,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希望能得到批准,更方便地派送学生到港澳地区进行现场观摩。
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工作,刘湘云结识了一些院士,留意到他们的一些科研成果并不十分理想,“全国高校的科研转化率应该不到20%”,刘湘云说道,背后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很多高校或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没有合适的市场,不像企业的产业化,通常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刘湘云计划跟院士们以广州为典型案例,建设一个科技大数据平台,方便帮助研究院所和企业进行科技转化,给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赵宇波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则更多聚焦于工程化后端、成果转化这块。他们一直跟香港科技园的创新企业有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主要提供产品的想法,而研究院则能够快速地把企业的创意、创新的想法落地,为企业提供产品和工程化的设计、实施、还有模具制造等服务。这是因为制造方面的设计、配套、供应链,深圳比香港的资源更丰富,加上生产周期会比较长,企业的产品一般会在深圳进行制作。
赵宇波团队前期跟香港创业者就智能血糖仪展开了合作,最近也不乏疫苗、净水、环保设备的项目,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完全完成,香港科技园的创业项目在深圳落地还是会存在一些障碍。“现在我们跟它们的合作就跟国外合作差不多,合约、资金过境方面都属于跨境合作。例如说香港企业的资金怎么支付,还有就是双方协议对应法律的约束和要求都不太一样。”赵宇波说。
在赵宇波看来,规划《纲要》的出台还是很让人振奋的。如果未来能够有湾区的整体政策,那可能很多合作就会有突破或者更加便捷。尤其是深港两地合作,通过大湾区的规划,期待有更多一致性的政策出台和一些共有的规则方面的变化。
对大湾区抱着期望的还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阐述了他对大湾区在积极推动形成全球创新高地的构想。在他看来,大湾区有很好的基础,例如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础,还有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的布局地、培育地,大湾区里还有高端服务业、有现代服务业、有金融中心、会计、资讯提供支撑。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推动‘软连接’,就是制度对接、标准互认、治理协同。如果能有效地推动‘软连接’,譬如说我们打通税制,就会吸引港澳的这种创新资源,甚至国际创新资源来大湾区就业、创业,集聚。”王福强称。
支撑一个地方创新发展的是创新生态,硅谷有很好的创新生态。王福强觉得大湾区要向硅谷学习,要把各地的优势整合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我们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重要的是联通。让各地的资源整合、联通、发酵、纯化,形成一种创业生态。这也是我们的愿景,成为国际创新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也就是可以界定成一个新的硅谷。”王福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道。
王福强表示,硅谷仅是科技研发科技转化,在大规模的量化生产和面向市场方面是有欠缺的。但粤港澳大湾区既可以做研发、也可以做转化、也可以做量产。所以大湾区应该比硅谷更有优势,市场空间更大,更有腹地支撑。一旦大湾区的创新生态形成了,因为港澳的资本优势,它的加速度就会非常大。
相关推荐
中国硅谷来了!走,到大湾区创业
硬件创业者“再造”大湾区
逐梦大湾区,红杉中国助力“科创超人”
我们去看了看香港创客节2019,这是今年份的大湾区创业趋势总结
大湾区建设的欧盟经验
20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大湾区多少城市会入选?
中关村简史:从创业有罪到中国硅谷
旧金山房价下跌近5% 美国社畜湾区“大逃离”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跨境理财通”,用人民币结算
谷歌砸出10亿美元,要为湾区困难群众,建2万套经适房
网址: 中国硅谷来了!走,到大湾区创业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49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3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7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48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11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519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43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