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05月23日 08:1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心缘。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美国霸凌华为行径升级!拉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下手,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华为芯片再遇新难关。

这一次举起铡刀的,是掌控了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设备芯片的英国公司ARM。华为手机的大脑麒麟芯片、云端大脑服务器芯片均集成了ARM的IP授权。

ARM在对美媒The Verge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规定”,但拒绝进一步置评。

The Verge称还收到了华为的声明:

“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承认其中一些公司因为出于政治动机的决策而面临压力。”

“我们相信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的优先事项仍然是继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有媒体称,去年ARM与中资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ARM中国已取消6月初的新品发布计划,原计划发布一款嵌入式CPU产品并介绍之前已经发布了的“周易”平台最新进展。

受美国政令影响,一批日本、英国公司和华为的合作将受到限制。仅仅一日之内,多方消息显示这些厂商均暂停与华为合作(部分未有官方公开表态),这场由美国发起,被外交部发言人称之为对华为公司的“霸凌”行径,俨然已经发展成一场无下限的围攻:

1、Arm将暂停与华为的业务往来;

2、英国电信运营商EE宣布,下周启用5G服务,不支持华为5G手机;

3、英电信商Vodafone暂停华为5G手机预购;

4、日本主要电信商软银、KDDI宣布暂停发售华为P30 Lite系列手机,另一家运营商NTT docomo也在讨论是否停止预约;

5、台湾地区中华电信、台湾之星等电信商宣告卖完华为存货就停售华为新机;

6、美媒称微软商城下架华为笔记本,无法搜索到任何相关配件。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东芝公司已经在内部宣布停止和华为的合作。

新闻联播刊播国际锐评:“企图用‘技术霸凌’打压中国,是痴心妄想!”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就在昨日下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凤凰卫视独家访问,针对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禁令问题表示:

“这是一种典型的单边行径,我们看到这种单边行径在四处横行。华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在找不到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动员国家力量来打压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这是最典型的经济上的霸凌行径。有句老话叫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这种唯我独尊的作法,我相信是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同的。”

针对中美下一步接触的推进,王毅表示:“如果是平等谈判,我们大门随时敞开,如果是要向我们进一步施压,打贸易战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奉陪到底。”

英媒BBC称ARM停止与华为合作

据BBC获得的内部文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正在中止与中国华为的业务往来,以遵守最近的美国贸易禁令。

据悉,ARM要求员工停止和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权利和任何待定合作”。

ARM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英国剑桥,于2016年被日本电信巨头软银收购,采取的是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授权的商业模式,收取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和版税提成。

在该公司的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其芯片设计源于美国的技术。虽然ARM不是美国的公司,也会受到特朗普政府禁令的影响。

备忘录中据传要求员工不能“提供支持交付技术(无论是软件、代码还是其他更新),参与技术讨论,或与华为、海思或任何其他指定实体讨论技术问题”。在行业活动中与华为员工接触的ARM员工必须“礼貌地拒绝并停止”有关业务的任何对话,可以强调个人可能因违反交易规则而承担个人责任。

要知道,ARM的设计产品可是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设备芯片的IP提供商,三星Exynos处理器、高通骁龙处理器、苹果手机处理器、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等市面上常见的片上系统(SoC)都采用了ARM的指令集来研发,另外ARM产品还覆盖了大多数传感器、微控制器、服务器等设备。

也就是说,ARM掌握着全球多数半导体公司的核心命脉。

据软银2017世界大会公布的ARM市场份额,ARM架构在智能手机和调制解调器方面占比均超过了99%,而在车载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超过了95%和90%。

当初为了拿到ARM的专利授权,华为可是花了不菲的开支。华为海思旗下的多个品牌,包括手机芯片麒麟系列和服务器芯片天罡系列,用的都是ARM基础技术来制造。

以华为Mate 20的大脑麒麟980为例,其中的CPUCortex-A76核GPUMali-G76都是华为买的ARM微架构授权。

很多人认为,新的禁令意味着,海思将来不再能从ARM技术获得开发硬件的支持,而从头开始设计意味着芯片内部设计都要全部重新再来,这可不是件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

比如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的副总裁、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就发表看法:“ARM是华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的基础,因此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ARM中国是去年ARM与中国投资财团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ARM占股49%,中资占股51%,旨在使ARM能够为中国地区的产品开发和销售提供支持。

有媒体称,原本ARM中国计划在6月6日举办2019芯片发布会,原计划发布一款嵌入式CPU产品并介绍之前已经发布了的“周易”平台最新进展。而就在昨日,媒体们陆续接到ARM中国的电话,称发布会改期。

对ARM和美国政府的灵魂三连拷问

ARM停止和华为合作这个事,或多或少令人有些不解。

第一、美国的禁令只针对美国公司的产品和技术,ARM总部在英国,大股东在日本,为什么要和华为过不去?

对此,该报道称内部备忘录给的解释是,其芯片设计包括“美国原产技术”。

虽然ARM不在美国,但它的大部分高端处理器研发都在那里。ARM不仅在美国设有8个办事处,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和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设有研发中心。这两处的研发中心开发的处理器IP都将属于美国禁令管辖范围之内。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至于ARM为什么切断整体业务与华为的合作,不知道是不是对美国行政令做出的响应,或者是否有美方给建议,答案可能得后续等ARM自己来揭晓。

就日本三大电信商先后考虑延迟发布华为P30手机的新讯来看,美国禁令似乎也限制了日本、英国和华为的往来。

第二、刚刚美国还给华为90天缓冲,美国企业都还没怎么动手,ARM跳出来搞事情更加说不通。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ARM是按照自己对美国规定的解释行事,还是听从了美国商务部的建议。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第三、这项禁令似乎也适用于ARM中国,而奇怪的是,当初成立ARM中国,貌似就是预防这一手的,除非ARM中国跟华为闹翻,才有可能彻底瘫痪华为,如果ARM中国也倒下,那等于预防针失效。

有一种说法是,ARM最关键的相关专利都在ARM母公司手上,ARM中国仅相当于ARM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没有这些核心专利的所有权,只有它在中国研发的IP不会受到禁令的影响。

别悲观!华为没那么紧张

不过,现在的局势也不用过于悲观,因为华为已经获得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

ARMv8是ARM公司的32/64位指令集,目前的处理器都是这一指令集的产物。华为现已获得的指令集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实质上掌握了ARM当前的基本指令,也就是ARM当前所有的核心技术,华为后续还可以进行持续的研发和改进,只是说华为可能拿不到后续再扩展的指令集的授权了。

华为强调,可以完全自主设计ARM处理器,掌握核心技术和完整知识产权,具备长期自主研发ARM处理器的能力,不受外界环境制约。

下图为华为于今年1月的一次市场活动上就公众对ARM架构自主性的疑问进行解释: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5月20日,华为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华为的服务器芯片鲲鹏920已经可以完全实现自主生产。该芯片虽是基于ARM公司的架构,但华为已经获得了永久授权。除此之外,剩余的供应链的华为都可以实现自主生产。

ARM同理可以延伸到其他EDA芯片设计工具等服务型产品,即便华为不能继续获得更新版本,就现阶段来看,华为还有缓冲和采取其他办法的时间。

现在的局面很糟糕,但从华为早早买下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来看,华为并不是在打一场毫无准备的仗。

如果华为能抗住这道压力,挑战之后,尽显生机。

最后,抛两个小疑问:

1、ARM如果真与华为停止合作,你猜最大赢家会不会是RISC-V?

2、期不期待华为海思自研核?

相关推荐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ARM 与华为停止业务往来,麒麟芯片怎么办?
Arm中国深陷控制权之争,或与华为有关?
ARM中断合作:华为面对的现实与挑战
焦点分析 | 华为难关半渡
4份声明3次反转,Arm中国上演夺权大战,华为或被全面断供?
ARM也喊停,这对华为影响有多大?
华为深夜财报:面对绞杀,依然站立
为什么Arm对华为禁令不会起到实质的效果?
日本有望成为华为供应链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网址: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240.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