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也喊停,这对华为影响有多大?
昨天(5月22日)下午,ARM中国的公关直接电话虎嗅,表示原定于6月初在深圳举行的新产品(AI相关)发布会被通知“取消”,而且也没有延后举行的具体计划。
在挂断电话之后,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最坏的设想。
果不其然,就在昨晚7点多,BBC直接拿到了ARM的内部通知文件:因为包含来自美国的技术,ARM(英国)已经要求员工“停止所有与华为及其子公司正在生效的合约、支持及未决约定”。
看到这条新闻之后,虎嗅也向ARM中国相关人士了解到了部分情况——ARM中国的新产品发布会取消,同样是因为来自英国母公司的压力,显然是想彻底避嫌。
华为在晚些时候也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
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也认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由于政治动机的决定而承受的压力。我们相信这一令人遗憾的局面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向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至此,ARM彻底暂停与华为合作已成定局。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ARM是什么样的存在?
对于少数人来说,ARM的名字并不陌生,毕竟这是一家凭借自身技术助推整个智能手机时代的公司。
ARM公司的拳头产品就是“ARM处理器”,它的特点是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相对于PC使用的CISC复杂指令集而言),通过对计算机底层运行的精简,让整个处理器更加高效。这也让其在电源有限、移动使用的智能终端时代,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ARM公司自己的运行机制——ARM自己不销售实体产品,而是只销售技术授权,从最基础的指令集,再到特定的Core设计,甚至是后续的处理器优化魔改,都有专门的技术授权项目。
这种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某种程度上堪比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大幅降低了移动端处理器的进入门槛。
设计芯片可不是什么轻松好玩的事情,且不说如何招揽足够多的人才进行前沿技术研发,还有就是一次就可能耗资上千万的的流片、测试,最后还有软硬件的兼容、优化等等。
但是由于ARM的存在,手机处理器厂商的负担一下子就轻了下来,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去进行风险最高的处理器底层开发,而是可以直接从ARM手中买来授权,然后拿着这份授权去到自家晶圆厂或者别家晶圆代工厂,利用ARM给的芯片设计资料“快速(相较于自研芯片而言)”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CPU、SoC等芯片。
而且这种模式其实也压力重重,ARM同样需要背负整个生态对于处理器性能进展的期待,假如想要赚取更多的营收,也只有进一步将ARM生态做大一条路。这毫无疑问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公司(说ARM躺着收钱的媒体都可以回去洗洗睡了)。
其二,是ARM的授权机制,保证了整体生态的秩序,维护了软硬件生态的良好兼容。
不同于PC时代的X86架构,ARM的RISC架构其实演进的幅度一直很大,在庞大的性能需求面前,ARM的指令集已经进行了十多次的演进。如果想要把一个处理器的硬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那么软件系统必须对这些指令集进行良好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ARM的存在,整个ARM处理器的指令集演进节奏一直被控制的很好,系统既不需要频繁地去适应新的指令集,又能更深层次地去对指令集进行优化。
至于ARM为什么现在也“翻脸不认”华为,究竟现有的ARM处理器中包含多少来自美国的技术?截至发稿虎嗅也未能从相关人士处得到说法。但相信还是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直接压力。
套用任正非前天接受采访时的一句回答:“美国是法制国家,美国企业不能不遵守法律,实体经济要遵守法律。媒体也不要老骂美国企业,大家多为美国企业说话,要骂就骂美国政客。”
二、ARM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就在去年5月份,虎嗅曾对ARM中国合资公司的成立做过专门的报道(《中国芯第一次“突围战”》)。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这家合资公司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且直接接管了ARM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业务。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可惜的是,管理主导权并不等于整体技术的转让。在当时流出的一份ARM中国集资PPT中,就明确地展示了ARM中国和ARM英国母公司以及中国客户之间的授权关系:ARM英国母公司先行对ARM中国公司进行授权,随后ARM中国才可以对中国客户进行授权,这个顺序并不能打乱。
考虑到现在ARM英国母公司已经下发通知暂停合作,ARM中国子公司是没有办法跨过英国母公司的允许,对华为进行相应技术授权的。
略有深意的是,ARM中国的成立其实与海思崛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来华为的智能手机持续快速成长,二来华为本身在整个通信领域就是龙头,现在更是已经研发出了鲲鹏920这样的ARM服务器CPU。专门建立一个中国子公司无疑会让双方的合作更加方便。
三、华为会遭受到多大的影响?
客观地说,应该比大部分人想的都大。
根据ARM自己的财报,2018财年中国区的销售额占了ARM全球销售额的约20%,而这个数字绝大部分都是华为海思贡献的。
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ARM对于处理器的授权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最底层的基础架构到最终的处理器,主要可以分为这么几档:
1. 首先是处理器的指令集。指令集其实就是ARM处理器的一部分硬件设计逻辑,也是整个ARM处理器最基础的部分。你可以把现实中的CPU看成一个电灯,指令集就是一份详细的说明书。假如你足够强大,你也可以按着说明书来自行造“灯”。只要你按照指令集来做处理器,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找到兼容的系统,并且最终在生态的帮助下实现应用。
2. 其次是Core“核心”的授权。因为指令集还是太基础,所以ARM也会提供实际的处理器设计图纸给客户。例如最新的Cortex-A76、Cortex-A55。这些设计图纸是已经能够直接提供给晶圆厂投入生产的级别。
3. 最后是要对ARM处理器改进、调整的授权。例如华为、高通、三星,各自其实都对ARM处理器有一定的技术积累,都会选择在ARM上研发新处理器,甚至是架构阶段就参与进去,进行自己的处理器优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通、三星对于自己SoC芯片中核心的称呼中没有了ARM自己代号的原因。
根据现有的信息,华为很可能已经获得了ARMv8指令集的永久授权。换言之,华为至少可以自行研发ARM处理器,并且继续享受到整个生态对于这种指令集的兼容性。
但糟糕的是,还在不断迭代更新的ARM Core授权、以及处理器改进优化、深层次的协作等,肯定都会受到暂停合作的影响。
而从实际的产品层面说,假如接下来美国的相关禁令继续持续,假如华为依旧想要在自家产品上保持芯片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华为实际上就要完成原来“ARM+竞争对手”的工作量。要知道,前者可是一家在RISC处理器领域深耕了快30年、拥有超过6000名员工的老牌半导体公司。
华为海思大概率很难一下子承受如此之大的挑战。
不过前几个月已经曝光、坊间传闻下个月就将发布的麒麟985处理器很可能不会受太大影响,毕竟按照半导体行业通常的研发时长计算,麒麟985应该早已进入了大规模流片的阶段。至于排在985之后的麒麟990,目前则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拿来判断影响程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麒麟990之后的项目都将遭遇不小的麻烦。更不要提像服务器处理器、基站芯片这些华为自家芯片正在涉及的新领域了。
四、个人看法及总结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个人觉得ARM暂停合作倒不算最严重的。
就拿手机SoC芯片来说,华为的麒麟980其实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性能、通信能力、能耗),而且我们现在正处于4G网络继续大范围普及,5G推广还在持续进行中的空档期。而智能手机本身的性能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发展期,要是真的想拿麒麟980将就用一两年也不是不可以。
相比之下,芯片的生产要要命得多。麒麟980的出色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台积电的7nm制程工艺,目前国内的晶圆厂稳定量产水平最高还停留在14nm左右。做一个简单的算法,工艺差2倍,面积就要大4倍(工艺是边长,面积需要平方),功耗和发热也要同步上涨。变“胖”之后的麒麟980,那是绝对如何都塞不进你现在的手机的。
毫无疑问,今天国内肯定又会因为ARM的暂停合作掀起一波“自主创新”的呼声,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反而有必要再返回头去读读任正非前天采访时说过的两段话:
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站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科技创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比如我们的海思并非从源头开始自主创新,也给别人缴纳了大量知识产权费用,有些是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有些协议是永久授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别人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创新。
因为半导体真的是一个不得不“全球化”的行业。
图片来自:摩尔精英
光是2017年,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300亿美元,随之催生的电子产业更是高达1.5万亿美元。这还不算半导体行业居高不下的材料费用和研发投入。
在如此高速迭代而竞争激烈的前沿科技行业,一味追求自主创新,那或许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相关推荐
ARM也喊停,这对华为影响有多大?
ARM 与华为停止业务往来,麒麟芯片怎么办?
华为再遇难关:多家日本、英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受限,ARM中国新品发布改期
4份声明3次反转,Arm中国上演夺权大战,华为或被全面断供?
Arm中国深陷控制权之争,或与华为有关?
为什么Arm对华为禁令不会起到实质的效果?
英伟达、ARM欲合并,对中国科技界的影响超乎想象
ARM中断合作:华为面对的现实与挑战
Nvidia、ARM两大芯片巨头欲合并,对中国科技界的影响超乎想象
明年旗舰机性能如何?ARM 告诉你
网址: ARM也喊停,这对华为影响有多大?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24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3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7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48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11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519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43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