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36氪专访|甲壳虫智能郑权:清洁电器卷来卷去,不如去啃硬骨头

36氪专访|甲壳虫智能郑权:清洁电器卷来卷去,不如去啃硬骨头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10月28日 07:57

作者|高雅

编辑|彭孝秋

当科沃斯股价一年多时间从17元涨到最高252元后,所有一级市场投资人都震惊了,势必想在扫地机器人行业寻找出下一个十倍股。

所以,基本只要在去年8、9月份完成融资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到12月估值就普遍涨了3-5倍。今年前8个月,服务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已达79起,披露总金额超238亿元。

明星项目更是涨幅惊人,云鲸在2020年先后完成了字节跳动领投的A+轮、源码资本领投的近亿元B轮以及红杉中国领投的C轮融资等三次融资,估值在半年多的时间内从4亿人民币涨到10亿美金,翻了15倍之多。

增长并非没有逻辑,行业拐点确实来了。年轻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力军,拉高了对扫地机器人的购买力。

有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零售规模为53亿元,同比增长39%;消费者对购买的预期价位也在提高,今年Q1的产品均价已经是1914元,同比上涨384元。

资本的火爆也带来竞争的激烈。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光了,想要摘到更高处的果实就需要付出更大力气。

在扫地机器人行业,更多的果实一样长在高处,高处的果实一般也难摘。

为了更好的完成清洁任务,如今的扫地机器人已经长出“眼睛”和“大脑”,把一系列用在航空航天、自动驾驶和智能手机上的技术LDS激光雷达、3D结构光、dToF、AI算法等搭载在了扫地机器人上。

但即使技术看起来已经很酷炫,市场空间仍诱惑力十足,按照中信证券《机械行业扫地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在城镇家庭中的渗透率仍不足8%。也正是如此,仍有不断的创业者涌入这个赛道。

今年1月,曾任职于微软和绿米联创的郑权也步入这片火热之中,创办家庭服务机器人公司甲壳虫智能。

“卷”是郑权描述行业现状时提到的一个词,“云鲸推出双滚盘拖地后,有些厂家就开始做双滚盘式的扫地机,这不是创新,而是一定程度的内卷。

扫地机器人到了技术发展的瓶颈期了吗?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居的切入口之一吗?

这一次,36氪和郑权聊了聊,在过去,他有16年以上互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经验,曾从0到1打造行业Top1的智能门锁爆品,单SKU突破100万台的出货量。对智能家居的画像、扫地机器人的想象和技术趋势,他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智能家居入口到底在哪里?

36氪:为什么在此刻选择做家庭服务机器人呢?

郑权:从初心上来说,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家用服务机器人。

整个想法的变动要从2016年说起,那个时候我还在微软,当时微软已经在工厂里面大规模的部署机械臂、视觉算法等等,整个工厂在机器臂及大数据算法管理下井井有条,我们觉得这些设备很酷,就畅想能否把这些自动化设备放到家庭里面,让家庭场景也长出眼睛和手,变得智能化。

后来去绿米做了第一代米家智能门锁,正式接触了智能家庭场景,也同时打造了单品爆款的智能门锁。直到去年,在智能门锁业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感觉是时候再开辟一个新战场了。

一开始的想法很单纯,比如能不能把机械臂用在扫地机身上,让这些机器去捡一些垃圾等等一系列的动作。

但后来发现做这样一个产品,它离最终产品化落地还有很远的距离,还不能给用户带来真的价值,所以我们就决定从扫地机器人做起,把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这个大梦想缩小到清洁机器人上。

36氪:前几年大家普遍认为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切入终端,扫地机器人也有可能是智能家居的切入口吗?

郑权:这其实是移动的和静态的一个区别。目前看来我们觉得智能家居其实不存在入口,只能说什么样的场景可能是一个好的切入点。目前来看,扫地机器人是实现人机共存环境的一个切入点。

36氪:相比其他的家庭智能设备,扫地机器人是最贴近于落地场景的形态吗?

郑权: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做家用服务机器人,那它在家庭里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因为现在包括家居、家电在内的家庭设备,都是从人的交互角度去思考设计,如果机器人能够在家庭里面真正服务的话,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改造之后才会产生人机工程的环境,机器人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的。

36氪:提到智能家居,虽然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也有消费者表示在使用感受上还远没有达到万物互联的状态,您认为真正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的?

郑权:现在的智能家居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它只是后台的数据连接,没有设备与设备直接物理上的自主交互。

什么是物理上的直接交互呢?就是比如一个杯子、桌子或者凳子,能不能做一些物理上的移动。

假设我们在桌子上安装了一些芯片,可以做到自动抬升,但是谁去控制它,又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但这才是真正智慧家庭的终局。

现在的智慧家庭,我们实现了自动开灯、自动打开窗帘等等,但它离终极形态还差的太远。

我记得去年三星发布了一个带机械臂的机器人,但是根本问题仍没有解决:因为现在的大多数普通家庭生存空间仍然没有数字化,那么这个机器人就难以适应到用户家庭中,它在家里能做的事情就有限。

36氪:那在未来我们是不是可能都不需要用到手机APP来操作了?

郑权:如果是终级形态的话,人应该是完全感知不到技术的,我们希望它像空气一样是必需品,但是你不会受到它的干扰,

比如从视觉上来说,不会对整体的家居环境造成破坏,可以融入到家居环境之中,同时非常便捷。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减少维护它需要花费的精力。一个理想形态的场景是,未来当你走进家门口的那一刻,家里面就已经是你想要的布局了。

比如你今天想要运动,音乐也好、灯光也好,包括桌面摆放的物品也好,都已经是你想要的风格了。

具体到扫地机器人上来说,不用花精力去维护就减少了它的存在感。

比如在扫地机器人行走的过程中容易碰撞到线,我们通过避障让它不会绕线或者卡死在什么地方,再比如清洁拖布,让它不需要人工再拿去清洗一遍,也可以减少存在感。

首先是真干净,其次是真方便

36氪:我们观察到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想提高渗透率,会从那些层面发力呢?

郑权:渗透率确实还很低,目前仍然是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用两个数据对比来看,第一个是全中国有证的房屋已经突破4亿,第二个是洗衣机一年可以达到700~1000亿的市场规模,相比起来,扫地机器人目前在国内的年销量还没有超过150亿,所以其实是非常大的可操作空间。

提高渗透率要从两个维度考虑。

首先,作为清洁类产品,清洁干净是消费者购买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清洁维度上面,市面上大多数扫地机还做不到比自己动手擦地更干净,除了洗地机,但它是手持的,无法真正的解放双手,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维度,这个维度就是便捷。

洗衣机之所以如此高的年销量和渗透率是因为它真的可以做到比人洗衣服更干净更便捷,而扫地机目前在清洁的程度上,还远远达不到替代人工的程度,这就是渗透率不足的原因。

这两点就是产品和用户真正期待终极形态之间存在的gap,这个gap也就造成了渗透率短期内无法有非常大的增长。

36氪:我们注意到现在手持洗地机的价位可以达到3000-4000元,您认为为什么它可以在这样的高价下,还有消费者愿意买单呢?

郑权:因为这是刚需。当我们回顾洗衣机的发展历史时,我们发现19世纪初洗衣机在发明时也面临了和扫地机同样的发展瓶颈。但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对严苛。

洗衣服和扫地又是家务中常见的工作场景,购买好用优质的家电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在手持洗地机产品上看,在清洁的维度上,它可以做到比人手工去抹地板抹得更干净,这就准确的找到了用户痛点所在,这是目前绝大部分扫地机器人做不到的。

而XWOW晓舞全自动洗地机器人就是在扫地机的基础上,融合并提升了手持洗地机优越的清洁性能,做到了比人工清洁地面更干净的同时,在便捷性上做到3~4天不用维护。

晓舞全自动洗地机器人

36氪:如果成本相对不高的话,可以把利润空间降的更小一点、价位更低一点,客户群也许就更大,不就可以拿到更大的市场吗?

郑权:目前手持洗地机市场已经在打价格战了,现在很多品牌都有在进行售卖,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就不是单一公司的定价了,而是市场调控的选择。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大家都在做?因为解决的是消费者的痛点,这也是我们的创业初衷,做难而有价值的事情。

新品牌还有机会吗?

36氪:我们知道算法是不断通过场景、数据积累去革新的,那么对于做扫地机器人多年的企业,他们的算法已经相对很成熟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您认为新品牌还会有优势吗?

郑权:在工程实践的层面上,一些做的久的企业确实有先发优势。比如他们有大量用户群,可以通过大规模的用户数据做一些优化。

这些成熟经验给了行业学习交流的机会。但现实层面来讲,技术是不断更迭的,现在很多新的传感器技术慢慢把算法的差异拉的越来越小。

在无明显差距的技术层面上来说,如果把现有成熟的技术用新的落地形式落实在产品上,比方说使用过程、使用效果、产品设计这些层面都有所突破的话,对于新的品牌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因为我们都知道高需求低渗透率的市场事实,产品好用才是硬道理,所以综合这些因素考虑,能带来好产品的好品牌永远不缺消费者。

36氪:从现在的市占率上来看,前五名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已经比较大了,通常在购物倾向上,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熟知品牌,那么对于新品牌来说的话,品牌塑造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郑权:用一个四象限来去衡量整个清洁电器,纵轴代表便捷性,横轴代表清洁程度,我们发现在这个象限里面,这两年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没有达到便捷和清洁程度都好的效果。

如果针对这两个痛点再不断切割和细分,往第一象限的更高处走,还是有机会打动消费者的。

啃硬骨头,做难而有价值的事

36氪:关于扫地机器人的创新上,有观点认为“扫拖一体”是模式创新,但更有护城河的是算法创新,您认可这样的观点吗?XWOW晓舞的护城河是什么?

郑权:分为两个方面来讲,我们在算法和结构上都会有创新。举例来说,比如为了实现加清水、排污水,我们需要在回冲对位上实现五点对位,但是通常来说扫地机器人是用两个充电极片去对接基站。

这个对于算法及传感器,结构设计都是比较大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扫地机器人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做到更大的尘盒,同时增加清水盒和污水盒。这中间我们做了很多结构和材料部分的创新,做产品落地的过程中,做了非常多的技术迭代。

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护城河,只有保持聚焦在能够给用户带来切实的价值及更好体验的产品创新中,才能不被时代和用户抛弃。

比如晓舞对于真干净的用户体验一直反复持续的琢磨,最终实现能够边拖布边洗拖布,同时对于地面污水污渍实时回收。

36氪:为什么此前的厂商没能做到清洁和便捷的结合呢?

郑权:行业内的一些厂家都一直在努力做到清洁和便捷,比如最近出的很多新机器都是拖布不用手洗,同时双滚盘的拖地方式比以往的一块抹布粘在底壳的效果好太多,这个也是在清洁维度的尝试和努力。

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是否能够做的更好,这是甲壳虫智能全体成员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这也是整个家居清洁行业一直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甲壳虫智能的加入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优质产品的同时,可以给整个行业带来新的交流窗口,一起为行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36氪:对于家庭清洁,会有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如何用一款机器人可以达到比人更干净的程度呢?

郑权:这就需要结构设计,及传感器和算法的结合。我们是用的三条激光的LDS全局导航,但是普遍来说都是单点的激光或者红外做沿墙,所以我们可以沿墙或者障碍物贴得更近。

36氪:从消费者的角度,然后去考虑扫地机器人科技属性的话,您认为应该是把扫地机器人看作什么类型的产品呢?

郑权:相比高科技产品,我会觉得扫地机器人更像家电。我们希望降低它的存在感,让它的家庭属性更强一些、存在感更低一些。

36氪:这款产品之后,下一款产品还会是扫地机器人吗?

郑权:会,下一款我会把它设计成真正意义上的终级产品,未来只需要这一款产品就可以满足不同区间用户需求了,不像现在需要很多不同的清洁电器。

36氪:然后刚刚我们提到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智能家居的,然后包括物联网上的一些想法,您觉得您认为的未来的一个家庭服务机器人,它可以达到的一个样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郑权:我们看过的科幻片里的一切,也许在未来都会成真。回到家推开门的那刻,智慧家庭已经布置好了一些场景,整洁并一尘不染,坐到沙发上,一杯热饮已准备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相关推荐

36氪专访|甲壳虫智能郑权:清洁电器卷来卷去,不如去啃硬骨头
36氪专访丨京东数科郑宇:建设好智能城市,需要解决四大问题
“硬骨头”余承东,会成为接班任正非的不二人选吗?
36氪首发 | 定位高端清洁家电厂商,「顺造科技」获小米集团战略融资
36氪专访 | 对话 iRobot CEO:5-8 年内,家居机器人会“长”出手臂
吴昕:星途落地,奇瑞如何造智能 | 36氪专访
36氪专访|郑南雁:足球盈利拐点或已来,麦斐体育在国内率先跑通业务模型
36氪首发 | 「朗菲电器」获小米、顺为联投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抓住熨烫护理电器的品类升级红利
36氪首发 | 「景吾智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开拓酒店清洁机器人市场
36氪专访|极智嘉CEO 郑勇:以物流机器人起步,搭建柔性、敏捷、自动化的智慧供应链才是目标

网址: 36氪专访|甲壳虫智能郑权:清洁电器卷来卷去,不如去啃硬骨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2734.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