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 | 董明珠举债投资的银隆改名“格力钛”,格力放不下新能源
作者 | 袁斯来
编辑 | 苏建勋
在收购了银隆3.36亿股权后,格力对新能源的投入更加明确。11月9日,在以18.28亿元竞拍下银隆30.47%股权三个月后,银隆新能源改名为了“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从名称上正式成为了格力的一员。
银隆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相对陌生。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核心产品是钛酸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是区别于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电池的另一条技术路线。
格力收购银隆股权其实不算意外之举。这场收购其实在2016年就拉开序幕,期间还涉及董明珠私人投资、和银隆创始人的决裂、创始人“滞美”、高管入狱、供应商讨债等等戏剧性事件,几经波折才尘埃落定。
投资银隆并非毫无争议,毕竟这家公司销售的主要为新能源客车,但全年总销量还不到2116辆。
对于银隆执着如此,足可看出格力对于新能源的热情。今年7月6日的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董明珠饶有兴致地表示格力正在研发一种新技术,“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空调成为一个发电站”,最终能“在保证空调降温或制热的同时,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晚上家里所有的照明,不用花一分钱电费。”
在最近的央视财经频道上,董明珠介绍了“ 格力光伏直流直驱空调”,原理类似董明珠之前所说的“发电机”+“储能器”,并表示这种空调每年可以为格力节省几亿的电费。
当TCL、创维、美的纷纷进入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后,一直在想办法做多元化的格力,很难抵挡它们美好前景的诱惑。只是负债沉重的银隆比起根基深厚的中环、威灵,是否能成为格力的转折点?
格力填坑
银隆和格力的纠葛持续多年,波折不断。
2016年,董明珠已经看到了新能源的潜力,当时他们希望做笔定增,收购银隆100%股权,当时的价格高达130亿。
但这笔交易因为中小股东的反对付诸东流,在10月28日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难掩失望,她言辞罕见地激烈,“格力没有亏待过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们看哪个上市公司有这么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
虽然定增方案搁浅后,董明珠又发布声明:“那天股民表态的时候,现场99.9%多都通过了,尽管大家认为说这个收价高了一点。”至于收购失败,是因为“一个突发的偶然事件”,具体原因是什么,格力并没有再做解释。
显然,董明珠不愿意放弃这个前景光明的行业。在格力收购银隆失败后,她决定自己上马。在当年底,她宣布会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并拉到了王健林、刘强东共同投资,最终以30亿共同增资入股了银隆,董明珠个人成为了二股东,仅次于大股东兼创始人魏银仓。当时,银隆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30亿。
他们有过一段蜜月期。根据网易财经报道,银隆还和格力签了一个三方协议,委托格力代为采购所有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货款也都和格力结算,格力还用40部格力手机冲抵了部分货款。
然而,银隆背后隐藏着更多秘辛,即便有格力作保,这家公司仍不断暴雷。甚至董明珠也不得不承认:“加入银隆,后期才知道银隆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2018年初,银隆珠海代工厂遭遇供应商上门讨债,要求银隆支付拖欠了大半年的7600万元货款,而当时银隆已经拖欠了多家供应商起码12亿欠款。
银隆内部也发生大动荡,魏银仓辞任董事长,核心业务分管副总裁很多被原格力背景员工接手。
这次大换血后,银隆实际上已经由格力控制。但这幕戏剧还在发酵,到当年11月,银隆官方微信发布声明,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魏银仓也称要状告董明珠。此后,银隆又自爆大股东(魏银仓)侵吞政府财政补贴1.1亿的丑闻。
这场纷争最终结果是高管孙国华等6人被刑拘,魏银仓逃至美国,登上了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辑令名单。
在多年的内斗后,银隆可以说深陷泥淖,根据格力披露的数据,直到今年7月31日,它的账上还有未经审计的227.3亿负债。
为什么一定要拿下银隆?
董明珠为银隆付出了不小代价。在去年接受《红刊会客厅》采访时,她说自己举债投了银隆,分红了就拿去还债。
银隆的确让格力有了更多可能性。因为有银隆资源,他们开始为一些车企开模,而且开始做汽车用的驱动电机和汽车空调。
银隆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它最主要的产品钛酸锂电池快充性能好,寿命长,也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因为性能稳定、安全,很适合用在公交车等场景。
不过,钛酸锂电池劣势也很明显,它对生产控制要求更高,导致成本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而且,银隆的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不到特斯拉镍钴铝三元电池的一半,所以钛酸锂电池游走在边缘,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21年8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2021年前八个月,三元材料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高达76.1GWh(吉瓦时),而钛酸锂电池装车量差了数量级,只有66.9MWh(兆瓦时),银隆旗下的汽车业务也集中在客车领域。
即便只是客车,格力仍然希望有所作为。早在2016年刚投资银隆时,他们就和银隆合作设计了“格力银隆”新能源大巴,还计划在珠海推广。但此后因为内部经营风波,银隆的业务并没有做大。
银隆还需要不断输血,2020年,银隆新能源营收不过43.25亿,亏损高达6.88亿,2021年1-7月,银隆营收只有10.58亿,亏损却继续扩大至7.63亿。
但格力并不打算放手,根据格力公告,这次对银隆的司法竞拍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实际上扫除了被否决的风险。
当前新能源领域投资水涨船高,格力暂时也难找到更划算的标的,花18亿拿下已经付诸不少心血的银隆,也是理智的选择。
格力也没有更多时间去挑挑拣拣了。2016年打算收购银隆时,格力就宣布要开始“多元化”,5年过去,格力空调业务仍然占到总营收的7成,手机业务也没有太大起色。而美的的暖通空调业务占比已经降到总营收的50%左右。
董明珠很明确地希望将银隆作为起点,后续进入汽车和储能领域,只是在这两个行业竞争日渐白热化后,还在恢复元气的银隆是否能承载她的期待?
相关推荐
焦点分析 | 董明珠举债投资的银隆改名“格力钛”,格力放不下新能源
迟到的格力,迟来的银隆
那些被格力和董明珠举报过的企业:美的 银隆 奥克斯
对话董明珠:我个人用分红还银隆的债,但格力得到了真实惠
豪掷18亿元,格力电器“拿下”7个月亏7亿多的银隆,董明珠造车梦再燃?
董明珠和她的“三个格力”
董明珠和格力的三个时代
格力电器的三大挑战
格力章程拟删除电信业务惹猜测,相关人士回应:没有不做手机
董明珠的“自我供电”,能否照亮格力?
网址: 焦点分析 | 董明珠举债投资的银隆改名“格力钛”,格力放不下新能源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406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4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9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0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3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9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1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2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