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AI技术的进步,让手机也失去了某些硬件配置

AI技术的进步,让手机也失去了某些硬件配置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11月29日 20:14

最近几天,谷歌Pixel 6系列机型的用户或许会感到很幸福,因为他们刚刚购买的新机不仅在测试中被证明有着不错的性能和影像表现,还在不断地通过系统更新的方式,得到刚发布时并不具备的一些新功能。

比如说在11月初,谷歌方面就推送更新,为Pixel 6系列加入了能根据环境安静程度自动调节扬声器音质的“自适应声音”功能。并且就在短短几天后,这两款新机又迎来了包括心率检测、呼吸频率测量在内多个健康相关的新功能,从而使得其有了更为丰富的功能。

不过如果你此前有关注过Pixel 6、Pixel 6 Pro这两款新机可能会知道,它们其实压根就没有设计独立的心率传感器,更不存在为“呼吸频率测量”而设计的硬件功能模块。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相应的硬件,谷歌又是如何在Pixel 6系列上实现相关功能的呢?

没错,AI让手机具备了一些原本不支持的功能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Pixel 6系列是借助了机身上的LED补光灯与相机模组来做到这点的。

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将自己的手指按在摄像头和补光灯上,然后启动检测功能。此时,LED补光灯发出的强光将会照亮并穿透手指,而摄像头则能够捕捉到因为血管收缩而导致的光线反射信号变化。如此一来,再加上算法的辅助,“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检测结果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如果只看原理的话,许多智能手表/手环里光学心率计的工作原理,其实与这个过程也是一模一样的。但不同之处在于,光学心率计所使用的LED灯光色彩经过专门设计,并且“镜头”也更贴近皮肤,所以理论上精度要高得多。

但问题就在于,谷歌巧妙地借助AI算法来克服了硬件本身的精度问题。根据实测显示,Pixel 6系列上这一看似“简陋”的心率测量功能,其实际精确度已经达到了与Fitbit运动手环相当的水准。也就是说在AI算法的加持下,“摄像头+补光灯”的组合在手机上已经可以完全淘汰独立心率计了。

但这并非个例,AI实际上已经淘汰了很多硬件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想到了,如果心率检测只需要“补光灯+摄像头”就能实现的话,那么用手机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是不是也能实现一样的功能呢?

独立的心率计,曾经是一些旗舰机型的招牌配置

事实上,还真的可以。例如去年年底发布的小米11,就是业界首款通过屏下光学指纹传感器,实现了心率检测功能的机型。而我们三易生活前段时间评测过的红魔6S Pro,同样也通过使用新型屏下光学指纹模组配合AI算法,实现了这个功能。

不仅如此,纵观整个手机市场会发现,AI算法在手机中“淘汰”的硬件配置,实际上还远不只有心率传感器这么简单。

几年前,厂商们设想的未来手机面部识别方案

比如说在安全加密功能上,曾经有许多旗舰机型都将“结构光”或“虹膜传感器”作为高安全性人脸识别技术的代名词。这是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前置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的确存在着识别率不高、容易被照片“蒙骗”等问题。

但如今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大量以前吹捧结构光、ToF(飞行时间测距传感器)人脸识别的厂商,以前拿虹膜识别当作卖点的厂商,则已全都转向了“前置单摄+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案。

如今手机实际所采用的面部识别方案

这是因为现在的设计能够显著地降低成本,而且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算力的增强,基于AI的人脸识别技术在速度和精确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所以使得那些复杂的专业传感器优势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了。

同理,在手机拍照部分,大家还记得数年前的一些旗舰拍照手机为了实现出色的变焦性能,需要“堆”多少个摄像头吗?答案是4-5个。包括从超广角、到主摄、到两倍长焦、到五倍或十倍潜望、再到独立微距相机的一系列复杂配置。

五摄进化成了三摄,但实际上效果大大提高了

但是在2021年,许多旗舰拍照手机都已经取消了独立微距相机和两倍长焦副摄设计。这是因为好的成像算法,已经完全可以实现用主摄或超广角来实现惊艳的微距效果。同时基于超大底高画质主摄+算法的两倍变焦,在清晰度上甚至可能比小底的“独立两倍长焦”还要来得更好一些。

这算是简配吗?其实它真的是技术进步

讲了这么多,一个问题自然也就浮现了出来。如果现在手机得益于AI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不再需要配备某些硬件的话,那么相比于过去相同定位的产品,这是否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简配”呢?

虽然从配置表上来看的确如此,但如果从所提供的用户体验,或者说从产品本身的成本来看,其实是不能这样讲的。

毕竟,AI技术的加成虽然让手机可以“免于”配备某些专用的硬件单元,但这是以相应功能并未丧失,甚至用户体验还有明显提高为前提的。消费者的利益在这个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受到损害。

AI让部分老硬件告别了手机,但厂商们的堆料之战并不会因此停止

而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即便AI技术已经可以替代某些特定的硬件模块,但无论哪一个厂商都绝不会因此放松对配置的进一步“堆料”。无论2K+120Hz屏幕、超大底相机,还是百瓦级快充,也正是最近这几年在手机市场快速涌现的高端元素。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其实也可以说AI技术让如今的手机厂商可以省下一些钱,将成本用在了用户感受更为明显的一些配置和技术上。而这,显然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进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十年回顾:过去十年人类进步最大的技术
“算法至上论”破灭,硬件堆料已成手机行业的真理
“配置”和“体验”成了手机发展的新矛盾
未来科学的进步,将取决于人类还是AI ?
AI前沿:工业视觉的技术与产品挑战
百度发力“云手机”:涵盖四大场景 低配置也能玩大型游戏
手机影像“内卷”的下半场是AI算法?
教育硬件,如何摆脱「智商税」标签
创业公司失去了增长,你啥也不是
Windows 11的硬件需求,锅或许不该微软来背

网址: AI技术的进步,让手机也失去了某些硬件配置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4753.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