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惨遭“血洗” 赴港上市或成主要选项?
作者/吕倩
“当前您的证券状态为‘危险‘状态,请在账户达到‘危险‘状态时刻起的48小时内如今至少XXX美元,或自行平仓,确保账户恢复至‘中等‘状态。’”近日,一位美股投资者王乐一直情绪不佳,他所持有的中概股股票持续走低,证券账户连续多日提醒他到达“危险”点,需要平仓或加仓。
适逢朋友圈内哀鸿遍野,集体痛陈美股暴跌、中概股走低、持仓损失惨重,群体的“痛哭”甚至让王乐稍微有了些宽慰,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背景看起来像一场‘群体性’损失了,但以后可能不会再选择中概股股票了。”
12月2日,美国疾控中心确诊一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当日美股全线收跌,道指盘中千点震荡,拖累热门中概股、新能源车股下挫。
时至周五晚间,中概股再被“血洗”,当日跌幅超过10%的中概股数量高达87家,其中达达集团下跌19.5%,叮咚买菜下跌18.1%,雾芯科技下跌16.7%,理想汽车下跌16%,阿里巴巴下跌8.23%,拼多多下跌8.16%,百度下跌7.77%、京东下跌7.71%。
双边政策影响中概股表现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近期的波动,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重新抬升,给宏观经济复苏、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水平带来压力。正值年末,不少投资者选择获利离场或持币观望,避免年末的高波动期,等待更多细节公布后再在2022年初布局配置。从美股投资者行为模式来说,每年1月份也是重新入场、调整部署的最重要月份。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另一位二级市场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和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陆续公布的相关规则、具体细节和执行方案,不断补全了对于不符材料提交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在美上市公司实施强制退市的细节、路线图和时间表。
2021年12月2日,SEC在落实《外国公司问责法》的监管细则最终修正案定稿中已明确规定,PCAOB无法有效开展审计检查工作三年的时间起算点从2021年财年开始,且增加要求公司需披露自己是否采用VIE架构,这意味着在美上市中概股还有约两年的时间认真评估自己的风险管理和上市地选择,并抓紧时间付诸行动。此外,《外国公司问责法》还要求外国公司证明自己不受外国政府实体拥有、控制、影响,并须披露该公司注册地政府实体所拥有的股权比例。
在此情况下,行业人士认为投资者可能会担心中国内地相关金融、产业、市场、互联网监管机构近期对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进行反垄断和其他方面的监管,会提高相关企业在HFCA法背景下披露和证明其正常经营的难度。内地有关部门可能需要在策略上更为讲求监管的力度、步骤、方式和方法。
12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现场,有媒体提问“近日美国证监会(SEC)公布了《外国公司问责法》实施细则,个别企业宣布启动自美退市工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请问证监会对此有何评论?对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以及下一步境内企业赴美上市前景有何看法?”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方面,近期,中国证监会与美国SE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监管机构就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坦诚、有建设性的沟通,对一些重点事项推进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规制垄断行为,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和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消灭金融监管真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针对这些新问题、新考验,各国监管部门也正在尝试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促进平台经济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非对特定行业或民营企业的打压,也与企业境外上市活动没有必然联系。
赴港上市将成重要选项
一位券商分析师调侃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一方限制VIE架构,一方更新审计法案,夹在中间的中概股‘太难了’,因此未来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或许是诸多资方与创业公司选择的重要方向。”
今年8月25日,普华永道发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企业IPO报告。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较2020年下半年的109起有所下降,共计78起,融资总额约人民币2138亿元。其中,香港上市的快手科技为2021年上半年最大的内地TMT企业IPO。
截至目前,已有微博、百度、B战等多家公司选择回流中国香港第二上市,此前中银国际证券销售及衍生产品零售交易部主管白韧表示,第二上市中概股增多,投资者选择标的更加重视基本面,中概股表现将有差异。目前中概股走势仍主要受美国市场影响,未来若港股通纳入第二上市股票限制放开,将吸引南向资金投资,有望更好地释放回流中概股的投资价值。
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云九很多被投企业可能对于在香港上市这个选项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在今年11月19日公布了优化及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新修订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庞溟表示,赴港第二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将更为灵活、更加便利。 对港股市场而言,中概股回归长期来说能为港股市场带来更高的关注度、流动性、代表性、交投量和估值水平。但是短期而言,由于港股市场与美股市场的高相关系数,尤其是大量赴港第二上市企业被纳入恒指相关指数,导致中概股的调整压力对港股的传导效应越发明显。
截至目前,在港二次上市的B战股价450港元,较80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44.3%;百度股价143港元,较252港元的发行价下跌43.2%;阿里股价119.4港元,较176港元的发行价下跌32.2%。
整体而言,华兴证券分析称,目前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中在港美两地同时上市的标的权重已分别超过10%、12%和25%,估计未来会有更多新经济公司选择赴港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或初次上市,恒生指数以及其他主要指数中这些行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公司中,交易高度集中在头部的几家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和百度占了日均交易量的86%,而且换手率显著低于港股整体水平。
但考虑到2021年港股市场较为低迷的表现,庞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内地对大型科技企业和新经济的监管压力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压制估值上扬,也有可能给相关指数表现带来一定压力。与此同时,监管组合拳还有可能压制相关板块和行业公司的盈利增长。例如,成本的提高和监管的强化有可能削弱了公司的内生性增长;而对违法实施集中和收购加强审查,又可能使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增长的概率有所下降。
但华兴证券预计,内地监管机构可能将更为注重政策推进的节奏、力度、方式、透明度以及加强和市场的沟通。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表态,将进一步统筹处理好投资者、企业、监管等各方关系,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进一步稳定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
相关推荐
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中概股们排队“回家”
京东网易领衔赴港上市潮 中概股“回家”有哪些好处
中概股为何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独角兽们去哪敲钟?
热门中概股为什么赴港,而不回科创板?
中概股未必跌倒,港交所有望吃饱
最前线 | 京东再传二次上市传闻,回归港股或成中概股新潮流
焦点分析 | 中概股归港,港交所吃香
深度解析阿里赴港上市:天时、引力与未知
中概股3分钟 | Q2毛利首转正,蔚来却跌超8%;传赴港上市,爱奇艺:不予置评
拨开中概股二次上市迷雾:B站拼多多年内都不能回家
网址: 中概股惨遭“血洗” 赴港上市或成主要选项?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514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99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270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09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0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47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17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