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杂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红书又认错了!
因为一则“因平台内容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监管部门处罚30万元”的消息,小红书再次登上了热搜。
小红书官方回应称上述处罚系因12月份央视报道提及的未成年信息审核漏放问题,并表示将持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持续提升平台治理能力,但舆论对此显然并不买账。
从烟草广告、“黑医美”乱象;到因内容涉黄APP被监管下架;再到被公众定义为“媛宇宙”价值观推手;以及如今被央视曝光、继而被监管开出罚单的“涉未成年人身体隐私不良内容”……
这两年,小红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出事、道歉;又出事、再道歉……的循环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帮助小红书走上“种草”头部平台的UGC(用户原创内容),正从小红书“之幸”变为平台“之困”。
这个死结怎么解?
01未成年人保护大于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内容的阅读者,另一个是内容的生产者。尤其是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通过这种形式展示自我,在分享、点赞、上榜等一系列平台玩法下,不少人沉迷于此。
作为一家基于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小红书今日面对的种种问题,亦是大多数内容平台都要面对的。事实上,抖音、快手、B站、秒拍、大众点评等各种不同类别的内容平台,均因各类问题被监管部门约谈或处罚。
但比起账号刷量、虚假营销这些问题,这一次小红书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良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群。
未成年人保护大于天,这是社会的基本共识。
在庞大的短视频生产者群体中,就有大量充满好奇心、表现欲的未成年人,为了保护这部分未成年人权益,去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特别增加了网络专章,其中明确网络平台应该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防止其利益受损。
所以,小红书这次触碰的不是红线而是底线,挨罚一点不冤,30万也只少不多。
根据央视的报道,去年9月,成都的小学生家长蒋先生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平台会时不时推送大量含有未成年人生活的短视频,起初蒋先生以为只是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活动体验,但越来越多明显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被推送过来,这让蒋先生感到十分担忧。
一位小红书用户告诉《豹变》,他在注册小红书时,为了能够更深入了解Z世代,在选择年龄时刻意将自己的年龄改小一点;在选择兴趣板块时,会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如旅行、健身、萌宠等等。
完成注册后,用户便可进入到小红书的短视频推荐页面,平台一开始推荐的确实跟所选的兴趣内容高度相关,但刷屏几次后,偶尔会有一些以未成年人图片为封面的短视频自动推荐过来:“后来看到央视报道,发现跟报道中的描述基本相同。”
一边是未成年人自己可以注册使用拍摄并发布短视频,一边小红书的用户协议中却又说明,视频默认是在监护人监护下发布。有法律学者分析指出,如此做法背后的逻辑是,平台涉嫌将责任推卸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也造成了目前内容审核出现问题的关键。
02绕不开的“荷尔蒙”
小红书因平台内容充斥各类“荷尔蒙元素”被监管处罚,也不止这一次。 去年,中央网信办启动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就曾针对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约谈过小红书。
对于此次处罚,有网友直呼:“小红书已经不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小红书不能对未成年人隐私下手”。
公众的态度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软色情和错误价值观,认为这样的“擦边球”会给三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要说小红书不努力,可能也有些冤。过去一两年以来,小红书对于内容安全方面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士向《豹变》透露,小红书很早之前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内容安全团队,负责人是公司大市场公关的负责人。
“他现在几乎全部精力都在内容安全上,公关工作将会招募一名新的leader来完成。小红书在市场放出招聘的需求已有数月,目前也面了不少人,也不乏大厂现在的高阶员工。但不知什么原因,目前公关总监的人选似乎始终未被敲定下来。”该人士说。
对于小红书内容生态的改善,一位行业观察人士给出了一些看法——
第一,小红书应该对入驻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和他们所生产出来的内容建立起更加详尽的审核机制,除了设定准入门槛和严格内容红线之外,还要定期进行内容巡查,对于平台上不恰当的内容要及时下线,并需要向创作者明确处罚条例。
第二,经过数年沉积,“天天二十岁,人人法拉利”已成为小红书难以撕掉的标签,“种草”内容也大多难逃炫富、浮夸,平台甚至还出现了一整套虚假营销“灰产”。当“炫富的腐蚀催化了过度消费”已成为小红书的既定评价,如何扭转这种认知,应该作为平台长期要做的一项战略工作。
03内容平台何去何从?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小红书的平台价值”,上述人士说:“UGC为内容平台带来了繁荣,也给了众多素人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是Web 2.0模式给社会和个体带来的新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只不过随着内容创作者和生产规模的暴增,不良内容同样也会泥沙俱下,这对平台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红书这样与消费决策高度相关的内容平台,更要解决好当下社会在法治进程、价值观冲突中,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站在市场角度,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都会在蒙眼狂奔的过程中经历“一地鸡毛”的混沌期,内容产业尤为如此。
如果说,小红书是活在“滤镜幻觉”里,更有甚者还以“创意审丑”搏出位。
比如哪吒汽车利用工作群内讨论“是否邀请吴亦凡做品牌代言人”来拉流量,后被细心的网友扒出在该事件发生前一天,哪吒在官方微博打出一条“与智为盟、高能预警,明日有大事发生”的文案,并配图“明日头条已预定”,因此引发了恶意营销的评价。
再如全棉时代一款湿巾产品的宣传视频,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被一男子尾随跟踪,随后女子拿出全棉时代湿巾快速卸妆,立刻变成一副男性面孔吓跑跟踪者,背景还配有呕吐音效以及字幕“呕……”。
最后,这种审丑式内容营销必然诱发的是一种负面情绪,消费者在看到这个宣传片后纷纷表示不会为侮辱性内容买单。
再回到小红书、抖快等内容平台,近年来,由于图文、直播、短视频等不同形态UGC的繁荣,“良币”、“劣币”同存下,网络环境管控也在同步趋严。如果冠以时间节点,要从2018年2月网信办官网接连发出两条与内容创业者息息相关的信息算起——
其一是《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3月20日起施行,含有微博客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分级分类管理、辟谣机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及行政管理等条款。
其二是会同公安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六部门联合整治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娱乐八卦。
从监管意图来看,内容平台未来大概率要走向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向:既有新技术新产品对内容生产的组织和促动,也要有主流价值观倡导、亚文化群体关怀的文化建设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端所关注的商业变现方面,主流的“社区+电商”模式之外,内容付费、定制化服务,同样也是可被期待的几个方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王么么,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小红书:「杂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
暂停赴美IPO背后,小红书怎么了?
小红书的重重“滤镜”,碎了一角
小红书再造小红书
小红书孤芳自赏
小红书进退两难
小红书,站在门外
“小红书”不红了?
小红书到底值多少钱?
赚到翻车的小红书?
网址: 小红书:「杂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827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6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6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09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9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6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7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02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50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