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朋友之间说话方式会越来越像?“语言同化”了解一下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和一个人的聊天方式会暴露你们之间的亲密度,你一定不会意外,但如果有人说你们的聊天相似度也会暴露彼此的亲密度,你会不会就不那么确定了?
实际上,真的有学者论证出了这一点,并认为这是人对抗不确定性因素的自然变化。在传播的语境里,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际交往中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理解偏差,所以在不确定性状态下的个体,会尽可能地寻找降低信息沟通成本的各种方式。语言的互相传染和同化,在亲密关系中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在与他人的线上交流中,这种特征似乎表现得更加具体——在表达方式和惯用语言上越来越相近。换言之,你和一个人的聊天方式越相像,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就越亲近。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聊天相似度与亲密度之间的关系。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与大家一同来探索这种时刻都在发生的社交语言同化现象。
网络社交中的语言同化
首先,我们掉一个书袋。交际调节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是语言学中的经典理论,但因为涉及人际传播,也往往会被用在人际传播研究中。交际调节理论常常关注人们表现出的“匹配性”,即说话者为了更接近听者及其表达风格,会对自己的表达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1]
比方说,很多人在和老人交流时,往往会放慢自己的说话速度,以方便对方能够听明白;再比方说,如果一个北方人在广州待久了,他很可能学会一些常用粤语,或者是一些粤语的发音方式,以融入当地。
有趣的是,传播学学者们发现,在线上社交中同样会存在“交际调节”,而且当社交双方的关系越密切,这种调节倾向会越明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们在研究了41对情侣的往来短信后发现,情侣们的表达方式往往存在共性,且相处时间越久的情侣表达习惯会越像,研究者称其为“语言同化”。[2]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意识到语言同化现象不仅存在于情侣间,还广泛存在于各种关系中,只是这种同化会因为关系的深浅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
社交中的语言同化具体会有三种表现形式:结构同化、语义同化、情绪同化。这听起来有点晦涩,下面展开聊聊。
结构同化
社交语言中的结构同化其实是指双方的语言表达形式越来越像,比如有的人和好友聊天时会习惯性用倒装句、感叹句、反问句,久而久之,在相互影响之下,两个人的聊天记录里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相同的句式。
正如生活中总有人感叹自己会不自觉地被东北朋友带偏,张口就是“老好玩了”,还会有人发现和山东室友呆久了,动不动就是一个倒装。我们线上聊天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和喜欢用卖萌语气词的朋友聊天时,我们也会忍不住用可爱的句式;和说话大大咧咧的朋友聊天,说话也会更无所顾忌。
所以,下次和朋友聊天前可以浏览一下你们的聊天记录,如果你们的句式很同步,大概说明你们的交流频率非常高、关系特别好。
语义同化
语义同化,顾名思义就是表达的内容和意思越来越相似。语义相同更像是在表示两个同频的人在交流,因为彼此间的理解与懂得,也因为彼此间的相像,才会不断说出意思相同的话。
有趣的是生活中的语义同化常常在玩梗中出现,好友、亲人间总有一些外人不了解的梗,让我们习惯性用这些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这些梗既能帮我们巩固共同记忆,又可以让我们产生排他性的亲近感。
情绪同化
语言的情绪极具传染力,一方面表现在情绪化的表达本身容易传播,另一方面表现在能充分表现情绪的用词会更容易在人群间复用。
经常通过社交软件交流的人,用来表达情绪的词往往是相似的。比如用某句脏话表达费解、用某个表情表达沮丧、用某个标点符号表达讨好,这些情绪内容存在很明显的同化趋势。因为无论情绪好坏,关系好的人往往更知道对方的阈值在哪儿。因此也就明白,使用这几个粗鄙的词不会冒犯到对方,使用这几个夸奖的词能迅速击中对方。
当然,网络时代,情绪同化在陌生人场景中也十分常见,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为了应对社交的不确定性。比如我们常用的“您”“好哒”“亲爱的”以及结尾专用标点符号“~”,这些表达善意和尊重的情绪用语,目前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
在情侣间短信往来研究中,学者们注意到,除了文字本身的相似,情侣们用的图案、表情符号也大多有着明显的共性,于是,他们将这些很难从文字层面概括的相似性统一归到了总体同化中。
可以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句话,还是很写实的。
为什么我们的表达会越来越像?
大多数人调节社交中的语言表达策略往往是为了让听者更容易接受,而社交中相似的表达方式背后既有主观的交际意识,也有客观的媒介影响。
同样是在情侣短信往来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情侣们往往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表达习惯,来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他们认为,这种改变能够让双方的沟通更方便也更有效。此外,情侣们的改变背后,往往是对彼此的喜欢在发挥作用,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拉近两个人内心的距离。
同频的表达的确容易营造一种亲密感,也因此,当两个人发现聊天方式和喜好有着共性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对方是知己的感觉,进而让两人的社交距离更亲近。
在线社交不同于面对面交流的一大特点是,我们无法准确地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尤其是通过文字交流时,更容易出现“情感折扣”。而有意识地改变表达习惯、让自己与对方的表达方式更匹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情感折扣”带来的疏离感。[3]
更重要的是,“网络在场”往往是多重而分散的,人们可以在相同时间处于多个地点。[4]也因此,我们在社交中需要表明自己的“注意力在场”,而保持与对方相近的说话方式显然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看来,越在意对方,通过调整表达方式来与对方同步的主观意愿也会越强。
也需要注意到,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是一个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每个人都处在这个系统中,通过一个又一个节点的对应关系产生交集,正是这些交集构成了我们网络社交的前提。
交集往往意味着共性,我们与社交对象总会在现实或网络中存在着某些共性,这些共性既构成了我们主体的一部分,也构成了我们表达的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些共性,我们在社交中的表达相近有了客观基础。
换言之,我们都在关注相同或类似的东西,这让我们更加相同。
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网络中的热词、热梗、热门新闻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并进一步让我们产生模仿和追随的冲动,这既是为了“好玩”,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并未被新事物“抛弃”。所以每当有新的热门话题、词汇、表情包出现时,我们也可能不约而同地用到线上社交里,从客观层面促成了同化。
尽管每一次的热门话题流行时长不同,但如果我们总是保持对这些现象的关注,聊天的内容、用语也会不自觉地更新,最终的结果是我们依然在整体上保持着语言同化。
语言表达越像就越好吗?
何塞·范·迪克(José van Dijck)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连接文化”(connectivity culture),连接程度又取决于互动频率、亲密关系和等级身份。如果说我们与他人在社交中的表达越来越像,意味着交流频率更高、内心距离更亲密,即连接程度更高。
那么是否意味着表达越像,对社交越有利呢?
答案是未必。
首先,与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相比,人们在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线上交流时,充满了更多的掩饰性。尤其是随着互联网而显现的社交液态化,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模糊,带来了社会关系的矛盾面向: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永远在线”让永久交流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因为身体的“缺席”陷入更长久的“群体性孤独”。[5]
为了应对线上社交带来的种种困境,人们会用更多样的方式来积极应对。比如语言的同化,如前所述,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表现出在情感和习惯上的亲近性,以建立和加强社会人际关系。应该意识到,语言的同化或者说表达越来越像,可能是真的关系好,也可能是一种低成本的掩饰方法,在后一种语境里,就很难评价其好坏了。
而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学者们在研究语言同化时发现,当关系走向成熟后,双方的表达同化也基本达到一定限度,如果之后的交流中超过了这个限度,反而可能会破坏双方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关系上升期,语言同化趋势会更明显,当双方的关系进入稳定期后,语言同化也会趋于稳定。[6]
这种同化很像两个人的磨合,在相处过程中两个人会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直至双方到了一个较为舒服的阶段后,就可以以一种稳定的状态相处,但当磨合突破了双方的安全距离时,往往会适得其反,破坏双方关系。所以说嘛,还是距离产生美。
一方面,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层面的表达同化,对我们建立新关系的确大有帮助,相似的表达可以很快拉近我们与他人的距离,加快社交的步伐。尤其对于一些存在社交障碍的人来说,适度模仿对方的表达方式可能有助于突破最初的心理障碍。
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中,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并非难事,至少保持自我主体性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当社交媒体让“随时在线”成为可能后,如何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同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反而变成一种挑战。在网络上,如果两个人的语言表达过于相似,那除了感到有意思之外,可能也会感到些许不适吧。
社交中的语言同化意味着我们与他人建立了较为亲密的连接,但最好不要逾越上限。这在无形中提醒,不能为了共性就丢掉自己的独特性,因为那些独特的部分才是我们未曾成为别人、而只是自己的证据,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在一段社交关系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这样看来,也许网络社交中语言同化的限度,是为了再度证明:相似会让我们走到一起,但独特才能让我们更长久地相处。
参考链接:
[1]https://www.iiiff.com/article/432467
[2]Miriam Brinberg, Nilam Ram. Do New Romantic Couples Use More Similar Language Over Time? Evidence from Intensive Longitudinal Text Messages[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1(7).
[3]朱津津,程思梦,王雨晴.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传播——以微信为例[J].采写编,2021(12).
[4]殷乐,高慧敏.智能传播时代的社会交往:场景、逻辑与文化[J].中国编辑,2021(10).
[5]田丰,李夏青.网络时代青年社会交往的关系类型演进及表现形式[J].中国青年研究,2021(3).
[6]Miriam Brinberg, Nilam Ram. Do New Romantic Couples Use More Similar Language Over Time? Evidence from Intensive Longitudinal Text Messages[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1(7).
【今日互动】
你跟你的好朋友是否也存在越聊越像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奇妙的社交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聊天趣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帕孜丽娅,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为什么朋友之间说话方式会越来越像?“语言同化”了解一下
银河系漫游之语言指南
机器学习学语言「太笨」?跟爸爸妈妈们多学学
初创企业融资秘籍:读懂投资人的“独门语言”
为啥你的机器人女友说话不像斯嘉丽约翰逊?
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很多,表达得无力?
“我的好朋友是个机器人”:人机交互会影响孩童的人际交流吗?
还在说AI将会取代内容工作者?人机协同了解一下
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在大厂,不说人话
网址: 为什么朋友之间说话方式会越来越像?“语言同化”了解一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836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