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千亿并购大案,芯片行业要变天
“抱着赛灵思的苏妈,抢占市场的弹药越来越充足了”
芯片头部企业本就屈指可数,一周内英伟达、AMD和英特尔先后宣布各自的收购信息,在本就暗潮涌动的芯片行业掀起惊涛骇浪。
芯片巨头竞争加剧,行业加速整合,最终将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作为高新技术,芯片行业本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随着美国不断挥舞科技霸权大棒,芯片产业更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现阶段国内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技术落后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家大力投资发展,芯片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抛开市场盲目跟风后,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是最终目的,也是国内芯片行业破局的关键。中国“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2022年新年伊始,芯片行业巨头上演开年大戏
自1月27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条件地批准了AMD以350亿美元收购FPGA制造商赛灵思的计划后,2月14日晚,AMD宣布完成对FPGA制造商赛灵思的全资控股收购,两名前赛灵思董事会成员加入AMD董事会。
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于AMD成功收购赛灵思,另一家芯片巨头英伟达则显得更加失意。
2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于美国、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都对英伟达收购ARM表示出严重担忧。这项芯片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经历在长达16个月的谈判后于2月7日宣告流产。随后软银宣布为ARM进行IPO。
这笔黄仁勋曾多次公开表示“信心满满”的交易,根据交易条款本应以股票+现金的方式支付。随着英伟达市值的一路狂飙,初次公布时400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曾一度疯涨至870亿美元。如今交易失败,按收购协议中的“分手条款”英伟达需赔偿ARM 12.5亿美元的“分手费”。
两场半导体领域的大并购案,在新年伊始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局,也为芯片行业的风云际会增添了新故事。
成功和失意并不相通,但特点相通。对比两笔交易,除了交易金额巨大之外,我们不难看出其他共同点:
1)同为芯片行业巨头的英伟达和AMD意图相似,都看重了数据中心市场。
2)被收购方ARM、赛灵思都在芯片行业扮演着关键的基石角色,也都是行业公认通往数据中心市场的钥匙。
这些共同点表示着:芯片行业整合,抢占数据中心市场是这场开年大戏的关键点。
2、芯片巨头合并,并没有那么简单
两笔交易虽然结果不同,但垄断和行业恶意竞争的声音一直存在,随着交易进行,甚至成为影响交易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特点在英伟达收购ARM中更加明显。
ARM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IP(知识产权)供应商,占据着全球95%以上的移动数码设备芯片市场。其推出的微处理器设计和架构,相较于X86,有着更轻量、待机功耗更低的特点,目前正向包括英伟达、苹果、高通、英特尔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授权。
但尽管占据高额市场份额,ARM并不如想象中赚钱。根据软银财报,ARM在2017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18.31亿美元、18.36亿美元和18.98亿美元,这3年的增长微乎其微。曾有基金经理认为:收购ARM在软银的科技股投资组合中拖了后腿。2020年,小日子过得不太好的软银权衡利弊后,选择将ARM出售给英伟达缓解自身压力。
从市值来看,英伟达是全美第一大芯片企业,市值在过去五年间实现了数十倍的爆炸式增长,接近6000亿美元,超过英特尔、高通和AMD的总和。作为全球最大的GPU和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占全球独立显卡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大放异彩。但英伟达在cpu领域一直不愠不火,市场反响不大:此前英伟达曾推出移动芯片Tegra,但鲜有厂商采用,合作方并不多。
而且NVIDIA的发展过程也是非议不断,批评声音集中于滥用排他性商业合作、不正当营销方式、对业界开放标准和自由软件运动的拒斥等方面,这也为该收购案的失败埋下伏笔。
作为英伟达CEO,黄仁勋一直认为CPU、GPU和DPU(网络芯片)是未来数据中心的三大支柱。为此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gpu市场份额的英伟达将目光放在另外两块市场。在DPU领域,2020年4月,英伟达以69亿美元,完成了对以色列网络芯片商迈络思的收购,并在2020年10月首次推出DPU。
但在CPU领域,英伟达一直都缺乏CPU核心技术,此次收购ARM后,英伟达将补上这个最大的短板,不仅可以完成在数据中心领域三位一体的布局,甚至还可免除其基于ARM的CPU的任何许可费,从ARM授权中获得高利润率持续收入。
有钱的联合实力很强的总会让人有所怀疑,市场普遍怀疑英伟达收购ARM后,为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有可能破坏ARM独立性,抬高授权价格乃至不对外授权。
英伟达宣布收购Arm后,引发半导体行业的震动。各监管机构和高通、三星、苹果等行业巨头均明确表示反对该收购案。
其中ARM总部所在的英国反响最为强烈,不愿将ARM拱手让给美国公司,为此英国多政府部门频繁发声,甚至将该并购案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2020年8月,英国的竞争监管机构警告道,若英伟达成功收购ARM,可能会损害世界各地芯片市场的竞争。今年1月初,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表示,将正式对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展开调查。4月底,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办公室也宣布,将调查该交易涉及的国家安全问题。
在英伟达的老家美国,英伟达同样遭受到同属美国企业的强烈反对:2016年顺利收购Arm的软银并不涉及半导体领域业务,而英伟达却在芯片行业举足轻重,Arm的授权对象不乏其竞争对手,出于行业垄断可能性的担忧,高通、谷歌和微软均向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施压,要求阻止这笔交易。
为与美国和亚洲争夺现代经济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欧盟早已有自建芯片产业的想法。此次英伟达收购ARM,欧盟自然不会顺利放行:由于多方的抗议与抵制,欧盟可能将审查时间延长至少四个月。
未轮到中国监管机构发声,其他监管机构出于行业垄断和恶意竞争的考量,英伟达收购ARM计划就已经困难重重。
和英伟达收购ARM的步履维艰相比,AMD收购赛灵思则较为明朗:在此前美国、英国和欧盟已经相继放行前提下,1月2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在网上发布公告称,已经有限制条件批准AMD收购赛灵思,2月14日AMD便宣布完成对FPGA制造商赛灵思的全资控股收购。考虑到监管审查阶段耗时15个月,中国监管机构放行后,AMD仅耗时18天就完成了对赛灵思的全资控股收购,其担心夜长梦多的情绪十分明显。
分析发现AMD对赛灵思的收购案成功的原因相对简单一些:虽然赛灵思位居FPGA行业第一,但市场占有率仅超过40%,远未达到与ARM相似的市场地位,加上FPGA行业赛道的选手除了赛灵思还有被Intel收购的Altera,FPGA行业可替代性较高。国内监管机构五条限制性条款可以充分保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两大巨头同赛道竞争明显利大于弊。
虽然两桩收购案的最终结果不同,但都看到芯片巨头发力数据中心的决心。
3、数据中心市场崛起,芯片巨头争相入局
数据中心并不算新词,但该行业确实是近年来才快速崛起的。早在十年前,美国就提出数据中心产业升级的概念:2010年,美国政府提出联邦数据中心整合计划(FDCCI),该计划通过“云计算优先策略”旨在减少数据中心数量,推动数据中心的大型化、一体化,同时促进数据中心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该计划的提出正式确立数据中心的重要地位。但一直到2016年前,数据中心市场并未迅速崛起,发展一直不愠不火。
推手出现在2016年,英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分别提出各自开放政府数据进行整体部署计划,此后世界主要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这一热潮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转向数据中心领域。
2010-2020年间,全球IDC市场规模均保持正增长,且年均增速在20%左右。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较2018年增长了20%,达793.1亿美元。全球数据中心规模总体平稳增长。
相比2020年英伟达宣布收购ARM、AMD收购赛灵思布局数据中心市场,英特尔作为芯片行业大哥,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数据中心市场的布局:2015年6月英特尔以167亿美元将赛灵思的竞争对手Altera收归旗下,当时英特尔表示,这桩收购案将催生应用于数据中心与物联网(IoT)领域、结合FPGA的处理器技术。
不同的是,2015年的监管审查并未像今天这样严格,自2015年6月1日提出收购Alera到2015年12月28日完成收购,英特尔仅花费半年的时间。而AMD收购赛灵思光监管审查阶段就耗费15个月才通过,英伟达更是监管审查16个月后宣布交易失败。随着芯片战略意义的提高,芯片行业巨头整合愈加困难。
回看这两桩同时期的收购案,显然AMD才是赢家,而英伟达也只能无奈接受失败的现实:相比赛灵思,ARM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芯片授权商的身份太重要了,各国政府和企业谁都不放心将ARM交到另一家芯片公司手中。
4、软银宣布推动ARM上市,行业或将迎来涨价潮
随着英伟达收购ARM失败,软银宣布由雷内·哈斯接任西蒙·希格斯担任ARM CEO职位。尽管软银宣布ARM CEO变动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与英伟达收购ARM失败无关,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两任CEO的履历中获取一些信息。
此前,原ARM CEO西蒙·希格斯曾公开表示上市对ARM不利。他认为IPO会影响ARM的创新能力。其实这不难理解,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话,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ARM可以自由地进行技术研发,并对所有人开放授权。但公司上市后股权分散,ARM的商业行为就会受到干预,首要任务是商业盈利而非产品研发,导致ARM创新能力下降。
ARM CEO接任者雷内·哈斯,此前一直负责ARM的销售和营销事宜。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表示:“在ARM准备重新上市的阶段,雷内是带领ARM加速增长的合适领导者。”
结合目前ARM以授权费和版税为主的营收模式,在上市的压力下,未来可预见ARM授权费和版税将有不确定程度的上涨。由于芯片处于移动数码设备产业链的最顶层,随着成本上涨,行业或许将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
5、ARM架构需授权,X86架构巨头垄断,中国“芯”将何去何从?
有市场需求才会有芯片发展,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主流的CPU架构和市场两方面考虑。
目前cpu芯片主要有三种架构:x86架构、ARM架构和新兴的开源架构RSIC-V。
x86架构主要应用于桌面和服务器市场,系统生态比较完善。授权生产厂商主要有英特尔和AMD,和国产的海光、兆芯。曾有媒体用“研发近10年,市场份额基本为0”形容国产x86芯片,虽然有些无奈,但确实说出了国产x86芯片的现状:尽管近年来国内大量投入国产x86芯片的研发,但差距太大,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和英特尔AMD同台竞争的水平。
ARM架构主要应用于移动市场,该赛道的玩家包括高通、三星、联发科、麒麟和一众占有率不高的国产ARM处理器。麒麟芯片作为优秀国产ARM处理器的代表,一度可以和高通一较高下,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出口禁令的限制,麒麟芯片研发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以至于华为到了无“芯”可用的地步。
在x86和ARM的传统芯片赛道上,我们或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没有正面竞争的实力;或受制于人,企业遭受美国限制,短期难以改变现状。这种前提下,新兴的开源架构RSIC-V似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在新兴市场的加持下,中国“芯”愿景比想象的乐观。
2021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达到7,542.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1.2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1.4%。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约26.1%。
作为全新架构,RISC-V 很难在短期内挑战x86和ARM。但全新的物联网市场为RISC-V 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RISC-V具有开源、精简、模块化的特征完全符合物联网市场下游多元化、碎片化的应用场景。中国“芯”或将迎来产业希望。
阿里平头哥就是RSIC-V处理器的国产芯片代表之一,已发布的四款玄铁处理器,后者主要应用于计算视觉、工业互联和智能家居行业,截至2020年,玄铁cpu出货量已达到20亿颗,市场需求旺盛。
作为开年大戏,AMD成功收购赛灵思和英伟达收购ARM失败两桩收购案,体现出芯片产业巨头竞争布局抢占新兴市场、国家干涉等复杂特点。
受限于起步晚,基础能力不足,芯片产业一直是我国较为弱势的产业。但随着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市场需求的东风已经吹起,不知这次国产芯片企业能否可以抓住机会,一举完成中国“芯”的美好愿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知财经”(ID:JQcaijing),作者:小黑,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两场千亿并购大案,芯片行业要变天
最大碳纳米管芯片、最大 AI芯片相继发布,芯片行业要变天了?
5nm芯片江湖要变天?
8500亿游戏行业变天,字节跳动杀入腾讯腹地
并购潮、缺芯、自研,2021芯片行业往何处去?
芯片“热”了,芯片行业也变了
淘宝终于要和微信「打通」?这次行业要“变天”了?
九月国内已披露并购交易额超143亿元人民币,过亿元并购交易达16笔 | 36氪并购专题.千亿市值之路
CPU市场要变天了?
移动支付变天,与抖音的“偷袭”无关
网址: 两场千亿并购大案,芯片行业要变天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912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