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英诺特:出海、上市,下一个九安医疗诞生?

英诺特:出海、上市,下一个九安医疗诞生?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2月23日 14:01

新冠疫情两年后,又一家POCT (即时检测) 公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2022年2月16日,科创板通过了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英诺特”) 的首发申请。 

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其成员之一的叶金保 (实际控股人之一叶逢光父亲) 由钢铁行业起家,转而向生物医药产业进军。公司此前15年不温不火,直到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英诺特异军突起,营收倍增,成为新冠检测试剂的王牌之一。 

从2019年到2020年,英诺特主营收入由1.3亿上升至10.33亿,增幅接近7倍,且2019年,整个营收产品布局中,呼吸道产品占89.6%,而进入疫情的第一年 (2020年) ,新冠检测产品就占主营收入的88.72%,也意味着它高度与新冠疫情捆绑。 

与新冠绑定,英诺特不是唯一一家。

在此之前的2021年11月8日,九安医疗 (002432.SZ) 在官网发布了新冠检测试剂盒获得美国FDA的应急使用授权 (EUA) 的通告后,“静止”8年的股价直线上升。从2021年10月29日最低的5.8元到2022年1月18日最高触摸88.88元,九安医疗两个半月累计涨幅超过14倍。 

尽管九安医疗的海外订单还在持续,但围绕它的“妖股”传闻从未远去,激辩也从未减少。 

英诺特也如此,出海、上市,连科创板问询都在反复追问一个问题,“新冠结束之后,你怎么办?”成为下一个九安医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站在风口是绝佳的时机,但未必是好事,而一家公司想要活得久,如何具有可持续性,或许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矛盾:2020年的“喝彩”,2021年的“重磅一击” 

2020年之前,仅有221人的英诺特还只能算一个小微企业,一年的毛利到2018年只能拿到6309万人民币,但到了2020年英诺特有了名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审批,英诺特的新冠产品获得国内首批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注册证,而新冠疫情在当时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疾病快速蔓延,市场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仅2020年一年,英诺特全年毛利达9.2亿,其中新冠产品达8.3亿,占总量的89.41%,在总毛利上,相比于2019年翻了近9倍。 

相关从业人士表示,在国 内外疫情的催化下,英诺特适时发展,包括我们看到如九安医疗(002432.SZ)、东方生物(688298.SH)、万孚生物(300482.SZ)等,通过在海外大量的订单走量,形成自己的规模化生产。

然而,进入2021年,英诺特可谓是踩着冰刀跳舞。 疫苗、特效药相继问世,群体免疫屏障逐渐建立,疫情进入了新时期。 

整个2021年,其营收预计下滑68.18%-70.11% ,归母净利润下滑79.88%-81.63%。 

那么,英诺特的出路在哪?如果持续性的依赖新冠检测产品,上市之后英诺特当如何是好?

02 转型:如何与新冠解绑? 

如何与新冠解绑成为英诺特等众多企业转型的关键问题。 

某行业资深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首先,POCT (即时检测) 这个行业门槛并不高,资金投入相较于其他的医药板块可谓是低层级的一批,只需要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就可以把整个技术建造成型。打个比方说,一台给样仪、一台切割机,加上人工组装的成本以及国内充足的原料药,整个技术路线就基本组合成功了,这也是疫情期间众多企业“一夜”之间向新冠检测领域转型的重要原因。 

技术门栏低、资金花费少,确实是POCT这门生意的优势之处,但侧面也体现出,其实国内的POCT还处于一个较为初期的阶段,一旦疫情过去,现有的大规模产能就成了一堆“废品”,折价也极低。

如果想持续性发展,或许在研发方面长期地投入才能回报更高。尽管POCT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其在整个IVD (体外诊断) 市场占比仍然不足30% (IVD以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三大项为主) ,也就是说,短期内市场规模有天花板,如果仍然一味扩大生产线规模,那可能离悬崖边不远了。

英诺特正在做什么?

扩大生产线、投入研发英诺特都在做,那么英诺特是正在戴着镣铐跳舞,还是有其他的考量?

首先,透过一张募集资金使用图,来看看英诺特的投资比例。

本轮上市拟募资金额为12.09亿元,其中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投资金额达4.95亿,占总投资金额的41%,其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信息化平台共3.1亿,占总投资金额的26%。 

据其招股书显示,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一期)(拟投资3.53亿) 主要在唐山基地新建生产车间、扩充生产线路,并且也在扩大免疫层析试剂、液相免疫试剂、分子诊断试剂产能,新建微生物检测试剂、质控品和仪器生产线。 

而在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 (拟投资1.42亿) 这一部分主要加强液相免疫平台、免疫层析平台、分子诊断平台等相关的技术及产品研发,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力度,丰富仪器和试剂产品储备。 

从数据看,生产线规模扩大的投入远高于研发的投入,尽管研发为生产和商业化服务,但是研发或许更应具备技术导向,相关从业人士也认可这一观点,他说,“POCT的盘子就这么大,如果想进一步发展,或许分子诊断是不错的选择。”

2018-2020年,英诺特的研发费率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相比来说,基蛋生物 (603387.SH) 的研发费率更具有稳定性,3年研发费用率基本持平。 

这家作为最早切入心血管类POCT领域的国产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心血管和炎症类产品合计占据试剂收入的90%左右,公司2017年就占国内心血管POCT市场份额12%左右,位居国产厂商首位。 

内部磨合、外部化解,仔细计算POCT这盘生意,不难看出,尽管新冠疫情给大多数人、企业带来巨大的危机,但仍然给了一部分企业予以契机,英诺特就在其中,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剥离新冠疫情,独自而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关键。尽管英诺特正在做,但仍然不够。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预计去年净利润跌八成,新冠检测产品厂商英诺特已过会.每日经济新闻. 朱万平. 2022.2.15【2】妖股炼成记:风口下的九安医疗. 深蓝观. 谭卓曌/秘丛丛. 2022.1.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健道”(ID:ArtofWealthandHealth),作者:张羽岐,编辑:昝立永,制图:李紫雅,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英诺特:出海、上市,下一个九安医疗诞生?
英诺李竹:天使投资是勇敢者的游戏
36氪首发 | 自主研发实时、持续葡萄糖监测产品,「九诺医疗」获祥峰数千万元B轮融资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先通医药获3.2亿元D轮融资;康希诺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申请获受理
36氪首发 | 「九诺医疗」获数亿元C轮融资,高瓴创投和泰福资本领投
36氪首发 | 聚焦微创介入手术研发高值耗材和内窥镜,「英诺伟」获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手套茅”英科医疗赴港上市,新冠疫情催化的业绩还能持续多久?
36氪首发 | 「英诺维尔」获亿元级A轮融资,加速生物产业核心装备智能化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英矽智能」获2.55亿美元C轮融资;翰森制药治疗慢乙肝1类新药恒沐获批
出海日报 | 《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蝉联全球手游收入榜冠军;马来西亚Iskandar Waterfront计划上市

网址: 英诺特:出海、上市,下一个九安医疗诞生?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9467.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