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微医冲刺IPO一年未果,又把希望寄托SPAC

微医冲刺IPO一年未果,又把希望寄托SPAC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3月04日 18:32

近日,据外媒报道,在香港上市计划受挫后,互联网在线医疗平台微医正考虑放弃传统的IPO,转而通过与SPAC(空壳公司)合并的方式上市。

成立的十余年间,微医获得了红杉中国、腾讯投资、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的站台,成为资本市场青睐的数字健康独角兽,也曾多次喊话IPO。

然而,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微医深陷亏损困局;加上政策的风险以及日趋严格的上市规则,微医的上市计划一再被耽搁。

今年以来,微医正在围绕其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维护组织)的核心业务模式,对内部业务线进行优化升级。据悉,此次优化旨在重新定位公司,或将探索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潜在合并而不是传统的IPO形式。

如今,引入SPAC上市的方式,微医的IPO愿望还会落空吗?

IPO一波三折

从挂号网起家的微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核心业务覆盖医疗、医药、医检、健保等领域,成为了一家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数字健康平台。

在平安好医生上市之后,微医就被不少业内人认为将会成为第二家IPO的互联网医疗项目。

事实上,微医在过去几年间,不止一次对媒体透露过上市的计划,却因种种原因一再被搁置。

2018年,在完成5亿美元Pre-IPO融资时,微医就传出了在香港上市的消息,计划将旗下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三块HMO相关业务作为整体打包赴港上市。

2020年3月,微医再传赴港IPO,然而,现实情况却一波三折,微医迟迟未能进入二级市场。

2021年2月,微医完成了完成了超过4亿美元的Pre-IPO融资,本轮融资后,微医的估值近70亿美元。

同年4月,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6个月后,微医在港的招股书失效。时至今日,微医仍未能顺利通过聆讯。

自成立以来,微医先后获得了十多次融资,其资本估值也一路狂飙,但却一直身陷难以IPO的困局。

盈利难题与流量困境

迟迟未见上市背后,或许承载着微医在商业模式上的焦虑。

比起卖药,专注医疗显然更具有成长性,微医吸引资本关注的正是其差别于主流模式的“线上+线下”商业模式,但该模式似乎难有变现的窗口。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0年,微医控股收入分别为2.5亿元、5亿元、18.3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168%;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9%、23.3%、27.2%。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的232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73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0%。

即便身处黄金赛道,但连年的亏损给微医的IPO蒙上了阴影。2018-2020年微医年内亏损分别为40.52亿元、19.37亿元、19.1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7.57亿元、8.69亿元。如此看来,微医在报告期内经调整净亏损累计达20.41亿元。

一方面是盈利难题未解,自身尚未形成稳定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在面对外围的竞争上,微医的优势也不明显。

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含着金汤匙出生;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背后都有母公司的巨大流量池,在医药供应链及其管理上有绝对的优势。

此外,鉴于医疗科技行业的特殊性,涉及到的信息披露和审查都将会更加严格。微医能否受到资本市场认可,是否能成功上市,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目前看来,对于微医来讲,通过传统的上市流程完成IPO阻力重重。面对陪伴了很久、需要回报的投资人,SPAC或许能成为微医新的上市方向。

近日,微医围绕其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维护组织)的核心业务模式,对内部业务线进行优化升级,并相应配套员工薪酬福利体系和绩效激励。

据媒体报道,微医去年对公司进行了裁员,员工数量从大约4000人削减至3000人左右。接下来,微医可能会进一步裁员,将员工数量降至2500人左右,甚至更低。此外,微医还准备降低基本工资,并将一些人的薪酬改为与业绩挂钩的奖金。

据悉,微医调整人员架构,意在重新定位公司,因公司或不再遵循原本的计划,来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而是转为通过与SPAC合并进行上市。

借助SPAC热潮,探索融资新路径

今年是港股市场实行SPAC上市机制的第一年,港股成为继美国、新加坡等资本市场后,又一个引入SPAC上市机制的成熟资本市场。

SPAC全称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又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作为一种传统上市方式的补充,SPAC将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给发行人提供新选择。

与买壳上市不同,SPAC 由投资方自己造壳建立 SPAC 公司进行上市,它可在没有任何实际业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 IPO 上市。

近年来全球各大交易所都逐渐引入SPAC机制,其上市时间短、成本低,信息披露良好,具有极高的灵活性,避免了传统的IPO监管,并且SPAC并购的估值往往比私募投资高。

数据显示,自2019年始,SPAC市场上出现了专注于医疗健康投资的专门类型,并且增长势头强劲。2019至2021年5月末,全球分别有2家、10家、8家医疗健康类SPAC上市。

港交所SPAC制度自2022年落地以来,截至今日,已经有9家SPAC递交了申请表,吸引了包括春华资本、中概股天境生物等明星企业的参与。

目前来看,递表的SPAC未来并购方向主要涉及绿色能源、生命科学、新消费、医疗保健、智能汽车等领域。

就在上个月,由鼎珮资产管理、天境生物等联合发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正式向港交所递交A1文件,瑞银集团担任独家保荐人。

根据文件显示,Vivere Lifesciences将更多聚焦中国或其他具有中国视角的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公司。

3月2日,东建国际旗下东建资管发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isce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正式向港交所递交A1文件,计划重点关注高增长“新经济”行业的公司,例如大健康、新能源、新经济消费与零售、先进科技等行业。

这两家机构递表的投资机构,都提到了关注医疗健康方向。这也给诸如微医等已经完成Pre-IPO融资但依然没有实现上市的生物医疗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路径和上市可能。

(首图来源:猎云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ID:zhitongIPO),作者:韩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微医冲刺IPO一年未果,又把希望寄托SPAC
微屏软件二次冲刺港股IPO 94.7%收益来自麻将游戏
估值340亿美金,Grab为什么在此时选择SPAC上市?
微医上市生死局:投资人的焦躁和护城河的焦虑
深度干货:创业公司退出路径盘点与解析(1): IPO & SPAC
贾跃亭创办的FF计划通过SPAC上市,SPAC到底是什么
开创元年之后,SPAC将走向何方?
美股上市快车道,华尔街最火的SPAC模式会成为中国医疗企业融资新途径吗?
下周递交上市申请,腾讯持股的微医投资价值几何?
一年募集资金高达830亿美元,美股市场大热的SPAC是什么?

网址: 微医冲刺IPO一年未果,又把希望寄托SPAC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59969.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