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人财两失
一家行业里的独角兽,从声名鹊起到千夫所指,需要多久?拥有“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只用了不到2年。
3月15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内容显示,核心技术人员梁军先生因与公司存在分歧,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或受该消息影响,截至当日收盘,寒武纪股价报收66.02元/股,下跌18.38%。
更不妙的是,大股东们信心渐失。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机构合计净卖出2257.96万元。
倘若拉长时间线来看,寒武纪2020年7月上市首日开盘曾上涨290%,市值一度高达1194亿元,但好景不长,此后股价一路下挫,截至昨日总市值仅为254.12亿元,较最高点跌去约940亿元。
一份公告带来波及面如此广的余震,势必在内容本身外,有更复杂的不利因素藏在表面之下。
存地失人?
依公告所示,梁军将不再担任寒武纪任何职务。
梁军是谁?公开资料显示,他曾就职于华为、海思,是从业近20年的芯片架构专家,曾作为主架构师完成了多款高端复杂SoC芯片的架构设计,累计量产芯片超亿颗。
2017年起,梁军入职寒武纪,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1月18日就有公开信息显示,梁军向寒武纪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职务,担任前瞻芯片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职务,继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
结合此次公告,意味着梁军彻底离开寒武纪。
一次简单的人事变更,在业内造成如此影响力,梁军其人势必有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寒武纪之所以能在业界引起关注,乃至成功奔赴科创板,除了背后的资本推动,还与华为密切相关。
2017年,华为旗舰手机Mate 10中的麒麟970芯片,集成了寒武纪的智能处理器IP产品1A,在AI芯片产品落地困难的大环境下,寒武纪借此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对此,为了避嫌,在此前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回复意见》中,寒武纪特意把梁军与华为海思撇清关系。
但作为华为旧部,在梁军加入的第一年,寒武纪就与华为终端芯片展开IP授权。有理由相信,这起合作中,他本人或起到关键作用。
考虑到自2019年来,华为未与寒武纪达成新的合作,自研战略之下,未来华为与寒武纪续缘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在一些外部解读中,梁军或已成了“弃子”。
不过,除了这种捕风捉影的说法,客观来看此次人事变动,还意味着寒武纪的核心技术人员目前仅剩三人,分别是陈天石、刘少礼、刘道福。
因此,上述公告中特意提到:
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专业的研发队伍,储备了丰富的专利技术,梁军先生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会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为了补充该论调,公告中特意摆出近三年来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趋势:2019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数量为680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研发人员数量为1228人,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达80.37%。
但需要了解的是,无数次经验证明,在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一个核心技术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数量并不能覆盖质量上的差距。
巧合的是,放之整个芯片行业来看,近年来频出企业高层“内斗”事件。
前有比特大陆两位创始人夺权,致使公司上市进程暂缓、AI芯片业务线裁员;后有“国产芯片之光”中芯国际师徒对垒,“半导体吕布”梁孟松与“蒋爸”蒋尚义内讧引起热议。
有着前事之鉴,考虑到核心技术人员变动对公司层面带来的动荡,寒武纪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并不难料。
“云边端”围城
核心人员变更之外,寒武纪同样存在经营层面的隐忧。
2022年2月26日,寒武纪公布了2021 年度业绩快报,在报告期内,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8.4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94.98%。
在科创板同期几十家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中,寒武纪成为“亏损王” 。
在此前的2018-2020年,寒武纪归母净利润亏损为0.41亿元、11.79亿元和4.35亿元。
上述报告中,寒武纪把主要亏损原因归因于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销售费用的增长所致。
一直以来,研发支出较大都是寒武纪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 2986.19 万元、2.40亿元、5.43亿元 、7.68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380.73%、205.18%、 122.32%和167.38%。
但在高额的研发投入外,寒武纪的产品线并没有足够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的产品根据终端、云端和边缘端可分为: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与云端芯片相关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先看终端,这块业务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华为等手机厂商。
数据显示,2017-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销售收入为771万、1.17亿、6877万,占到整个营业收入的98.95%、99.69%、15.49%。
2019年,IP授权业务占整个营业收入比例骤降,原因是华为未与寒武纪达成新的合作,且短期内,寒武纪难以拓展一家在采购规模上足以替代华为的客户。
因此可以看到,在2021年上半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收入617.26万,仅占整个营业收入4.48%。
再看云端,在IP授权业务收入下滑后,云端智能芯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2019年,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收入7888.24万,占整个营业收入17.77%;2020年上半年,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收入6221.81万,占整个营业收入71.41%。
但在2020年之后,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收入下滑严重,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1877.32万,占整个营业收入13.63%。
这种趋势同样能在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反映出来。2020年全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3.26亿,占整个营业收入71.12%,但在2021年上半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158.21万,占整个营业收入1.15%。
这种业务收入上的较大变化,一是与客户过于集中有关,以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为例:
2020年,第一大客户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采购设备产品贡献了2.66亿元的营收,占这一业务收入比例的81.54%。
其二,在业务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因素下,如果寒武纪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将面临着难以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
在此前提下,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或难逃这般命运。
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8374.38万,占整个营业收入60.79%。国金证券测算,2021年全年,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仍贡献超过公司一半的营收。
整体而言,在面临着像英伟达、英特尔等传统芯片厂商、跨界自研芯片科技巨头、初创芯片公司的多重竞争局面下,寒武纪需要围绕“云边端”四处救火。
向何处去?
“云边端”陷入窘境后,寒武纪不得不找寻新的发力点。
2021年1月,寒武纪创办了全资子公司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并借此正式开展车载智能芯片相关业务。
同年6月22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行歌科技注册资本拟由0.3亿元增至2.0亿元,未来将发展车载智能芯片。
此后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陈天石披露寒武纪行歌车载智能芯片的关键数据:超200TOPS AI性能、7nm制程、车规级、独立安全岛、成熟软件工具链等等。
对于寒武纪而言,其业务布局正在从“云边端”走向“云边端车”,但想要依靠此次布局进入此前未涉猎的汽车市场,或许并不是良方。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硬件配置升级迅速,车用计算芯片的算力将不断升级。作为智能驾驶核心硬件的芯片,自然引来一众目光。
纵览全行业,智能驾驶芯片行业参与者较为多样化。有以恩智浦、德州仪器为代表的传统汽车芯片厂商,有高通、英伟达等电子芯片巨头,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以及以地平线为代表的创业公司。
论排交椅来看,英特尔、英伟达等是较早布局智能驾驶芯片的企业,占据了全球智能驾驶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属于汽车芯片市场的第一梯队。
高通和华为位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其他的第三方芯片厂商,其中就包括地平线、云途、黑芝麻等国产公司。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尝试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特斯拉就是其中的先行者。2019年,特斯拉抛弃英伟达,推出自研的14纳米自动驾驶芯片。这一度影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
结合已有资料,寒武纪仅可排于第三梯队中。
现阶段,国内正在上演一股国产汽车芯片替代潮,有诸多厂商正在想办法代替国外芯片。
巨头不可能吃掉所有市场,这自然是独角兽的机会,以地平线为例,2021年5月,理想汽车发布改款理想ONE,芯片厂商从Mobileye换成了地平线的征程3芯片,实现L2级自动驾驶。
但独角兽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车规级芯片要求严格,自动驾驶芯片更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宕机,否则会危及驾驶安全。
而对于寒武纪来说,对手则是自己。在失去先发优势后,能否把现有的技术积累迁移至车载芯片,在持续亏损之下,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新业务的拓展,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样来看,商业竞争就是这般无奈,寒武纪好似从一个围城,翻入了另一个围城之中。
参考资料:
果壳硬科技《寒武纪的最后一战》
财经《寒武纪隐忧:千亿市值跌去六成 商业化之路拓展难》
东北证券《智能驾驶行业报告之产业链梳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作者:樟稻,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寒武纪人财两失
寒武纪告别“寒武纪时代”
寒武纪的最后一战
寒武纪被高估了吗?
恺英网络实际控制人王悦失联 深交所追问失联原因
虚假繁荣寒武纪
寒武纪还能再爆发一次吗?
终于,寒武纪成了一个正常的AI公司
寒武纪上市,自救戏落幕
寒武纪冲刺AI芯片第一股:3年已亏16亿,还会继续亏下去
网址: 寒武纪人财两失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055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