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一键关闭,再见了,烦人的APP广告

一键关闭,再见了,烦人的APP广告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3月23日 07:10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刚跟朋友同事讨论到某些产品,然后打开某些电商平台就会发现它已经十分贴心地躺在搜索栏中。可能有部分用户认为这是智能,是人性化,是高科技,实际上是因为某些APP擅自启用手机的某些权限来窃取了我们的隐私。

实际上各大APP会给我们推送“想要的产品”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说好听点叫个性化推荐,实际上就是通过窃取用户的隐私来提供服务,谁能猜中用户的心思,谁的广告费就赚得越多。

不过好在相关部门已经出手整治这一现象,据悉从3月16日开始已经有多款APP(淘宝、微信、抖音、百度、大众点评、微博)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关闭所谓的“个性化推荐”。

但要注意的是,关闭个性化推荐并不会减少APP内推送的广告数量,只是会不再根据用户的喜好去推送相应的广告。也就是说,用户在关闭这一功能后几乎收不到任何与自己喜好相关的推荐,对于某些人来说反而是缺陷,但不管怎么样,APP愿意给予用户这个选择,就意味着算法开关的主导权真正交由用户自己来掌握,也算是算法“松绑”的第一步。

如何关闭广告?

考虑到很多读者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关闭APP中的个性化推荐功能,小雷在这里简单讲述微信、微博以及抖音这三款国民级软件的关闭方法。

首先是微信,我们要在“我”页面中打开设置选项,然后点击“个人信息与权限”,再点入“个性化广告管理”页面就可以选择关闭微信中的个性化广告。

其次是微博,操作大体与微信相同,需要我们进入到设置页面找到“隐私设置”功能,进入后再找到“个人信息和权限”页面,最后选择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

抖音的操作步骤则稍稍简单一些,进入到设置页面后,再点击转到“了解与管理广告推送”即可关闭程序化广告展示设置和个性化广告展示。

据小雷个人统计和部分同事的反馈,大部分APP都将这一功能放到了第三级菜单(即用户需要点开多个选项)甚至更深的地方,只有今日头条、饿了么、抖音等少数APP会把功能放在二级菜单。值得一提的是,在关闭相关服务的过程中,抖音出现了“再次开启个性化服务”的提醒,而其他平台目前未发现。

可以看出,虽然市面上大多数APP都遵守约定加入了关闭个性化广告的功能,但它们并不想让大多数用户能够一眼看到这项功能,毕竟用户关闭广告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营收表现。

算法怎么就成了“算计”?

面对算法这把双刃剑,用户可谓是又爱又恨。爱之,是因为用户确实能够从网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恨之,则是由于用户一旦使用互联网,个人行为数据便不可避免地被记录,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算法歧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图源网络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消费者在网上几乎处于“裸奔”状态,完全没有隐私。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家庭、行业、收入、婚姻状态、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等信息,都会被各大APP平台收集然后打上一个个专属标签,再通过消费者的浏览偏好、购买记录等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最后便达到了所谓的“智能化”推荐。

我必须承认,个性化推荐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在浏览电商平台时都不用到处去搜索资源,算法就会自动给你推荐你想要的商品。但是,我们要明白,算法很了解我们的一举一动,但我们却对算法几乎一无所知。

当用户意识到自己的数据信息遭到泄露时,也不能精准地获知自己的数据信息泄露了哪些、泄露给了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会产生影响等等,唯一能做的仅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初步修改或删除。

就算某些平台会基于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例如,同样的送餐时间、地点、订单、外卖平台,会员却比非会员多付钱;同时同地打同类型车到同一目的地,某打车平台曾被用户发现熟客反而收费更高,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也几乎无计可施,只能哑巴吃黄莲。

如今的“个性化”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个性化”。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算法推荐,被动地让算法收集自己的数据,被动地让算法告诉自己什么是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服务与信息,最终被困在一个“舒适区”中,离开也不是,不离开也不是。在这样的“个性化”之下,算法推荐变成了一种“驯养”用户的手段。

而用户真正需要的“个性化”,应该是主动的“个性化”,用户应该能主动选择是否使用算法,在了解算法推荐规则与逻辑的前提下,定制自己需要的服务,并且知道算法推荐筛选掉了什么内容,以此突破“信息茧房”,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归根结底,算法推荐应该成为用户的工具,而不是套在用户头上的枷锁。

个性化推荐,本应我们说了算

在短时间内,滥用算法等行为带来的不信任感似乎难以消退。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算法技术在便利人们生活、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

或许很多人还是会希望接收到个性化的内容,或许解决个性化推荐带来的问题也无法一蹴而就,但至少就目前来看,用户的话语权相比之前已经多了不少。

要么拒绝服务,要么拒绝算法,过于一刀切的选择,进一步让用户陷入两难。

设置算法开关只是保障数字安全的第一步,如果想要得到消费者的进一步信任,APP的开发者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或是减少推送的频率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并不是不喜欢收到这些推荐,而是频繁的推荐难免会让用户反感,甚至意味到自己的信息已经泄露。

算法一旦被滥用,不仅会对个人隐私安全带来风险,也会对公共空间造成负面影响,用户终日被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难以看到新的、不一样的视角,进而难以接受网络上的其他观点。

说到底,我们之所以不喜欢算法推荐,还是因为如今的算法在技术上不够完善,不够人性化,它的诞生是基于用户,但在发展时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用户的感受,也难怪会引起反感。因此在未来,开发者们需要将重点放到用户身上,而不是一味地为商家和平台所服务。

不加约束,算法推荐只会离个性化服务越来越远,被动接受的个性化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化,只有通过用户的自主选择,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提升。用户了解算法逻辑和规则之后,明白自己接收的是什么内容,算法过滤了哪些内容,再定制和调整自己需要的,也是真正的个性化,在提高信息获得效率的同时,接触更多丰富多样的内容。

还有网友表示,光是一个算法开关还是很难让消费者满意,最重要的是能否打通用户的投诉渠道,若用户对某款APP的推荐算法有异议,就必须要有一个可投诉的渠道或是部门,且这个部门能够快速回应用户并根据需求进行整改。

虽说如今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让我们反感,但也不得不承认算法对于整个互联网的推动意义,无论是淘宝抖音或是微博,推荐算法都大大增加了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从而使得整个APP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加。算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在用户满意度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才是当下开发者们应该重视的点。

总之,企业可以去猜测消费者的心思,但猜的过程中要合法合规,被猜的用户也得心甘情愿。至于如何约束,如何把握这个度,是监管部门和互联网企业都要继续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定西 ,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一键关闭,再见了,烦人的APP广告
微信回应广告不能一键关闭
电视开机广告将出规范:一键关闭3秒内消失 时长不超30秒
神准的程序化广告:淘宝京东找不到关闭入口
【虎嗅早报】电子竞技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上海消保委点名微信:朋友圈广告不能一键关闭
魅族等手机强推广告难关闭,中老年群体成重灾区
再见了,Win7;再见了,我这十年青春
主流 App 开屏广告好像消失了,但也没完全消失
小米:是时候和抢购说再见了
Flash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是时候说再见了

网址: 一键关闭,再见了,烦人的APP广告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0839.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