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之旅
本文摘自《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詹姆斯·戴森著,36氪经授权发布。
戴森以革命性的气旋吸尘器和Supersonic吹风机起家,旗下各品类产品以创新的技术、设计和效能享誉全球,销往世界各地。戴森气旋吸尘器、戴森吹风机、戴森空气净化风扇……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不仅包含了革新的科技,也是设计中的经典。
一个产品的诞生从创意构建之初已经可见端倪,那么,戴森又是如何打造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的?近日,由湛庐文化出品的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国内首部传记——《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中讲述了戴森发明背后的故事。
如何打造人们还没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当一个全新产品推出时,人们需要使用销售艺术来解释它——它是什么,它如何工作,以及你为什么需要它。
不要强迫人们购买,而要了解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他们如何工作、他们对新产品的期望是什么。你需要向他们展示新的可能性、新的想法和新的产品,并尽可能清晰地解释。
索尼随身听是另一个引人入胜的成功故事,因为起初,它的设计似乎违背了常识。这款个人盒式播放机于1979年7月1日推出,当时正好赶上学校和大学假期,它让人们能够通过耳机听音乐,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售价150美元的小巧银蓝色随身听并不便宜。而在索尼内部,由于无法录音,这款随身听颇受争议。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勇敢的发明,以前从没有人制造过不会录音的“录音机”。尽管如此,索尼的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希望每月能够销售5000台随身听,但头两个月就卖出了50000台。
到2010年在日本停产时,索尼随身听已在全球售出超过4亿台。索尼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了合适的产品。这款小巧的音乐播放器,适合慢跑、想在家学习或放松的人,也适用于旅行时不打扰别人、听自己喜爱的音乐。井深大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让副手大贺典雄在现有盒式录音机索尼Pressman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仅限立体声播放的版本。大贺典雄是一位物理学家和音乐家,曾在慕尼黑接受过著名音乐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的培训。1978年,大贺典雄和他的团队尽可能使用现成的组件生产了TC-45,但定价为1000美元,而且井深大在他的商务航班上用它试听了歌剧,觉得它太笨重了。一切又回到绘图板,重新设计。
Walkman诞生了,配备轻巧的泡沫耳机,除了播放之外没有其他功能。新闻界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认为“Walkman”这个名字非常可笑。日本媒体错了,当时市场还不知道它想要的就是一款小型的个人立体声音响。当人们看到这款博人眼球的小型设备,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后,立马被征服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Walkman”这个词已经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随身听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对索尼来说,它制造起来并不难。
制造业每天都在制造真正的产品。这是创意,也是产业。
戴森是怎么想到“无滤尘袋吸尘器”创意的?
我们开始在工厂制造金属框架,弯曲和焊接管状钢。我学会了如何用带电的环氧粉末喷涂球轮手推车的钢架。这种干涂层工艺不使用湿漆,但喷涂的过程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度喷涂。你肯定不希望工厂里到处都是干粉涂料,这太混乱和浪费了。
我的解决办法是,用一个大电风扇把喷雾吸到一块约两米见方的棉布上。但风扇声很吵,当我们打开它时,它的声音听起来像协和式飞机起飞。它的效率也非常低,而且很麻烦,每隔一小时,棉布过滤器就会被堵塞。生产线不得不停下来,以便把布料取下来抖掉干粉涂料。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工厂就像是被黑火药覆盖了。
我四处打听,那些做得好的同行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用气旋分离器。”他们回答。气旋分离器通过离心力收集灰尘和颗粒,而不需要像我们的棉布那样的膜状过滤器。气旋分离器一整天都在收集灰尘,没有一点漏出来,最关键的是,它从不堵塞。
晚上我拿着手电筒和笔记本去看这个东西是怎么工作的,然后画出来。我无法进行实际测量,因为它太大了,但我能够勾勒出建造的重要细节,并估计大小和比例。
我发现气旋分离器的离心除尘原理非常迷人。利用巧妙的定向气流,通过离心力将灰尘颗粒旋转出来的想法似乎很神奇,它给了我灵感,让我产生了设计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吸尘器的想法。
有了气旋分离器的样本实例,我和两个非常聪明的金属工人合作,花了几个周末的时间一起制造了这台9米高的钢制气旋分离器。我们没有工程图纸可供参考,所以我自己画了一张,我们用这张图纸成功造出了气旋分离器。对我来说,这是另一个转折点,让我从坐在绘图板前拿着杯子的设计师变成制造商和企业家。
这种转变的核心点是,知道如何做事情和做决定,当然,还得知道怎么卖你设计和努力做出来的产品。
戴森的多次转向,如何影响了他的设计风格?
对于设计来说,每一项设计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艺术和设计可以兼具创造性、功能性和激情,可以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新的发展。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也了解到,许多在专业、学科以及生活种种方面中被视为经验的东西,往往代表了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目光狭隘的态度。
在那个时代,工程师要兼任设计师是不合常理的,你不能转换专业领域。在我的想象中,设计师大多被认为是顾问或者不会弄脏手的人,他们关心的是外表而不是功能。他们完全远离穿着白大褂的工程师。而设计产品内在结构,让它们工作的是工程师。我热爱在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光,尤其怀念它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方式。在这里,随着知识和能力的累积,我意识到艺术和科学、发明和制造、思考和行动可以是一回事。我敢于梦想自己同时成为工程师、设计师和制造商。
我的一年级导师伯纳德·迈尔斯,在对我进行第一次面对面指导时,他说:“每一项设计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我环顾了一下当时最好的设计,亚历克的Mini汽车、诺曼·福斯特和理查德·罗杰斯的新建筑,以及美国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Fuller)的先进设计,我发现伯纳德是对的。从那时起,我的所有设计都基于这一点——要诚恳、有目的性,同时要反映技术和工程水准。
休爵士系里的另一位老师——杰出的结构工程师托尼·亨特,是我的一门课程老师。他当时三十多岁。他给我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让我转入工程专业,并在设计、工程、艺术和科学之间建立联系。托尼·亨特对结构美学充满热情,对于结构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设计也十分痴迷。事实上,美感与实用性是可以兼顾的。
托尼·亨特教会我们“结构就是建筑”。过去50年来,大多数经久耐用的现代建筑,如巴黎蓬皮杜中心和伦敦劳埃德大厦,以及中世纪的大教堂、罗马万神殿等古代设计,都是由支撑它们的结构而非它们的保护层或风格来定义的。
我预见到了结构工程主宰建筑的前景,明白产品也将由结构主导,技术和工程内核将变得比工业设计外壳更重要。
戴森并不特别看重经验。经验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最好避免什么。当我们对不该做的事情更感兴趣时,经验就变得无用武之地。如果你想开创和发明新技术,你需要踏入未知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经验可能是一个障碍。我认为,最终的挑战是如何设计、制造和销售有创意的全新产品。要做到这一点,你不仅仅是当好一名设计师或工程师,无论你接受过多么好的教育,你需要控制整个过程。
书名:《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作者:詹姆斯·戴森 著,毛大庆 译,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品
作者简介
詹姆斯·戴森
戴森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戴森以革命性的气旋吸尘器和Supersonic吹风机起家,旗下各品类产品以创新的技术、设计和效能享誉全球,销往世界各地。
詹姆斯·戴森1947年出生于英国诺福克,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设计,随后加入罗托克公司,与杰里米·弗莱一起设计和制造海上卡车。
詹姆斯·戴森相信,工程师和创业家可以改变世界。他创设了戴森工程技术学院、詹姆斯·戴森基金会和戴森设计大奖,支持和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个事业。
我在一生之中不断经历失败,也不懈地努力解决问题,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只有秉持无惧未知与无畏质疑的信念,才能颠覆创新。我从不给人建议,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年轻人找到方向,激发他们对科技、科学和工程的热情,并为解决当下及未来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奉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这便是我分享经验的意义。
——詹姆斯·戴森
相关推荐
36氪领读 | 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之旅
戴森30年:「我从没把戴森当成一家公司」
戴森是一家科技公司么?我们和戴森创始人聊了聊
筹备6年投资180亿,戴森电动汽车梦就这样醒了?
戴森电动SUV原型车曝光,投入6亿美元结果打了水漂
造车失败后投身机器人和AI,我笑戴森太疯癫,戴森笑我看不穿
戴森谈产品:匠心精神 | 潮科技2020. Ask Me Anything
健身房中的「戴森」:筋膜枪走红史
戴森想要做耳机,里面放个空气净化器
36氪领读 | 图灵奖得主:人工智能是如何走出死胡同的?
网址: 36氪领读 | 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之旅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150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