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焦虑、老龄化、空气和水,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自195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以提高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环境健康和地球健康的认识。在这一天,我们也向全体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202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旨在“举全球之力行动起来,维持人类与地球健康,推动社会的福祉”。
当前,全球仍在对抗疫情和污染带来的影响,同时,癌症、哮喘和心脏病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建设一个更健康的世界?如何确保世界各国的人们都能获得他们所需的医疗服务?企业和商学院又能够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从人口老龄化、水质、应对员工压力和焦虑,到技术带来的革新,中欧教授周东生、郑雪和布安瑞(Eric Bouteiller)分享了他们对于个人和组织如何为“更健康的明天”而奋斗的洞察与见解。
您认为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我认为,对于中国医疗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人口老龄化。这个挑战非常严峻,因为中国的老龄化情况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有三点不同:
第一,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巨大。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超过2.6亿,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4亿,相当于目前欧盟的人口规模。
第二,许多国家都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但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快于其他国家。比如日本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但日本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到成为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或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14%)用了24年,而中国只用了22年。
第三,未富先老。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在12,00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约为40,000美元。
随着老龄化进程发展,慢病、癌症患者增加,失能失智者也将增多,中国本就不足的医疗资源和医保基金的负担将随之加重,这是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目前大多数医院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疗疾病,换句话说,治疗疾病是医生和医院的任务。而保持健康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需要我们日常关注的,这不仅是医生的工作,更是个人的功课,个人应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幸运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中国可以在未来医疗健康的哪个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总的来说,我认为目前谈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还是为时过早。中国五年前才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意味着我国医疗行业开始进行重大改革,从那时起,中国医疗企业才算是与国际接轨。不过,中国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国人口众多,临床数据丰富,可以将这些数据与技术结合,比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开发更好的算法,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甚至发明出新疗法。
商学院如何帮助推动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首先我们可以提供案例研究。我们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医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设计出可以通过实境教学(RSLM™)教授的框架,助力更多企业成功。
举个例子,中国企业现在的战略与20年前不同,从前中国企业进入医疗健康领域,首先占领低端市场或发展中国家市场,再打入中高端市场或发达国家市场;如今中国企业家创办医疗健康公司,先考虑的是高端市场。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过去20年中,企业在低端、高端市场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企业的高层辞职创业时,已积累了在两种市场中取得的知识和人脉。
同时,欧洲等地的分销商可能因为之前的合作,已经认识了这些企业家。他们也相信这些企业家和他们的新公司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从前的中国的初创企业会先将产品投放在非洲或者拉丁美洲,如今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欧洲或者北美市场。
您认为当今组织在员工健康和福祉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最近Apple TV+上新了一部科幻心理惊悚剧,叫做《人生切割术(Severance)》。剧中主角Mark在妻子陡然离世之后,同意了上司的要求,接受了大脑“切割术”,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记忆完全分离。接受了这项手术的员工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生活记忆带来的影响,于是Mark工作时更专业、效率更高了。
这个情节看着有点惊悚,有点吓人,但在现实中员工和组织对待工作的态度有时跟Mark其实很相似:我们认为遭受应激性事件之后,长时间流露出痛苦是不可取的,是软弱和不专业的表现,我们都应该在工作时保持专业。然而数据表明,每两名员工中就有一名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压抑痛苦的员工会在工作中产生情绪疲惫、倦怠、焦虑和回避行为,最终导致旷工率、离职率、事故发生率上升,生产力下降,对组织造成影响。随着世界发生战争、疫情和金融危机等动荡性事件,可能会有更多的员工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遭受应激性事件。因此,当今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员工经历创伤性事件后,组织如何应对?
那么,员工经历创伤性事件后,组织该如何应对呢?
创伤性事件指的是一种极端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创伤性事件,会使人感到压力和焦虑,导致明显的中枢性和生理性过度紧张。从事某些高危职业的人(如军人、警察、紧急救援服务行业)可能因其工作的特性而经历创伤性事件。护士、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也可能在工作中因为接待的对象而经历替代性创伤。一般行业中的员工也可能会经历创伤性事件,比如因受伤导致职业生涯被迫中断、亲人好友突然离世或者遭到辱虐管理(abusive supervision)。
对员工的创伤经历避而不谈绝对无法解决问题。组织不应该认为员工能够自己达到心理复原,然后再以百分之百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其实,如果组织处理得当,不光能帮助员工达到心理复原,甚至有望促进员工在创伤后实现个人的超越和成长。数据表明,约40%至75%的员工在经历创伤之后能重新振作,从而工作更加出色。
根据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Sally Maitlis教授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员工创伤后成长的论文,我建议组织可以从两个方面为员工提供帮助:
首先,组织应当承认、接受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员工可以倾诉自己的应激性经历。组织通过建立这种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调节强烈的情绪波动。
其次,组织可以提供悉心的陪伴,帮助员工给自己的经历、自我和未来赋予意义(sense-making),从而促进创伤后的个人成长。这种陪伴可以由专业角色提供,比如导师、职业顾问或治疗师。当员工对自己的负面经历重新解读和赋予意义的时候,他们对其表达同理心并给予支持和肯定。
个人如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首先,遭受创伤性事件的员工应当给自己留出悲伤的时间,向信任的同事或者好友倾诉。在一项针对美国698名婴儿为期40年的追踪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都经历过创伤性事件,但都设法走出了阴霾,最终生活美满,事业有成。
基于此,心理学家确定了三个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因素:保持乐观、记住自己独特的优势、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具体而言,乐观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帮助个人消化理解创伤经历,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记住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激发积极的情绪,推动人们寻求意义感,从而从创伤性经历中走出来;建立可靠的社交网络能够支撑人们在走出阴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您认为当今我们的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总体医疗质量。中国的医疗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中国人应该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但要提高全国总体的医疗服务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在健康方面改善的领域是——水质。除了治愈疾病,我们也需要提升水质。中国做了很多努力以改善空气质量,但也需要更加关注水的质量。
您认为在目前医疗健康行业中,非常重要但被低估了的事情是?
医疗健康的数字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数字化可以帮助提升健康质量,尤其能够大幅促进医疗服务的供应。
公众和医学界对罕见病的了解也很有限,因为罹患罕见病的人数极少。罕见病多是遗传病,已知的就有7000多种。这些疾病若得不到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行业应将罕见病视作推动医疗创新的机会,尤其是在制药等领域。
技术在什么方面对医疗健康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大?
医疗是一项受到高度监管的活动,患者必须受到保护,所以技术对于医疗至关重要。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可以提高数据的连通性和流动性,有助于加强监管。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蛙跳效应”。举个例子:30年前,中国有线电话基础设施落后。然而当移动电话时代来临,巨大的“蛙跳效应”发生,中国的基础设施从欠发达水平跃升至前列。如今医疗健康领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比如,在远程医疗方面,中国可以通过数字化提高服务供应的质量,若管理得当,有朝一日甚至可能超过欧洲和美国。
国际医疗健康公司在中国有哪些机会?
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国市场有很多机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为跨国公司创造很多创新的机会。一方面,中国在肿瘤学、罕见病等方面需要更精细的解决方案,很多创新可以从外部引入,所以中国应当继续开放科学、数据、投资等方面。同时,如今的中国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许多资源,中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发展越来越平衡,大可实现双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CEIBS6688),作者:Michael Thede,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疫情、焦虑、老龄化、空气和水,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刘鹏:用有温度的安全健康 守护每个人的UP生活
疫情中的机器人战士,抗击病毒守护生命
最前线 | 疫情期间健康类家电走俏,戴森正研发可净化空气的耳机
疫情下的孤独、焦虑、抑郁,撑起在线心理健康千亿市场
58%自媒体人担心猝死,怎样才能健康地追热点?
未来市场规模20万亿,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如何掘金养老产业?
空气炸锅“炸”不动了?
在线教育集体“水逆”,家长眼里只剩下焦虑和不安?
净化空气同时杀菌灭毒,「众清科技」提供智慧健康建筑净化系统
网址: 疫情、焦虑、老龄化、空气和水,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162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8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3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2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9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85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