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跨境风口吹出30倍估值泡沫,华宝新能源年入23亿,研发只占2% | IPO观察

跨境风口吹出30倍估值泡沫,华宝新能源年入23亿,研发只占2% | IPO观察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4月13日 08:38

文 | 潘潇雨

编辑 | 彭孝秋

开年以来,跨境赛道里的IPO热潮一直在持续,近期已在证监会过会的华宝新能源就是典型一家。

不同于在跨境电商圈里广为流传的“五虎四少”等老牌大卖,华宝新能源的成长算是另辟蹊径。从2011年成立,以充电宝ODM业务起家,再到2015年切换赛道,转向户外储能这一小众市场,之后又创立了两大自有品牌——电小二和Jackery,分别布局国内国外市场。

华宝新能源的决策可以说是大胆又果断,毕竟便携式储能在当时,小众且初步。而从2016年迈向储能市场,再到2020年,华宝新能源在充电宝上的收入已不足1%。

也正是切换赛道这一果断决策,让华宝新能源在招股书上交出了一份还算好看的成绩。据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华宝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10.70亿元和23.15亿元,同比增长235.44%、116.38%。对应净利润为0.36亿元、2.34亿元、2.79亿元,同比增长541.43%、19.46%。

华宝新能源近3年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数字是,从2019年到2020年华宝新能源的营收暴涨,净利润增加了2亿;但是到了2021年,营收仍在翻倍,净利润却仅增长了0.45亿元。净利润急剧下跌,一方面预示着跨境电商的阵痛已至,另一方面也加速卷起了这个才起步的新兴市场。

在这次IPO之前,华宝新能源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后又于2019年主动申请摘牌。据招股书显示,这次IPO华宝拟募集资金6.76亿元,将用于便携储能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事实上,近两年来便携式储能赛道的关注度并不少。如安克创新等老牌企业纷纷布局这一产品线,再有EcoFlow等新玩家持续入局,在资本加码的助推下,这一赛道正在快速释放红利。那么,在今天抢先上市的华宝新能源,当市场再度拥挤时,能否又一次抢滩站上下一个风口?又能否持续维持现有位置?这就需要打开其招股书寻找答案。

跨境电商的烙印

回溯华宝新能源的成长路径,会发现其具备了典型的跨境电商色彩。也因此,华宝新能源的每一次转变都与跨境市场息息相关。

2011年,孙中伟作为创始人创立了华宝新能源,在当时的国内市场,跨境电商也才刚刚起步。那时候的跨境生意,大多来源于华强北的一米柜台。所以不论是“四少”里的傲基、通拓还是品牌代表之一的安克创新,都绕不开3C电子相关品类,华宝新能源也是如此。

不过,不同于靠贴牌高价倒卖到海外的路子,华宝新能源在最初以充电宝的ODM业务为主。这也来源于创始人在早期就踏入了锂电池行业的门槛。2003年,孙中伟成立了万拓电子,并开发了第一款移动电源。由于早年间的技术积累,华宝新能源在当时的充电宝市场里,其实并不逊色于安克创新。

彼时,随着国内消费锂电快速崛起,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电源的市场风口来到了华宝新能源面前。华宝新能源也快速积攒起了如松下、LG 化学、比克电池等供应商资源,以及特斯拉、宝马、超霸电池等明星客户。

2015年,随着亚马逊进军中国市场、A股出现跨境电商版块、跨境电商进出口试点成立等,纷纷昭示着跨境电商的风口已经来到。而在此时,早期的传统大卖们如赛维时代、傲基科技等,不少已经拥有了创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也几乎就在同一时期,华宝新能源创立了境内自主品牌“电小二”,将业务模式演变为ODM与自主品牌业务同步发展,并在第二年打造了自主品牌“Jackery”,主打境外市场。可以说,自主品牌的创立让华宝新能源又一次踩在了市场转变的风口上。

除了创立自主品牌,华宝新能源在业务端也开启了大刀阔斧地转变,开始进军便携式储能市场。并于2016年11月,成功推出首款锂电池便携储能产品。

这样的转变战略,源自国内日渐拥挤的充电宝市场,特别在2017年之后,资本涌向了共享充电宝赛道。随着怪兽充电、小电、来电等企业热钱不断,充电宝市场说是一片血海也不为过。此后,随着小米等企业开始下场,充电宝市场也走上了比拼性价比的老路,利润空间也被一压再压。据招股书显示,华宝新能源在2018年充电宝的毛利率仅为30.39%。

充电宝的红利期,已然走到了尽头。

而充电宝的另一边,则是高利润且一片蓝海的便携式储能市场。只不过在当时,这一市场才刚刚起步,也相对细分小众。华宝新能源看上的,就是这样一块市场。

简单理解,便携式储能产品即一种内置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可提供稳定交流/直流电压输出的电源系统,且部分设备通过集成逆变器,可供大功率用电。便携式储能可以广泛替代小型燃油发电机,应用于户外旅行、应急备灾等场景。

华宝新能源的产品示例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球便携式储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仅为0.6 亿元,市场增长率在2017年突破100%后一路高走。新冠疫情的发生更是为之添了一把明火,这一曾经小众的市场开始迅速放量,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42.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90.28%,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82.3亿元。

显然,华宝再度踩到了市场的风口。目前,其主要营收均来自便携储能产品,销售额分别达2.47亿元、8.93亿元和18.35亿元,占总营收比达78.83%、83.52%和79.82%。

华宝新能源的产品收入占比

不过,赛道的利好很快被看见,除了华宝新能源之外,安克创新、傲基、Baseus、羽博、迪比科、ORICO、品胜等多家企业都已开始扩充户外电源产品线。华为也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500Wh和1000Wh两种规格的户外移动电源。

无一不在预示着,新一轮的行业竞争战鼓即将敲响,那么,华宝新能源的准备如何?

消失的风口

这两年被讨论最多的赛道,跨境电商无疑是其中之一。疫情释放了线上消费的巨大需求,让身处其中玩家快速分了一杯羹,华宝新能源在其中表现尤为明显。不过,尽管招股书给出的业绩表现较为可观,但是其近3年来爆发式的营收增长,却离不开跨境电商的风口红利。

将华宝新能源定义为跨境卖家,首要原因就在于其销售的市场。根据招股书显示,华宝新能源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境外,从2019年至2021年,境外销售占比分别达87.27%、91.53%、92.55%,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华宝新能源的销售渠道

其中,第三方平台销售收入逐年提升,营收占比分别达67.83%、75.99%和 68.89%。在第三方平台中,又以亚马逊为最主要销售渠道,2021年亚马逊渠道占据了主收入的51.81%。除了线上线下渠道外,华宝新能源还有一部分营收,仍来自于起家时的ODM业务。根据招股书显示,华宝新能源的前五大客户大多为ODM业务客户。

不过这五大客户并不稳定,仅招股书给出的3年内,就新增了6名大客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稳居榜首的名字——JVC( 即建伍株式会社,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632.T)。

和JVC的绑定与打开日本市场密不可分,2019年以来,华宝新能源通过与JVC在ODM模式基础上采取“JVC”和“Jackery”双品牌的合作模式,迅速打开了日本市场。不过,当华宝新能源在日本市场日渐稳定后,与JVC的ODM业务正在逐年走低,从2020年的9.45%已降至2021年的5.51%。

除此,在华宝新能源的客户中,还有7名也是其供应商,主要提供PCBA板、便携储能产品等。但同样,华宝新能源的前五大供应商也并不稳定,从2019到2021年新增了5名供应商,且其前五大供应商的供应占比已超半数。

如果说华宝新能源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离不开跨境市场的利好,那么去年行业变动所导致的阵痛,也同样折射在了华宝新能源身上。从亚马逊封店之后,随着海运上涨、监管收紧等层层黑天鹅事件发生,跨境市场又迅速回归冷静,风口开始缩窄。

风口不再最直接的传导,就体现在华宝新能源的毛利率上。从2018年至2021年,华宝新能源毛利额分别为1.55亿元、6亿元和10.95亿元,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8.87%、56.14%和47.62%。可以看到对比前一年,2021年毛利明显下滑,在招股书中,华宝新能源也指出了这是由于原材料成本、海运成本上涨导致。

具体来看,华宝新能源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极高,分别达到了1.50亿元、4.12亿元和10.97亿元,占据主营业务成本比分别为92.44%、87.96%和 91.07%。其中,三年单价变动最大的原材料成本为逆变器,从2019年单价为130元翻了近一番涨至2021年的246元。

原材料成本2019年至2021价格变动

除了原材料与海运成本上涨,跨境行业的另一大变化也来自于投放端。流量成本上涨,无疑是近年来出海的一大掣肘,这一点从华宝新能源的销售费用上也可见一斑。从2019年至2021年,华宝新能源的销售费用逐年上涨,分别为0.84亿元、2.27亿元和5.65亿元。而其用于市场推广的费用占比也逐年递增,从2019年的30.67%涨至了2021年的47.17%。

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去年亚马逊封店以来,“刷单”似乎成为了一个敏感词汇。但是在华宝新能源的招股书中,却有一项关于刷单的披露。在2019年至2020年,其刷单金额分别为203.28万元和15.47万元。不过,华宝新能源称线上销售的刷单行为全部发生于国内电商平台, 且自2020年3月以来,已取缔了刷单支出。

华宝新能源的刷单金额

如果以跨境电商的市场来看,由疫情引起的供需错配在今年已大多消耗,短暂的风口已渐进尾声。而从储能市场来看,便携式储能的赛道仍有较大空间,不过市场竞争已经在日益加剧。

而对于消费电子行业来说,每当进入红海市场时,一个最常被提到能够实现红海突围的词就是——创新。这一点,放在储能市场也同样精准,不论是电芯还是逆变器,行业的技术水平已接近趋同。那么未来的比拼,仍在研发端。

不过,根据招股书,从2019年至2021年,华宝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2.83%、2.19%和2.79%。而对比同行业的研发投入来看,这三年来,安克创新的研发占比分别为5.92%、6.07%和5.92%;派能科技则达到了7.34%、6.48%和7.28%。显然,华宝新能源的这一数字并不乐观。

华宝新能源与安克创新的研发对比

盘根错节的家族企业

创新除了来自研发端的高额投入,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活力,这一点在家族企业中,却往往是一件难事。而华宝新能源,就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其股权高度集中在创始人两夫妻手中。

从股权结构来看,董事长孙中伟和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温美婵夫妇,通过嘉美盛、嘉美惠、钜宝信泰以及成千亿,共掌握了华宝新能源88.81%的股份。而在监事会的3位成员中,楚婷和吴宗林均来自曾经孙中伟创立的万拓电子,且吴宗林与温美婵系表姐弟关系,并间接持股0.11%。

华宝新能源的股权结构

此外,在供应商中,也存在这张熟人网络的影子。根据招股书显示,在2018年华宝新能源的第四大供应商威曦科技,其法定代表人和持股10%的股东之一孙超,正是孙中伟的侄子。不过随着华宝新能源对其采购额大幅下降,从2018年的498.62万元降至2020年的31.83万元,威曦科技也在2021年3月注销。

从股权变动历程来看,除却挂牌新三板,华宝新能源仅有一次引入的外资——成千亿。然而,值得深究的是,温美婵掌握了成千亿20%的股权。

自2019从新三板摘牌后,华宝新能源的股权变动经历了4次变化:

2019年12月,孙中伟和温美婵将华宝新能源19.25%的股份,以估值为2500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孙中伟控股的钜宝信泰。再隔一月,在2020年1月,孙中伟和温美婵仍以估值2500元的价格,再度转让了华宝新能源11%的股份给钜宝信泰。

在2020年8月,孙中伟和温美婵再度出让华宝新能源的股份给钜宝信泰。而这一轮交易的估值,来到了5820万。

在2个月后,即2020年10月,华宝新能源引入了新股东成千亿,成千亿以3500万元的资金换取了2.04%的股权。有意思的是,这一轮华宝新能源的估值,却翻了数十倍涨到了17.16亿。但与之对应的是,这两个月华宝新能源在业务端却并无明显变动。而正是最后引入成千亿的这轮融资,拉高了华宝新能源在上市前的估值。

除了股权更迭的重重迷雾,在2021年6月递交招股书前,华宝新能源于2019年和2020年还进行了4次分红,共计1.32亿元。而在盘根错节的家族网络下,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分红仍流向了孙氏家族囊中。

从充电宝毅然转向储能市场,华宝新能源壮士断腕式的业务决策,等来了海外市场的风口。不论是新能源带来的动力变革需求,还是锂电池储能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都让便携式储能市场迎来了爆发时代。随着场景拓宽、设备智能化以及政策利好等,怎么看这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

但消费电子的周期周而复始,随着大批明星玩家开始挖掘赛道红利,红海的到来已是肉眼可见。而背负家族重担的华宝新能源,在新兴浪潮的冲击下,依托其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路实则并不好走。

作者名片

相关推荐

跨境风口吹出30倍估值泡沫,华宝新能源年入23亿,研发只占2% | IPO观察
IPO遇冷,独角兽的估值泡沫究竟有多大 | 新经济独角兽(2)
创投观察| 70%亏损,全球20家3D打印机厂商市值/估值对比,有泡沫吗?
上半年过高估值后,跨境ERP风口不再? | 行业观察
​复盘格灵深瞳荒诞剧:1.9万亿估值泡沫如何吹爆?
商汤靠什么支撑千亿估值?
这家公司成立 2 年,估值从 0 涨到 15 亿美元
IPO速递|户外运动带热便携电源需求,华宝新能业绩“过山车”背后藏隐忧
绑定飞利浦、小米,却被美的起诉,年入22亿的德尔玛难突围小家电红海 | IPO观察
新能源泡沫成就了谁?

网址: 跨境风口吹出30倍估值泡沫,华宝新能源年入23亿,研发只占2% | IPO观察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1895.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