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炸了,这只独角兽估值缩水950亿,该拿什么赌明天?
最近,新消费标的们的日子很难熬。
前有咖啡品牌TIMS中国自降身价,现又有一家独角兽下调估值。
美国生鲜电商巨头Instacart公开宣布,将估值下调,从390亿美元降至约240亿美元。
这一举措引起市场震动,毕竟这家美国第二大独角兽公司一下子减了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955亿元)。
或许现阶段,在这场不确定性很强的战役里,没有人能保证什么,这已经是一个信号,即那些乘上风口的独角兽们的估值正在跟随市场的变动而集体回落。
1市场情绪悲观
Instacart为首的独角兽之所以下调估值,很大原因在于目前市场呈现的不确定性。
我们都知道,无论国内外,最近新股可谓是触到了一个冰点,不怎么受待见。
毕竟宏观层面上的多重因素不可忽视,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再加上各大央行加快紧缩的脚步,这一切都使得市场环境表现低迷,情绪上的预期较为悲观。
基于这样的宏观环境,在国内的新股不再受到热捧,尤其是那些盈利能力不稳定的标的频频破发,投资者不赚钱反而赔了本进去,有的甚至中一签亏掉1.2万,让人直呼“扛不住”!
在海外,新股的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
不同于去年美股IPO市场的盛况,2022年一季度的表现可谓是反差强烈,Dealogic数据显示,2月17日至3月14日期间,美股没有出现过一次传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与此同时,截至3月22日,高盛、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银等5家国际投行今年以来通过IPO获得的佣金收入合计仅为1.8亿美元,全然不及去年同期(23.72亿美元)。
2盈利模式存疑
而除了对市场环境的担忧,这些独角兽本身的盈利模式也还处于艰难探索之中。
严冬一来,自然瑟瑟发抖。
就拿本文的Instacart为例,它所在的生鲜电商赛道的盈利模式是个“老大难”问题。
首先,我们无法否认生鲜电商背后蓝海的巨大潜力,2021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4658.1亿元,同比增长27.92%,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明显提升,在疫情的催化下,生鲜电商站上风口,不断有入局者加入进来。
Instacart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它的创始人是梅赫塔,在创业这条路上可谓是越挫越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思考起来互联网和购物的关系,于是创办了Instacart,后来还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前途的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疫情的突发使得这家公司备受瞩目,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不断爆发,公开信息显示,Instacart一年的订单数量增长了500%,平均每笔订单的消费金额增加了35%;截至2021年12月,Instacart在美国生鲜、杂货配送市场的占有率为52%。
而看到了公司的发展潜力,资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频频递出橄榄枝,造就了它的高估值。
但是,表面的光鲜并不能掩盖它的焦虑,当疫情常态化,红利触及天花板之后,Instacart的增长成了问题,主动降估值也成了意料之中的无奈之举。
图片来源:官网
毕竟,这年头,做生鲜电商的还真是不好赚钱,竞争内卷下高企的成本会压得它们不堪重负。
持续亏损是常态,更难受的是闭店裁员、资金链断裂,然后撑不下去就黯然离场。
这是一个很烧钱的赛道,生鲜产品本就有高损耗率,难以标准化,同时,为了覆盖最后1公里,保证时效性,配送的成本一下子被拉高,再加上吃完流量红利后客单价难以保障,养不活自己可太正常了。
而那些想要烧钱扩规模的品牌们,在这种背景下,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毕竟打价格战没有太大的意义,流量红利早已结束,可以套利的空间所剩无几,这并不是能保证高履约能力和质量的好办法。
曾经那么春风得意的入局者们,眼见着一个个同行倒下,别说能成为赢家了,现在都在低调求生,想要破局,找到自我造血的办法。
如今,生鲜电商们只能抛开所谓的估值光环,好好打磨基本功,毕竟供应链、仓储物流上的技术壁垒需要突破,成本端更需要有效把控。
更为关键的是,本业已经存在增长瓶颈,那么还得寻找新的增长点,打造差异化,于是他们又盯上了预制菜。
餐饮行业的工业化东风吹过,疫情扰乱下宅经济加速渗透,做饭技能或许需要加满点,简单易操作的预制菜便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新宠。而生鲜电商切入这一赛道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几番折腾下,它们已经拥有一定体量的用户和设备基础。
但是如何更胜对手一筹,还是得看供应链的水平以及产品的创新研发能力,这一细分品类还处于起步中,它们也还在探索试水。
3新消费的泡沫破裂
不仅仅是生鲜电商,其他新消费赛道,例如盲盒、新式茶饮等都已经显出了增长瓶颈,高估值下的泡沫开始被挤出,而这是一个自然进化的必然过程。
说到底,新消费的风口好蹭,但想要很快、很好地获得回报,是很难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盲目追求增长的时代了,在莫测的市场环境下,或许在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想要更加安全的落地。
这也意味着,画饼的故事终究要告吹,长期不盈利光讲成长性的逻辑或许就是在“耍流氓”。
说到底,带着投机心理,非理性的盲目入场是有代价的,适时出清也是必然。上一次出现还是华丽登场,下一次现身未必就不是灰溜溜退场,被资本无限溺爱的新品牌们终究需要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最后努力改变现实。
4结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它蕴含的力量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然而,近期,新消费独角兽频频下调估值,已经说明了它们面临着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盈利困境,随着市场悲观情绪的进一步蔓延,这些公司需要卸下、甚至忘记估值光环,所谓的高估值有时候是浮云,不如调整预期,短期存活下来才是阶段性胜利,学会在沉淀中汲取力量,找回初心,坚定初心,用心做产品,贴近消费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格隆汇新股”(ID:ipopress),作者:昀朵 ,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创投圈炸了,这只独角兽估值缩水950亿,该拿什么赌明天?
地平线,这只独角兽被疯抢:估值320亿
第二个独角兽主动砍估值:一夜消失1000亿
赔上3800万,这笔对赌案轰动创投圈
年底,估值涨疯了:VC不尽调就打钱
1.9万亿估值缩水成70多亿,流血上市的它经历了什么?
腾讯投了一个电池独角兽,估值80亿
创投圈这一年:终于过完了
佛山诞生一只氢能独角兽,估值70亿
滴滴出行在非公开市场估值达950亿美元,一年涨幅超50%
网址: 创投圈炸了,这只独角兽估值缩水950亿,该拿什么赌明天?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198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6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70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21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78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80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5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8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7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3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