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走向「华为化」?
在传出高管离职消息一周后,13日阿里云官宣中国区总裁任庚(M6)将离职,该职位由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任,统管中国16个战区。
此外,消息显示,集团副总裁、云智能销售管理与生态发展部总经理郭继军(M6)已在走离职流程,其原本主管的生态+销管体系暂时由阿里集团高级副总裁、内定主管阿里云的蔡英华直接代管。
与此同时,阿里副总裁李飞飞等高管的麾下也有数名P9/P10中高层骨干在近期辞任。此外,阿里云的架构师团队将全部汇总整编,由智能通用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霍嘉统一带队。
就在一个月前,华为前 EBG 中国区总裁蔡英华空降阿里云M7(资深副总裁),负责阿里云全球销售业务,当时公告还表示中国区总裁任庚、袁千、许诗军和刘伟光向蔡英华汇报。
准确说是27天后,阿里云的高管几乎换了个遍。
甚至,由于蔡英华和任庚都有华为任职的背景,而在华为云期间任庚就是蔡英华的下属,因此有媒体用出了“新华为人挤走老华为人”的标题。
据接近阿里云管理层的人士对外透露,此次调整之前并没有什么风声,整个阿里云的工作目前比较稳定,对外也没有更详细的信息透露。
他还进一步表示,“阿里云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现在显露出的应该都是庸人自扰之。”
然而,据这位人士介绍,实际上这20多天以来阿里云内部的管理体系已经翻天覆地。蔡英华空降后,迅速收拢了销售线M6的汇报关系。
目前泛政府行业收拢到许诗军手中,包含电信、电力、数字政府、地产园区、交通物流等6大行业;刘伟光负责金融、互联网等泛政府之外的重点行业;现在又让黄海清接替任庚,负责中国16个战区的管理,中腰部客户居多;霍磊不仅仍负责智能通用行业解决方案,并且兼任阿里云架构师团队的负责人;潘立维则负责中长尾客户。
这种用很短时间就打破原有的管理体系,迅速形成新的管理模型的方式,跟以往阿里管理团队调整节奏完全不一样,反而带有浓浓华为铁血风格。
关键所有人关心的并不是这些高管去哪儿,反而想弄明白阿里云这一个急切的调整背后,到底想做什么。
#01 领跑者的危机感
阿里云现在的这一套表现,是让有些人摸不着头脑。
一方面在国内市场阿里云的占比依然最高,牢牢把持着头把交椅,目前市场份额还超过37%;另一方面,阿里云营收依然在增长过程中,阿里财报显示,阿里云在2021年的营收是723亿元,2020年的营收是556亿,在2019年的营收是355亿。这也让2021年其他产品线表现乏善可陈的阿里集团,不得不把阿里当做了对外讲述未来发展战略的最好依仗。
或者可以说,当下阿里云已经成为阿里集团寄予厚望的第2条曲线代表产品线。阿里集团未来股价的发展还要寄托在阿里云业务发展上。这当然让阿里云获得了集团更多层面上的支持,但同时也吸收了很多从集团管理层投来的审视目光。
这样的事实真正激发了整个管理团队的危机感。
首先,市场份额虽然牢牢占据榜首,但原本最高时阿里云占国内云服务市场7成以上。现在缩水很多的市场占有率背后是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的奋起直追。
从年度增速来看,第三方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位居第二的华为云市场份额达到18%,且年度增长达67%,第三大厂商腾讯云年度增长也达到67%。
而据阿里2021年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阿里云收入增速只有20%,这也是阿里云公布业绩数据以来的最低增速。这让阿里云的管理团队异常紧张。毕竟作为集团认为可以扛起集团未来发展大旗的新兴业务,其增速在逐年下降,而且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和有杀不断蚕食,这种表现几乎在集团层面显得并不合格。
而且公有云市场即将迎来巨变。
当下,除“四大巨擘”外,以字节旗下火山引擎等为代表的“搅局者”正试图抓紧一切机会俯冲到云计算市场。另外,不惜成本、砸钱圈地的独立云厂商也在抢夺垂直细分市场的空间和机会。
其次,阿里云在安全领域也曾犯下重大错误。
2021年11月24日,阿里云安全团队向美国开源社区Apache(阿帕奇)报告了一条关于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然而,国内主管部门工信部却在15天之后才获悉具体消息。
这一“原则性”问题,直接导致2021年12月,其被工信部官宣暂停合作单位6个月。而丧失了这样一个定位的阿里云,现在想公关政务和国有企业市场就变得比较艰难。
反之一直以政务市场作为自己核心客户群体的华为云,则趁此增加市场推广的力度。而华为云当下已经超过腾讯云位居国内云服务市场第2名,其超过60%的增速也让阿里云感到心里惴惴不安。
身处极端恶劣竞争环境的阿里云,需要做出改变。
#02 关键在核心产品
其实当下阿里云出现的颓态或者竞争中隐藏的危机,根本原因并不是一个安全失误没有汇报,或者产品增速有什么问题。
某种意义上讲,当下阿里云遇到的问题,基本核心是大而全的产品方针造成。
实际上,阿里云能有当下江湖地位,其实是与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崛起密切相关。毕竟中国企业需要云服务这个信息化基础设施来辅助企业完成第1轮信息化发展的时候,阿里看到了机遇推出了阿里云。
当时阿里云做了很多普及市场的工作,甚至为了教育客户,还曾推出很多低价的市场产品。比如阿里云曾经卖过几十块钱一年的云服务器、云数据库等等,做了很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工作。
当然,也正因为有阿里云在前面不停的普及和宣传,才让后续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等等的发展,有了可提升的空间。
可这样操作的后果,就是阿里云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基础设施,贪大求全成为阿里云现在给人的印象。
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样一种云服务的技术,不管是自研数据库还是服务器,亦或是芯片、操作系统,或者各种各样AI技术的应用,阿里云都有提供。
看似特别能方便客户的信息化,但在当下客户需求越来越精准的时候,这种大而全却不精确的技术累积平台就受到业务端的影响。
毕竟阿里云技术人员的精力有限,他在AI领域的投入肯定比不上百度,在芯片和自研服务器领域又比不上华为,当然社交媒体和游戏领域它跟腾讯云没法比。
这就使得在阿里云解决基础信息化需求问题之后,企业要想继续延伸选用的技术跟在其他有专业偏好的云平台相比,技术先进度可持续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小差距。
换句话说,阿里云并没有主打产品。这跟华为云紧盯政企服务市场、百度云高举AI智能化、腾讯云以游戏和社交为核心完全不同。
这也成为新兴云服务商,试图突破阿里云峰所获取到自己市场份额的一个重大抓手。比如字节跳动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就是以直播和视频处理为亮点。他们特别想通过这两个字节跳动引以为傲的技术能力作为突破口,撬动那些对这方面有强烈需求的企业,从阿里云迁徙过来。
实际上阿里云也一直在想找到自己的产品核心,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他们将钉钉并入之后形成一个云钉一体的战略,当时整个阿里团队认为阿里云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抓手。
2020年阿里云也因为这样的战略调整,头一次实现盈利。
然而认真分析你能发现,钉钉并入之后,阿里云只是获得了一个拓展客户的入口,并不是在云服务领域获取了差异化的一个特色。当年收入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更多是靠原本很多没有采用阿里云简单云服务的客户,通过钉钉引入到阿里云完成的。
但到了2021年,这些客户的需求被消化完成,没有产品特色的阿里云想迅速增长的希望依然落空。
之前,前任阿里云中国区掌舵人任庚,对此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增加目标客户的分类,通过细分客户群体,加大销售力量,争取在客户的需求中挖掘到新的增量。
任庚加入阿里云后,开始进行行业线的建制,先是数字政府、金融、新零售三个行业线独立出去,与任庚负责的通用行业并列为四大事业部。2021年4月,阿里云进一步进行架构调整,除数字政府、金融、新零售外,成立了传媒运营商、电力、互联网、交通、汽车、制造等18个行业部门。另一方面,成立16个区域分公司,统称“中国区”,由任庚负责。
而且,他还把华为铁血管理的作风带了进来。实行强KPI,季度考核,末位淘汰,销售员工淘汰率高,被认为行业内最严苛考核。
换句话说,这个人特别像一个销售总经理,不停压榨销售团队的力量,制定各样的考核,希望通过销售细分和客户细化,推动阿里云销售收入的增长。
为此,在任庚主导下,阿里云提出三年达到1000亿元的KPI目标。压力之下,管理动作也由此变形,对员工重KPI,强淘汰情况不断出现。到2021年下半年,阿里云铁定完成不了目标,在一线讲话中任庚也开始不再提及这个目标。
这其实说明以销售带动阿里云发展的思路正式破灭,也表明原本阿里集团快速叠加的一套打法,在阿里云完全行不通。
#03 试图变中求胜
阿里云此次换将,甚至将整个体系都要做流转,现在看很可能是要放弃以往那一套销售为主的发展策略,回归到云服务市场比拼技术的这条道路上来。
毕竟华为云的崛起和百度云的后来居上,其实靠的都是这两家核心技术服务企业客户的能力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百度云,近十年不断累积在AI领域的投入建立了百度大脑整个AI的服务中枢,并依靠这个中枢和飞桨平台完全释放了AI技术在制造业企业服务的能力。百度云这两年已经有40多万个在制造业企业应用的案例,也证明有40多万家企业成为他的忠实客户。
而华为云主打安全这个概念,利用各种自然技术的叠加,让政企客户使用华为云,可以把安全性放在最前面。
需要提及的是,相较于SaaS是全球公有云市场中收入的大头,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IaaS+PaaS依然占据了国内公有云市场近八成的收入。而前五名厂商占据了这个市场近76%的份额。
目前,在IDC的这份统计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腾讯云和华为云,都未公布自己云业务在2021年的具体收入。而以IDC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前三季度,腾讯云和华为云在IaaS+PaaS市场的营收分别为107.56亿元和105.9亿元。今年3月初,百度CFO罗戎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去年百度智能云2021年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大云厂商相继加大投入,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云服务的盈利能力也被推到了台前。
云计算重技术、重资产的特性,意味着前期发展需要巨大投入。与此同时,为了开拓市场,云厂商在价格上有所压低,基本都有一定的优惠,这也使其盈利变得更难。
目前,全球仅有两家云巨头实现盈利。凭借规模优势,AWS一直是亚马逊利润核心来源,2021年AWS运营利润占亚马逊总利润的比例高达55%。而阿里云在2021年也实现了盈利。
据阿里巴巴在财报显示,云业务稳健增长,得益于金融和电信行业需求的增长强劲,部分抵消了互联网行业整体需求放缓,以及单一海外大客户业务关停带来的影响。此外,非互联网行业业务的增速提升,也贡献了主要的云业务营收增长。
目前,阿里云的收入组成正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抵消跨分部交易影响后阿里云业务收入的52%。
非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的提升,意味着阿里云的服务重心开始转向传统行业,进一步赋能实体产业。
其实说明阿里云已经意识到了必须变革才能获得胜利,而业务上的变化一定未体验到技术层,未来整个团队肯定在相应技术领域投入精力,研发出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云服务产品。
这跟百度云的思路相关,但阿里云在这个方面的积累肯定比百度云更多。相较于AI应用制造业,pass和saas的打通,以及管理系统和实体经济运营体系的连接,才是企业关心信息化第4个阶段核心的要点。
而在后面几个核心技术上,阿里云这些年的探索远超几个友商,这带来变化机遇的可行性。
据悉,蔡英华一上任后就提出了新的组织架构和策略方向:第一,追求高质量增长,持续优化销售组织,形成“行业主建、区域主战”的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二,做强区域销售生态及行业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生态,向生态让利。
从业务侧来看,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和区域化两个方向开始初现苗头。根据中国招投标网公开信息,区域性项目也开始逐渐下沉。由一线城市渗透至二三线。如宁波、襄阳、成都、邢台等。今年区域型项目占比也在逐渐提升。
阿里云想要切入泛政府业务,蔡英华是关键人物。据公开信息,蔡英华任职华为期间,相当于华为中国区的“二把手”之一,职级在23级以上,曾任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对政企业务十分熟悉。并且蔡英华对云业务并不陌生,华为云部分业务在其责任范围之内,尤其是其在渠道和生态层面的积累,有直接带来大客户的销售能力,这对阿里云来说大有裨益。
信息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今天,企业IT构架不断向云构架转变之际,以云为核心的智能化、数字化速度正在加快,带来了全球云服务市场蓬勃发展态势,有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用户在公共云服务上的支出有望超过3000亿美元。
目前阿里云差的不光是管理团队,而且还缺能解决一切的技术杀手锏。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过留给阿里云的时间可能并不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数科社”(ID:sktxs0),作者:聚焦数字 科技的,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阿里云走向「华为化」?
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的无声战役
阿里、华为、腾讯等云巨头进入贴面战
“国资云”概念股发酵,阿里云、华为云会受影响吗?
余承东驾上「华为云」,路向何方?
云独立运作,华为在下什么棋?
阿里腾讯华为,京东如何从云里突围?
影响阿里历史走向的四次战略转折
云之战:巨头对决、中小服务商切垂直场景,将决定全球科技公司最终走向
大厂竞“猪”:华为、阿里云、京东等纷纷入局
网址: 阿里云走向「华为化」?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203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4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9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0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66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505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2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2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562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535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