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2年博士CEO,看见的工业移动机器人终局|机械革命
文 |潘潇雨
编辑 | 吴睿
工业移动机器人热到今天,已经到了出货量比高科技更性感的时候。许多业内人向36氪讲过这样的“恐怖”故事:客户预算4000万元的项目,700万元就有厂商愿意做,一个项目亏1500万元,资本买单。这看起来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血战。产品高度同质化,新市场迟迟打不开局面——螺蛳壳里做道场,自然就要打响价格战。
所以当一家公司入局工业物流领域,没选择红海市场、而是去啃硬骨头——半导体晶圆搬运时,我们不免感到好奇。不同于搬运3C电子,晶圆的脆弱、昂贵和极度洁净决定了它对于移动机器人的严苛要求。工厂车间对洁净度等级CLASS1的要求、细微的震动也会导致整箱报废……毫末般的失误可能来自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细节,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公司,无疑选择了移动机器人游戏的HARD模式。
成立于2017年的移动机器人公司优艾智合正是从半导体晶圆搬运做起,先后进入3C、PCB、锂电等场景中,拿下了台积电、中芯国际、华星光电、中国中车、立讯精密等KA客户。其背后,不乏软银、SIG、IDG、真格、蓝驰、松禾等知名大基金支持,在过去两年的机器人投资热中也称得上极为顺利。数位深耕机器人的投资人对36氪有相同的说法,能挺进半导体行业,是一家移动机器人公司能扎进行业的最有效证明。
一位后入局者在红海的肉搏中选择了另辟蹊径,优艾智合不失为观察当下机器人市场的合适范本。4月,36氪探访了其位于深圳的总部。1992年出生、西安交大博士毕业的CEO张朝辉告诉我们,之所以先“死磕”半导体晶圆搬运,是因为在要求行业know-how的环节,价格战没这么容易打。这也是作为后入局者的他们抵抗“低级肉搏”的方式。“为了找到影响洁净度的原因,光是底盘的轮胎脱模我们就核对了十多次。我们在硬件供应链上做了2年时间。”
这家公司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对工业移动机器人终极形态的想象。
张朝辉告诉36氪,目之所及的大多数形态,都不过是囿于技术局限的过渡,耳聪目明能移动的复合机器人才是未来劳动力。
远远看去,机器人市场像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杠铃。一头是机械臂,用来替代人手的抓取、操作;一头是AGV/AMR底盘,用来替代人下肢的移动。两头都是近年机器人投资热的大主角,但事实上,一些杠铃两头的玩家正在往中间走,用复合机器人形态超越单一的“手”和“脚”,真正实现替人。资本对这样的尝试给出真金白银的支持票:高工机器人数据显示,2021年复合机器人相关的公司获得了14笔融资,金额超11亿元。
优艾智合的复合机器人形态
从单一跨越到复合的难度是指数级增加的。具备移动、操作和视觉只是第一步,三个功能模块的磨合才是真正难题。怎么让机械臂在一个移动的底座上保持精准、怎么提高识别物品和识别位置的综合效率、怎么打通不同组件的通信协议……都是需要反复打磨的系统工程,也是市场对复合机器人形态的迟疑所在:负载与成本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某些纯粹搬运的场景中,复合形态是否真实需要?
除此之外,在机器人公司“占山为王”的竞争阶段,也开始进入3C热战场的优艾智合还有时间钻研know-how吗?当高科技、智能化的故事不再新奇,移动机器人市场是否即将进入无趣的中年时代?以下是优艾智合CEO张朝辉与工业物流事业部总经理许瑨对36氪的回答——
让机器人真正成为生产力
36氪:优艾智合选择的落地场景有巡检,也有工业物流里的半导体、3C电子行业,早期还有轮胎巡检,这里的转变是为什么?
张朝辉:我上学时实验组研究的课题就是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导航,所以就想自己出来做,把移动机器人落地。之所以最开始做轮胎巡检很机缘巧合,是因为第一个客户在对接会上找到了我们,就这么迈入了这个行业。之后随着电子消费市场对物流自动化的需求提升,我们确立了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个板块。在工业物流中选择聚焦于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精密电子制造场景,及电厂为核心的能源行业。
坦白讲刚开始我们是科学家式创业——拿着锤子找钉子。找到个场景敲下去,不对再换下一个,实际上不是高明的举动。
36氪:优艾智合迈入工业物流的时间不算长,但推出的产品线很多,既有AMR又有复合形态。产品线的“多”与“专”背后是不同的产品思路,你们为什么这么选?
张朝辉:这个选择的底层逻辑在于,机器人应该被当做生产力而非生产工具。另一种选择是只做移动底盘,无论是AGV还是AMR。但这更多是实现某一种功能、做一个零部件的思路,实际上客户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产生价值的生产力,而不只是更好更便宜的底盘。所以我们是将搬运的形态给到客户,既可以移动也可以抓取,真正对应搬运工的生产力。
36氪:为什么复合机器人能成为生产力?
许瑨:因为它能移动、有手、有视觉,本身就接近人的形态。复合机器人在工厂中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方案,所有的工业物流管理都可以用复合机器人来做。它的定制化程度最低,但是实施效率以及交互性、通用性最高。比如移动机器人单次执行的任务有限,但是复合机器人一次能够完成多项任务。
我们相信离散制造里的搬运动作,最终都可以用复合机器人实现。在未来5~10年里,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应用还是复合机器人。
36氪:如果复合是终局,那做机械臂的公司从上往下做是不是比你们更有优势?毕竟机械臂最要求精准、也是最终的动作执行部件。
许瑨:在末端执行上,机械臂只是复合机器人里的一个零部件。复合机器人是要移动的,但做机械臂的公司,更多集中在怎么将手臂做到精度更高、成本更低上。所以遇到车间里大量机械的调度时,机械臂公司没有这样的软件基础来完成,而移动机器人具备了整体控制系统的先天优势。
36氪:优艾智合的整机怎么保证对机械臂的精准控制?
许瑨:每个机器人都有一个机内调度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不仅控制移动,也控制上层的手臂,它决定了机器人执行的效率与稳定性。我们的机内控制系统能将底盘、手臂、视觉等全部接入,在控制系统中给手臂发送一个动作执行协议,它完成执行动作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完成动作,就是机械手公司研究的内容了。
现在回头看,做整套控制方案是非常正确的方向。最早我们也尝试过直接控制机械手臂的每一个关节,相当于用一个控制器去控制机器人身上所有电机,最后就变成了我们需要控制8、9个电机。这样精度反而不高,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得比机械臂公司更精确。所以不如退一步,把它看做是一个部件,我们的机器人反而会更加柔性。
复合机器人
当机器人背着千万元的晶圆盒
36氪:半导体,尤其晶圆搬运难度很高,很多移动机器人公司都不会选择,为什么你们一进入工业就选择了这里?
张朝辉:我们确实尝试过很多方向,2018年还做过海关查验。行业选择这件事,坦白讲我是在2019初才想明白。
移动机器人应该选择什么场景?首先移动机器人是自动化改造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需要找到一些自动化本身就做得不错的行业,我们当时就看到了3C、汽车、半导体,还有纺织、生物等行业。
第二个就是要找到最有可能实现规模化、市场足够大的场景,这样才能支撑多家公司一起发展,不会快速卷起一波价格战。这样的场景就是3C、PCB(印制电路板)和半导体,今天还多了新能源。
第三个就是还有没有机会。汽车行业没有机会了,那些做磁条导航的企业比如新松、加藤等已经做了30多年,半导体行业格局未定,时间刚好并且还有机会。
而且半导体行业本身也有足够强的需求。即便我们现在看半导体是一个很火热、高端的行业,但工人们依然要穿着厚厚的洁净服进入生产环境很长时间,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因此工人流动率高、用工难度大。
36氪:选择3C行业也是因为格局未定?一些更早成立的公司已经在3C行业很久了。
张朝辉:当时是有客户找到我们,所以在2020年时其实3C市场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像我们服务的一些PCB企业就属于泛3C领域。真正进入这个市场后,会发现很多公司不敢进入实际上是畏惧这个行业一家独大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只靠一两家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以3C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会在这两年大量释放。
3C场景对于机器人公司实际上是个相对容易的市场。尽管它本身的产线很多,但不论是生产iPhone13还是14,生产流程都不会产生大的变动。而在搬运中,用来流转的托盘和料箱等,也有标准尺寸。所以在一个相对标准的环节,每次产线变更时,我们也能快速调整路线实施替代。
36氪:作为后入局者,你们是如何补齐行业know-how的?
张朝辉:说实话没有太多技巧。比如最早进入半导体行业时,我们投入了10位工程师,几乎是free demo(免费演示)的情况下,用了十几个月的时间磨合产品。现在来看这样的投入还是很夸张,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理解了每一个机台、设备如何运转,以及对应的通讯与工艺,包括关于震动等级、洁净度、通讯协议的要求等。
我们最后会形成一套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的团队,而那些靠“降价”一招鲜吃遍天的企业,这个领域里并不能完全解决客户对你的信任问题。
36氪:具体理解了哪些?
张朝辉:首先是洁净度,半导体行业对灰尘颗粒要求极高,最高可以到CLASS 1(即一立方米直径大于0.5微米的微粒只有一颗);其次是震动等级,比如其中一道减薄划片工艺中,如果搬运中超过0.5g的振动,就会破屏,一个晶圆盒就是几十万元的损失;再次是安全等级,在人机交互的场景里,机器人第一不能撞到设备,第二不能撞到人,这些都需要满足安全认证;再之后是稳定性要求,搬运一个8寸的晶圆盒相当于将千万元背在机器人身上,一旦出现一次损失可能就要永久离开这个行业了;最后是精度要求,在对接机台时不能出现任何偏差。
半导体制造既有离散也有流程制造(注:流程型制造是指使用化学或热力学方法,对原料或配方采用混合、分离的方式以获取成品,特点是产品不可数、加工过程连续,如农药生产、炼油等;而离散制造是指依照生产进度计划,把离散的零部件以合理的速度和数量组装成产品,特点是产品可数、加工过程非连续,如机械加工、冰箱组装等)。因此一旦因为周转失误而造成了产线停线,带来的损失难以想象,所以它对自动化产品非常谨慎。半导体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硬骨头。
36氪:所以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张朝辉:我们靠算法解决了精确度与稳定性的问题,靠硬件设计解决安全性与洁净度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设计了一个安全双回路系统,当各种控制失效后,还能确保它的绝对安全。再比如机器人身上每一个零件都可能导致洁净度有问题,甚至在轮子这单个零件上,绝缘齿轮脱模要喷脱模剂,都会影响洁净度,光是这件事我们就反复测了十几次才找出问题。
每一个零件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这件事确实没有很强的技术壁垒,但是很考验你的行业know-how真正掌握到了何种程度。
36氪:你们用了多久拿下半导体的第一个客户?
张朝辉:几乎是一整年的时间,从制造部门、信息部门,再到使用部门一起上。我们甚至在当地租了两套房子,客户两班倒,我们的员工三班倒。做一个TO B大客户的周期长度是超乎想象的。
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
机器人告别性感少年时代
36氪:机器人行业有个前两年被反复提及的问题——定制化还是标准化,在今天有答案了吗?
许瑨:不可能存在完全不定制的客户,特别在半导体行业——一个离散制造的场景下,定制化会是常态,就是需要一些通用功能之外的功能来满足不同需求。
今天去衡量一个产品是定制还是标准,核心在于它是否被复用。如果每一个品类都不被复用,那就是非标的。归结到我们自身,需要做的就是模块化。将软硬件产品做得足够模块化,当碰到一种场景时,能够像拼乐高一样快速拼起来形成解决方案。
36氪:拆分来看,软硬件分别如何实现模块化?
张朝辉:软件分为两层,一个是调度系统,用来调度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另一个是业务软件,比如工业物流里是TMS,巡检里就是INS。TMS本身就分了好多个模块点,一开始做基本都是定制,后来我们将其中的合单订单拆单,以及线边库位管理系统,分别抽出形成一个个组态,这些组态能够被配置、被拼接,就是软件的模块。
硬件层面的迭代比软件要慢,且品类更多,所以就需要把核心的功能单元做得足够标准。以我们的产品为例,通用底盘的3个系列产品,Corgi是专门针对窄巷道设计,Trans是针对通用负载,Kitt是针对越障,这三个系列在电器层面实际上是一致的,包括电子零部件、软件等,只是宽度大小有所不同。硬件的模块化就是把这些起到关键连接的电器单元,比如控制器、驱动器、电机和PLC等抽出来,形成一套硬件组态。
所以模块化是将软件到硬件上的核心功能单元,一点点拆解下来,把每一个单元都做得足够标准,从而形成自己的产品准则与设计准则,并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开发的平台。
36氪:模块化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张朝辉:它是一个必经之路。模块化的核心首先在于能够把底层的算法以及硬件拆出来,这件事的难度在于需要有大量的业务实践指导。这里涉及了从研发到产品,再到业务层面,每一个场景中提炼出的模块化功能与对应的产品要求,都是基于在终端客户场景里的不断积累。而要从这些积累中走出一个闭环,还需要时间、需要机会。
36氪:有人说行业里硬件同质化已经很高了,新一轮的比拼实际上来到了软件上。但在我们看来软件上的差异好像很难感知。
张朝辉:软件一定会是下一个竞争点,它确实很难衡量,没有像产品一样的参数标准。但软件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对行业以及工艺的理解,将know-how转为软件积累。比如在半导体行业有一些不同的工业,在线边的搬运过程中,大量物料流转需要移动机器人进行存储,那就要额外增加一个线边库对接产线。软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算法系统的补足,大量降配对传感器的要求,从而压缩成本。
36氪:我们看到调度系统常被拿来判断软件性能,但事实上现有的工业、仓储场景并不需要几百台调度,这算是行业里的“军备竞赛”吗?
张朝辉:因为场地限制,一个工厂超过200台车都很难,所以基本上做到百台调度就可以满足工业里的所有需求了。衡量调度系统的核心不是对机器人本身的调度,而是与客户的机台、接驳等相关调度管理打通,一起实现整个工厂设备的调度。
36氪:移动机器人本质上也是技术落地,不同场景需要不同技术。经过上个产品打磨阶段,移动机器人市场似乎进入到了跑马圈地的阶段,各家都想占住合适的行业深耕。
张朝辉:跑马圈地的前提也是占山为王,圈住之后能否占住,才是更大的问题。
36氪:价格战是抢行业的有效方式,现在报价砍一半都很常见了,你们怎么应对?
张朝辉:我们的优势在于围绕行业形成解决方案,形成更高的客户黏性与产品复杂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当我们的软件打通客户的系统之后,客户再想更换这套方案沉没成本就很高。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不可替代性,才有胜出的可能。
36氪:从2020年开始优艾就准备出海,海外与国内市场有什么不同?
张朝辉:我们在海外和国内的打法会有所差别,一种是跟着中国企业出海,另一种是本身是海外企业,但其国内的工厂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再去海外的工厂就更有优势。出海之后会发现我们的产品还是具有优势的,并且毛利也更高。
作者名片
欢迎关注36氪华南
相关推荐
软银出手,投了一位90后博士
36氪首发|发力于工业移动机器人软硬结合解决方案,「优艾智合」完成A+轮融资
研发第三代自主移动技术,「隆博科技」移动机器人落地工业场景
新科技创业2019 | 「科钛」:自研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器、发力叉车无人化市场
36氪首发 | 研发自主移动机器人,「优艾智合」2018、2019年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
36氪首发|「未来机器人」获亿元B1轮融资,加速无人驾驶工业车辆刚需场景突破
走向机器智能时代:移动机器人的困局与创新
天才少年,用机械臂给葡萄做“外科手术”
36氪首发|「捷象灵越」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发布新一代无人叉车AMR
36氪首发 | 为移动机器人提供无线充电平台,「犀能」完成近千万美金Pre-A轮融资
网址: 一位92年博士CEO,看见的工业移动机器人终局|机械革命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293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