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5月11日,在「世界防治肥胖日」的今日,我们依然要面对的一个稍显严峻的现实是:每100名中国成年人就有50人,在承受体内脂肪过多带来的健康负担。
在2020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中国人有超过50%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而把时间拉回2015年,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是30.1%和11.9%。
上涨的肥胖人口数字,反应了健康生活方式亟待普及。
比如国内居民膳食中,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而且家庭用油用盐量仍高于推荐值。同时,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年轻人油盐摄入过量。
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减肥需求迫切,减脂训练、无糖饮食,在成为最新的健身消费趋势。
减脂训练营仍然火爆。据GymSquare统计,全国经营减肥营的机构,已增至目前的近千家规模。即使每月入营费用高达几千元,但近百个床位依旧爆满。
而在疫情期间,搭建线上的减脂训练营,也成为健身房拓宽营收的方案之一。基于社群饮食打卡机制,以及需要遵循的每日运动计划。
与此同时,无糖饮食兴起。不止是饮食方案,更包含了低碳水代餐、零糖气泡水等创新产品的热卖。无论是野兽生活的无糖主食,还是Smeal的瓶装代餐,双十一颇高的销量是最好证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也曾表示,包括促进大众运动健身在内,都是防控肥胖的重要方面。
而中国人面临的肥胖问题,也许是健身房的起点之一。但针对不断增长但「减肥」新需求,也是健身消费趋势。肥胖问题催生的减肥产业,还有更大的机遇和可能性。
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中国人超重、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报告显示,超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而青少年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也最高将近20%。相比于2015年数据,国内成年居民的超重率增长约20-40%,青少年儿童增长约10%。
这项研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6亿人口,现场调查人数超过60万。结果来源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2015-2019年开展的慢性病与营养监测。
面对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在2002年,组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对我国21个省24万人口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数据汇总分析后,同意将BMI值「24」作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28」作为肥胖的界限。
■ 中国北方省市的肥胖率高于南方省份
来源:2019年《内科医学年鉴》
1992年,中国BMI值大于28的肥胖人群,数量不到3000万。但十年后,这一数字翻了一倍,达到6000万。而到2012年,中国肥胖人群再次刷新记录,激增到约1.2亿。据《柳叶刀》2017年统计,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此外,中国肥胖率还呈现地域性差异。据中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收集了174849名成人的数据,于2019年发表在美国《内科医学年鉴》研究显示,北方省市的肥胖率高于南方省份,北京人的肥胖率均位居全国榜首。
肥胖率上升,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缺失。比如早期的饮食结构,已经偏离健康。
2019年《柳叶刀》发文指出,中国人饮食结构存在三类问题:盐太多、水果太少和全谷物太少。下图所示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还补充了这一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人饮食结构中,油脂和肉类明显增长。
■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以蔬食谷物为主的结构。曾在2014被BBC评为「全球最佳饮食」的第18位。美国生物化学家Thomas Campbell还将其总结为「whole-foods, plant-based diet」写成畅销书「救命饮食」。
肥胖是一种疾病,反映了迫切需要改善的亚健康生活方式。
在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物管制局正式将肥胖列为「最大规模的慢性病」,并称之为「21世纪的瘟疫」。到2013年6月18日,美国医学会(AMA)将肥胖正式列为疾病之一。
伴随肥胖到来的,是对生命健康产生更多威胁的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事实上,2019年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日益增长的肥胖率,或是慢性病的高死亡率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于去年底播出的《向「肥胖「宣战》纪录片中,记录了3名分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心梗、妊娠期糖尿病的受访者,皆是因肥胖导致的疾病,因而肥胖也被描述为「万病之源」。
针对肥胖这一疾病,医学上的解决方案「切胃手术」,成为高度肥胖者的选择之一。
切胃手术的机制是,切小胃的体积,从而缩减食量和分泌胃饥饿素等激素的细胞数量,肥胖者便不再容易感到饿,另一方面,激素自身的改变,也有助于加速脂肪的分解。然而,切胃手术有并发症的风险,如胃食管反流和胃漏等,也是被讨论的焦点。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及时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或许是更好的减脂良方。
比如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指出,采用运动和控制饮食相结合的减体重措施,可以维持静息代谢率,促进更多体脂消耗,并保留更多瘦体重。因此,增强运动健身,有利于长期保持减重后的体重不反弹。
■ 2003 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减脂训练、无糖饮食,中国人的健身消费新趋势
大众减肥的需求日益强烈,而中国健身消费领域,也呈现出新趋势。其中,减脂训练营和无糖饮食,是两个代表性的案例。
减肥营的基本模式,是短周期、全封闭的集训式管理。用户通过持续多天运动、营养均衡饮食,以及睡眠及心理干预,建立减肥习惯,恢复可控体重。
对于封闭式减肥营,用户面临的最大门槛,可能就是时间投入。广州超燃减肥训练营的教练李杰告诉GymSquare,“减肥营面对的人群,是能够做到连续1-3个月封闭式减肥,不受工作或者家庭的干扰的一类人。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减肥。”
减肥训练营,并不局限于封闭式集训,在健身房中普遍存在。比如超级猩猩的线下减脂营,已经开办4年,通过营养理论、打卡监督和教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员减肥。
而更多的互联网健身公司,也在为用户提供可以碎片化时间减脂的内容服务。比如薄荷健康和Keep等。
对于传统线下减肥营,也在疫情之下,开始开拓线上推广渠道,甚至还建立起专门的MCN团队,通过运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针对目标群体实现引流。
除了减脂训练营,「无糖饮食」也是减肥需求助推的趋势之一。在2020年12月,在小红书上搜索「控糖」、「无糖」,分别有超过10万+篇和46万+篇笔记,多是分享低碳水饮食方式,或安利无糖食品饮料。而截至2022年5月,「控糖」、「无糖」相关的笔记已经超过了33万篇与123万篇。
无糖饮食趋势最先兴起于国外。
在BBC纪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中,讲到各种控制碳水的流行方法,比如糖类是白色碳水,淀粉是黄色碳水,纤维蔬菜是绿色碳水。其中,绿色碳水被大力提倡,不仅可平缓血糖波动,还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和有益于肠道的营养素,比如用南瓜代替土豆,花椰菜大成碎粒代替米饭,都能让碳水大为降低。
低碳无糖的饮食理念,在国内以代餐的形式呈现。总体来看,代餐产品大多强调「低糖无糖」、「低卡减脂」等功效,以液体奶昔、粉状物或能量棒等多种产品形态存在;
野兽生活将食物做无糖化改造,研发出不含蔗糖的纤维包、菜花饭和鱼肉面等产品;
Smeal推出「瓶装餐」,官方称产品科学配比,热量低且饱腹感长达 5 小时;
超级零上线「三日」代餐盒,据电商平台描述,只吃该产品坚持三天,相当于慢跑9小时;
健元堂主打薏米红豆燕麦饼干、营养高钙动物饼干和低脂无糖无油面包;
还有fiit8的轻体代餐蛋白棒,Keep的Keeplite轻食系列产品,中粮具有减肥功效的饼干,以及五谷磨房的高纤维代餐粉等。
此外,无糖饮食的另一个体现还有零糖饮料。 从可口可乐、雀巢、伊利等传统饮料企业,推出零糖产品线;到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饮品牌,推出半糖或不加糖选项;还是创立仅4年多,2020年前5个月销量就高达6.6亿的元气森林。
新的健身消费, 新的减肥经济
减肥需求所催生的新生意,除了减重训练和零糖饮食,还有家庭健身器械、健康餐和运动服饰等更多健身生活方式品牌。健身消费新趋势的背后,反映的是更多人对健康体型的追求。
围绕减肥这一日益旺盛的需求,更多健体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出现。
一套流程通常包括身体检测、定制方案、按摩开穴和食谱定制等几个部分,定价平均估计在60分钟200-500元,提供产品包括远红外多功能磁疗仪,抗糖排酸膏、经络贴片、矿物质减脂带、磁疗艾灸仪、酵素浴、体雕仪等。
但另一方面,夸张的营销方式与产品本身的功能性有所偏离。
增长的减肥需求背后,是一门健身新经济。 若能帮助中国人解决肥胖难题,让更多用户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或许将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梦轩,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从央视肥胖纪录片,看中国人的「减肥难」
减肥+营地,是营地教育的新出路吗?
防治肥胖,AI转向
肥胖不都是病,歧视令人生病|GymSquare
直播跟练的受伤风险,是时候被重视了
全球健身独角兽观察:出海全面铺开,前路依然艰难
科技+健身能擦出什么火花?「A-Champs」想让人们快乐减脂
肥胖不再是问题?生物技术公司「Gelesis」获 8460 万美元融资
成年人的“屏幕时间”多长才合适?(上)
网址: 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311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3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7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48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11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519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43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