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另一种蔓延全球的疫情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孤独的人脑回路会发生变化,你敢相信吗?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人对来自社会的威胁更加敏感。而对外界信号的反应会越来越迟钝。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面对着居家隔离、经济下行等种种残酷现实,我们又应当如何战胜孤独感,保持内心的定力?本文来自编译,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推荐阅读:孤独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
整整两年时间里,你不像以前那样能够随心所欲地见到朋友。你很想念久未谋面的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公司楼下咖啡厅里的咖啡师小哥。
你感到孤独——我们大家都是。
神经学家认为,千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在群体生活中寻求安全感,因此将孤独视为一种威胁。长远来看,孤独会在你的大脑中产生如下反应:
你大脑中监测危险的中枢(包括杏仁体)会超速运转,触发“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应激激素的释放;你的心率、血压和血糖水平会升高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你的身体会产生额外的炎症细胞来修复组织损伤和防止感染——相应地,体内对抗病毒的抗体则会减少;你潜意识里更倾向于把其他人视为潜在威胁而非对抗孤独的合作对象和朋友。
更残酷的是,孤独不仅摧毁了你的心理防线,它也在影响你的生理健康。
疫情前,有 100 万人独自生活在纽约市,过去两年里,这里仿佛在进行一场大型社会学实验——900 万人生活在孤岛,依靠智能手机和 24 小时送货上门生存,与他们以前聚集的地方失去了联系;成千上万的纽约人正在为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配偶、伴侣和父母而悲伤,心理治疗师已经被约满了。
孤独是什么感觉?对纪录片导演 Julie Anderson 来说,以前每天下午 5 点开始,她会想着待会儿和朋友共进晚餐、安排晚上的活动计划,而现在她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来自布朗克斯的艺术家 Stephen Lipman 在空闲的时间里——曾经这是他从事艺术工作的宝贵灵感时间——感到自己失去了创作的想法和动力;而 Eduardo Lazo 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被孤独吞没,他的妻子在新冠疫情爆发早期因胰腺癌去世。
2022年4月8日,艺术家Stephen Lipman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家中(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在极度痛苦的时候,谁不会认为轻生是一种逃避的选项呢?”Lazo 说,“当然我自己不会这么做就是了。”
独自住在曼哈顿上东区的 Robin Solod 曾经认为自己不可能会感到孤独。
“我忙着聊天,”她谈论起自己在疫情前的生活,“去各大网红餐厅打卡,曾经我每周都和朋友去西区的扎巴尔餐厅吃百吉饼。回家?不存在的,我从不宅家——然而,一夜之间,一切都停摆了。”
随着居家隔离等限制政策终于解除,纽约恢复了表面的正常,然而两年之久的居家隔离和伴随而来的孤独感带来的持久影响却挥之不去。一些人几乎切断了所有的人际交往,另一些人则更注重线下社交,但很少有人在经历种种封锁和隔离时不感到沮丧和失落。
对坚信“社会交往就是生活的一切”的 Solod 来说,最沉重的打击就在疫情爆发前,她因为健康问题只能坐轮椅,实在是无力照顾自己的宠物——一只名叫安妮的西施犬,不得不与她分离。
“现在安妮住在长岛,没有她我很孤单,”她说,“几十年来,我一直都养狗,从未习惯过没有宠物作陪的生活,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孤独如何影响健康
根据心理健康专家的定义,孤独(loneliness)是你想要的人际交往水平和你实际拥有的人际交往水平之间的差距。它与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不同,后者是社会科学中衡量一个人的社会接触的标准。孤独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一个人可能在客观上有很多社会联系的同时仍然感到孤独,也可能几乎和外界没有社会联系却怡然自得。
对纽约人来说,新冠疫情爆发后仍然有很多与他人发生接触的机会——在拥挤的公寓、人满为患的工作场所或嘈杂的地铁中。但这种接触并不一定令人满意或向往,甚至还可能是危险的——这也是孤独感产生的一个条件。
轻度的孤独就像饥饿或口渴,是一种健康的信号,表明你缺少了某些东西、需要去补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孤独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在疫情爆发之前,美国国家卫生局局长 Vivek Murthy 就表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技术渗透我们所有的社交互动,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孤独流行病”。他表示,随着这种生活节奏的加速,效率和便利严重挤兑着真实的社交关系中耗时又麻烦的部分。Murthy 认为,“孤独流行病”带来了一场规模相当于毒品滥用或超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凯撒家庭基金会 2018 年的一项研究中,五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或在社交中被孤立。
疫情加剧了这种情绪。
纽约政府公共卫生部门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 的纽约人认为他们在某些时候或大部分时间都感到孤独,三分之二的人说他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感到在社交中被孤立。
“孤独,”Murthy 说,“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有严峻的负面影响。”
孤独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一样,会增加抑郁、焦虑和药物滥用等情绪障碍的风险。更隐蔽的是,它还会增加人们罹患看似无关的各类身体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癌症、中风、高血压、痴呆和过早死亡。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感到孤独的人在接触过感冒病毒后相比不孤独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症状。
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社会学研究者 Julianne Holt-Lunstad 在一项经常被引用的研究中,将孤独、孤立和社交网络“薄弱”的危害比作每天抽 15 支烟。
Holt-Lunstad 指出:“公众早已认识到孤独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但我们可能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这对我们身体健康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没有意识到孤独带来的经济成本。”
根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和保险巨头信诺集团(Cigna)的研究,社会孤立、孤独导致了全美每年 67 亿美元的医疗保险支出,孤独导致的旷工和离职每年给雇主造成 154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Murthy 说,美国文化在应对“孤独流行病”方面进展缓慢,更多地将孤独视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而不是一种公共卫生危机。“与孤独作斗争的成年人比患有糖尿病的人还要多,”他说,“然而,我们对这两种情况所给予的关注程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生活的崩塌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Solod 对这些都不关心。虽然她一个人住——这使她有更高的孤独的风险,但她总是让自己被人群包围。“我曾经有一百万个朋友,”她夸张地说。
她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曾经在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美国著名时尚集团)担任造型设计师,还做过房地产中介,甚至一度在澳大利亚奇本代尔地区(Chippendale)当餐厅招待。
“我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她说。
2022年4月9日,Robin Solod 独自待在曼哈顿上东区的家中(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但纽约是一个容易削弱人的社交网络的城市——她通过遛狗认识的朋友们忙于工作、搬家、谈恋爱,或者干脆换了个公园遛狗。
男性更有可能在社交上孤立,但女性更有可能感到孤独。像 Solod 这样的 60 岁以上人群是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孤独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六年前,Solod 罹患肺癌,然后是多发性骨髓瘤。突然间,她的生活被药方和治疗所包围,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社交生活也深受影响。然而,坚强的她仍然和亲人朋友一起享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我仿佛能听到母亲时刻对我说‘不要宅在家里’,”她说。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一年前,Solod 的母亲去世了。她失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联系,一种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角色。尽管她仍然保持着高活跃的社会交往,但她缺少了一种最需要、最有意义的联系。这种落差的感觉叫孤独。
“现在,对我来说最糟糕的是节假日,”她说,她的损失似乎越来越多,“我曾经有过自己的生活:丈夫、母亲、邻居、亲朋好友……但当母亲——我生活的中心人物消失后,一切都变了。一旦失去了这些,我就再也无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了。”
随后,新冠疫情爆发了。
孤独与基因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综合神经科学教授 Turhan Canli 则想知道,在人体基因的层面,孤独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过去的研究表明,孤独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一样,可能导致抑郁、炎症、认知能力下降和心脏病——但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人体机制的哪些通道被打开或关闭,哪些基因处于活跃或抑制的状态?在一项关于记忆和衰老项目中的研究中,他从老年人的大脑中提取组织,这些老年人生前曾测评过心理孤独程度。
Canli 的研究在细胞学和物质的层面洞察了孤独的本质:他发现,孤独的人和不孤独的人的大脑有明显的差异,一些促进癌细胞增殖的基因在孤独的人身上更加活跃,而调节炎症的基因则被抑制。
Canli 说:“我们发现了数百种会根据人的孤独程度而不同程度地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与癌症、炎症、心脏病以及认知功能有关。”
不过他指出,就像许多关于孤独的研究一样,他的研究并不能直接证明孤独导致了基因表达的差异,只能说明孤独的人群更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在公寓里度过的那些夜晚里,纪录片制片人 Anderson 感到非常孤独,以至于不想接电话,即使通话可能会改善她的情绪。“给别人打电话?不存在的,”她说,“我觉得这种孤独感非常沉重,如果我打电话给某人,我会非常沮丧到以至于他们不想和我说话……我不知道我怎么了。”
2022年4月13日,纪录片导演 Julie Anderson 独自待在纽约下东区的家中(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对于在新冠肺炎之前就一直在孤独的泥沼中挣扎的 Solod 来说,疫情爆发让孤独感加深了。朋友们过去常来拜访,但突然间只剩下电话里的声音。
2021 年 12 月,她在因为感染新冠而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新冠治疗科住院了两周。自从那次经历之后,她说:“我很害怕。”
所以当她看到邻居们重新开始社交活动时,她仍然保持谨慎。有时,她会乘坐轮椅到大楼的大厅里看别人家的狗狗,然后回到楼上想念自己的安妮。她一直都在关注有多少人因为新冠疫情去世。
她说:“我一直在和朋友们保持联系,和他们打电话……但你不会产生面对面交流时那种情感的共鸣和情绪的共振,也不能去拥抱他们。”
哥伦比亚大学焦虑及相关疾病诊所主任 Anne Marie Albano 认为,疫情凸显了人际联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Albano 说:“即使只是在地铁里给别人让个座,都对缓解心理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疫情让一个容易感到孤独的人的孤独感更强烈。”
令人担忧的“新常态”
尽管纽约目前的病例数量远低于峰值水平,但 Solod 的孤独感并没有减轻。她说,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看到人们不戴口罩面对面交谈让她感到更加孤单。
“我认识的很多人会说,‘哦,别担心,’然后他们开始引用市长的话,开始谈论学校里的孩子。但即使我没有患癌症,我还是非常害怕这种病毒。我不想回到那个与世隔绝的状态。”
在 3 月底的伊斯兰新年期间,一位伊朗朋友给她带来了食物,Solod 很感激。“但是人们不喜欢驻留,”她说,“这几乎就像我们失去了根基——我们打个招呼说“回见”,但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人会真正留下来。”
即使生活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样子,我们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多少时间治愈过去两年的孤独,也不清楚它会留下什么伤痕。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助理教授 Stephanie Cacioppo 表示,孤独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一样,可能会留下持久的损害。
Cacioppo 说,从大学校园的生活变化可以窥见一斑。“现在虽然学生们回到了学校,但我们仍听到了很多关于孤独的抱怨。大学并不是孩子们期望的那样。”虽然居家隔离减少了,但在人们想要的社会交往水平和他们实际拥有的社会交往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这种差距的名字叫孤独。
如何治愈孤独?
当前仿佛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人们通过手机、社交媒体、Zoom 等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孤独感却在持续上升。在与数字联系最紧密的青少年群体中,孤独的“发病率”在 2012 年至 2018 年期间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使用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2022年4月12日,一名孤独的行人正在穿过皇后区的一座人行天桥
四年前,英国任命了世界首位“孤独部长”(Minister of Loneliness),以帮助公众应对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一个小镇设置了“乐于交谈”长椅,上面写着“如果不介意有人过来和您打招呼,请坐在这里”。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很受欢迎,并在加拿大和波兰等国传播开来。
在美国,医疗卫生健康系统一直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孤独作为一个广泛的公共议题推进的进度仍然较慢。
不过,Cacioppo 指出,有些干预措施可能会有所帮助。
“多年来,我们都认为能为孤独者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予他们支持,”她说,“但实际上,我们发现这与接受和回报有关——你能为孤独的人提供的最大帮助反而是向他们寻求帮助。在此过程中,你给了他们一种生活的价值感,一个利他的机会。即使我们得到了最好的照顾,如果没有这种回报感,我们仍然会感到孤独。”
她还建议经常感恩和助人为乐,这两者都能对抗视他人为威胁的“孤独者心态”。
但美国卫生局局长 Murthy 强调,要想真正解决孤独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孤独文化。
“我们要求人们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暗示吃药,”他说,“但如果一个社会要真正形成健康、快乐和充实的氛围,我们就必须从以工作为生活的中心转向以人为本。”
对于 Murthy 来说,这是一个长期计划,旨在扭转几十年来形成的文化模式。
Robert Putnam 在 2000 年出版的《美国社区的崩溃与复兴》(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一书中,描绘了自 1950 年以来社会关系被不断侵蚀的现实。
Murthy 的计划要求人类社会彻底改变优先考虑的事情,他指出“放任孤独现象不管”无异于杀人——不孤独的人能活得更长久、更快乐、更健康,因此从我们的家庭和工作场所开始扭转孤独的蔓延势在必行。
他说:“我们明明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增强的健康和幸福的关系……但我们在这方面真正投入了多少呢?”
对于独自住在东区公寓里的 Solod 来说,人际交往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她历经艰难才逐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她说,她总是忙着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自己对人际交往的依赖,以及人际关系本身的脆弱。“但是当它从生活中被抽走的时候,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又能用什么来代替它呢?”
紧接着,她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没有与他人的联结,”她说,“我们一无所有。”
译者:胡颖
相关推荐
梁建章:疫情全球蔓延应防一刀切隔离 警惕脱钩风险
疫情下的孤独、焦虑、抑郁,撑起在线心理健康千亿市场
疫情后的在线教育,最终成就的只是“孤独型”学习者?
疫情蔓延携程或巨亏18亿,何时才能“说走就走”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美国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加入疫苗研发跑道
疫情蔓延全球,我在联合国总部
垃圾回收、超市收银 因为疫情蔓延都换成了机器人
内幕故事:疫情下悲惨的全球航空业(上)
虚拟的云xx经济越热闹,现实的自己就越孤独
中概股水深火热,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企业如何找到打开境外资本市场的正确方式?
网址: 孤独——另一种蔓延全球的疫情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428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8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3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2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9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85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