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内求”到“向外求”,云计算企业出海的好日子开始了?
2022年,中国云计算行业正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出海热潮。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62亿户,基本实现了普遍的“上网自由”。这种自由背后,与移动互联网几乎同步发展的云计算居功至伟。
但随着消费互联网增长空间见顶,用户规模、人均使用时长、流量消耗总量都进入低增长阶段,过去十年云计算赖以快速成长的环境发生变化。
互联网行业是云计算的“龙兴之地”,也是云计算最早商用落地之处,它的触顶直接影响云计算未来十年的走向。
抢滩东南亚“桥头堡”出海之战已打响
今年以来,以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三朵云”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厂商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出海热潮,当国内云市场增速放缓,出海成为国内云厂商巨头们的一致选择。
今年9月,华为云、阿里云接连在泰国曼谷发布了出海计划,东南亚成为重兵出海的第一站。
2022华为全联接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大会首次在海外举办。除了发布全球市场布局计划外,华为云还发布“Go Cloud,Go Global”生态计划。
华为云CCE Turbo、分布式云原生UCS、云测试等超15项创新服务,也首次面向全球落地。
同月,阿里云也宣布,将继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未来三年投入70亿元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计划在海外增设6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波尔图、墨西哥城、吉隆坡、迪拜等地。
本地化一直是阿里云出海的核心战略,未来,本地化生态建设也是其拓展海外业务的重点。
阿里云同时宣布了和近30家海外企业的合作,这些公司来自于泰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除阿里、华为之外,腾讯云在去年就已经发布出海3+1战略。
其在2022京东云城市峰会深圳站,也以“出海正当时:数智供应链驱动新增长”为主题,旨在以其多年积累的数智化经验,助力中国品牌海外成功。
事实上,中国云厂商向海外扩张要追溯2017年。当时,中国云厂商同时瞄准了美国、欧洲、东南亚三大市场。
其做法是在全球重要节点开设数据中心,基于公有云的统一技术架构向全球市场扩张。欧美市场曾被视为出海关键,欧美市场成熟,客户需求旺盛。
出海欧洲的中国企业也需要技术服务。云厂商如果能在欧美高端市场获得认可,也意味着容易打开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其他市场。 而这其中,东南亚又是核心所在和必争的市场。
各大云厂商加速抢攻亚太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云产业正在从疯狂扩张期向稳健发展期过渡,此前50%-60%高增长已经普遍下降至10%-20%,利润不断收窄。
而反观国外云厂商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却稳步高速增长,同期的营收增速分别达33%、20%、36%。
而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多个亚洲市场的云计算市场增速均在60%左右,远超欧美市场约30%-40%的增速。
可以说,2020-2030年将是属于东南亚市场的黄金十年,数字经济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于国内云厂商来说,这是不可错过的潜在增长机遇。
另一方面,云计算市场的主要群体,已经从几年前的互联网企业,转为政企客户。
这本身与出海关联不大,但海外疫情反复冲击供应链,提高了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政企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的出海需求因此异常高涨。
从中国市场“内卷”,到海外市场“外卷”,中国云厂商跨出了寻找增量市场的重要一步。
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大潮涌起,也给“三朵云”带来了许多契机。
凭借着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必然会选择国内的云计算厂商。
于是借着这股出海浪潮,“三朵云”顺势开始拓展海外业务,服务出海企业。
海外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但想在劲敌环伺中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需要面对的劲敌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oogle Cloud这些全球云厂商巨头。
据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同比增长41.4%,达到了909亿美元。
亚马逊继续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华为,五大云厂商累计占据全球81.2%的市场份额。
即便阿里云常年排名全球第三,但在全球市场份额上远低于亚马逊和微软。2021年,后两者加起来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0%,并常年保持着这一市场份额。
不可忽视的是,近些年谷歌云逐渐崛起。在Gartner的统计数据中,2021年谷歌云的增速达到63.7%,在前五大云厂商中增长率最高。
“水土不服”成拦路虎,本土化、生态能力比拼成关键
海外新兴市场蛋糕虽然很大,但是中国企业客户和海外企业客户在使用云上的习惯和标准并不同,要想获客并站稳脚跟,门槛不低。
目前,国内云厂商主要通过生态投资入股争取海外本土客户,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土化问题。同时,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同样考验着云厂商们。
这与当年日本、美国一些企业的发展之路相似,当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自然而然会产生许多跨国企业走向海外。
而中国在2020年之前时机还未“成熟”,只出现了像华为等少部分企业顺利出海。
从目前各大云厂商出海路径来看,重点拓展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这部分客群仍然是国内云厂商在海外的重要客户;二是争取海外市场的本土客户。
在出海过程当中,以电商为例,既要解决建站问题,又要解决物流问题,同时还要解决资金、交易问题,以及递送和交付等问题。
因而,中国企业出海需要的不仅仅是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解决企业长期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下,本土化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面对海外市场的争夺上,如何推动本土化进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探索出符合当地市场环境、融入本土产业发展的模式,逐步成为云服务厂商的重要方向。
在出海初期,国内不少云厂商主要借势集团入股投资当地企业争取当地客户,比如阿里投资了印尼当地电商平台Tokopedia,腾讯则投资在东南亚有“小腾讯”之称的 东海集团 。
在双方扮演的角色中,当地公司主要负责产品推广、销售、运营等本地化服务,国内云厂商则提供技术和产品层面的支撑。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地化获客、运营等难题。
对此,国内云厂商们通过升级海外组织结构、加 快布 局生态建设克服实践中“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如阿里云升级了海外组织结构,服务团队、解决方案团队逐渐实现本地化。此外,还对生态策略进行了调整,厘清生态服务界面,成立专门团队支持不同类型的伙伴。。
华为云将在生态方面更进一步。在未来3年中,华为云将赋能全球超1万家高潜初创企业在华为云平台和生态体系中加速成长。
亚太作为华为云初创企业计划的首发区域,已有超过120个企业加入该计划。
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构建生态能力已成为云厂商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
云厂商是否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去真正赋能生态伙伴、发展生态系统,是让合作伙伴团结在自己周围的重要一环。
未来,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考验的更多是价格、技术、服务等整合为一体的生态能力。
无论是巨头还是中小厂商,这条海外之路都艰难无比,但也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获得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云报道”(ID:ITCloud-BD),作者:科技云报道,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钛媒体总编辑杨瑨:公众“向求内”,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疗愈经济
“一墩难求”见证国潮风借冬奥“出海”
百果园余惠勇:3年求小成,7年求中成,20年求大成
“一罩难求”之下,互联网企业迎战疫情
变中求存:家乐福巴西改革“三板斧”
从一墩难求到社交货币,吉祥物冰墩墩如何成为流行符号?
飞天茅台依旧“一瓶难求” 直播成为新营销方式
网文出海“进化论”:从翻译到原创
从打工人到资本家,归国偶像也想“求稳定”
求“芯”之战|钛媒体封面
网址: 从“向内求”到“向外求”,云计算企业出海的好日子开始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553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