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服软」采用 USB-C,但手机公司还在用各自的快充协议
2022年10月,iPhone 改用 USB-C 接口这件在苹果、欧盟、美国之间角力的「大事」总算尘埃落定。
从苹果副总裁承认会「遵守欧盟法律」,到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转换到 USB-C 会是新 iPhone 的重大更新」都表明,将于 2023 年发布的 iPhone 15 一代,搭载 USB-C 接口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曾几何时,搭载 USB-C 接口是 iPhone 用户呼声最高的需求之一,但苹果一直对于这个问题慎之又慎,即使这个问题已经多次将苹果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苹果仍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让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伴随 Lightning 接口围绕产生,苹果每年都能从中获利不菲的 iPhone 配件认证标准。
因此,伴随着这次苹果放低自己姿态之后,很多用户也开始期待,使用 USB-C 接口之后的 iPhone,也能和如今类似的国产品牌 Android 旗舰手机一样,跟上手机快充发展的步伐。
但现实真的会这么理想化的发展吗?
在近期刚刚发布的小米刚刚发布不久的 Redmi Note 12 系列中,其中的 Redmi Note 12 探索版,在充电功率这一标准上,已经达到了 210W —— 作为对比,同期 iPhone 系列的充电功率仍然只有 20W,两者的纸面充电功率甚至已经出现了数字位数的差距。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过去几年国产手机品牌在充电技术上「军备竞赛」的一个缩影。
但另一面,手机厂商往往很少在介绍自家快充技术的同时告诉你的一个事实是:如今各家的高功率快充虽然技术方向上已经逐渐趋同,但很少有厂商之间互相之间做了兼容,更普遍的是利用自家的快充技术方案,给第三方配件设置门槛:即使是这些功率动辄上百瓦的快充手机,但如果你使用不支持对应快充协议的充电设备,往往最高只能实现 18W 乃至更低的 PD 快充。
看似 USB-C 接口一统天下的背后,其实仍是充电体验这件事的难统一:换言之,想要真正统一电子设备的充电体验,或许比起统一接口还有更重要的事项。
01 统一接口,重要吗?
2022 年一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网易 CEO 的丁磊,提交了一份《关于统一智能电子设备充电器标准端口进一步减少电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内容正是关于提出通过立法推动电子设备以 USB-C 接口为标准实现充电技术上的规范与统一。
虽然后续这份提案获得了工信部的正式书面答复。但真正引起风波的是其实是公众号「鱼眼观察」对丁磊这提案的反驳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丁磊为什么错了》一文中。文章认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统一,应该交给企业和市场来调整,过早对技术标准进行统一,会扼杀企业创新的动力。
围绕这个话题,主张「立法引导」以及「市场选择」的两各自的论点,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仅是国内,在美国欧洲也一直是立法机构经久不衰的讨论议题。
但无论如何,伴随着行业快充协议发展至今。各种繁杂的充电协议共存已经是当前现状,大家都依托于 USB-C 接口,但在本质上并不通用。
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其实从目前坚持私有接口最顽固的苹果身上,能看得更清晰:苹果目前在在售的 20W 充电器,在官网的售价是149元。但如果用户想要使用第三方充电器给 iPhone 进行快充,就需要购买经过苹果 MFi 认证的配件,才能实现正常的快充。
但对于配件厂商来讲,支持 MFi、让自家产品包装上印有 MFi Logo,完全是一笔沉重的「苹果税」:仅仅是采购支持 MFi 协议的芯片一颗就要价格 0.7 美元,整体计算下来每条通过 MFi 认证的数据线要比同规格但没有 MFi 认证的数据线成本高出近 30 元人民币。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即使 iPhone 系列目前面临着需要在 2023 年发布的 iPhone 15 系列转换至 USB-C 接口这样的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苹果并不会轻易放弃过去围绕接口以及 MFi 配件认证盈利的方式:比起直接依赖 iPhone 赚钱,靠授权认证配件来收费同样是苹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有了苹果的「成功经验」在先,很多 Android 手机厂商也希望用类似的模式,来用向第三方配件厂商授权配件的方式来盈利。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各个私有充电协议之间的不通用。
除了五花八门的认证之外,快充本身对于充电设备的高要求也限制了外设的通用性:比如如今的动辄 100W 以上的快充,即使接口一致,对于数据线所支持的电流通过功率也有明确的要求,但这些往往都不会在设备上明显标注。
同样是近期刚刚发布不久的第十代 iPad,虽然更新到了 USB-C 接口,但其技术规格仍是老旧的 USB 2.0,换言之看似接口相同,但实际上用户无法通过这个接口,让基本款 iPad,实现与 iPad Pro 类似的 4K 60Hz 画面传输、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
从这些角度也能看出,即使电子产品走入 USB-C「一统天下」的未来,已经离我们近在咫尺,用户仍然会面临很多使用上的差异化,这更多是厂商自身对产品的定位导致的区别,但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外设/充电规格上的统一,离我们仍有一段距离。
统一接口很重要,但消除厂商之间的壁垒,更重要。
02 UFCS 认证
不过现在,时间进入到 2022 年 11 月,这种厂商各自为政、用户不堪其扰的师现状终于要有所改变了:近期,采用 UFCS 融合快充协议的首批手机、店员适配器以及移动电源等配件已经上市,其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 以及 OPPO 等厂商的手机以及配件设备。
UFCS (Universal Fast Charging Specification)融合快充协议是由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牵头,联合矽力杰、瑞芯微、立辉科技、昂宝电子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界伙伴共同努力完成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该协议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解决互配快充不兼容问题,为终端使用者创造快速、安全、兼容的充电使用环境。
之所以近期在十月底扎堆上市,正是因为首批 UFCS 融合快充认证的认证证书已经发放完毕,其中不仅有四款近期发布/即将发布的新手机,也有对应的电源适配器以及供更多配件厂商开放使用的两款芯片。
目前,首批支持 UFCS 1.0 融合快充认证的设备,这些产品除了支持原本品牌自有等快充协议之外,也都支持 40W 的 UFCS 1.0 融合快充协议,后续 UFCS 也会继续提高品牌间的标准通用性,第二阶段的目标为 65W。
可以看出,如果说第一阶段其实与现有的 PD 还没有真正拉开差距的话,后续的 2.0 乃至更之后的迭代版本,会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快充技术的「内卷」而水涨船高,真正作为一个行业标准,起到一个快充基准线的作用。
在产品介绍备注中,也能看到这些支持 UFCS 1.0 的充电器,在简介中还特意标注了对其他品牌支持 UFCS 协议手机的快充支持。和之前多家国内手机厂商协力打造的统一推送联盟进展缓慢相比,让手机充电体验统一这件事,融合快充技术确实做到了至少有章可循,不同品牌与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成本更低。
之前被经常「友商友商,先开一枪」而变成某种贬义词的手机厂商们,这一次为了更统一的快充体验,终于还是站到同一个战线上,这或许才是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在这个统一标准之上,各家产品之间的竞争其实并不冲突。甚至能带来显而易见的优势:在有了通用快充协议的基础之上,厂商发布各种支持快充的旗舰手机在包装中不附带充电器就变的更加合理,大大减少了「快充却没有对应的快充充电器」这一尴尬场景发生的概率。
对于用户来讲,最大的优势当然也在于此:手机品牌私有的快充协议也会仍然继续存在下去,只有追求让自己的设备充电速度达到最快的极客用户才需要单独购买对应的充电套套装,即使厂商不再附赠充电器/数据线,仍然能很「环保」地使用现有的融合快充充电器来实现快充。
未来,「求同存异」或许才是统一充电体验最终的行业前景:手机厂商继续发展自家的私有快充协议,但融合快充标准作为一个同样在不断更新的基准线,保证了各种协议之间的兼容性。让「USB-C 一统天下」之后,「一个充电头一统天下」的时刻也能尽早到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厂”(ID:wonder-capsule),作者:张勇毅,编辑:高宇雷,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苹果「服软」采用 USB-C,但手机公司还在用各自的快充协议
未来 iPhone 要砍掉 Lightning 口?我只关心 USB-C 什么时候一统天下
为什么还有笔记本在用传统的「圆形充电口」?
手机快充的那点事
iPhone将被迫换成 USB-C 接口?苹果,你可怎么办啊......
「慧能泰」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 PD快充协议芯片出货量达千万
焦点分析丨iPhone或将改用USB-C接口,躺赚的日子即将过去
不必高兴太早,iPhone用上USB-C不一定是好事
华为 小米 OV手机四巨头牵头统一快充技术制式,全球快充标准要变天了?
全用上USB-C,iPhone和苹果会更好?
网址: 苹果「服软」采用 USB-C,但手机公司还在用各自的快充协议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581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