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富投资大赚32倍,高瓴资本赚了个热闹
11月1日,温江第三季度集中签约项目上海泓博智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博医药”),在创业板正式敲钟上市。
泓博医药是一家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致力于药物发现、制药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原料药中间体的商业化生产。泓博医药立足新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构建涵盖药物发现、工艺研究与开发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新药关键中间体和自主产品生产的商业化生产平台。泓博医药曾在多地考察后最终决定牵手成都医学城,项目拟投资7.6亿元,打造“临床前新药研发基地”。此次泓博智源的签约落地、敲钟上市,将有力助推成都医学城成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CXO集聚高地。
2022年11月1日,泓博医药在创业板正式敲钟上市。根据其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此次泓博医药IPO拟募集资金4.77亿元,其中3.87亿元用于临床前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剩余9000万元则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上市,泓博医药财务数据一直表现不错,报告期内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5亿元、2.83亿元、4.48亿元;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86%、19.54%和19.34%,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9.15%、23.86%和 18.91%,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725.47万元、4869万元、7357.66万元。
2022年1-6 月,泓博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增加 8.67%,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药物研发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的增长。其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范围为3.26-3.98亿元,同比变动8.75%至32.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范围为3.70-4.53亿元。
尽管财务数据表现看起来还不错,但其实泓博医药上市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招股书显示其外销收入占比极高,而研发收入占比基地。2019年至2021年,泓博医药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28%、78.53%、70.29%。研发费用分别为1055.2万元、1183万元和1714.4万元,各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0%、4.18%和3.83%。
此外,泓博医药还面临着多项质疑及法律风险。首先,其财务数据存疑,根据其较早版本的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泓博医药营收分别为1.31亿元、1.26亿元、2.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17.14万元、918.13万元、4725.47万元。不过,根据泓博医药2017年、2018年披露的财报显示,2017年,泓博医药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992.11万元,2018年营收、净利润则分别为1.26亿元、779.95万元。因此,存在着多处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其次,泓博医药更有人员安全事故以及商业行贿事件。所以,此次上市还是历经了多次招股书更新以及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历时409天,才实现科创板上市成功。
那么上市后,泓博医药的股东股权比例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参考下方招股书中的次发行前后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从这之中,我们会发现,除了最大实控人以外,投资机构不算太多。
根据执中Zeron Daily数据显示,发行后,中富投资通过中富成天以及中富基石分别持有154万股以及415.5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2.00%以及5.40%。中富投资两笔的投资预测收益倍数都高达32倍以上;预测投资内部收益率也都达到了44.7%以上。
紧随其后的则是深圳前海盈运通投资持有泓博医药4.5%股份,但它的预测投资回报倍数仅8.56倍,仅中富的1/4左右。但预测IRR还不错,达到了33.4%。
接着就是赫赫有名的高瓴资本,通过珠海载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02.9486万股,占比2.64%。预测的MOC仅为1.61倍,IRR则只有22.27%。
最后则是泰福资本持股1.22%.它的预测MOC与高瓴资本差不多都是1.61倍,预测IRR略低于高瓴资本,仅有21.31%。
从这之中我们会发现,更早入局的两笔中富投资,最早首次投资时间都是2013年6月20日,因此,无论是回报倍数还是IRR都显著高于其他投资机构。紧随其后投入泓博医药的深圳前海盈运通投资,仅仅是晚了2年首次投资,但预测的MOC是断崖式下跌。
再晚些进入,2020年才首次投资的高瓴资本以及泰福资本,MOC更是连2倍都达不到。相较于中富投资的32倍回报,可以说,高瓴资本以及泰福资本仅仅是赚了个热闹。我们也会一目了然的发现,越早进入“宴席”的收获越多,越晚入座的,则只有“残羹冷炙”。
难怪,现在对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响应越来越多。毕竟从投资回报上就很明显,越早进入,回报越高。当然,早期投资风险会更高,但众多投资机构都表示自己所在机构目前的确是这样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社会资本的投资机构来讲。某知名头部投资机构Kevin曾私下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争取政府的资金,但这样以来,哪怕以前更多是投A轮以后的一些机构,现在自然更多的也是去支持早期硬科技企业的成长了。
毕竟政府在引导这一趋势上也是出力颇多,今年8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要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投资家俱乐部”(ID:TheYoungInvestorClub),作者:Dark,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高瓴紧急辟谣背后,钱真不好赚了
高瓴资本的医疗健康投资逻辑
高瓴资本新设百亿“高瓴创投”,独立决策布局早期投资
频频失手,4300亿高瓴资本投资神话能否继续?
高瓴资本投资印度啤酒品牌
高瓴资本“水逆”,张磊究竟行不行?
红杉、高瓴,一起投了个天使轮
高瓴资本下注装配式内装软件行业,大居住投资版图全揭秘!
巨亏130亿,高瓴资本“跌倒”,又一笔投资暴跌40%
高瓴、腾讯,一起投了个“潮店POS机”
网址: 中富投资大赚32倍,高瓴资本赚了个热闹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596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616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51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7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6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21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5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