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创新陷阱
文章来源:蓝鲨消费
蓝鲨导读:SKU、自建工厂,处处是坑2023年2月25日—26日,由蓝鲨消费主办的主题为“穿越周期 韧性增长”的2022新消费品牌独角兽峰会在杭州临平成功举办。
40余位嘉宾的强大阵容,消费趋势、投资方向等精彩内容,吸引了包括消费上市企业创始人、消费投资机构代表和投资人,新消费品牌独角兽、未来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和高管、数字化服务商等合计1000余人次到场参加。此外,新浪财经、蓝鲨消费视频号等6个直播渠道还对大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总计吸引了83.5万人次观看。
在预制菜圆桌论坛环节,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担纲主持人,与珍味小梅园创始人浦文明、舞爪创始人郑锦清、本味鲜物创始人肖欣围绕着“预制菜的创新陷阱”进行主题讨论,分别就预制菜应采用爆品战略还是多SKU战略,预制菜的供应链问题,预制菜的行业前景等展开深度探讨。
以下为预制菜圆桌论坛的精彩分享,经蓝鲨消费整理,有删减:
刘泽辉:预制菜是消费寒冬中热点的赛道,我们关注预制菜比较久,2020年看一些方便速食项目,深入研究后发现预制菜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赛道,在行业里做了很多布局。
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先请在座的三位创业者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浦文明:我是珍味小梅园的创始人。珍味小梅园是定位中式预制菜的新锐品牌,珍味小梅园的理念是把餐厅级的美味搬到消费者的冰箱,希望预制菜改变国人的餐桌,让吃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美味。
郑锦清:我是舞爪食品的创始人,花名叫“骚哥”。我们是一家以年轻人为核心的卤味品牌,在浙江、福建有将近500家门店。所有的卤味产品全都通过工厂加工,配送到门店。我们还有一些长保预制菜,即工厂加工,经过速冻工艺,把卤味做成一个速冻预制菜,简单加热或者直接解冻后可以食用。
肖欣:我是本味鲜物的创始人。本味鲜物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中国品质低温肉制品的新锐品牌。2020年我们做了第一款可溯源的黑猪肉烤肠,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新风。过去三年,我们致力于让中国消费者吃上一口放心的好肉,用低温、可溯源的黑猪肉,极简的零添加配方,以自己的研发力量做各种创新的新鲜味道,让烤肠不再是传统意义中单调的单品,逐渐成为很多家庭品质生活的必备食材。疫情期间,我们也确实解决了很多年轻家庭的口粮问题。2022年双11,我们成为天猫单品品类第一,现在消费者可以在全国的盒马和高端超市里看到本味鲜物的身影。
01
预制菜多SKU陷阱
刘泽辉:我是星陀资本创始人刘泽辉,我们成立于2018年,专注大健康赛道投资,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生命健康两个方向。我们也是国内比较早关注到预制菜赛道的投资机构。三位嘉宾里,有两位都是我投资的企业,今天非常荣幸跟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爆品战略,或者会选择丰富SKU战略?怎么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能跟企业供应链和生产运营紧密结合?
浦文明:做爆品还是做多SKU,我觉得跟企业自身有关。如果是一个纯线上的品牌,那一定是选择爆款,因为在线上有效率,有无限的用户可以不停地拉新。如果线上能力远远大于线下能力,一定要做爆款,这样的话才能做大。如果是以线下为主的门店,只有一个产品实际上是很难的,需要多SKU去承接,因为线下是抢占货架的逻辑。如果只有一款产品,在线上没有任何声量,没有任何品牌价值的时候,很难通过线下抢占货架。
珍味小梅园创始人浦文明也不是做多SKU就不做爆款了。珍味小梅园是线下起家,也是做多SKU,但我们的几个核心大单品——TOP10的SKU,占了整个公司百分之六七十的销售额,这也是一个爆款的思路。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企业跟品牌定位情况,选择爆款还是做SKU。
郑锦清:我是做餐饮企业出身,最早开大店,店里面的产品很多。疫情以后,我们的中央工厂开始研究预制菜,踩了一个大坑——各种各样的产品都做。后来发现,产品太多就会没有优势——成本、供应链、销售渠道都没有优势。我们就专注一个大单品——卤味。在卤味这个大单品里又有爆品。卤味是一个大赛道,舞爪主要做鸡爪,鸡爪的销量占了门店的50%多。鸡爪算一个大单品,但单独一个鸡爪又支撑不了我们一家门店。我们又结合了鸭类、素菜类,甚至一些猪肉、牛肉类的产品,大单品带动其他周边产品。
肖欣:我们立志做低温肉制品中的代表性品牌,本来就是一个爆品逻辑。低温肉制品只有烤肠、培根等几个类目。其中,烤肠占据了低温肉制品的半壁江山。当我们切入这个赛道时,天然就要求打造一个爆品。
我觉得在中国做消费品牌应该是一个招牌的逻辑,而不是绝对销量的逻辑。需要有一些单品,能让消费者清晰地记得,而不是单纯是为了销量而做。从品牌创立的角度,首先要找到一个代表性的大单品,倾注所有的资源把其变成消费者能记住、信任和渗透进生活场景里最核心的单品。
爆品需要持续的更新和迭代,快速地放大销量和声量。以烤肠这个单品为例,我们最开始推出了4种味道,包括原味、芝士和小龙虾等。最后检验出来,原味才是消费者最喜欢的味道。在原味的基础上,我们迅速把它升级,打造小兴安岭雪山黑猪独有牧场的肉源。
刘泽辉:我觉得对于早期企业而言,SKU不宜做得太多,先从单品切入,适当地进行延展。在座的三位,可能每个人所处的细分领域都不太一样,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相对最优解。
02
自建工厂越早越好?
刘泽辉:2020年左右,新消费品牌崛起有所谓的“三板斧”——先做单一爆款,在天猫上开店,打造天猫第一;去抖音、小红书种草。一个消费品牌,好像瞬间就能拉起来。现在发现其实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理性投资人,以及有长远眼光的创业者,大家更多会关注到产品或供应链。很多消费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重金打造和强化自己的供应链,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这回归到消费的本质。请各位结合自己企业实际,介绍一下你们在供应链上的布局和踩过的“坑”。
肖欣:我们正在建自己的工厂。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需求端,我们做肉制品行业,因为2B、2C都会做,天然要求有自控的供应链,这涉及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他们会看是不是有可溯源的牧场,是不是有可控的工厂,这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是否坚持、产品是否可信的基本认知。B端渠道也会溯源到工厂去找货,而不只是跟一个品牌商打交道,他们天然会跳过所谓的营销商去寻找更多的货源方拿货,这就会倒逼品牌方或者运营方做整合供应链。
从供给侧来说,肉制品其实是一个非常粗犷或者毛糙的行业。中国传统的肉制品企业是给原来的养猪、屠宰配套的产业,消化其边角料。实质上,当我们要求用更好的肉、更好的部位、更好的标准来生产肉制品的时候,天然就要求我们去寻找更好的牧场。在肉的屠宰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肉源部位进行修饰,确保原材料能够标准化进到工厂,从而保证后端精加工过程中质量和口味的标准化。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倒逼中国比较粗犷的屠宰业、食品加工业完善供应链标准。我们所说的供应链,不是简单的工厂或者牧场,而是从养猪再到生产和深加工,每一个环节的标准都需要重新定制,才能打造一系列真正好质量的产品。最终把成本降到消费者愿意将预制菜作为家庭主力食材的地步。
郑锦清:说到供应链,我自己踩过不少坑。餐饮领域,我建议刚创业时不要自己做供应链。首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核心,经营门店,还是后端产品?其实,现在工厂不缺,缺的是客户。比方说,我想做一款红烧肉,如果专门找个红烧肉工厂做,一定会比自建工厂更便宜。所以,如果在前期花很多时间做供应链,在成本上没有任何优势。
我们的核心是开店,是拓展线下渠道。如果一开始,我们在做线下的同时,还做供应链,精力、时间一定会跟不上。我觉得创业前期,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想明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对于餐饮企业来讲,一定是先做门店,再做供应链。当有一定体量,比如开到50家、100家的时候,再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把控,这会比较适合。
舞爪创始人郑锦清舞爪的产品都是新鲜卤制,当天配送,鲜卤的产品没有冻品有优势。比如说,我们福建有一个工厂,只能覆盖福建以及周边500公里,到了浙江就配送不过来。如果强行配送的话,路线非常远,成本非常高,没有优势。所以,我们去一个新的市场,通常会采取代工的方式保供应。因为如果先投资一两千万元办工厂,开出来的店铺是否能够支撑?如果支撑不了,就意味着前期会一直亏损。
最后,产能问题。刚才说到,我们的鸡爪销量占比50%,那么,其他的场景爆品要不要上?为了满足门店的经营必须得上!怎么办?是不是所有产品都由自己工厂做?我觉得不是!自己工厂只做70%的大单品,剩下30%的产品会找最专业的工厂帮我代工。
浦文明:“起势靠流量,生死供应链”。创业刚起步的时候,我觉得自建供应链可能是一个负累,不是说没有工厂就无法控制你的供应链了。
举个例子,麦当劳所有的东西是自家工厂生产的吗?没有!也是很多代工厂帮它做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合作的代工厂按照你的SOP,以及你想要的生产工艺、配方来生产。过程中,对代工厂的管理要跟上,原材料的溯源要跟上,这才是核心。实际上由代工厂加工更好。如果自己做,虽然钱都落在自己口袋里,但初期要付出极大的管理成本和时间精力,还不如把自己的体量做大。创业初期的两三年时间,我们和代工厂合作,我们找代工厂强势、有竞争力的产品,按照我的SOP、要求来生产,品控、研发、配方都是我们自己的。
当到一定体量的时候,一两个代工厂的产能已满足不了需求,你可能要考虑自建工厂。因为一个单品不可能在两三个工厂里做。同一个配方,不同的流水线做出来的口味不一样。
如果是一个2B型的企业,可能要把精力投在工厂。因为对于一个2B企业来讲,没有工厂、没有研发,客户没法跟你合作。一个餐饮企业,不可能找一个贸易商拿货。
03
预制菜的黄金时代
刘泽辉:对于很多消费品牌来说,如何谈供应链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大家一想到品牌,马上会想到品牌营销的“三板斧”,供应链是“三板斧”里最重要的一板。最后,请在座三位嘉宾,畅想一下预制菜未来的前景。
郑锦清:预制菜20年前就有了,为什么这两年会这么火?我认为是疫情的催生。并且,随着效率的提升,液氮等各种技术的使用,预制菜的口味会越来越好。我个人觉得,B端预制菜才是当下的趋势,C端还需要一两年时间的沉淀,特别是像福州等二三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能会更早一些。
预制菜一定是未来消费的趋势,口味好、价格低、又方便。卤味预制菜也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不管做C端也好,B端也罢,这都应该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把它做好。希望未来5-10年内,绝味代表鸭脖,舞爪能代表鸡爪。
浦文明:刚入行时,我觉得预制菜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自己创业也选择了这条赛道,也是因为我看准了一些机会:未来预制菜增速会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在这么大的赛道里,目前没有头部品牌,仍处于一片蓝海。谁能跑得更快?谁能更专注产品?谁能把产品的用户心智塑造起来?未来的竞争力才会更强。我们也畅想一下,未来5-10年甚至20年,珍味小梅园有没有机会做成一个百亿美金估值的企业,值得期待!
肖欣:低温肉制品是预制菜的一个子集。作为存量市场,低温肉制品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大。我们想重新定位一口好肉,做成有品质的低温肉制品品牌,我觉得这个赛道有足够高的天花板,并且不管是从肉源、配料表、渠道、产品的丰富度来看,都有创新可做。未来5年,中餐进入到高蛋白时代,低温肉制品更容易普及到中国的家庭场景,它会变成很多家庭的必备。
本味鲜物创始人肖欣随着双汇、雨润等品牌的老去,新一代的品牌总有机会站起来,成为中国肉制品之光,重新定义中国肉制品的标准。
刘泽辉:中国的大消费赛道中,预制菜是为数不多的未来几年依然会高速增长的朝阳赛道。同时,我认为这个赛道会更深远地改变中国的食品产业,乃至中国农业化的生产。
美国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是500亿美金,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超越美国,高达4000亿元,未来三五年干到8000亿元甚至1万亿元,根本不成问题。无论是来自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基于新的技术,供应链的成熟,从业者的进步,都会助推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希望,预制菜行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受到更多的关注,为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相关推荐
预制菜「救命」火锅超市
新一轮的餐桌升级从预制菜开始
预制菜风口下的“舌尖英雄”
预制菜是餐饮行业的下一个千亿级风口?
资本爆炒预制菜,“干掉”千万大厨?
众为观点——高光时刻的预制菜如何决胜厨房?
这届年轻人,年夜饭都买预制菜了
“预制菜”万亿级赛道兴起:销量同比增16倍
万亿预制菜风口「上桌」:「胃的注意力」争夺战,掉队意味着出局
进击的2022年,生鲜电商瞄准了“预制菜”
网址: 预制菜的创新陷阱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663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