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1-2月回暖,百货仍处“寒冬”
新的市场环境下,百货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寻求突破,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1
购物中心、百货两极分化
购物中心似乎已经缓过来了。
“今年一二月份购物中心的客流和营收整体向好,同比2022年同期增幅在20%左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告诉《灵兽》。
多家企业近期发布了一二月整体经营情况,其中,王府井表示,公司1-2月规模销售同比增长近13%,实现了市场重启后的开门红;银座股份则在同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04%。
作为抗风险能力很强的业态,购物中心的复苏有目共睹。今年大年初三,“全球店王”北京SKP商场人流涌动,各大奢侈品门店的队伍长达数百米,创下了近年来奢侈品市场客流量和成交单价的新纪录。
北京SKP商场并不是唯一的例子。
在全国范围内,诸如成都SKP、广州太古汇、上海ITC等各大奢侈品商圈也呈现出类似的盛况。这些商圈的奢侈品门店纷纷设立了“隔离线”,限制消费者的入场人数。有网友表示,排了3小时队才进去。然而,他们发现热门款已经全部售罄,补货时间还未确定。
据成都市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1月21日至1月27日间,成都市30家重点商贸零售企业客流量达1246.51万人次,同比增长5.66%,商品销售额达11.74亿元,同比增长5.92%。
疫情后期购物中心的繁荣是典型的报复性消费,长时间压抑的消费者需求一旦放开,消费将迅速释放并反弹。
然而,商业领域层次分化显著,购物中心与传统百货业呈现截然不同的市场态势。一方面,SKP作为高端购物中心的代表,不断刷新营业额纪录,巩固了其“店王”地位,新型购物中心也开始人流涌动;另一方面,传统百货业则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一步步尝试走出时代的阴霾。
回望过去一年,无论是购物中心还是传统百货业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2022年面临着业绩下滑或亏损的压力。
以王府井为例,2022年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8成,业绩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7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降83%至87%。
此外,其他上市百货企业的整体财报表现也不容乐观。在上海、北京等地区,百货企业因疫情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上海新世界预计2022年度的净利润将为-5750万元至-4650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公司将出现亏损;翠微股份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5000万元至8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将减少8032万元至1.15亿元,同比下降49%至70%。
翠微股份和上海新世界均表示,由于政策原因,对商户实施了租金减免措施。在2022年11月至12月,受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影响的商户也获得了租金减免,导致公司租赁收入大幅下滑,进而影响利润。
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仅新华百货取得了显著的盈利。据公告显示,该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9224.46万元到约1.0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79.27%到99.27%。
同时,新华百货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强化管理、降本增效。通过门店调整、升级改造、优化品牌和品类组合、加快数字化运营能力等举措,推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
从上述发布的百货业2022年财报预告来看,多数企业陷入亏损和业绩下滑的境地,这已经是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百货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寻求突破,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2
服装品类放弃百货业
自法国的阿里斯蒂德·布西科于1852年在巴黎创立第一家百货商店“好市场”以来,百货商店这一商业零售形态已走过了17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百货行业始于20世纪初,至今也有大约100年的历史。
因此,绝大多数百货商场建立于较早的年代,营业面积往往不超过5万平方米,陈旧的设施、拥挤的人流和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尤其是高度相似的百货业布局,让消费者“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一楼通常出售黄金珠宝、电子产品和化妆品,二楼贩卖男女服饰,三楼则销售儿童用品和运动商品,四楼设有餐厅和电影院,而负一楼则安置了超市。
然而,调查显示,新一代消费群体去购物中心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就餐、陪伴孩子以及与朋友聚会等,而非购物。
由此可见,消费者去购物中心的目的很少是为了漫无目的地逛街或购物,更多是为了购买已经确定要买的商品。雷同的购物中心、商场同质化和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消费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竞争力。
在面对整体消费市场增长缓慢的趋势,百货业增速放缓更为明显。对于经营业绩明显下滑甚至关店的百货门店来说,业绩受到的影响原因也显而易见。
在零售行业中,新型消费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如直播电商、网购等,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这加剧了对百货业的分流压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3785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食品类、服装类、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6.1%、3.5%、5.7%。
以百货业的服装类商品为例,根据上面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消费者前往购物中心的目的很少是购物或购买衣物,更多地是为了就餐和娱乐。
而过去的服装类商品是购物中心最具潜力的品类,具有快速应季、高毛利的特点,尤其是不少国内外的快时尚品牌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因其背后的高毛利,可以支撑购物中心昂贵的租金成本和广告费用。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告诉《灵兽》,“百货业的服装品类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包括专柜租金、人工和库存成本等。为保持货品多样性,店铺需要维持充足的库存,而处理滞销品也会产生额外成本。”
同时,随着百货业客流量的下滑,为服装品牌创造的销售机会逐渐减少,导致线下销售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压力。再加之,消费需求和观念的变化使得一些服装品牌逐渐失宠,积压的库存成为最后的压垮骆驼的稻草。
相较之下,电商的崛起采用远离城市中心的大型仓库经营模式,很多采用工厂直销或品牌直销价格,减少了中间加价环节,相对于实体店的租金成本要低很多,无需承担百货业昂贵的物业租金。
因此,在电商行业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消费能力下降导致购物中心客流量减少,入驻购物中心的品牌方无法承受高昂的租金成本,只能选择撤出,从而导致商场空置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3
“店王”的天下
在今年一二月份,受春节影响,购物中心迎来了复苏之势,线下消费快速恢复并呈现出正增长,同时,受疫情限制的线下服务得到了集中释放。
依据久谦中台的统计数据,购物中心的餐饮、零售和服务收入均实现了增长。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三年内商场更换的品牌正在进行重新装修,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一波开店潮即将到来。
“疫情下空置率的提升迫使百货业转型,过去的百货业意识到客流和营收下滑,但过于保守,现在必须改变。”赖阳向《灵兽》预测。
回顾2022年上半年,全国12个重点城市的平均空置率达到13.4%,环比增长22.9%。开关店比数下降至0.86(约6400家新开店、约7400家关店),远低于2021年上半年的1.21和下半年的1.43(开关店比数值越小,表示关店数量相对于开店数量越多)。
在具体城市方面,苏州市级商圈的平均空置率高达29.7%,位居12个重点城市之首;开关店比从之前的2.14骤降至0.7,新关店数量不断增加。
空置率呈现了一个城市商业基础面的定量表现,开关店比则直接反映了品牌在各个商场的拓展和撤退状况。
进入2023年,购物中心逐步复苏,关店数量减少表明复苏趋势确实存在。
据统计,线下零售关店数量已越过顶峰,相较于去年11月下降了32%,客流逐步回升。与此同时,线下服务也在有序恢复,逐渐消化累积的关店数量。
杨青松表示,随着逐步复苏,现在购物中心对品牌拥有话语权,选择合适自己商场定位的品牌进行洽谈和入驻。
然而,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形势仍然严峻。据了解,2023年,全国计划开业的购物中心仅为588个。与此相比,自2017年以来的开业数量创下了新低,仅为2021年最高峰期计划开业数量的一半。
从过去六年的实际开业情况来看,开业率持续下滑,特别是在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开始,连续三年开业率低于50%。这意味着,如果2023年计划开业的数量和规模能够实现,那么,将约为2022年实际开业规模的1.6倍。
“基本无法达到预测的开店数,去年全国新开出的有规模的购物中心仅有400左右。”杨青松称。
实际上,在整体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过于密集开设购物中心已不是发展商业的“出路”。更多的则是,完成过去延期的项目,目前社会经济秩序恢复相对平稳,商业地产慢慢回暖,因此对开业仍有期望。
多位行业内专家向《灵兽》表示,传统的百货业态终将灭亡,唯一的出路是转型为以互动、娱乐和体验为主的购物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成为每个企业必须关注的趋势。另外,自采自营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方向。
而最终要摆脱困境,百货业需依靠内部实力,共同转型,实现突破。
接下来,可以确定的是,各种商业形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百货行业的转型之势也会尤为明显,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必是无法被取代、同时迎合新一代消费趋势的各个城市和商圈的“店王”。(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购物中心1-2月回暖,百货仍处“寒冬”
时代向前,百货向后
千家购物中心扎堆2021开业,能否借助数字化回血翻盘?
1-2月教育行业融资报告:23家企业共融资5.9亿元,职业教育顶起“半边天”
共享充电宝企业忙复工,消费回暖行业洗牌加剧
经销商库存指数接近“荣枯线”,下半年汽车市场仍难言回暖
万达百货易手苏宁:从没落“金刚”到“极智”载体
把互动式装置艺术带入购物中心,「乐处空间」想打造消费者家门口的美学空间
网红购物中心为什么快速陨落?
新能源们正在购物中心瓦解4S店
网址: 购物中心1-2月回暖,百货仍处“寒冬”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722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616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51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7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6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21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5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72